在《丁治磐先生口述歷史》一書中,國民黨王牌軍軍長丁治磐口述:抗戰時期大破日軍岡村寧次一個旅團,點評薛岳、玉耀武、湯恩伯等將領軍事 才能,與 、等中共軍隊作戰情況。《丁治磐先生口述歷史》由劉鳳翰、張力訪問,毛金陵紀錄,九州出版 社出版發行。
口述歷史資料,其重要性不亞于文獻檔案。民國以還,內亂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損失,不可勝計。對歷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參證當事人口述之處甚多,這些筆錄,對中國現代史的研究將有莫大的幫助。在劉鳳翰、張力訪問,毛金陵紀錄的這本《丁治磐先生口述歷史》中,國民黨王牌軍軍長丁治磐將之親歷的抗戰時期大破日軍岡村寧次一個旅團的經歷一一敘來,并點評了薛岳、玉耀武、湯恩伯等將領軍事才能,與、等中共軍隊作戰情況。
丁治磐(1894-1988)江蘇東海人。民國初年畢業于江蘇講武堂、江蘇軍官教育團、陸軍大學第十二期。初任江蘇第六十七混成旅、后任直魯聯軍徐源泉部團、旅長及參謀長。北伐成功后,加入國民革命軍,參加中原大戰。抗日戰爭時期,任陸軍第四十一師師長,參加京滬、武漢(大別山)、及時次長沙等會戰;一九四二年升任陸軍第二十六軍軍長,奔戰于第三、九戰區。抗戰勝利后在衡陽受降,后任青島警備司令;1948年調任江蘇省主席;1949年赴臺。丁治磐將軍幼年接受古文教育,允文允武,教民有術,治軍有方,可謂一代儒將。
七、我軍參加抗戰
(一)抗戰前的準備
二十五年十一月,我從陸大畢業,回到徐先生的第十軍任參謀長。當時徐先生第十軍中有二個師,徐自兼的第四十一師及徐繼武第四十八師,并以湘鄂邊區“剿匪”總司令指揮第二十六軍蕭之楚第四十四師(蕭兼師長)。到二十六年春季,我又轉任第四十一師副師長。當時我軍駐長江上游之萬縣、荊州、宜昌等地。我回去就告訴他們南京的陸大研究部門已準備抗戰,我們也要預作準備,就由我負責成立全軍的訓練班,調訓中下級干部及士兵,依當時的編制、裝備,自己教戰術,干部是老底子,兵是新兵,因此第二年抗戰時才有基礎。
(二)我升任師長后參加京滬保衛戰
二十六年八月,日軍繼華北作戰后,又在淞滬開辟戰場。日軍攻上海是犯了戰略上的錯誤,他的軍隊僅局部動員,若總動員,一下攻到重慶,中國政府就垮了,打持久戰我國占地理之利。日軍的另一錯誤,是北方戰火未熄,又進攻京滬,運輸力量都放在海上,但海軍的運輸力量并不夠。
淞滬抗戰時,徐源泉部蕭之楚第四十四師先開去上海,留下我的第四十一師及徐繼武第四十八師,當時中央為補充各軍龐大的人員損傷,將第十軍有作戰經驗的老兵調去補充,同時我們軍部到四川、兩湖招募新兵,入冬后全師調去參加京滬會戰。在調往戰場時,我就在同年十一月升任第四十一師師長。由于老兵調去作戰死傷很多,我的第四十一師大多是訓練不到兩三個月的新兵,無法作戰;我部趕到上海地區時,淞滬會戰已經結束,我軍就轉至南京一帶長江岸邊之棲霞山、臥龍山及對岸的八卦洲駐守,進行首都保衛戰。老總統還在南京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開完會,老總統就先走了,首都保衛戰就交給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指揮。當時國軍已兵馬疲憊,日軍又從右后方將蕪湖切斷,使南京難以防守。其時國人都有恐日病,高級將領也不研究實際的作戰事務,也沒有什么黃埔精神,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南京要塞司令邵百昌、徐源泉等高級將領均丟下部隊先行逃跑。徐繼武第四十八師及另外一師,還有一團憲兵、掩護隊、邵百昌的江陰要塞炮兵等,雖無正式命令,但都交給我負責,要塞炮沒用,炮不能打,要塞隊也未放過炮。日軍進攻南京時,我部先后與日軍在棲霞山、臥龍山打了兩仗。有一仗我在后面山頭瞭望,團長是行伍出身,學識不足,指揮能力太差,新兵又訓練不夠,一團人上去攻擊日軍陣地據點,只聽日軍輕機槍嗒嗒作響,一下子即全團瓦解,這時我就了解到練兵的重要,平時練兵要比戰時更苦的道理,即決定以后整軍的方法。
問:當時你一個師有多少人?
答:參加京滬戰場,開始與日本人打的時候,我那個師是新兵,只有五千人。我從北方南調時,人員充足,有一萬多人,連有預備兵,團、營有補充連,旅有補充營。
后來南京失守,要塞也丟了,掩護要塞的任務無法達成,沒必要再守臥龍山,我見局勢不對,即開始準備渡江。原先船只不足,無法渡江,后因南京、蕪湖相繼失守后,老百姓的船只被日軍兩邊一夾,都被趕到八卦洲來了,這樣運兵的船就夠了。我們是渡江的隊伍,渡江那天是十二月十三日晚上,月亮很大,我備妥船只,選定渡河點,作好渡河掩護之后,天沒亮我和徐繼武兩個師就在棲霞山后渡過江,渡到浦口以西的下游,撤退的很順利,徐源泉也到江邊來接我。渡過江后,我經幾天作戰人很疲倦,下令部隊往安徽六安方向撤退,等行軍序列部署好了,部隊出發,我就去熟睡了。平常都是勤務來叫我起床,有位團長突發靈感,急急將我叫醒,說部隊都走光了,天不亮,我就騎馬帶衛兵隊出發。剛走不久,天亮后日本飛機就來轟炸我司令部駐扎的村莊,炸死許多百姓,我剛好逃過一劫。后來撤到安徽六安,時安徽省主席蔣作賓還到我司令部與我晤談。后又有命令我們調到大別山去駐守。
兼聽則明。
速度很快,隔天就到了,書的質量很好,是正版的,下次買書就**當了,快遞的服務也很好
尚未細讀,姑且作為資料吧,現在不好下判斷
內容不錯,通俗易懂,值得推薦,快遞給力
好書,臺灣中研院此舉為我們留下了歷史
期待的書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真的很不錯
不錯,發貨快,品相好。
挺好的
東西不錯,賣家也很風趣。下次還來~
可
好評
很好
物流贊,超級快!
收到感覺不錯
商品真的很好
整體感覺不錯
不錯的書,值得購買。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國民黨王牌軍軍長丁治磐口述:抗戰時期大破日軍岡村寧次一個旅團,點評薛岳、玉耀武、湯恩伯等將領軍事 才能,與 、等中共軍隊作戰情況。《丁治磐先生口述歷史》由劉鳳翰、張力訪問,毛金陵紀錄,九州出版 社出版發行。
質量很好,便宜夠實用,很實用,與描述的一樣,快遞態度不錯,發貨快,包裝仔細嚴實!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這本書很好
要努力改進服務質量
對國軍從戰略到戰術、訓練到指揮的深刻反思,從側面揭示了解放軍勝利的原因。
我很感興趣了解丁將軍的戎馬生涯,尤其是他的抗戰經歷
這是一位國民黨前軍長講述的一段歷史,從這位將軍的口述中的史實,可以看到國共兩黨中都有不少的優秀軍事人才,只不過是國民黨的上層腐敗,加之所代表的不是人民的利益,因而失敗。但其內部也有不少有識之士和能干之才,只不過在那種環境下無報效國家之機會。所以我們對國民黨及其一些人物的評價應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和實事求是的態度。現在我們能出版一批這樣的口述歷史叢書,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些書真的值得推薦,值得一讀!
還行吧,略顯簡單了點。語焉不詳的地方挺多,偏見挺多。需要更多史料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