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一段值得永遠珍藏的中國記憶;延安,一個超越時空歷久彌新的話題"
"紅色延安口述?歷史"是一套以口述實錄、訪談錄、回憶錄、老照片以及有關原始檔案為基本內容的黨史史料集成。我們試圖以親歷者、當事人、知情者的講述與回憶來補充黨史中的歷史要點和歷史細節,還原歷史事件,呈現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輝煌歷程,再現一個本色、真實的延安。
延安文藝運動中的社團組織及其流派風格(代前言)高杰
文學社團
回憶延安戰歌社——胡征同志訪問記口述:胡征整理:劉錦滿
如今是,在寬廣的柏油大道上,飛馳著紅黃兩色的公共汽車;延安的青年們,穿著鮮明彩色條紋的運動服;少女們的發式、花襯衣、裙子與皮鞋等等,與別的大城市一樣了!延安的藍家坪,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的所在地,我們簡稱"延安文抗"。是從全國各地來的文藝工作者,主要是專職的作家們,駐會搞創作的地方。搞美術創作而住"文抗"的,當時只有我一個。
"小米子加步槍",延安在國民黨反動派與日寇的包圍之中,生活資料極其缺乏,生活與學習都十分艱苦。1941年,經過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物質生活得到改善,菜碗里可以常常見到肉了。于是,改善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就提到日程上來了。
那時延安的文化活動,有京劇、話劇、活報劇等等,有時,也可以看到30年代的蘇聯電影,如《列寧在十月》等等。
延安文化溝文化部門辦了一個文化俱樂都,有時舉行文藝報告,開展覽會,出墻報等等,尤其是到周末,舉行熱鬧的舞會,這使年輕好動的心,大大活躍了起來!于是,藍家坪"文抗"的同志們,也紛紛議論,要自己辦一個俱樂部。當時"文抗"的領導是丁玲同志,她熱情支持。記得那時的蕭軍同志,還自告奮勇,到邊區政府等等部門去游說募捐!"文抗"的同志們,為此開過幾次大會。
決定,我們籌辦的,命名為作家俱樂部。
當時,義不容辭,我擔負了這個作家俱樂部的設計布置工作。
在藍家坪的半山上,有一所平房,約有今天四間屋的大小。這在那個時期的延安,就是一座大房子了。有這座房子,就是不容易得到的好條件了。
1937年抗戰開始后,日本飛機就到延安狂轟濫炸,把延安城區炸成一片瓦礫,連一小截斷壁殘墻都沒有。人們都住到四邊山坡上的窯洞中去。
一切機關、學校、醫院、工廠等等,都在窯洞里。窯洞是天然的防空洞,又冬暖夏涼。但是,如辦群眾性活動,就不夠大了;所以大禮堂、大會堂、大飯廳、大畫室等等,就需要另找房子或另造房子。——撥給作家俱樂部的那座舊房子,可能是過去什么單位的食堂。
于是我自己動手,平整土地,粉刷墻壁,修理門窗,糊上窗紙(那時的延安,是沒有玻璃的)。
然后買木料,做家具。
當時,我的助手與合作者,是一個農村來的老木匠。他從來沒有按圖樣做過家具。我邊畫,邊與他講解研究。我必須畫出他看得明白的草圖來。
我們先制出一批折疊椅,有靠背的。選用延安出產的老榆木——這種木料,紋質很美——全部用木的本色,再用延安的灰氈蒙面,為了結實美觀,又鑲上土藍布的邊。
然后做了兩個長沙發,以及小方桌、茶幾、屏風、酒柜、臺燈、壁燈、吊燈等等,全部是就地取材。椅墊是用土藍布與土白布的剪紙圖案。從延安老鄉的地攤上,買來陶瓦罐,用紅土子與墨,畫上花紋,放桌上裝飾。當時同志們看了,說是像出土文物,大加欣賞!斯大林說過:"作家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我根據這個意思,以普羅米修斯盜火給人類,給世界帶來光明與文化的出典,設計了一個作家俱樂部的標志。是一把鑰匙尖端上燃起火焰的圖案。把它裝飾在一切家具上,裝飾在作家俱樂部的門額上。
我是將其作為創作來設計與布置作家俱樂部的。
作家俱樂部開放以后,成為延安有名的文化生活中心之一,特別是在周末晚會上,附近的女子大學、青聯、青年劇院、馬列學院、中央醫院等等單位的同志,都到這里來玩。
有時中央的領導同志們也來,因為只有一河之隔。中央同志對于文藝界的工作與生活,十分關注。
……P28-P29
不錯,好評!
這套書真心不錯,省了很多事,研究延安時期中共歷史不可缺少
很好,值得購買
6
這本書很不錯,內容豐富,正能量,值得一讀,強烈推薦!!!
非常滿意,很喜歡
宅急送送貨很慢。
紅色延安口述歷史,延安時期的社團活動。
內容生動,不會枯燥,適合購買
此書不值得買,敘述者盡顯示自己認識的名人多了!滿紙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