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小白理財圖書
人氣:57

小白理財

超600萬次瀏覽,下載量近百萬的爆款話題!知乎網財經領域知名回答者李淼,一網打盡理財小白的所有疑問
  • 所屬分類:圖書 >投資理財>理財技巧  
  • 作者:[李淼]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5788320
  •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0
  • 印刷時間:2015-10-01
  • 版次:1
  • 開本:24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小白理財”一直是知乎上經久不衰的討論話題,以知乎圓桌的討論形式吸引超過600多萬人次瀏覽,并出版過兩本《知乎周刊》,累計下載量近100萬本。本書作者李淼既是熱門討論嘉賓,同時也是當期周刊的核心作者之一,經由知乎的引薦出版此書,由淺入深,教你找到自己的理財姿勢。從如何理解經濟周期,到選擇自己的理財方法;從傳統的理財工具,到的互聯網金融;從金融和資本如何發生關系,到如何分析一只股票……本書將教給你一種全新的全局理財觀。CPI、GDP、PMI……當你了解了宏觀金融知識,就能從經濟周期的角度,去解讀今年股市的風云驟變。基金、股票、、期貨、余額寶、人人貸……只有真正理解這些理財產品的運作方式,才能選擇自己的理財方法。

理財這件事,其實從幾十年前就開始滲透進我們彼此的生活。我們每個人對此似乎都無比熟悉,但又似乎知之甚少;好像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但又好像每個人都體會不到參與感。簡單來說,你跟理財的關系就是:你認識它,但它不認識你。面對理財這一龐大而又充滿了系統感的事物,你無從下手。本書從一個個淺顯的角度出發,一步一步地用最簡單的規律和事例,教給你最基本也最實用的理財方法,幫你理解理財、投資、風險和收益,透視金融和資本如何發生關系。

編輯推薦

你和全世界,只差一桶金?掐指一算,總是五行缺錢?記賬記到頭發掉光,錢包還是越來越空?聽過那么多內幕消息,卻依然選不準那只股票?為什么你的家里,既沒有草原也沒有草坪?

是時候重塑你的理財觀!

“知乎圓桌”超600萬人次瀏覽

“知乎周刊”累計下載量近100萬本的爆款話題

全新圖書進擊版!

160383個贊 知乎網財經領域回答者、《知乎周刊 小白理財》核心寫作者李淼,由淺入深,教你找到自己的理財姿勢!

更清晰更系統,一網打盡理財小白的所有疑問!

進不了銀行、基金、證券公司VIP室的小伙伴們,拿去,超值答案都在這里!

作者簡介

李淼

知乎網財經領域知名回答者,被53萬人關注,《知乎周刊 小白理財》核心寫作者。1981年生于北京,先后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日本一橋大學商學院和法國HEC巴黎高等商學院。曾從事國際貿易、金融、互聯網及手游行業,先后供職于GREE、Criteo、36氪。目前從事與日本文化有關的創業項目。

目錄

前 言 理財是否讓你焦慮

及時章 小白們的財富夢想:“及時桶金”

1-1 我有一個夢想

1-2 煉金術揭示的財富秘密

第二章 工薪階層,理財迫在眉睫

2-1 工薪階層的困境

2-2 機智地看待你的收入

2-3 記賬是一種“反人類”行為

2-4 正確規劃現金流

2-5 財務穩定才是最重要的事

前 言 理財是否讓你焦慮

及時章 小白們的財富夢想:“及時桶金”

1-1 我有一個夢想

1-2 煉金術揭示的財富秘密

第二章 工薪階層,理財迫在眉睫

2-1 工薪階層的困境

2-2 機智地看待你的收入

2-3 記賬是一種“反人類”行為

2-4 正確規劃現金流

2-5 財務穩定才是最重要的事

第三章 雇“人”理財

3-1 如何評價一只理財產品

3-2 如何選擇理財產品

3-3 投資“基金”時別忘了股票指數

第四章 自己理財時,你需要知道的事

4-1 給你列個書單你可別摔書啊

4-2 從經濟周期談起

4-3 自己理財的幾種工具

4-4 隔壁王叔叔和你, 可能有不同的投資風格

4-5 不要貪戀牌

在線預覽

及時章小白們的財富夢想:“及時桶金”

1-1.我有一個夢想

作為一個理財方面的小白,也許你曾經產生過這樣的想法:“我跟那些成功者相比,其實只是少了及時桶金。”

“及時桶金”這樣一個詞語,似乎包含了很多成功的關鍵要素。它的魔力讓人們相信,只要我邁出了及時步,后面產生的財富將像滾雪球一樣迅速聚集。

1983年,王石通過與正大康地的合作,從“轉運玉米”中賺到了40萬元,從此設立了萬科的前身。1995年,馬云的中國黃頁開始聚集中國的及時批“互聯網廣告客戶”,為馬云在十幾年后成為“中國互聯網教父”碼下了及時塊磚。1991年,俞敏洪拉著王強在中關村街頭刷小廣告辦托福、GRE班,每堂課幾十元的收入,成就了如今的新東方教育集團。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即使具備了與他們當時一樣的資源和背景,我想大多數人也很難做到他們如今的程度。及時桶金其實并不是萬能的,誰也無法保障獲得及時桶金之后,財富世界就此向你敞開胸懷。甚至有時候它們都不是“金”,而是一些難以獲得的機遇,或是一些常人著眼不到的眼界。在機場和車站里,成功學大師們往往在向路人們灌輸“經營人脈”“銷售精神”“自身魅力”等聽上去毫無軟肋的理論,教你如何展現成功的氣質。但在現實中你所需要的,其實是要更冷靜地觀察自己,了解自己的“金礦”在哪里。

理財更是如此。如果你還在指望“及時桶金”來開啟你的理財之門的話,這就好像一個人在期許“如果我能夠當上蘋果公司的CEO,我一定能成為下一個喬布斯”一樣不切實際。建立于一個僅存在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基礎上的設想,充其量給你帶來的只是一些心理慰藉。而真正能讓你強大的,還是要自己去挖這“及時桶金”:你要學會理財。

更有意思的另一種“小白思路”,其實頗有幾分文藝青年的味道。

“我只想有一筆錢,去環游世界。”

很多我身邊的朋友都在身體力行地“用腳步去丈量世界”,這在現今的城市青年中,幾乎是人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獲得一筆錢去周游世界,如果可能的話再用周游世界的機會來建立自己的事業,聽起來是兩全其美的計劃,不是嗎?像貓力一樣,在旅行的路上用清新美好的照片來記錄自己的旅行,順手就成了網絡紅人;或是從尼泊爾、印度、土耳其這些安靜神秘的國度帶回一些充滿了異域風情的飾品、服裝,來充實自己的小店;當然你更可以把自己的旅行心得和經歷組織起來,復制它來成為你的“定制旅行”;又或是僅僅用眼睛和心去體會那些與異國文化的碰撞與調和,豐富自己的閱歷和談資。這些,都是在“環游世界”這一詞匯背后的含義。

但你同樣要解決一個問題:面對自己的現實,如何來支撐自己的旅行計劃?

我們也許都看過“老夫婦賣房周游世界”的暖心新聞,也讓自己開始思考“住房對自己到底有什么意義”。但如果你有太多的理由,讓你不能像那對老夫婦一樣的灑脫,你還需要規劃今后的生活和開銷。讓你能夠從這些“生活開銷”中解脫出來的生活方式,我們稱之為“實現財務自由”。

如何實現財務自由?答案還是相同的:你要學會理財。

讓我們把文藝的思路先拋到一旁,再想想自己那些“買買買”的欲望吧。

我們“買買買”的習慣,是隨著購買方式越來越方便的過程,潛移默化地形成的。倒退到父母那一代,買一輛自行車都需要攢一年錢,甚至要到大城市里才能買到。而現在隨著電子商務的爆發性增長,你只要手指一動,那些你負擔得起或是負擔不起的產品,就時時刻刻展現在你的面前。通過購物來安慰自己、獎勵自己,甚至是尋求“收到快遞那一刻的驚喜”,都在無時無刻地威脅著你的“零花錢”。但等你翻翻自己的支付寶消費記錄,卻發現自己“買買買”的,其實有不少都是趁減價或者免郵時買單的“沖動消費”,對吧?

“什么時候我才能買東西不看價簽呢?”

消費與收入,永遠是一對矛與盾。當你捏著兜里那幾塊零花錢的時候,校門口地攤上的文具和小吃似乎總在撓你的癢癢;而剛剛開始工作,拿到及時筆工資的時候,你卻發現超市里有那么多想買的零食;當你跳槽、升職、漲薪之后,卻又發現了更多想要的東西。似乎我們永遠在“掙更多的錢”和“買更好的產品”之間輪回著。

除去一部分“購物癖”的心理問題不談,我們需要做的是解決“如何獲得更多零花錢”的問題。但當你睡覺之前,打開電商網站,看到那期盼已久今天又恰好包郵的商品,又總是安慰自己:“反正省下來也買不起房。”于是下單,等快遞,喜滋滋地開箱。周而復始。

難道真的要到“這筆錢省下來我就可以買特斯拉了”的程度,你才會想到開始做些理財的準備嗎?固定的行為規律告訴我,你其實還是不會這么去想。對于用零花錢去理財,“一個月買房買車”或是“折騰下來也掙不到幾個錢”這兩種思路,都是常見的誤解:一種給你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另一種讓你對理財的效果不抱希望。

想要有更多的零花錢,你還是要學會理財。

我想,我的意思在這里已經很明白了:無論你是在等待你人生中的及時桶金,還是想要有一些錢去實現自己的興趣或夢想,或是僅僅想多一些買小東西用的零花錢,學會理財對你來說都同樣重要。盡管因人而異,用來理財的資本有多有少,收益也會各不相同,但對于你自己來說,正確地理解理財、投資、風險和收益這些事物之間的聯系,會讓你更加清晰且簡單地看清楚你的社會環境中,與金融和資本發生關系的那一大部分世界。

簡單說,你就變成一個理解了世界的人。

這就是理財,對于你的意義所在。

1-2.煉金術揭示的財富秘密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為你揭開理財世界的面紗。第二章中,我們會介紹“工薪階層的困境”:我們是對于未來普遍缺乏規劃,而對眼前的狀況也無法把握的一群人,正如同即將畢業,但卻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安身立命的本事的大學生們。在這樣的困局中,我們來看看你離“財務自由”這個狀態還有多遠。而第三章中,我會詳細地說明一些理財產品的情況和區別,以及我們如何評價并選擇這些理財產品。第四章的內容將更加深入,把你從理財的幕后拉到臺前,嘗試一些與金融世界直接接觸的理財工具。通過這及時部分的內容,本書的讀者們就可以大致地明白理財世界的一些“主要脈絡”,并且開始思考自己本身具備的,能夠讓自己在理財世界中成功的潛力和特性。

本書的后半部分中,我們將更加偏重一些事例的解釋與說明。第五章我們將介紹運用財務杠桿的方法,借債或是利用信用卡來進行理財的一些方法,如何更加安全并有效地利用你的信用來獲取理財收益。第六章中我將從親歷者的角度出發,嘗試將“互聯網金融”這一概念中的一些理財方式梳理清楚,尤其是那些你看不到,或者理財產品不想讓你看到的“冰山”。在第七章中,我們將站在更遠的角度,從購置資產和運營資產的角度,為你規劃出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后的另一種理財途徑。通過這些事例,我希望能夠將通向“財務自由之路”上的幾個重要節點和連接它們的方法,在本書的各位讀者頭腦中留下一些思路。

話說回來,這本書的立意在于“理財小白們的及時本理財書”,所以我認為它的啟蒙意義,要大于對于一些產品和方式的深度剖析。打個比方的話,它就像是你在進入大學校門時,拿到的一本《如何有規劃地度過大學時光》之類的小冊子: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財務狀況和財務目標,而本書的意義就在于在你建立你的理財方式和財務規劃之前,給你一些科學和有效的思路以及工具,為你的理財計劃打下一個理性的地基。

在中世紀,人們認為煉金術士們是能夠用水銀、硫黃和鹽,就創造出世人夢寐以求的黃金的一群“魔法師”。然而,與中文譯名“煉金術”不同,英文“alchemy”真正所指的,不僅僅是在玩弄轉換金屬的把戲,而是從人類對這個世界固有的物體進行改變出發,探尋生命創造的奧秘,以及支配著整個宇宙運行的真理。在信仰和神的時代,生命由神賦予,也由神剝奪。而煉金術士們所作的嘗試,是在挑戰神的,是一群異端。

所以他們離群索居,隱姓埋名,從不在人前暴露身份。關于煉金術士的傳說流傳甚廣,一些你耳熟能詳的名人,比如艾薩克 牛頓、弗朗西斯 培根,甚至是達 芬奇,都與煉金術有著若即若離的聯系。

如果我們狹義地去理解煉金術的話,“無需勞動,而是通過智慧來創造財富”這一特征,恰好與我們今天的金融行業相吻合。某種意義上講,金融,其實便是今天的煉金術。而對于一個“金融外行”,甚至是“小白”來說,學會使用各種金融工具來為自己理財,其實就是在學習煉金術,在學習“這個世界的真理”。

在這里我想引用我最喜歡的一部書——Alchemist(國內譯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或《煉金術士》)中,作者保羅 科埃略借煉金術士之口,說給讀者的一段話:

“當一個人在追尋自己的天命時,整個世界都會合力助他實現愿望。”(Whenapersonreallydesiressomething,alltheuniverseconspirestohelpthatpersontorealizehisdream.)

所以,請大家準備好自己的智慧,從對理財的理解開始,讓整個世界為你揭示財富的秘密吧。

第二章工薪階層,理財迫在眉睫

2-1工薪階層的困境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么樣的人叫作“工薪階層”呢?工薪階層這個詞,總給人一種辛苦工作卻獲之甚少的感覺。但其實不然,無論是英語中的“salariedpeople”,還是日式英語中的“salaryman”,與我們漢語中的“工薪階層”所指代的,都是同一種人群:

以相對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簡單說,靠工資來維持生活的人們。

如果你:

1.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月薪或是年薪(當然也包括與工作相關的福利、獎金等);

2.日常生活開銷基本與收入持平,接近或者是完全的“月光族”;

3.偶然收入較少,而即使有也用于小規模提升生活質量的消費;

4.風險承受能力有限,比如擔心突然失業等。

那么你其實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工薪階層成員。

作為工薪階層中的一員,其實這也沒什么不好意思的。日本在經濟快速增長的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經濟發展的需求,全社會產生了大量的工薪族;也幾乎同時,日本的總人口超過了一億人,當時的日本政府

提出了“一億總中流”的口號:讓一億國民都成為中產階級。在那段時間里,由于社會化大生產的普及,市場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居民購買力有了顯著提高;而隨著日本經濟的崛起,工薪階層的收入也開始攀升;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社會實現了終身雇傭,從此告別了失業保險階段。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前進,日本社會中的工薪階層實現了整體向中產階級的邁進:由于終身雇傭的出現,讓工薪階層失業、破產的概率大大減小,于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便可以向他們提供低成本的住房貸款和購車貸款,讓當時20~30歲的“戰后一代”,在生活水平上開始向美國、加拿大、法國等發達國家看齊。

簡而言之,社會全體的經濟進步是工薪階層實現高質量生活的前提。

而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中產階級消費品”:汽車、摩托車、高爾夫會員、家庭影院系統、品質手表、海外旅行,以及個人娛樂類的隨身聽、游戲機,在日本工薪階層向中產階級邁進的這一過程中,也都在全社會實現了快速普及。日本創造出的個人消費熱潮,帶動了生產型企業的市場,也讓社會民眾的“儲蓄型文化”開始向“消費型文化”靠攏。

每名工薪階層都在用自己的工資,甚至是未來的收入(因為要償還各種貸款),來負擔著整個家庭的生活開銷、電器購置、娛樂、旅行、子女教育。在這種環境下,你不會想到理財,因為似乎未來所有的一切,你都可以在眼下馬上擁有。

不得不說,在我國的一些大中型企業,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其實這樣的“工薪階層思維”一直都存在。假如你是阿里巴巴、騰訊或是百度的員工,你不會擔心收入,而每年年底各種“十幾薪”的獎金,也會讓你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去4S店提一輛新車。

但是可惜,經濟規律永遠是對的。人類短短幾十年的壽命,能夠學到的生活經驗,與經濟規律相比是蚍蜉撼樹。日本那“看上去很美”的中產階級天堂,在隨后洶涌奔來的20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崩潰中,被撕得支離破碎。

在崩潰中,最初呈現出的是股市的暴跌。散戶們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而真正嚴重的是包括各種上市公司、金融企業在內的金融資產大幅貶值。為了彌補資產貶值造成的賬面虧損,金融企業開始減少向企業發放貸款,并抓緊回收在外貸款;上市公司市值縮水后,無論是用于員工養老備用的股票資產,還是管理層手中的股票期權,以及用于獲得貸款而抵押的股票都嚴重貶值,讓企業不得不通過變賣資產,降低福利,包括裁員,來維持企業不至于破產。至于其他中小型企業,已經給其他企業供貨的貨款無法回收,同時也無法向上游企業支付進貨款項,甚至無法向員工支付工資。

一個簡簡單單的股市暴跌,造成的卻是中產階級集體面臨困境。日本政府為了挽救經濟,進一步促進消費,于是在此之后也不斷調低存款利率,讓居民通過儲蓄獲得的利息收入趨于零。這一風波最終造成的是日本民眾普遍對于儲蓄不再抱有希望,居民儲蓄率從1980年開始便一路下行。

而日本民眾在之后的消費習慣,盡管趨于保守,但預先消費的貸款習慣卻一直保留下來。所幸是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始終保持較低的趨勢,才沒有讓那些已經“預支了幾十年之后的收入”的中產階級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談到這里,我希望大家都能捫心自問一下: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你我的身邊,以你目前的經濟能力,是否還能夠保持目前的生活水準呢?

想到這種情景可能會再次出現,確實讓人焦慮。讓我們從日本工薪階級困境中走出來一起聊聊,我們的“工薪階層困境”在哪里?

我國與日本當時的情況的不同點,其實有很多。

及時,我們的工薪階層面臨的生存環境,其實要明顯差于當時日本的工薪階層。

工薪階層大量涌現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勞動密集型或是知識密集型企業的蓬勃發展。新興企業從誕生到壯大,必然會將社會上的優勢資源向大城市聚集。而這一過程會為大城市帶來海量的外來人口。日本在經濟高速發展期,國民的城鎮人口比率從40%直接沖上了70%的水平,同時也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周圍建立了衛星城,通過民辦和國有方式發展軌道交通,為外來人口提供了較為便利和舒適的居住環境。但我國大城市外來人口的生存環境,卻受到了戶口政策、購房購車限制、子女就學、醫療保障、養老等一系列的人為因素控制,使得外來人口的生存壓力明顯高于日本當時的環境。即使同為工薪階層,但我們的工薪階層在不斷為自己事業努力的同時,大城市生活中那些隱形的“枷鎖”讓工薪階層陷入了一個困境。

第二,我們對于自身的焦慮,以及對于社會的不信任感,是我們獨有的一種文化。

我問過身邊很多朋友,你在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買東西時,考慮得最多的是什么?大多數朋友都回答我說:安全性。無論是日用品成分的安全性,還是食品安全性、乘用車輛安全性等,工薪階層現今的消費觀念,已經從解決溫飽和考慮性價比的時代,逐漸過渡到將“安全性”作為一個價格和性能之外的獨立因素來決定購買的新時代。這一方面體現出了工薪階層的收入上升后,對于更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我們“不信任”的文化背景。不信任不僅僅表現在購買上,也表現在我們的工作中、人際交往中以及理財觀念中。我們大多數人對于保險推銷、房產中介和理財推薦這些行業,都抱有“不信任”的先天情緒。

并不是因為我們對此不感興趣——正相反,購買保險產品、解決住房閑置或是需求、進行理財其實都是我們所需要的——而是由于我們天生認為這些行業“水太深”,由不信任感而產生了敬而遠之的態度。

第三,我們的人口政策和養老條件,讓工薪階層在未來將面臨更大壓力。同樣以本章中日本社會的現象來舉例。在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戰后一代逐漸接近退休年齡,日本社會迅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的增加,導致了社會保障體系中醫療成本的不斷上升,以及對于社會養老資源越來越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遭遇了泡沫經濟破滅的日本60后、70后人群,尤其是集中居住于城市的工薪階層,對于成家生兒育女的態度逐漸變得消極,人口出生率持續低迷,讓日本在未來可預期的社會新生產力無法得到保障,直接影響政府稅收和社會福利。放任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會將日本社會此前高度經濟增長期積攢下的社會養老資源逐漸消耗殆盡的同時,也讓日本未來的社會養老基金難以為繼。

反觀我們的社會,現在也許正處在高度增長期之中。所以我們大多數的工薪階層,每個人都在想著自己3~5年內的變化,而對于退休、養老的問題漠不關心。盡管目前一些工薪家庭已經在開始負擔雙方父母的醫療和養老,以及子女的教育開銷,這已經讓一部分人感到了生活的重擔;但從日本的發展規律來看,這顯然才剛剛是個開始。等到我們這代人退休時,養老的問題將是一個大問題。當社會養老資源越來越稀缺時,我們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

所以我們目前的“工薪階層困境”,其實是一個“細思恐極”的問題:

1.大多數工薪階層沒有對未來的詳細規劃,甚至沒有為自己打算;

2.在可見的未來,我們可能無法依賴社會保障資源;

3.對金融知識的匱乏,以及天生的不信任感,讓工薪階層從主觀和客觀上都沒有了解自我理財的動力。

而解決或是逃離這種困境的方式,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也有這么兩種:

1.創業,用為自己打工的方式來積攢財富;

2.繼續在工薪階層的路上努力,通過升職、跳槽的方式來尋求眼下的安全感。

無論是充滿勇氣的離職創業,還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持續深耕,我們在追求更多財務收入的同時,還是會同時面臨它的對立面:要付出多大的生活成本?所以這里我們想要講的,是換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財務自由”。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凍結我**的評論:

要是做證券理財或股票理財會幫助大些!

2017-11-17 15:32: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完會追評。

2017-11-11 18:39:08
來自***(匿**的評論:

很好很好很好!

2017-07-23 13:10:4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東西很好,就是快遞太慢了。

2017-07-26 18:54:06
來自pppp屁**的評論:

很不錯的書籍,推薦大家購買。當當送貨也很給力。

2017-08-08 17:06: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適合小白的入門書,信任當當

2017-08-15 10:57:13
來自khcyl**的評論:

感覺專業性較強,內容不吸引人,沒什么幫助

2017-08-23 23:03: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淺顯易懂,適合入門

2017-09-05 16:18: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的書 仔細看看

2017-09-07 14:22: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是不錯的

2017-09-07 17:05:50
來自xy8989**的評論:

物美價廉!!!!!

2017-09-26 15:09:1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感覺一般,需要慢慢研究

2017-09-27 07:23: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需要多看看

2017-09-27 15:03:14
來自wx00a21**的評論:

對風險有敬畏之心

2017-09-27 23:12:42
來自b***g(**的評論:

不錯書不錯 內容不錯

2017-10-15 15:40:40
來自wanglin**的評論:

好好好好好

2017-11-08 22:47:48
來自欞汐汐**的評論:

非內行可以看看,內行就沒必要了,說的都是知道的。。

2016-04-09 09:41: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被目錄吸引過來的,價格少貴,道理方法也不夠貼合當前事實了。

2016-10-15 12:40:05
來自zhouyan**的評論:

評價說是不錯,所以,買來等自己有時間了,翻來看看。。

2016-03-05 13:48:34
來自haqi110**的評論:

書不錯,就是順捷豐達的快遞服務超級渣,催了4天,一個推一個,最后才送到,送貨時還嘴邊碎語的……

2016-01-17 15:32:50
來自紫綾**的評論:

書很不錯,裝幀也比較精美,彩圖印刷,紙質也不錯,排版看起來挺舒服的,內容很有意思

2016-04-22 17:31: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完了,還不錯。現在知道積分也可以換錢,就要好好掙這個積分了。

2016-11-28 16:30: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呃呃..沒有很多實際建議..只是基本介紹..不值得買..

2016-12-16 23:05: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講的是財政自由,現金流的東西,書比較薄,但是中國的理財書選擇本來就不多

2016-04-04 11:09:1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我不在家的時候到貨~~到家了不給送貨~~~現在打電話也沒人接~~~有沒有人管啊……

2017-05-11 17:34:30
來自2855路**的評論:

講的理財方式比較全面,對入門的人來說能有個大概的了解

2016-01-12 17:07:21
來自科赫爾**的評論:

被頁面的簡介所吸引,恰好自己也的確需要惡補一些理財知識,為今后的財務規劃做一些鋪墊和準備。包裝很不錯。

2016-04-23 21:19:02
來自xuanxue**的評論:

非常有幫助,強烈推薦一下,理財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2015-10-29 16:32: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挺好的,對于小白比較適合,從經濟規律到理財方法

2016-05-27 12:38: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有來的急看,希望對我這種理財白癡有點用

2017-08-23 13:23:2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