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穿旗袍,是上街出洋相,不夠艱苦樸素。”奶奶說。
“你真的每天穿旗袍啊?走在街上不會覺得很穿越嗎?”朋友問。
一跟身邊的人提起旗袍,眾人的印象大多比較。
穿旗袍的時間長了,我總會時不時地想,當時間流轉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旗袍?我們又該如何與旗袍相處?
“很多人不理解為何我的衣櫥里只有旗袍,但我就是喜歡。”
“我辭職把自己關在車庫里自學做旗袍,兩年零收入,所有人都覺得我瘋了,可我覺得自己能在這條路上走得很遠,也許有24小時我真的能修行出來。”
“我減了25年肥也沒減下來,為了把自己塞進那件結婚旗袍,我減了15斤。”
一年來,我和無數喜歡旗袍的女孩聊天,給我印象最深的不只是她們穿旗袍的美,更是她們的自信、淡然和小倔強。因為她們,我給這本書起名叫《可我就是愛旗袍》。
此書獻給所有和她們一樣,內心有著小倔強的姑娘。
中國本旗袍故事集,都市生活中的旗袍美學
90后美女作家連續穿365天旗袍,
走過三大洲的30多座城市,
深入采訪數個隱藏在都市中的旗袍“武林高手”,
從匠人精神到設計品牌,還原一個你不知道的旗袍。
嗨,我是石榴,美國布朗大學的學生,古著老物愛好者。
從2014年到2015年,我發起了“穿旗袍的365天行為藝術”——不論刮風下雨下刀子,365天每天堅持穿旗袍。
從在泰國冥想辦畫展,到尼泊爾滑翔徒步和墨西哥考潛水證,一年來我的生活中塞滿了各式新奇的“艷遇”,旗袍一路與我相伴,新結識的人們也開始叫我——那個總是穿旗袍的姑娘。
一.穿旗袍的365天
如果有機會,不妨多穿穿旗袍。不是指一擲千金定做一件華服然后將其軟禁在箱底,非等領奧斯卡的那天才肯穿到紅毯上,而是置辦幾件低調卻和你氣質同一的旗袍,在某個再平凡不過的24小時,踩著帆布鞋把它理直氣壯地穿出去。
親愛的小藍
曼谷化學反應
每天穿旗袍是怎樣的體驗
尼泊爾,等風來
北京愛情故事
墨西哥海底,揪住自由
常德公寓里的上海女人
紐約一日
二 穿著旗袍去上班
對那些熱愛旗袍的人們來說,旗袍是穿去上班的優雅,是穿著買菜做飯的浪漫,是穿去學校參加女兒家長會的雍容。它是一種優雅的心理暗示,看著鏡中穿著旗袍的自己,你會被一種宿命感擊中,就像是你配合旗袍一起講了一個關于這個時代的故事
都市旗袍什么樣?
隔壁辦公室的旗袍流感
慢慢來,比較快
穿在身上的記憶
壓在箱底的故事
她是我見過最美的姑娘
三 旗袍匠人的碎碎念
外行的人總覺得所有手工都是重復性的、熟能生巧的工作,實則不然。做手工如同做設計,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做多了才知道,腦子、心和手是長在一條線兒上的。
一百件旗袍的修行
一條老街,一間鋪子,一家人
尋找媽媽的結婚旗袍
旗袍裁縫和美國小姐
什么,旗袍也有潮牌?
胡同里的法國設計師
四 小腳女人的曲線
旗袍起源于19世紀清朝旗人的寬大長袍,因20世紀的上海被推上中國文化與審美之巔,于新世紀又一次次被重新定義。旗袍三百年,穿越古今,讓中國女性的綽約身姿搖曳在世界面前。阮玲玉的憂愁,蕭紅的清冷,林徽因的溫潤,張愛玲的傲氣,這些是旗袍針腳里每個人都能數出幾個的故事,是那些被時間揉進物質里的精神。
旗袍的版權到底歸旗人還是漢人?
旗袍的最初流行是不是為了取悅男性?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旗袍是否越改良越短?
后摩登時代――現代旗袍野生地圖
附錄
什么身材適合穿旗袍?
線上旗袍品牌知多少
那些老字號和隱世旗袍小店
后記 從穿旗袍到過上有理想的生活
每天穿旗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從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五號開始穿旗袍,到今天算算竟然也一年有余。日子總是流逝得如此迅猛,就像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杏仁,只顧機械性地咀嚼,恍然回過神兒來,卻發現曾經滿滿的塑料罐子已經見底。
還記得及時天穿旗袍上街,想著終于要開始一個為期一年的旅程,興奮得早上鬧鐘一響就觸電一般從床上彈起來。那天我精挑細選了一件淡粉色的棉麻旗袍,純色,款式也簡單,一米三的長度恰好到小腿肚子的一半。我本來對自己的外貌相當自暴自棄,但那個早上卻格外上心,出門之前在鏡子前左照右照,頭發編上又放了下來,耳環換了又換,總覺不夠隆重,像是要上花轎一般。磨嘰了半天終于邁出了大門,我一邊按電梯一邊腦補著頭頂一束追光的設定,心想就算是一只土豆,粉墨登場后也必能成個角兒,群星璀璨萬眾矚目。
可惜在豐沃的理想面前,現實總是干瘦到令人發指。我一路踏著高跟鞋招搖到地鐵站,不但無人注意,連斜眼瞥過來一眼的路人都沒有。早上九點上班的人群是那樣行色匆匆,黑壓壓的腦袋匯聚到一起,一撥碾著一撥人地往前走。沒有人四下張望,更無人為你駐足。
當頭一棒打來才知道,翩翩路人于我,說是萍水相逢都是夸張,就算回眸之間有一面之緣,也是未回過神的功夫就已鉆進了人海茫茫之中。他們看到的只是一瞬間的你,沒人知道更沒有人關心你要穿一整年旗袍的雄偉計劃――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條稍微有些打眼的裙子而已。生活是自己的,不論幻想中的舞臺還是馬路對面并不存在的觀眾,都不過是自己陶醉自己。
“你真的每天穿旗袍啊?走在街上不會覺得很穿越嗎?”幾個月以來這兩句話親朋好友見面逢人必問,聽得我是簡直耳朵起繭,腦洞抽筋,真想語音錄下來一個官方回答,有人問就掏出手機播放一遍。穿旗袍的日子,沒有想象中的三天兩頭上演的戲劇,沒有喋喋不休的討伐。我過著和以前別無二致的生活,筆直僵硬地堅持著我所有習慣:旗袍配雨靴,配皮衣,配紫色的長筒襪,配尼泊爾跳傘時的沖鋒衣,配布達拉宮前編得五顏六色的藏族辮子。
當我咀嚼日子,胃中風起云涌的是生活本身的酸甜苦辣,而旗袍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小枝檸檬草,錦上添花卻支撐不起基調。為數不多的改變,可能也只是原本穿短袖牛仔褲的我也開始每天早上熨一下衣服;以前洗完會塞在衣柜里的裙子現在掛在了衣架上。
當然,有些本該匆匆掠過的日子也可能會因為一件旗袍而不那么平凡,比如那個軟綿綿輕飄飄的下午。
北京六月的艷陽下,垂落的葉子綠得要從樹上滴了下來,被樹枝勉強一把拉住,搖搖晃晃懸在枝頭。一陣風吹過來,是樹葉唰啦啦枝葉摩擦的聲音,又一陣風吹過去,把心拂得癢癢。方家胡同前有一條很長的林蔭路,我打著一把小而輕的遮陽傘,顛顛地走在胡同中央,吸管吸著忘記名字的咖啡廳買來的加冰石榴茶。
黃色明晃晃的大花從高束的領口開遍了全身,白色的高跟鞋穿在腳上,白貝母嵌進白花花的銀耳環里。那件旗袍沒改過就很貼身,長到腳踝,細細窄窄的裙口,走起路來隱約能看到小腿的肌膚。
那個下午沒有發生任何特別的事情,我只是在林蔭路上走啊走,走啊走,漫無目的沒有盡頭地走了下去。如果我更識相一點的話一定會假裝迷路,穿著旗袍迷失在北京這個大都市中,這本是一個多么富有隱喻和詩意的設定。
可我對北京實在太熟悉了,熟悉得不解風情,怎么走也走不丟。我大步流星地向前,不管不顧更毫不淑女,但旗袍卻那樣順從,柔軟的裙角蕩著小波浪隨風一起一伏地招搖。穿了一整月的旗袍,她習慣了我,我也習慣了她。潛意識中我甚至已經記不起自己身上的衣服有何特別之處,但是我腰挺得很直,笑得很開心。那件鵝黃色的旗袍有著很二十年代的印花圖案,我就像是從老上海畫報上剪下的一個紙片人,被一只大手抓起來,背后刷了膠水然后“啪”地貼到了一個新的世紀,不曾想卻毫不費力地融到了那鋼筋水泥的背景里去,甚至感覺如魚得水收放自如。雖然先天條件不容許我風華絕代,但那一瞬間依舊恬不知恥地覺得自己很美。
那天晚上我和朋友去吃華夫餅,挑了個窗邊能看到夜景的長桌子坐下,一抬頭看到斜對面是另一個穿旗袍的女孩,紅色的旗袍配綠色的皮夾克,煙熏妝,一對大小不一的金屬耳環左右搖擺叮咚亂撞。她沖我笑了一下,跟我說我的旗袍好看。我也笑回去。我性格不算外向,說話笨拙且老顯得愛答不理的,但這一來一回間卻覺得這個對面的女孩格外親切熟悉,原本像是寒暄的贊美也來得熾熱。
后來她成了我的摯友。她會攝影,我們就一起涂著朋克的黑口紅,穿著明黃色骷髏圖案的旗袍去三里屯拍片子。每次跟她閑逛總會被眼尖的攝影師從人群中拎出來街拍,她有一種鋒利的氣場,能將一片黑壓壓的人群橫豎切割開,然后讓你一眼看到她。
她也愛旗袍,我們一次見面的夕陽下她穿著一雙白色喬丹高幫籃球鞋,一件奇短的黑色的旗袍下是更短的牛仔短褲,她逆著光影抱著一把吉他坐在馬路牙子上彈唱自己寫的歌。歌兒實在難聽,連我這種樂癡都不屑一顧。但日落前金色的光卻沿著她身體的邊緣發散出來,和著音樂的節拍忽明忽暗,或柔情似水或光芒萬丈。
她穿旗袍的樣子和周圍四濺的金色就這樣浸入我的記憶里,用洗衣粉拼命揉搓也褪也不掉,她就頑固地賴在那,一直在那,她是我回美國后最想念的姑娘之一。
后來那么多個月過去,我跨越了大半個地球,從中國途經迪拜把旗袍穿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所有絢爛的事物都像玫瑰花,總是過著過著就風干了,每天早上一打開衣柜看到飄然滿滿一排旗袍,高低錯落地掛著,忘記了驚喜,忘記了感嘆,只是每個陽光甚暖的清晨應和著天氣取下一件衣服默默穿上,對著鏡子按部就班地整好立領,扣好盤扣,理好發絲。與旗袍的邂逅是一個讓人從平淡之中一飛沖天的煙花筒,在空中璀璨絢麗燃燒后卻又落回平凡,但這有玫瑰裝點的平凡卻又與起先的平淡不同,是有滋味的平凡。
我更愿意相信旗袍是一個講給自己和那些能聽懂的人的故事。大多數時候,你盡可以將穿旗袍的日子當做一種歡愉的自我修養,與男朋友無關,與同事上司無關,與擦肩而過的路人更無關。生活有且只是自己的,這并不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而是如此真誠,不迷茫也不矯飾。而有時若有憑空而降的緣分,則會憑玫瑰相認,三五知己,談笑風生。穿上旗袍踏風而去,生命中任何一個時刻的相遇都會變成最美麗優雅的邂逅。
人需要學會與旗袍相處。如果有機會,不如多穿穿旗袍。不是指一擲千金定做一件華服然后將其軟禁在箱底,非等領奧斯卡的那天才肯穿到紅毯上,而是置辦幾件低調卻和你氣質同一的旗袍,在某個再平凡不過的24小時,踩著帆布鞋把它理直氣壯地穿出去。往復幾次你就會發現,旗袍的美不是一次性的火山爆發,而是在每次日子索然無味時,只要品上一口就會在唇齒間留下的清香。綿綿細語,余音繞梁。
那么,祝你過有旗袍的生活。
每一個中國女人都應該擁有一件旗袍,和讀一部關于旗袍的書。
――中國旗袍會理事長 汪泉
毫無疑問,這是我見過好看的一本有關旗袍的書。
―――中國旗袍傾城網創始人 木子李
書很好,包裝無損,紙質好,專業實用,圖文并茂。物流也快~
每個愛旗袍的女人,都值得一讀
當當價格優惠大,只要不是著急用,買書首選當當。
棒棒噠!我很喜歡
值得一看
不錯的一本書,重新認識了旗袍
相當不錯!
不錯,5分
快遞很快書還沒看
很有意思的書,了解很多關于旗袍的知識
好看 對旗袍有初步了解了
很喜歡的一本書
是正版,內容很有趣
很好看!作為喜歡旗袍的我來說有共鳴
有點意思,作者對旗袍的理解~~
發貨及物流都很迅速 包裝妥帖 每本書都有保護膜 很滿意 內容也是很期待的 不過買早了點兒 沒趕上讀書節活動 這次一定再接著剁手 是相親節目了解到這本書并愛上的
在當當買書已經有很久了!速度快,價格便宜,但看書的速度趕不上買書的速度!
啊 愛石榴!
質量非常hao,與賣家描述的完全一致,真非常滿意當當的服務太棒了,h考慮非常周到,wan全超出期望值賣家發貨速度非常快,l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hao,yun送速度很快
紙張很好!
值得了解旗袍的一本書。
名家名作,這本書內容非常精彩,圖文并茂,故事非常生動,可謂篇篇珠璣。另外印刷質量也非常好,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我很喜歡。非常超值的一次購物經驗。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書。
書很好,但是沒有包裝,而且外殼很臟,不知道為什么
圖片太少,不太直觀,有點想退貨,可惜太忙沒來得及及時申請
漂亮大氣,有古風,有現代氣質,有民國典范。整體的設計感可以考慮在現代一點
準備做石榴集的畢業設計,特意來讀讀石榴的書,收獲頗豐,感謝
整體感覺不錯,紙質也行,后面還有一些常見旗袍店的介紹
被書名吸引'因為我是旗袍控,但是作為資深散文讀者,覺得作者的文一般,可做消遣用而已
除了旗袍的文化、故事和歷史,印象最深的也是特別喜歡的是石榴原創的那張潑墨人形畫,藝術和創意完美的結合
愛旗袍之人的用心之作!有實體店鋪和線上旗袍店鋪的推薦。
每一個中國女人都應該擁有一件旗袍,和讀一部關于旗袍的書。
當初買這本書只有一個原因,因為太愛旗袍了,以至于自己想要親自做一件,這本書里講述的是作者365天每天都要穿旗袍的精彩故事,后面還有旗袍店鋪推薦,還不錯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