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引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即,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達到了轟轟烈烈的高潮。這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人口大遷移不僅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也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這一代人被稱為“失落的一代”。
如今,“失落的一代”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中流砥柱,新一屆領導人,7個政治局常委中,4個當過知青。
現在,中國的命運已然落在了他們的手中,他們將如何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這本書將帶我們深刻地認識并了解這一代人,了解他們的“中國夢”。
《失落的一代》全新修訂,本書揭示了發起“上山下鄉運動”的領導人公開或隱蔽的動機,與他們為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同時分析了 他們的這些決定在整個社會上所引致的后果。本書也探討了下鄉運動進行了20多年,為何會在1980年突然壽終正寢,并且研究了這場運動在中國社會、政治及 經濟上留下了什么印記,以及它在中國當代歷史上應該占一個什么位置。本書收錄作者2013年的訪談錄,談到新一代領導人的知青背景。資料翔實,分析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贈送精美書簽。
潘鳴嘯(Michel Bonnin):法國漢學家,在巴黎獲哲學學士、中國語言與文化學碩士及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中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現于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當代史。主要研究范圍為當代中國社會的各種問題:民主運動、就業、民工等,并對中國政治制度進行探討。早在20世紀70年代,即開始進行有關中國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研究,在多種法文和中文刊物上。20史記90年代初,出任在香港成立并由法國政府資助的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創辦雜志《神州展望》法語版及英語版。
歐陽因(Annie Au-Yeung):早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后獲法國語言學博士學位。長年從事法漢雙語教學、翻譯及語言研究工作,1998年法國政府授予她國家一級教育勛章。
培養革命接班人
中共在其歷史上發起的眾多政治運動幾乎都負有雙重目標:對客觀世界的改造(經濟、制度、自然環境等)及對主觀世界的改造(思
想、態度等)。這兩種改造被視為不可分割的同一體①。從l963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重心就明顯地放在主觀世界方面。作為“上層
建筑的一場革命”的“”則更加凸顯了這種傾向。在政府的宣傳中,1968年底再次轟轟烈烈掀起的下放知青去農村的運動便是以將思想改造放到首位為特征的。
雖然以往已反復宣傳過,但如今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定了斷調子,尤其是加入了“再教育”的新概念。l968年12月21日晚甲起人民廣播電臺向全國廣播了的指示,并在翌日全文登載于[人民日報》。這項宣告新型下鄉運動誕生的較高指示只是著重提到上述理由。以下是該指示的全文: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說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 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 他們去。①指示公布后,連日發表各種評論文章闡明“再教育”的含義。“再
致育”應該可以幫助“知識青年思想革命化”以及“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②。早在“”前,對青年中的精英越來越脫離咩眾并把革命理想丟到腦后的現象,曾多次表示不安。“蘇聯修正主義”的樣板,加上他的“務實派”政治對手日益強大的影響力,全部令他害怕:幾年以后,或最多幾十年以后,中國將會“變色”⑧。他覺礙問題的關鍵在于越來越學院式并充滿競爭的教育制度在培養著一批毫無真正實踐經驗的新精英,而且他們通常出身于干部及知識分子家庭。
……
那個動亂的年代,那個無奈的年代……書中的評論還是比較中肯的,作者搜集了非常多的相關資料,然后整理出書。雖說多少有點像文摘的性質,可還是值得一讀的
這是我唯一給五星的,說的句句到肉,不含糊,客觀鮮明的自由表達自己觀點,不嘩眾取寵,態度可謂嚴謹,讓很多事跡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該讓一些晦澀的歷史公開吧,別讓后人戳我們脊梁骨
看書名知道說的是中的老三屆們的經歷。說實話,這種書有時是不忍卒讀的,那時候,年輕的一代知青們,懷揣夢想,高舉旗幟,響應為世界人類謀幸福的領袖的號召。豈止是“失落”的一代。
和一百個人的十年一起買的,很棒,了解了六七十年代的歷史
這是一部很重要的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進行反思和探索的著作,值得思考。
整整一代人 只能從失落里找意義 天方夜譚一樣的歷史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不再重演
上課的時候我們總是對這段歷史諱莫如深,但是不代表遺忘,遺忘不代表不存在,真實的歷史總是在人的內心中的。那些在歷史洪流中掙扎的人不應該被遺忘。
最近很想了解有關這方面的事情,它深刻地改變了一代知識青年的命運,功與過任憑后人評說。
老版的我這里沒貨,就買了這個先看看,平裝本,有點小失望,以為精裝呢。紙張質量還可以,內容不錯,可以看一看
正在看,旁觀者清,多方向看事物才會有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客觀分析!
一直都對這方面的歷史挺感興趣~這本書值得研究~
相信通過這本,你將了解到不少有關上山下鄉的事件。對這些經歷產生的反應都值得去理解。
絕對的好書,這類書的再版,是以更開放,更包容的角度去看待以往歲月發生的一些事情的一個事例,有了這個基礎,社會必將發展的更美好!
本書對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作了全方位的研究,以翔實的資料及充分的論據闡述了當年發生的令人難忘的歷史事實。
快遞有點粗暴,但沒有影響書的質量。書的印刷還可以。
這本書對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作了全方位的研究,指出其動因不僅在經濟人口方面,還在政治方面。論述之廣泛,分析之深入,構成了當代中國史研究重要的一章。
我是六十年代未出生的,雖沒有趕上上山下鄉,也略知一點,看了這本書,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失落的一代,辛酸
知道大名鼎鼎的港版,據說沒有沒有刪節,希望如此!
書本身特別好 能買到也十分興奮。但是當當依然就一個袋子
不該忘記的一段記憶,希望永遠不會再有類似的浩劫,看看吧!警醒大家。
還沒有拆開包裝,但是我認為它肯定值得我們去讀。感受那個時代背景的那一代人,我覺得對我們了解國情以及社會有重大的意義,推薦!!!
這本書的品相非常完美,我很喜歡,希望下次還可以買到一樣品質的好書!
那個年代,誰都身不由己,正如《黃金時代》的主人公,自己都不知道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這本書主要是從那個年代的背景和意圖,來剖析這個階段的成因、過程和后果。
想借助這本書,獲取更多關于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所感所想。本書有兩種,這本是當當與出版社合作的珍藏版,我想應該會相對來說,收錄的內容更全面吧。并且趕上折扣,價格也很合適。
了解那個年代青年人所思所想,社會背景和好書
紙質還不錯,送貨也很快,主要想了解下過去,看了樣章,還不錯,所以買來整本看看,希望會好吧。
了解一個時代,了解一個時代的人,雖然生在70后代,卻未經歷,從別人的酸辣人生中感受時代風云。
外國人寫的關于中國知青的書,有塑封,挺精美,據說這本增訂本是跟當當獨家合作的。
知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時代的符號!就是這一代人,撐起共和國的脊梁,??不可忘卻的記憶!向他們敬禮!
上山下鄉,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對中國來說是多大的損失?!對這代人,我們的父輩們是多大的不公?!
本書對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作了全方位研究,指出其動因不僅在經濟人口方面,也在政治方面,論述廣泛,分析深入。
以前以為這版是刪節版所以一直沒有買,現在看作者潘鳴嘯說:“內容沒有刪減,只是個別詞語改動一下。我也很意外,估計審查部門的關鍵人物也是知青吧。”趕快就買了 。
看著書名挺吸引人的 想多了解下那一代的人與事 但開了兩次頭 都睡著了 沒有太吸引我 看看下次有沒有什么內容意外的吸引我吧
那個年代還有多少人充滿感慨,年輕的一代是否沒有了感覺?到底是該誰悲哀?
父輩們的軌跡,很難說這種際遇對個人來說是福是禍。
這是本外國人寫中國的,在中國,還是禁區,研究卻在國外,實在荒謬。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特殊時代黨中央的一項決策。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為什么要上山下鄉要客觀的來看。
經歷了這個年代的人,讀來頗有體會,那個年代有失落、也有收獲。
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還是九十年代國企下崗潮。。。。。。
將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時間見證我們不是迷惘的一代,也不是垮掉的一代,更不是失落的一代。我們在廣闊天地有失也有得,有苦痛也有歡樂,我們在苦樂中成長,我們的史記應由我們自己書寫,不要演義,不要傳奇,為了我們的孩子。當年我們的理想破滅,不做溫室的花朵成了迷惘的一代,雖如此,我們也不愿自己的孩子被誤導。"我們這一輩學會了忍耐理解不后悔,酸甜苦辣釀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正如我們唱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