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野光雅走訪畫家足跡,游覽畫家的創作地臨摹寫生; 到訪英過的顏料廠、法國的造紙廠,感受畫畫的全部氣息……
安野光雅 畫家、繪本作家、隨筆作家。 1926年出生于日本島根縣津和野町,山口師范學校研究科畢業。1968年以《不可思議的畫》(福音館書店)出道,從此開始了源源不斷的繪本創作。主要著作有《ABC之書》《五十音》(以上為福音館書店)、《安野光雅畫集》(講談社)、《安野光雅文集(1~6)》(筑摩書房)、《壺中的故事》《奇妙的種子》《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跳蚤市場》《天動說》《旅之繪本I~ V 》《童話國的郵票》等。安野光雅的作品不僅在日本國內非常受歡迎,在國際上也大放異彩,至今已獲獎無數。榮獲日本國內的藝術類獎文部大臣新人獎、產經兒童文化獎首獎。英國格林威獎特別獎、美國號角書獎、紐約科學院獎、布魯克林美術館獎、捷克BIB金蘋果獎、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設計大獎,等等,更在1984年榮獲國際童書界較高榮譽的“安徒生獎”畫家獎。安野光雅以畫風細膩寫實著稱,他擅長運用想象力與好奇心,將藝術與科學融為一體,創造出兼具知性與詩意又充滿童趣的作品。
序言梵高的教堂——奧維爾小鎮(法國)自由描繪
光影與色彩——瓦茲河(法國)
點彩實驗
瓦茲河畔——奧威爾小鎮(法國)
用線條描繪風
景速寫風景——科茨沃爾德(英國)
用線條描繪風景科茨沃爾德的秋天——科茨沃爾德(英國)
英國的秋天
畫畫的工具
我常用的畫具法國農莊的造紙廠——阿詩(法國)
造紙流程
英國的顏料廠——沃特福德(英國)
顏料的制作過程
房屋傾斜的村莊——拉文納姆(英國)序言梵高的教堂——奧維爾小鎮(法國) 自由描繪
說到畫畫,好從零開始。話是這么說,但總不能沿著美術史一直追溯到原始繪畫吧。印象派拉開了近代繪畫的帷幕,我想以此為原點,重新學習。沒有所謂專家、外行的藩籬,只要你熱愛畫畫,咱們就可以一起琢磨。例如,點彩派(下文中會講到),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繪畫理念一致, 技術層面也互相影響,最終固定下來形成的一種流派。而另一方面,繪畫看重創造性,排斥模仿。能用“點彩”來概括,說明他們過于追求技術。不光是點彩,只要流派出現,就蘊含著通往下一個創造的征兆。換句話說,比起看重流派、壓抑個性,能夠隨心所欲地畫畫,創造出自己的世界,才是理想狀態。當然,這非常難。這么說呢,像在給自己找借口:萬一書派不上用場,可怪不著我哦。我一直認為,技術可以傳授,而內在的創造力卻無法教導。就像我反復強調的,這需要自己體會。都說圍棋高手出自外行。如果你讀這本書時對畫畫一竅不通,那就太棒了。你還沒有被死板的觀念禁錮,充滿了打造個人風格的無限可能。——安野光雅
別人推薦的,孩子還沒看,自己先學習了,適合自主閱讀的孩子
看過素描、水彩的技巧課。都是教繪畫步驟的。這本書比較宏觀,站在繪畫藝術的高度來理解繪畫。安野光雅說,創造性的重要,應該想怎么畫怎么畫。適合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書質量挺好,但是對于沒有繪畫基礎的人,理解起來有難度,話語很平實簡單,道理很深刻。
“榮獲國際童書界*榮譽“安徒生獎”的日本繪畫大師安野光雅,深挖孩子繪畫天賦中的精華,激發孩子詩歌般的想象力
作者的理念我很贊同,不要把畫畫想的過于復雜合技法化,對剛接觸的孩子來講,保持旺盛的興趣最重要
文字不多,道理卻深刻。家有學畫孩童,自己增漲見識之余也讓孩去體會和感悟美術的學習之道。
對小孩子來說,有點看不懂。必須由家長或者老師來引導。但是理念非常好,值得每個小孩子學習,也能讓家長深受啟發的。
安野光雅的十二堂繪畫課,可不是只有學習繪畫者的“專利”。它適合于所有的“知識分子”,閑暇時翻閱,他的作品像一首流動的有色彩的詩歌,可帶給你輕松和愉悅。
安野光雅:“如果你讀這本書時對畫畫一竅不通,那就太棒了。你還沒有被死板的觀念禁錮,充滿了打造個人風格的無限可能。”
教孩子繪畫,不用糾結于要畫小貓還是畫小狗的問題。跟著安野光雅,自由地畫,隨性自在地畫。沒那么多條條框框復雜的東西。
學習美術孩子的必備書,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讓孩子真心喜歡美術!
挺好的,讀第一遍,沒太懂。讀了第二回,又仔細研究推敲下,好好琢磨了一下,豁然開朗不少。不過還是需要實操練習的,否則梵高來了,也教不會。
請家長們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怎么做。那樣會害了他們。推薦閱讀此書。想象力、創造力,不僅是繪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方方面面都應該有的。
非常喜歡的書,印刷精美,看起來很舒服。寶寶快四歲了,很想讓她學習繪畫,看完這本書自己對畫畫了解了一些,以后對孩子學習也會有一個好的幫助
安野光雅,我鮮少喜愛的人之一。他的作品都是我的心頭好。看完這本書,本以為得去專業機構學習畫畫,但看完只覺得只想單純的去畫,帶著滿滿的熱情。
我小時候畫畫,大樹、房子、小草、小花、小路、太陽、小鳥都一個樣。我們同學也那么畫。現在的孩子不同,他們太幸福了。能學到這么具有藝術高度的繪畫課。
是真的有在教怎么畫畫……本來以為是純圖片欣賞,想讓哥哥自己看……不知道怎么教……
我以前一直把畫得漂亮、畫得精致、畫得逼真,當做繪畫,卻不知道,梵高在畫烏鴉的時候,竟然是一團團黑色的短黑線罷了。畫了的都是畫,但不一定是藝術,也不一定有創造力。安野光雅,境界果然非凡。
“用線條描繪風景,但風景并不是由線條構成。如果說風景是樂譜,那么梵高就是在前面演奏的樂者。正如每個人的筆跡不同一樣,線條,也就是演奏的軌跡,如實地再現畫者的眼睛和心靈運行的軌跡。” 講得形象實用。
繪畫看重創造性,排斥模仿。能用“點彩”來概括,說明他們過于追求技術。不光是點彩,只要流派出現,就蘊含著通往下一個創造的征兆。
包裝完好無損,比預期的到達時間還快了倆天,當當很給力,這本書內容都是風景畫,但書有一股怪味道,有點像狗糧味,得曬曬再看了
自己很喜歡的一本,喜歡的畫風,把安野光雅的書都收了,慢慢看
“沒有技巧,是繪畫最好的訣竅”。看來一切事物都是一樣,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很復雜的東西,追來追去,還是要回到原點。才發現,最受用的,往往是最簡單的。
安野光雅的繪本我們一直在買在看,真的很不錯,孩子也非常喜歡我也非常喜歡看
再好的繪畫技術還是離不開自己去實踐,像安野光雅學習,帶著孩子到戶外去寫生吧,寫著寫著就有感覺了。或者拿起筆隨便畫好了,看見什么畫什么。為什么不可以呢。
家里有很多很多安野光雅的書了,但是就是喜歡大師的風格.這本簡直就是一本繪畫的臨摹課本啊.
剛看一節,作者的繪畫之旅告訴我們“你喜歡畫畫,這才是最棒的基礎!”推薦!
朋友說特別喜歡這個書的封面。我也喜歡,明快,心情大好,豁然開朗。理念很好,對小孩子特別有幫助,不僅是繪畫,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一個會讀書的人,應該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安野光雅說得太好了。其實小孩子繪畫更應該是自由繪畫,想畫什么畫什么,想畫成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如果大人總是跟她說你這么畫不對,你要那么畫,很容易打擊到孩子,因為孩子的想法很特別,跟大人不同,你不能要求他按照你想的來。那樣對孩子不公平!
繪畫不在技術,最重要的是創造性。畫者的感性決定一切。只要像梵高那樣,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和感受,坦率地畫出來就行了。梵高的畫作之所以打動我們,不在于他畫得有多寫實這樣的傳統問題,而是讓我們看到了梵高精神的震撼。
聽到一個媽媽說:孩子報了繪畫班,結果老師告訴她不能涂這個顏色,要涂那個顏色,甚至還搶過孩子的筆自己涂起來。結果孩子變得很自卑,跟媽媽說,她不敢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因為怕老師不高興。真為她的孩子擔憂。我已經把這本書分享給那位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