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新聞教育、校園講座、圖書館、社團活動、教授言行、公共討論、未名論壇……會把身在其中的新聞學子熏出一種識別性很強的北大氣質,使他們筆下的新聞評論,角度獨到而不刻意標新立異,邏輯清楚卻又帶著情感溫度。 《北大熏出來的評論》主編曹林已連續五年受邀在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授新聞評論課,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每一年都有多名學生的評論作品發表于各大媒體,已逐漸在新聞評論界形成一定的口碑。本書即為北大新聞學子新聞評論文章結集,從社會熱點關注到校園生活評論,展示了他們在關切社會議題的過程中保持并完善自身的獨立人格,亦為北大新聞教育在改進新聞實務教學的新嘗試與成果。
曹林,《中國青年報》編委、知名時事評論員。多次獲“中國新聞獎”。近年一直致力于新聞評論教學,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講授新聞評論課程,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業界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兼職教授。給多個部委和地方政府做過媒介素養和輿論引導的培訓,課程很受學員歡迎。 王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曾在《中國青年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日報》等媒體發表多篇新聞消息、特稿、雜談。酷愛時評寫作,以“有溫度,有鋒芒”自期,愿做一直不畢業的評論學員。
序一徐泓
序二陸紹陽
前言激發表達沖動,克制正義激情——我在北大這樣講新聞評論 曹林
及時編首節評論課之后的“評論”
突破心理障礙,避免帶毒運行俞超
喜歡新鮮卻又不嘩眾取寵的觀點張瑤
我和“求穩心態”的戰斗李菡
評論課驅動了很有挑釁的討論肖異菲
擺脫慣性思維和盲目的正義感陳希
雙重現實中,邏輯何用李佳凝
別在“他們”的經驗中與“你”的大學漸行漸遠趙琳
為什么我不愛看評論? 夏坤
對已知的“真相”保持警惕吳蕙予
評論胡言二三事甘蘭蕙子
七嘴八舌:寫在首節評論課之后
第二編學生評論精選
程曼祺專輯
拿“及格”拯救你,我的藝術熱忱
你看云時熱切,你看我時眼盲
少一些會外照顧,多一些會上尊重
被忘記的雷鋒,被記起的宣傳
“方韓”大戰,在變為事實的雄辯里狂歡
拒絕的不僅是香蕉,倒掉的不僅是芒果
奶茶的味道是二鍋頭
人們為什么會同情貪得少的官員
爆與不爆,相信已在那里
“騷”與“擾”的三個戰區
公益不要潔癖,慈善不唯圣人
炒作“傳統文化”需求何在
評論寫作經驗:做一塊有價值的拼圖
馮慧文專輯
大學必修政治課,請教我如何做好公民
誰的文化?誰的勝利?
過早職業化的大學生你們等一等
兩會不是地方形象宣傳的舞臺
朋友圈為何盛產“知識性謠言”
“985”和“211”的問題不在存廢而在標準
評論寫作經驗:當我學寫評論時,我在想什么?
沈佳妮專輯
老師,您不是來教書的
大學生離兩會有多遠?
大學生要減少“圓滑”之氣
精明的反對者
拒絕“作秀”,歡迎“表演”
評論寫作經驗:評論是反映個人修行程度的鏡子
張東蘭專輯
分數、真知,哪個才是學生的命根
盲目追逐頭條的年代,頭條意義在何方
走出圈子方可放下成見
質疑壹基金善款走向切莫陷入陰謀論
評論寫作經驗:以平和的心態寫新聞評論
盧南峰專輯
北大哪個主席盜竊:關于“兩個故事”的故事
復旦學生公開信和那個面目模糊的媒體人
教授、女學生、無良媒體與新聞反轉劇
招生大戰中的幾個對手
評論寫作經驗:知識分子與新聞評論
王昱專輯
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無用
毒舌們跪舔的是丑陋電視文化的痔瘡
我特愛學習,但就是不愛上課
別說你有拖延癥,你就是又懶又Low
研究生真是任導師宰割的小綿羊嗎?
別用鄙夷春晚來自我標榜
莫讓段子吞沒了理智之聲
“較大份炒飯”映照出扭曲的“申吉”觀
評論寫作經驗:評論沒有捷徑可走
陳楚漢專輯
你的女神追不到
體教部的光輝要照耀你,你敢不接受?——也談打卡制
選擇一種生活就等于放棄另一種生活
偽善
評論寫作經驗:讀書的目的就是讀書
第三編課堂觀點交鋒
為何“北大總挨罵”
談北大精神,不要張口就是蔡元培王潤茜
動輒挨罵是北大的另一種榮譽程曼祺
錯誤的批評北大也得聽著劉勐
也談“周其鳳離任”
周其鳳是不是個好校長陳楚漢
在周其鳳退場后,我將如何記憶董海明
對北大校長的無端抨擊毫無意義曾藝馨
“ 兼容并包”不是北大的金鐘罩王星
討論“中國夢”
大學里的“中國夢”:請不要強迫我“成功” 黃子健
“ 同一個夢想”只是奢望羅蔓
“ 90后”的我,竟聽到夢破碎的聲音董海明
不要放棄你曾擁有的“中國夢” 劉鴿
我的“中國夢”?不,是你的“中國夢” 陳楚漢
要圓“中國夢”,請先醒過來裴苒迪
“北大學生不讀書”?
借書的少了未必就是壞事田維希
我承認我讀書少,但并不以此為榮盧南峰
我知道自己讀書少,你可別騙我裴苒迪
每一個人都不應該背上閱讀數量的枷鎖孫曦萌
警惕自我感動的學習方式何敏
第四編校園評論
“撕逼”讀研為哪般柏小林
“師生互相討好”是種什么病李嘉佳
拖延癥的作業戰爭鄧筱
新聞專業的圍城之內楊文軼
為什么要讀“無用”的人文社科? 俞超
對性又愛又懼的中國大學生們朱垚穎
如果可以,我希望女生節在6月2號!夏坤
大學青年,別讓你的朋友圈透著股“官僚氣”王琪
不是讀書無用,而是有用的標準太狹隘夏坤
我為什么不喜歡“微信課程群” 王文超
你以為他們真愚蠢到認為讀書無用了嗎? 熊成帥
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別人的期待中王嫻
勿讓一句“大四狗”成為大四生的避風港陳彥蓉
大學生與社交媒體:一場最孤獨的狂歡李菡
大學的講壇誰做主? 羅蔓
別讓大學成了“特權追求”的演練場黃子健
華麗的世界,單調的夢想楊柳
別讓寫作業變成“碼字”大戰趙勤勤
熱鬧的辯論賽,失落的辯論魂裴苒迪
哈佛的通識教育不能盲目地拿來王文浩
我的大學誰做主? 林宬希
第五編社會熱點評論
離去或是駐足,都是對自由的追求宋子節
解構很普遍,惡搞有底線王文浩
“ 網上免費閱讀”對讀者并非利好朱婉婷
駁曹林:我為什么不愿談新聞理想李遠朝
坐等新聞反轉的我們既不冷漠也不無恥盛倩玉
全民八卦中的道德高地張卓雅
高音炮vs. 廣場舞:以“直”報怨才是正道張瑤
很棒,送貨很快,快遞員也給力!
品質不錯,包裝也很好,紙張手感不錯,是正版,給個好評!!
活動時推薦了好多學生購買,學生都比較喜歡,很接地氣。
好書,可讀性強
看了朋友圈里朋友的推薦買的,內容還不錯,但是賣得有些貴了
這本書看著還不錯,看內容如何,能學到點什么東西吧。
書很不錯,老師推薦的就買了,我準備好好讀一讀
書的質量不錯。最贊的是隨書送來發票與小票!快遞速度也是超贊的,可與某東一比。
還沒看,用過的朋友推薦的,期待孩子喜歡?用了,不錯
曹大大的書,很nice~書很厚,還沒看,包裝還行。。。。。。。。。。。。
語文老師推薦的一本書,看了一些,感覺很棒,就買了,很值
昨天下午定的貨,今天一大早就送來了,既能聽MP3,又能點讀,兒子很喜歡!
當當的包裝越來越陰晴不定 有時候包泡沫保護膜 有時候又沒有
h和a阿izi老師推薦的書,裝潢精美,快遞相當給力。
看著一篇篇九零后的時評,感受到他們生命的價值,不再是機械化的孩子們。
看完這本書感覺時評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很適合培養個人的思考能力。
必須讓學生對時評有比較親切的認知,看完了后孩子們都比較喜歡。
為了新材料作文必須不斷地督促孩子們多閱讀,這些時評都很接地氣。
老師推薦買的 很合算 五折優惠 也可以提高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寫作 很好的一本書
包裝真是有問題,收到的時候全破了,還好里面沒濕沒臟
曹林的時評中國真的不錯!好棒終于到了!趕緊看書!
對于高二的學生非常適合看,有助于提高新材料作文的立意角度和深度。
不錯不錯,是值得讀的一本好書,為了寫作文而買的,內容還是值得借鑒的。
沒什么說的,北大學生就是厲害陳楚漢的文筆很犀利
太棒了 對我高中議論文寫作很有幫助 給我提供了很多不同的視角來看問題 會推薦 議論文寫作更有深度了
這本書的評論很到位,辯論性強,很適合高中生大學生看
書中評論有些雖顯青澀,或造作,但仍不失為一冊高質量的文集
孩子很喜歡~~愛不釋手,并告訴我讓我也看,孩子說:你看了就會理解我們這個年齡段的想法,就會和我們有共同語言~~店家給人的感動是:包裝好,物流快~~
其實評論水準不高真的,主要是學生的評論,一般
雖然不是全部由曹林老師寫的,但也同樣犀利,有力量,不輸曹林老師,北大的果然有股大力量.同樣犀利的文章一定要以同樣認真的態度對待
一口氣看了半本,說不上來的感覺,酣暢淋漓,更有的深深說出我的現狀,我的心聲,不止是新聞評論,我覺得他們寫出了一種生活態度。就像這次的中國女排,小組賽的勝利,不僅僅是排球實力的發揮,還打出了一種奧運精神,帶動了除了排球決賽以外的其他項目的運動員(盡管項目已不多),也帶動了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包括邁入高三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