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能生慧,靜納百川。愛吵愛鬧,意味著心門閉塞。他的眼里只看見自己,他的耳朵只聽見自己。這樣的一個人,怎么可能,從生活,從書本有所吸納和汲取?
培養孩子的靜氣,是父母和教師的共同責任,父母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靜,盡量平和地與孩子說話。
一本幫助剛入學的孩子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建立學習秩序,形成學習能力的指導用書,本書全程記錄了一名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及班主任的工作歷程,對于剛踏上教育一線的您,將不無裨益!
本書是“薛瑞萍班級日記”之《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內容分為兩部分,部分“走向和平”和第二部分“請跟我來”。分別講述了一年級教師在教孩子的過程中自我心態、成長以及與孩子相處的經歷和應該采取的方式。
薛瑞萍,網名看云,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學小學部語文老師。出版了《心平氣和的一年級》、《給我一個班就心滿意足了》、《我們班的閱讀日志》等著作。
及時部分 走向平和九月:“飄風不終朝”
十月:每天給自己獻一朵花
十一月:一切都在摸索、變動、進步中
十二月:世界上最美最珍貴的東西
一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第二部分 請跟我來呼喚
拜托
感謝配合
做和不做,怎會一樣
定能生慧
您是真正的收信人嗎
孩子需要您的扶助
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
課外閱讀開始啦及時部分 走向平和九月:“飄風不終朝”
十月:每天給自己獻一朵花
十一月:一切都在摸索、變動、進步中
十二月:世界上最美最珍貴的東西
一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第二部分 請跟我來呼喚
拜托
感謝配合
做和不做,怎會一樣
定能生慧
您是真正的收信人嗎
孩子需要您的扶助
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
課外閱讀開始啦
家長之間也要多溝通
糾正一個錯誤觀念
教育寫作并不難
讓我們跟上他們吧
請站在孩子的角度
讓我們憑著自己的熱情和毅力
必經之路
聽聽,花開的聲音
水漲船高的三個層次
給徐會
不要性急
真誠的祝福
第三部分 及時度春夏二月:面朝澄江,背靠青山
三月:如果沒有了研究與發現的快樂
四月:音樂無法表達的時候,風便起來
五月:不緊不慢,安轡而行的重復
六月:抬腳是走路,正如落腳也是走路
滿園春色關不住
讀《心平氣和的一年級》
出版社要我給《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寫個序,讀書之后,心里不禁惶惶然:除了年齡癡長而外,無論哪個方面,比起作者我都差得太遠,有寫序的資格嗎?
但我確實有要說話的沖動。因為,惶惶然的同時還有強烈的欣欣然,我感覺到多少人一直以來的一種期盼已經或者很快就會實現:誕生當代中國自己的教育家。
我對當前許多稱之為“家”者一向是不以為然的,他們經常只會用些空洞的理論、晦澀的概念、時髦的詞語來炫耀自己,蒙哄群眾,而這些東西其實又是從別人(主要是西方)那里鸚鵡學舌得來的。對于這樣的人,艾森豪威爾的這句話實在是入木三分:“我聽到過一個關于知識分子的非常有趣的定義:一個人用比必要的詞語更多的詞語,來說出比他知道的東西更多的東西。”沒有豐滿的實踐經驗怎么可能成為“家”?教育家只能從薛瑞萍(或薛瑞萍們包括她的那些同行者們)這樣的人中產生,因為他們有豐富的學識,有寶貴的實踐,有深邃的思考,有不輟的探索,有堅定的信仰,有特立獨行的品格,有不同凡響的創思。
由于各級行政教育經費嚴重不足,以及“教育產業化”口號的蠱惑,不少校長與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成了金錢的工具,教育的“神圣”光環早已消失,而且幾乎成為社會的“首黑”行業。當年所言舊教育“學生抱一個文憑主義,教師抱一個金錢主義”的幽靈似乎又在我們頭上徘徊。
由于在經濟體制轉型期中,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的情況比比皆是,各個年齡段的各種人群都承受著不同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造成了人際關系的不和諧,而許多教師又遠未真正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遠沒有真正地把學生當作“人”來平等地理解、尊重與溝通,因而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摩擦與嚴重對立。特別是教師體罰、虐待甚至殘害學生的案例在報刊上屢見不鮮,有一些已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這些情況的普遍、多發與嚴重程度,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見的。
由于我國人口太多,而就業機會相對困難,用人制度又遠未達到科學與完善,使得不少人升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尋找一條出路,這樣,受教育者的動機便背離了教育的宗旨。而教育者由于急功近利與舊觀念的束縛,以及教育評價的偏頗,也遠未實現教育的根本功能。在全社會的壓力下,升學成了頭等大事,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情勢有增無減。這一切壓到師生的頭上,他們便成了出題與做題的機器。一個國家的出版利潤絕大部分來自于基礎教育的教輔、練習題,這在全世界大概是的。這既是出版界的悲哀,也是教育界的悲哀。學生從清晨做題到半夜,教師從清晨忙到半夜,這已是目前中小學里習以為常的情況了。
為什么我要說上面這些?這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的現實。但是,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從薛瑞萍那里看到的,卻是與這嚴峻的現實截然不同的樣子。在薛瑞萍所追求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中,我們看到的是難能可貴的和諧的境界: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與家長的和諧,學生與學生的和諧,教書與育人的和諧。在為基礎教育而憂心如焚的時候,讀薛瑞萍的書,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薛瑞萍班級日志滿園春色關不住薛瑞萍面臨著同樣的現實,她為什么能達到這種和諧的境界呢?讀完薛瑞萍的書,梳理一下她每24小時都在做些什么,大概是可以尋到答案的。
首先,她在不間斷地讀書。作為一個小學教師,那么熱愛讀書,讀了那么多的書,以至于哪天沒讀書就覺得缺少了什么,我以為這是薛瑞萍成功的要素之一。現在,相當多的教師(包括語文教師)不讀書,或者不愛讀,或者沒時間讀,或者不會讀。而有關部門的所謂教師培訓(如學歷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等),其計劃與做法實際上根本不符合教師眼前工作與長期發展的需要,只是在浪費教師的時間與精力而已。其實,讀書才是教師提高的必然途徑。有的教師以為把教的那本教科書弄明白就行了,但是正如陸游所說,學詩“工夫在詩外”一樣,教學其實也是要靠大量攝取相關知識,不斷補充文化修養才能勝任的。薛瑞萍說:“讀書是一種內在需要,也是為了保持一種上升的有活力的狀態。”明白了這一點,才會成為好教師。
其次,她在不間斷地溝通。薛瑞萍說:“教育沒有可以普遍適用的所謂規律,富有魅力和人性的教育,永遠是這個教師這個班級這個孩子這群家長的一對一。”她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切中了當前教育弊端的要害。人們總把教師對學生的愛比喻為母愛(當然,即使是這一點現在也遠未做到),其實,教師的愛要博大得多。它包含著慈祥的母愛、嚴厲的父愛與知心的友愛,而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友愛:知心朋友之間的理解、尊重、信任與交心。薛瑞萍不僅注意了與學生之間這種平等的溝通,而且還注重與家長的溝通。為了一年級孩子的課外閱讀,她給家長寫了那么多信,引領著家長向正確的教育理念前行;她在網上與網友們溝通,以至于“看云”有了那么多的崇拜者、追隨者與同行者。現在有個時髦的詞兒叫“大教育”,從薛瑞萍身上,我們才真正看到了教育之“大”。
再次,她在不間斷地反省與思考。人難免有犯錯誤的時候,工作難免有不順利的時候,關鍵在于能否從中反省自己,思考原因與對策。有些老師在課上得不好的時候,常愛說一句話:“這些學生不行,‘啟而不發’。”他們從根本上誤解了孔夫子的深邃思想。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與“發”都是對教師而言,不是要教師“啟”,學生“發”。天底下沒有不接受啟發的學生,只有不會啟發的老師。薛瑞萍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從全書中可以看到,她時時在反省自己,時時在思考面對的新問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又不懈地探索、研究,還能不進步嗎?這樣的人,想不做個好教師都難。
,我想說說對語文教學的一點想法。薛瑞萍是把握了語文教學的靈魂的,她不止一次地說:“我想語文和數學的不同,在于語文是可以混著拖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語文不比數學,有課外閱讀做暖窩,生柿子是可以慢慢捂熟的。”她在語文教學上的思考與實踐實在是太漂亮了,按著她的路子走下去,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痼疾一定可以藥到病除。
這里我只想提出一點質疑。從書中看,薛瑞萍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教拼音,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令她滿意,所以她才不斷告誡自己“不要著急”。薛瑞萍這樣的教師用這么長時間教拼音都感到有難度,不能不讓我們更加懷疑:小學一年級學拼音對嗎?不必說中華民族的孩子入學開始學的不是自己的文字而是、b、c,不必說過早學拼音、過多依賴拼音對學生感悟母語、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所帶來的缺欠與傷害,就從學生的年齡、知識結構來說,過幾年再學拼音不是可以省時省力得多嗎?這個問題這里不能細說,而且課本就是那么編的,但我還是建議薛瑞萍和其他老師們根據實踐進行再思考。
真心地祝福薛瑞萍:堅持下去,一定能成正果。
……
她是有“文字般若”的,有光輝、有穿透力,你讀她的文字會被點燃、被喚醒,明白真正的語言之美。在教育文字中,好看好讀的文字實在不多。她的幾本書廣為流傳。并不是商業推廣的成功,而是文字本身的力量。
親近母語徐冬梅
希望通過閱讀本書,能夠更加讀懂一年級的小朋友,同時借鑒一些方法,讓自己陪著孩子心平氣和的度過一年級。
希望能收獲很多,下學期要教一年級了,多學習學習
經人極力推薦,的確非常值得一讀,對新家庭父母有很好的指導,讓父母不再急躁,真正做到心平氣和!還沒讀完,讀完繼續評價!
正好教一年級,迫不及待地看完這本書,希望將書中學的盡快用到課堂中去。
一口氣看了半本了,非常感慨!原來薛老師也和我們這些普通的一線教師一樣,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想發火的人和事,但是她一再地嚴格要求自己——源于對孩子的愛,對教育的高度責任感!同時,書中有大量與家長溝通的“原件”,非常值得我學習。下學期就要帶一年級了,我也要為我的學生不斷“充電”!
看了一些,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中國的教育缺少了些因材施教,孩子都是好孩子
學校老師推薦的書,每周讀點,雖然更像一位一年級教師的工作日記,但在教師工作中透露著一種文化和思想。
這本書很不錯,兒子正好上一年級,通過這本書可以了解老師的一些想法,也可以讓孩子盡快適應小學生活。
薛瑞萍的親近母語系列全數收藏,讀了一年級了,很受用,時不時地會翻翻,每次看都會覺得很好!
很好,準備自己用心讀一讀,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正在讀,如果孩子遇到這樣的老師那真是太幸運了,對于文中很多觀點都感到受益匪淺。以日記的形式記敘班級情況和變化,很真實。
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自己要先學習,向薛老師老師,心平氣和做老師。
很適合帶一年級語文的班主任老師,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了薛老師的班級發生點滴,從很多不起眼的細節和話語可以有所啟發,可惜在上個學期剛帶一年級的時候沒有買,現在買下喜歡也能有所啟發。。
一年級班主任推薦的一本書,確實很適合一年級的家長看,試著從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試著心平氣和下來。
看了一小半了,主要是一年級老師的班級日記,對于教一年級的老師來說可能作用更大,但是我覺得對于家長來說也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發,學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念。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名字:心平氣和!!
非常喜歡這本書,作者波若般的文字很打動人。此書既適合職初期的年輕教師,也適合處于瓶頸期的教師。
當當是我每次購書的首選網站,這里有我喜歡的出版社,有喜歡的作者,有很多精品書。教育部語文課程專家傾情推薦;母語教學及班級成長記錄;我國母語教育史上的原生態的班級教育檔案。
好書,值得家長和班主任都讀一讀,有很多時候是我們家長太著急了,不能這樣,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年級。
讀起來挺好的,借此了解孩子一年級的生活,心平氣和的面對
心平氣和地翻看,自己也變得心平氣和了。更重要的是樸實的、真實的言語中,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技巧。好書推薦給大家。
朋友推薦的這本書,看下來確實對一年級的語文學習有了深入了解
教育者與孩子共同進步,能反思,能帶領孩子走向成熟,真希望每個1年級老師都看到這么好的書,我是家長,看了之后非常理解老師,也希望自己能跟著孩子一起進步。
正在看,作為一年級新生的媽媽希望能有啟發。我是個脾氣急躁的媽媽,希望看完這本書能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希望娃老師也看過此書并能借鑒其中的經驗,更好地引導孩子。
看完一半,還不錯,心平氣和,孩子讀一年級可以看看
孩子一年級,所以買了這本書,學到很多,努力心平氣和和孩子一起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正在看,作為一年級新生的媽媽希望能有啟發。我是個脾氣急躁的媽媽,希望看完這本書能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孩子的班主任是個新畢業的老師,同時推薦給老師看,希望老師能借鑒其中的經驗,更好地引導孩子。
有了這本書 真的讓當一年級媽媽的我 沒那么慌了 實際教學的經驗 老師自己帶兒子的理念還有作者骨子里熱愛書看書 這些都給了我們打開一扇不一樣的門 門內 老師 孩子 家長和諧相處 快樂成長
很有意義的一本書,能讓我們更接近一年級老師的情況,也了解了一年級會發生啥事情!很喜歡
喜歡薛老師的書。買來之后抽時間讀完,特別喜歡薛老師的態度,生活的,教學的,一如書的題目:心平氣和。讀完之后果然平和不少。不僅適合老師看,也適合家長看。對幫孩子們順利適應一年級極有好處。
這個是有經驗的老師推薦的,看完以后說實話真的挺佩服作者的,但是運用到現實,對于一個剛出爐的老師來說難度太大了?但是在讀整本書的過程中。心很安靜,能靜靜地去讀去品味,還做了好多的筆記,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