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語文課本“明湖居聽書”,摘錄自《老殘游記》王小玉說書一段。
胡適為《老殘游記》寫過長文,稱贊劉鶚寫人寫景的創新,以及成功地表達出“無形象的音樂的妙處”。
王國維認為,《老殘游記》足以與英國水平的小說媲美。
紅學大師周汝昌表示,他只佩服兩個人,“前有曹雪芹,后有劉鐵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其定為世界名著。
-人生百年,比之于夢,猶覺百年更虛于夢也-
劉鶚(1857.10—1909.8)
清末小說家,字鐵云,號老殘,筆名“洪都百煉生”。
出身官僚家庭,不喜科場文字。一生縱覽百家,致力于水利、音樂、數學、醫學、算學等實際學問。
少時已聰明過人,但放曠不羈、交游甚廣,先后以行醫、經商為業。
光緒十四年(1888),因治理黃河鄭州段的決口功績顯著,被保薦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知府任用。
光緒二十三年(1897),應外商之聘,任籌采山西礦產經理。后漸成為外商之買辦與經紀人。
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劉鶚向俄軍購米,轉賣北京居民,以濟城內饑困。后被袁世凱以“私售倉粟”等罪羅織罪名,緝捕發配新疆,1909年逝世于烏魯木齊。
所著《鐵云藏龜》一書,是及時部甲骨文集錄,奠定了后世甲骨文研究的基礎。
目錄
自序
及時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風能鼓浪到處可危
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
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布帆西去訪蒼鷹
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鄉人無意逢殃
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一席談心辨生狐白
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納楹閑訪百城書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柏樹峪雪中訪賢
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三人品茗促膝談心
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犀牛一角聲葉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痸犬流災化毒龍
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暖氣催成白雪辭
第十三回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滔滔黃水觀察嘉謨
第十四回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蟻分送饅頭
第十五回
烈焰有聲驚二翠嚴刑無度逼孤
妓女評詩
話說老殘復行坐下,等黃人瑞吃幾口煙,好把這驚天動地的案子說給他聽,隨便也就躺下來了。翠環此刻也相熟了些,就倚在老殘腿上,問道:“鐵老,你貴處是那里?這詩上說的是什么話?”老殘一一告訴他聽。他便凝神想了一想道:“說的真是不錯,但是詩上也興說這些話嗎?”老殘道:“詩上不興說這些話,更說什么話呢?”翠環道:“我在二十里鋪的時候,過往客人見的很多,也常有題詩在墻上的。我最喜歡請他們講給我聽,聽來聽去,大約不過兩個意思:體面些的人總無非說自己才氣怎么大,天下人都不認識他;次一等的人呢,就無非說那個姐兒長的怎么好,同他怎么樣的恩愛。
“那老爺們的才氣大不大呢,我們是不會知道的。只是過來過去的人怎樣都是些大才,為啥想一個沒有才的看看都看不著呢?我說一句傻話:既是沒才的這么少,俗語說的好,‘物以稀為貴’,豈不是沒才的倒成了寶貝了嗎?這且不去管他。
“那些說姐兒們長得好的,無非卻是我們眼面前的幾個人,有的連鼻子眼睛還沒有長的周全呢。他們不是比他西施,就是比他王嬙;不是說他沉魚落雁,就是說他閉月羞花。王嬙俺不知道他老是誰,有人說,就是昭君娘娘。我想,昭君娘娘跟那西施娘娘難道都是這種乏樣子嗎?一定靠不住了。
“至于說姐兒怎樣跟他好,恩情怎樣重,我有一回發了傻性子,去問了問,那個姐兒說:‘他住了一夜就麻煩了一夜。天明問他要討個兩數銀子的體己,他就抹下臉來,直著脖兒梗,亂嚷說:我正賬昨兒晚上就開發了,還要什么體己錢?’那姐兒哩,再三央告著說:‘正賬的錢呢,店里伙計扣一分,掌柜的又扣一分,剩下的全是領家的媽拿去,一個錢也放不出來。俺們的胭脂花粉,跟身上穿的小衣裳,都是自己錢買。光聽聽曲子的老爺們,不能問他要,只有這留住的老爺們,可以開口討兩個伺候辛苦錢。’再三央告著,他給了二百錢一個小串子,望地下一摔,還要撅著嘴說:‘你們這些強盜婊子,真不是東西!混帳王八旦!’你想有恩情沒有?因此,我想,做詩這件事是很沒有意思的,不過造些謠言罷了。你老的詩,怎么不是這個樣子呢?”老殘笑說道:“‘各師父各傳授,各把戲各變手。’我們師父傳我們的時候,不是這個傳法,所以不同。”
黃人瑞剛才把一筒煙吃完,放下煙槍,說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做詩不過是造些謠言,這句話真被這孩子說著了呢!從今以后,我也不做詩了,免得造些謠言,被他們笑話。”翠環道:“誰敢笑話你老呢!俺們是鄉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胡說亂道,你老爺可別怪著我,給你老磕個頭罷!”就側著身子,朝黃人瑞把頭點了幾點。黃人瑞道:“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當局者迷,旁觀看清’。”
王小玉說書
正在熱鬧哄哄的時節,只見那后臺里,又出來了一位姑娘,年紀約十八九歲,裝束與前一個毫無分別,瓜子臉兒,白凈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只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簡丁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將鼓捶子輕輕的點了兩下,方抬起頭來,向臺下一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一看,連那坐在遠遠墻角子里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就這一眼,滿園子里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于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后,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后,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后,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
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停了一會,鬧聲稍定,只聽那臺下正座上,有一個少年人,不到三十歲光景,是湖南口音,說道:“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空中設想,余音怎樣會得繞梁呢?又怎會三日不絕呢?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每次聽他說書之后,總有好幾天耳朵里無非都是他的書,無論做什么事,總不入神,反覺得‘三日不絕’,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還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徹些!”旁邊人都說道:“夢湘先生論得透辟極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中國近一百年內無此小說。
——嚴復
不意中國亦有此人!可與英國小說平行。
——王國維
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信仰,并見于內。
——魯迅
文字之機趣,描寫之生動,有眼者自會辨別。
——林語堂
只有精細的觀察能供給這種描寫的底子,只有樸素新鮮的活文字能供給這種描寫的工具。
——胡適
前有曹雪芹,后有劉鐵云。
——周汝昌
這本也是孩子試聽了一部分內容覺得還不錯。這次買了好多書,所以要慢慢消化。
基本都是白話文了,孩子也能看得懂,排版挺好,字挺大的。
老殘游記》是胡適、王國維、林語堂等都極為推崇的傳世之作。小說以江湖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諧謔描繪特定環境下的社會眾生相。開篇用象征筆法點透個體與時代間的微妙關系,而后一路寫大明湖景致、王小玉說書、清官可恨、一樁奇案、黃河冰封、愛與徹悟……有世情小說的奇幻,心理小說的洞察,武俠小說的熱血,有人認為它的章回如秦磚漢瓦,分別看來精美絕倫,湊在一起則不成長篇。但細讀內容就會發現,它妙就妙在不合體統,寫得任性,寫得恣意飄灑。
很好的一本書
外觀封面設計的還可以,紙張也不錯,挺滿意
紙質很好,字有扁平,似乎不太習慣
不錯,孩子喜歡
個人很喜歡
劉鐵云再世,誰與爭鋒
書昨天到的,來補下評論
本學期推薦書目,還沒看,看上去不錯
滿意???
排版整潔,字體容易閱讀。作者在描寫音樂上很成功。
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一直都想買來看,除了有些句子不是那么通俗易懂,其它的也能看懂!沒什么味道!
超級棒的裝幀,適合收藏也適合來看,總之,贊一個。
有點臭臭的味道,不知道是油墨還是什么,內容讀了一些,還不錯
游記部分文筆很好,內容也精彩,故事也感人。續記,補記對宗教有研究的可以看。
專門回來給好評,書非常棒,內容非常好,裝幀是我看過最好的讀書會是種享受。。
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賴,就是不知道怎么樣才可以成為會員,每次為了湊單要多買好幾本?
孩子很感興趣,其中有學校教科書選文,好書。物流很快,
很喜歡果麥的選題和裝幀風格,素雅寧靜;但不幸的是,這本書買重了!
雖然一時沖動買了,但是耐心讀下來,還是能看出作者游覽的足跡
很喜歡這本書,個人感悟很深,特別是后面的后續中逸云這個人物,讓人很佩服。
你無情無義無理取鬧,你才無情無義無理取鬧,原來瓊瑤阿姨的激情重復取自這里的吧?
這本書名氣很大,作者才華橫溢,在描寫上精微細致,非他書所能比肩。
剛開始看,內容非常吸引人,有些還是經常被后人引用的名句。推薦悠閑的時候讀一讀。
我們中學時代就學習了老殘游記,感覺文筆精美,如今重讀經典,依然感覺到美不勝收。
老殘游記,晚清諷刺小說,缺點是沒有注釋,部分詞語需要百度釋義。
胡適、魯迅、林語堂、王國維、嚴復、周汝昌等傾力推崇的傳世之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定為世界名著。
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于直斥清官(清官中的酷吏)誤國,清官害民,獨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貪官更甚。同時,小說在民族傳統文化精華提煉、生活哲學及藝術、女性審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樂景物描寫等多方面皆達到了極其高超的境界。
建議買來收藏 因為注釋不是很多 就是古文 要靠自己理解
喜歡,上學讀書時就讀到講書那段,描寫得很精彩,現在終于把這本書買了,對了解晚清社會現實有幫助。要是里面的字再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