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日本首席法醫上野正彥的代表作,作者將60年法醫生涯濃縮成43個真實故事,用質樸卻不失風趣的文字,為我們呈現出一幕幕與死亡相關的悲喜劇,深深打動了無數人:被殘忍殺害的小孩子眼中的景象,被子下被凍死的老人臨終前的孤獨,用身體做盾牌保護愛子的偉大母愛。這就是擁有2萬次醫檢經驗的原東京都監察醫務院長眼中的生命,帶領我們閱讀那些異樣的人生。
60年法醫生涯 ,43個真實故事
日本法醫之神上野正彥作品,暢銷65萬冊,深夜打動無數人
有人這樣死, 有人那樣活,有些人生我們從來都不懂
上野正彥,日本當代著名法醫,原東京都檢察醫務院院長。從事法醫工作近60年,至今已檢驗兩萬多具尸體,堪稱日本法醫界之神。本書為其退休后的及時本著作,在日本熱賣65萬冊。
Ⅰ
與死者的對話
檢土杖
親子鑒定
赤坂殉情
性交猝死
安樂死
死者之雄辯
撞擊
死者未亡
死后也要看名醫
食人談
Ⅱ
微小的呼吁
的時光
繼承人
失信于人
頭發
橘子
生命的價值
涉及保險的問題
家破人亡
醫學與法律
Ⅲ
日本毛女貞
木口小平
警官的驗尸與法醫的驗尸
特殊的懲罰
站在死者一方的醫學
墮胎
活
今天輪到我來解剖了。
燈光打在尸體上,穿著白色解剖服的工作人員和警官們圍在解剖臺旁,注視著法醫手中的手術刀。
法醫用手術刀劃開尸體的胸腹,將內臟一一取出,再仔細剖開內臟,認真檢查。
三臺解剖在同時進行著,整間屋子都充斥了尸臭和血腥味。大家配合默契,默不作聲地各自工作著。隨著解剖的進行,原本死寂的解剖室也在法醫開始檢查臟器時,變得有些喧鬧起來。
我解剖的是一位肥胖老人的尸體。據說他是和一個年輕女人進入情人旅館后,在性交中突然死去的。不過年輕女人趁亂逃跑了,我們也無法了解詳細的情況。
這位老人看起來像是病死的,但一想到那個逃跑的年輕女人,我又覺得有些蹊蹺。三名負責調查案件的警官之所以會來到解剖現場,也正是這個原因。
這位老人的心臟肥大,他的大動脈和為心臟輸送營養的冠狀動脈都出現了重度硬化。我將尸體的頭蓋骨打開,并未發現外傷或者其他導致其死亡的病變,頸部也未出現異常。
在解剖的過程中,警方打來電話,站在我旁邊的警官也因此了解到后續調查的情況。
老人今年69歲,從事土木建筑行業。昨天晚上,他和一個年輕女人走入一家情人旅館。大約一小時后,前臺接到女人的電話,電話中女人慌亂異常,基本聽不懂她在講什么。工作人員覺得事情有些詭異,于是立刻趕到他們的房間。在房間里,工作人員發現一個身材嬌小的女人正在掩面哭泣,年紀大概二十歲左右。被子上倒著一個身材肥碩的男人,一絲不掛地仰面躺著正在打鼾,但意識已經模糊了。工作人員當即跑出去撥打119,但再回到房間時卻發現年輕女人已經不見了。救護車到達賓館時,男人早已沒了呼吸。沒有人知道這個男人和女人叫什么,來自哪里,這是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
警方火速趕往現場展開調查。男人的臉上有明顯的淤血,眼瞼結膜下也出現了溢血點。他像是死于窒息,又像是死于突發疾病。
法醫無法通過單純的驗尸來確定死因,只能將尸體送去行政解剖。我們對死者的胃部進行了有毒物質檢查,得到的結果呈陰性,可以排除服毒的可能。
我對負責調查案件的警官說:
“他大概是死于性交中的心肌梗塞。”
警官回道:
“估計女發現男人的情況不對,害怕牽扯到自己就跑走了。說她不負責吧,反正性質太惡劣,讓我們也很難辦。”
“醫生,死者的妻子說她丈夫患有糖尿病,這十多年來都沒有夫妻生活。這是真的嗎?”
警官大概無法理解為什么男人會在性交中死去。
我停下手里的活。
“糖尿病就像電線桿。”
“啊?那是什么?”
“就是在家里立不住,到了外面才站得直。”
大家都笑了起來。在家里立不住,到了外面才站得直。男人不過是拿糖尿病當借口騙自己老婆罷了。
這時,警方也查出了年輕女人的身份。女人今年十八歲,是咖啡廳的服務員。她和老人是今年春天認識的,相差五十一歲的兩個人有時會發生關系,老人也會不時給她點零花錢。這次,老人確實是在性交中突發心肌梗塞身亡的。
這種死亡其實并不少見。但在日本,人們并沒有對這類死亡進行過統一的研究,我們只得去醫務院調查相關數據。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每年大約都會發生將近二十件該類事件,其中男性占絕大多數,但偶爾也會有女人死于性交。我們找到一篇刊登在《日本法醫學雜志》上的論文,查閱了相關文獻后發現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著作是中國的《洗冤錄》(應為《洗冤集錄》,宋朝人宋慈所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醫學書籍。——譯者注)。這本書寫于1247年,相當于日本的鐮倉時代,書中提到了“作過死”,其內容如下:
“凡男子作過太多,精氣耗盡、脫死于婦人身上者,真偽不可不察。真則陽不衰,偽者則痿。”
雖然我不知道怎么讀,但意思大致能明白。
“但凡男人縱欲過度,精氣用盡、死于婦人身上的,必須查明其真偽。如果真是死于性交(在法醫學中稱為腹上死),則陰莖處于勃起狀態,若非如此,則陰莖不會勃起。”
因此,這種死亡被稱為“作過死”。
但是根據我長期驗尸、解剖的經驗來看,我并不贊同這種說法。年輕的男人一般都有縱欲的傾向,但基本沒有多少人會因此死掉。而且《洗冤錄》中說,如果真是死于性交,則陰莖處于勃起狀態,如果不是,則陰莖不會勃起。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人死之后,神經不再緊張,陰莖也不會再勃起。
但我還是不得不高度評價中國在這方面作出的努力。為了洗刷不白之冤,中國在日本鐮倉時期就已經出版了這部含有大量法醫學知識的著作。
先不說這個,總之我們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了這種死亡的最初說法。作過死、脫陽死指的就是這種死亡,在朝鮮半島,人們還會用腹上死(死于婦人身上者)這個詞來描述這種死。也許在很早之前,這個詞就是經朝鮮再傳到日本的。
更有趣的是,在臺灣地區,人們將性交中的突然死亡稱為上馬風,性交后的死亡稱為下馬風,兩者統稱為色風。真不愧是講究文字的地方,用的詞都如此文雅,著實令人佩服。
在我國,其實并沒有加以細分,只是通俗地稱之為腹上死。也許是字面的原因,很多人誤以為腹上死只是指性交中的猝死。但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事實上性交后的死亡也應包含在內,腹上死也就是臺灣人所說的色風。
此外,還有人把女性在性交中的死亡戲稱為腹下死,這種說法很有意思,但是胡說的。而且,腹上死這個詞描述的是死亡時的狀態,并不是死亡的原因。
比如說,一個人因交通事故導致頭蓋骨骨折或者腦挫傷而死亡,他的死亡原因就是腦挫傷,但人們之所以說他是交通事故死,只是為了描述當時的狀態,并不是死因。所以腹上死的死因是心肌梗塞或者腦出血,因而厚生省(日本負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的主要部門。——譯者注)也無法對腹上死的案例進行統計。想要得到相關數據,只能走訪負責調查死因的監察醫務院等機構。
不說這些,就說一個健康的人在性交中突然死去了,這肯定是非正常死亡。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在接受了警方的問話后,將尸體交給法醫進行驗尸。
但是,從這種事情的性質上來說,一般人都會出于害羞而支支吾吾。所以反過來說,警察在調查中往往會懷疑那些明明身處死亡現場卻在關鍵處閃爍其詞的人。
伊笛可(Hildico)王妃的情況也是如此。五世紀中期前后,匈人軍隊攻入歐洲,預示了民族大移動的開始。阿提拉(古代歐亞大陸匈人最偉大的領袖和皇帝,史學家稱之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領大軍入侵東羅馬帝國及西羅馬帝國。——譯者注)率領大軍,勢如破竹般地統治了整個區域。他在陣地迎娶了一個叫做伊笛可的少女,卻在當夜暴斃身亡。匈人帝國也在不久后土崩瓦解。
不少人認為阿提拉是被伊笛可殺害的。但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史上最早的性交猝死事件。在整個歐洲大陸都赫赫有名的英雄,真的可能在結婚初夜被自己的王妃輕易殺死嗎?
如果真是性交猝死,那王妃又是否能將事情的真相如實地告訴各臣子呢?她也許只能含糊其辭吧。不過這種模糊的說法反而成了疑點,招致人們的猜疑,時至今日,阿提拉的死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在普通的家庭里,活下來的妻子和伊笛可王妃一樣,無法將事情的真相告訴孩子和親戚,在警察詢問時也只能閃爍其詞,但聽者反而覺得奇怪,認為妻子肯定隱瞞了什么。
如果這種事發生在情人旅館,則會引起更大的騷動。到了交房的時間卻沒人來,工作人員只得前往客人的房間查看,卻發現客人已經躺在床上死去了。回想起來,和客人一起來的女人似乎在半夜偷偷溜走了。警方懷疑這是一起刑事案件,開始著手調查。但解剖的結果卻顯示死者死于心肌梗塞,是病死的。這起案件就此告破,并不屬于刑事犯罪。
這種事和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但往往不為人知,從性質上來說,這也是沒辦法的。有統計說,在解剖中發現的性交猝死一般伴隨有動脈硬化、腦動脈瘤(動脈瘤破裂造成的蛛網膜出血)、心臟肥大、腎上腺皮質變薄、胸腺殘留等病變,并沒有人是真正因為性交而死的。
造成這種事故的較大原因在于患有這些潛在疾病的人并未發覺自己已經患病,他們還過著正常人的生活。據統計,夫妻年齡差距越大越容易出現此類危險。在性交猝死中,男性一般死于心臟方面的疾病(心肌梗塞等),女性一般死于腦出血(蛛網膜出血等)。正常夫妻生活中的性交猝死非常少見,但是長時間出差之后的及時個夜晚,或者迎娶年輕后妻時則應多加注意,尤其是在喝酒之后,更要小心謹慎。
這種危險其實并不僅限于性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危機。比如,一個人想要趕電車卻沒趕上,結果在狂奔途中突然死亡,或者在劇烈運動時、在附近發生了火災受到驚嚇時都有可能出現猝死。為了預防這些情況的發生,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盡早意識到自身存在的潛在疾病,接受治療,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
拋開檢查的細節不說,我們基本可以確定老人就是病死的,女服務員的嫌疑也因此被排除了。解剖室里的幾位警官們都松了一口氣,回到各自的崗位上。而我,又開始了下一輪的解剖。
……
意外的買了這本書,真的非常好!二十多年前的日本法醫看的事情,想到的觀點,放到今天中國的環境里看,不過時而且還能有更多的啟發,受益匪淺。
其實這是法醫學的書,但架不住刑法老師的推薦,還是買了。過兩天閑了就開始看,感覺會是一個不錯的閱讀體驗。
科普了日本的法醫制度,覺得挺不錯,都死的明明白白。有感于我的一個朋友媽媽死在農村,她們一家人都不明白怎么死的,也就那么過去了。我……很納悶……
關于法醫的故事,能引起很多思考,對于生命有了更多的認識。
不知死,焉知生:法醫的故事(日本法醫之神上野正彥作品!)
一名日本法醫寫的自己多年親身經歷的案例,值得去讀。
用短片法醫的小故事匯編的方式說理,故事都挺好,就是因為是老法醫的親身經歷,有的故事距今時間較久,當時有的知識常識等不能和現在接軌。
閱讀過《大法醫》系列的2本書再來看這個,覺得閱讀體驗一般,沒啥技術性的內容可以吸取,
日本法醫寫的通過驗尸工作而衍生的人生感悟,非常有意思,也學到了一些知識,推薦!
這是一直都想讀的書,下次要把那本法醫的眼淚也收了
不知死,焉知生:法醫的故事(法10醫之神上野正彥作品!)日K
不錯的書,內容不嚇人,寫的很是清潔,可以了解到一點點法醫的嘗試,美中不足,對法醫的知識講的有點少了。
本書不是著重描寫法醫如何解剖、如何協助警察追尋真相的,而主要是寫作者在法醫工作中對生死的一些感悟,值得看看。
不知死,焉知生:法R醫的故事(法醫之神上野正彥作品簡介【作者】 上野正彥,當代著名
有意思,有細節,封面看著搞笑,實際內容認真詳實。小時候看過一本女法醫手記,非常喜歡,這么多年逢法醫題材必買,然而出色者了了。這本書是又一次驚喜。
平Q裝不知死,焉知生:法醫的故事(法醫之神上野正彥作品!)法醫
這是日本法醫寫的書,當時沒注意到,因為日本的社會環境和人的性格畢竟與國內有很大不同,所以我看完這本書沒辦法和國內的人和物結合在一起,所以,還是覺得蠻遺憾的。
總的來說這本書感覺得只是作者會議過往法醫工作的一瞥,每個話題下面都是一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都是寥寥幾筆帶過,剩下的就是感悟,個人感覺內容有點空洞。如果你是想讀國外法醫的詳實的工作經歷的話,這本書可能不是首選。
只能說很好看,看了這個讓我印象的是"生活反應"這四個字…也就是人在活著前受傷身體會做出反應,比如你被刀劃傷了,在你尋找膠布的時候其實你的傷口正在進行一系列反應在緩慢的愈合中,這個現象就是生活反應…(個人理解,我記得好像是這樣的)
中央公論文藝獎第7回獲獎作品、蘋果日報翻譯小說銷售排行榜連續兩季第二名,這是繼《白夜行》后,東野圭吾最受歡迎作品。不是推理小說,卻更扣人心弦。榮獲中央公論文藝獎,榮登紀伊國屋、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各大排行榜第1名。
本來以為是法醫秦明那一路的畫風,結果發現書的重點并不在破案上,相反有一些人生道理和感悟= =若是喜歡這一類書的話可以買來看看,文字間的溫情和日本人特殊的敘事方式還是蠻有趣的
角度很新穎很獨特,挺有意思的一本書,值得擁有。每次在當當買書質量都很高,而且一般會買當當自營的書籍,感覺質量有保障,絕對是正版,內容和紙張質量都很好。物流也很快,服務態度不錯,速度也快,值得購買。
作者職業生涯中碰到的各種案例讓我們反思自己,反思制度,反思社會。也可以看出作者尊重他的職業,有一種看到了一個典型而又普通的日本的人的感覺,寫的沒有任何技巧,好像日記般的記錄,卻有一種想要讀下去的感覺。
我先看的《法醫的眼淚》,這兩本內容上都是說上野正彥在法醫生涯中碰到的各種死者背后的故事,真的是“尸體會說話”。這兩本書封面風格很不一樣,一本性冷淡,這本色調很暖,都建議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