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件審判九步法”是在要件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套操作方法。要件分析方法是指以構成訴訟基礎的基礎規范作為出發點,通過分析并涵攝規范要件對案件作出裁判的方法。其實質也就是請求權方法,關鍵的是以權利請求基礎作為訴訟的出發點。“要件審判九步法”以要件分析方法為基礎,同時又發展了要件分析方法。它是以權利請求為出發點、以實體法律規范構成要件分析為基本手段的審判方法,圍繞當事人的權利請求基礎,將審判活動劃分為環環相扣的九個步驟,分別是:固定權利請求——確定權利請求基礎規范——確定抗辯權基礎規范——基礎規范構成要件分析——訴訟主體的檢索——爭點整理——要件事實證明——事實認定——要件歸入并作出裁判。該方法著眼于提高法官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法律適用能力,對法官審理案件和制作裁判文書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本書不僅適合法官閱讀,也適合律師閱讀。法官可以從中學到民事裁判的方法、技巧,律師可以換位思考、理性維權。律師作為人,只有熟悉法院審判流程,了解法官裁判方法,才能更好地協助當事人,有效地影響法官作出決策。通過閱讀本書,你將洞悉法官的思維模式和辦案思路,領略法官的智慧和法律的魅力。該書對于法律工作者培養正確的法律思維方法和提升法律適用能力都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對于律師辦案、法官審案具有實際操作指引作用。
鄒碧華,曾任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高級法官,華東政法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 。2006年被評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中青年法學家。2009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審判業務專家”。
2015年1月24日下午,較高人民法院與中共上海市委聯合召開命名表彰大會,追授鄒碧華同志“全國模范法官”、“上海市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導論
及時章為什么要寫這本講義?
一、法官離得開法律適用方法嗎?
二、中國法官缺乏法律適用方法的訓練
第二章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法律適用方法?
一、我們能否找到一種方法?
二、我們需要一種怎樣的方法?
第三章為什么提出要件審判九步法?
一、類比法、歷史法和要件分析方法
二、什么是要件審判九步法?
三、為什么是“九步法”,而非“三步法”或“五步法”?
四、要件審判九步法的基本邏輯結構
第四章要件式審判方法的價值分析
一、要件審判九步法的審判管理價值
二、要件審判九步法的訴訟公正價值
三、基本審判思路對審判效率之影響
四、基本審判思路與庭審思路
五、基本審判思路與裁判文書的邏輯結構
六、增強社會效果的價值
第五章要件審判九步法及時步
——固定權利請求
一、為什么要首先固定權利請求?
二、固定權利請求要明確的基本前提
三、我們應該怎樣固定權利請求?
第六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二步
——確定權利請求基礎規范
一、什么是基礎規范?
二、確定基礎規范有什么作用?
三、基礎規范的檢索方法目錄Contents
四、請求權競合下的基礎規范檢索方法
第七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三步
——確定抗辯權基礎規范
一、什么是抗辯權?
二、抗辯與否認有什么區別?
三、主要有哪些抗辯(權)?
四、如何尋找抗辯(權)及其基礎規范?
第八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四步
——基礎規范構成要件分析
一、分析基礎規范構成要件有什么作用?
二、與主張責任有關的幾個問題
三、怎樣進行基礎法律規范構成要件的分析?
第九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五步
——訴訟主張的檢索
一、何為訴訟主張的檢索?
二、訴訟主張與主張責任
三、審查訴訟主張有什么作用?
四、如何審查訴訟主張?
第十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六步
——爭點整理
一、什么是爭點整理?
二、爭點整理有什么作用?
三、爭點整理的方法
四、爭點整理對法官的要求
第十一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七步
——要件事實證明
一、要件事實是如何證明的?
二、如何有效地組織當事人舉證、質證?
三、要件事實證明與竭盡證明資源及方法原則目錄Contents
四、要件事實證明與舉證責任分配
五、要件事實證明與舉證時限制度
六、要件事實證明與利害關系證人
七、要件事實的證明與證人出庭作證
第十二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八步
——事實認定
一、自認事實的直接認定
二、舉證、質證充分性的評估
三、證據“三性”的判斷
四、事實認定中的心證問題
五、事實真偽不明情況下的舉證責任適用
第十三章要件審判九步法第九步
——要件歸入并作出裁判
一、要件審判九步法的實質——要件歸入
二、要件歸入的方法
三、要件歸入與審判效率的提高
第十四章要件審判九步法在裁判文書制作中的
應用
一、我們制作裁判文書還有哪些問題?
二、我們制作裁判文書為什么還有這些問題?
三、要件審判九步法對裁判文書改革有作用嗎?
四、裁判文書制作中的“八個一致”
第十五章決定審判質量和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一、是否存在的法律適用方法?
二、我們僅僅依靠形式理性的方法,能否完成司法的重任?
三、法律適用過程中的法官釋明
四、無論什么方法,都離不開價值觀的決定作用目錄Contents
附件一請求權、抗辯(權)基礎備考表
附件二“九步法”分解備考表
附件三“要件審判九步法”的運用解析
附件四“八個一致”實例解析
后記
編后記模范法官生前身后的《要件審判九步法》
第十二次重印說明
在本書進行第十二次重印之際,總想為英年早逝的本書作者鄒碧華法官說點什么。為此,我們邀請了鄒碧華法官的妻子唐海琳女士撰寫了“做一個法律人”一文,置于本說明之后,序之前。文中飽含深情的肺腑之言是對鄒碧華法官好的紀念。為便于讀者更了解本書的內容和編輯出版過程,由責任編輯撰寫了編后記,附于本書后記之后,亦表達了一份對鄒碧華法官的深切懷念。
2015年1月
做一個法律人
2015年初似乎格外地寒冷,每一次午夜夢醒時,身邊空空的,習慣性地,我總想起床去叫碧華:“很晚了,明天還要上班,你早點休息吧……”,然而碧華不會再回應我了,他永遠地留在了2014年。在我茫茫然的時候,出版社找到我,請我為碧華《要件審判九步法》寫一些文字。寫什么呢,他是我生命中的重中之重啊!往日的情形不用刻意回憶就紛至沓來。
碧華寫本書的時候,正在長寧法院擔任院長,之前他在高院工作。在高院時他就很關心司法方法這一領域,2003年高院盛勇強副院長推出了《民事辦案要件指南》,他極為推崇,他不止一次地和我說,這套指南強化請求權基礎,強調固定規范要件、固定爭點,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每次說到這套指南,他就像個孩子一樣,歪著頭,眼睛都在雀躍。2008年碧華到長寧法院后,他近距離觀察基層法官審判思路,覺得還需要把審判方法進一步具體化、步驟化。為此,他直接深入地查閱大量案件和當事人來信,在2008年底前親自審閱了所有長寧法院一年以上審限案件的案卷,在半年內閱讀當事人來信500多件。由于擔任基層法院院長,行政和審判管理工作非常繁忙,他只能在夜間進行大量的閱卷、寫作工作,往往一直工作到半夜二點多。我心痛他,但是看到他如此精神飽滿地工作,并展望這個工作對實現審判公正的作用時,我又為他自豪。
很多次,碧華和我晚上一起跑步鍛煉的時候,他都會說起他對審判工作的一些想法:做法官,就必須承擔得起當事人的“期待”,承擔起法官的責任,不光要有的價值觀,還要有能力實現司法的價值目標;有的時候是說案卷中反映出來的當事人訴訟請求不固定導致案件長期無法進入實質性審查,進而審限超長,又引發當事人不滿;有的時候他會說一些工作中發現的部分法官缺乏法律適用方法的訓練,他認為思維方式甚至比專業知識更為重要,專業知識有據可查,而思維方式是靠長期專門訓練而成的;有的時候他會說律師和法官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良性的,互相尊重的,應該共同重視請求權基礎,提高庭審效率……第十二次重印說明
在本書進行第十二次重印之際,總想為英年早逝的本書作者鄒碧華法官說點什么。為此,我們邀請了鄒碧華法官的妻子唐海琳女士撰寫了“做一個法律人”一文,置于本說明之后,序之前。文中飽含深情的肺腑之言是對鄒碧華法官好的紀念。為便于讀者更了解本書的內容和編輯出版過程,由責任編輯撰寫了編后記,附于本書后記之后,亦表達了一份對鄒碧華法官的深切懷念。
2015年1月
做一個法律人
2015年初似乎格外地寒冷,每一次午夜夢醒時,身邊空空的,習慣性地,我總想起床去叫碧華:“很晚了,明天還要上班,你早點休息吧……”,然而碧華不會再回應我了,他永遠地留在了2014年。在我茫茫然的時候,出版社找到我,請我為碧華《要件審判九步法》寫一些文字。寫什么呢,他是我生命中的重中之重啊!往日的情形不用刻意回憶就紛至沓來。
碧華寫本書的時候,正在長寧法院擔任院長,之前他在高院工作。在高院時他就很關心司法方法這一領域,2003年高院盛勇強副院長推出了《民事辦案要件指南》,他極為推崇,他不止一次地和我說,這套指南強化請求權基礎,強調固定規范要件、固定爭點,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每次說到這套指南,他就像個孩子一樣,歪著頭,眼睛都在雀躍。2008年碧華到長寧法院后,他近距離觀察基層法官審判思路,覺得還需要把審判方法進一步具體化、步驟化。為此,他直接深入地查閱大量案件和當事人來信,在2008年底前親自審閱了所有長寧法院一年以上審限案件的案卷,在半年內閱讀當事人來信500多件。由于擔任基層法院院長,行政和審判管理工作非常繁忙,他只能在夜間進行大量的閱卷、寫作工作,往往一直工作到半夜二點多。我心痛他,但是看到他如此精神飽滿地工作,并展望這個工作對實現審判公正的作用時,我又為他自豪。
很多次,碧華和我晚上一起跑步鍛煉的時候,他都會說起他對審判工作的一些想法:做法官,就必須承擔得起當事人的“期待”,承擔起法官的責任,不光要有的價值觀,還要有能力實現司法的價值目標;有的時候是說案卷中反映出來的當事人訴訟請求不固定導致案件長期無法進入實質性審查,進而審限超長,又引發當事人不滿;有的時候他會說一些工作中發現的部分法官缺乏法律適用方法的訓練,他認為思維方式甚至比專業知識更為重要,專業知識有據可查,而思維方式是靠長期專門訓練而成的;有的時候他會說律師和法官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良性的,互相尊重的,應該共同重視請求權基礎,提高庭審效率……
2010年初,《人民法院報》刊出了“九步法”報道,在全國各地法院引起反響,不少法院前來交流“九步法”,于是碧華決定以這個方法為主題寫一本講義。在探索過程中,他的同事們紛紛在自己的辦案實踐中嘗試采用“九步法”并加以總結提煉和推廣。2010年8月,碧華的“九步法”終于成書了,這是他結合一線法官的辦案實踐探索總結的成果,“以請求權和抗辯權作為法律適用的基本出發點,以要件事實作為審判的基本元素,以簡明具體的操作步驟作為抽象審判思路的基本載體,在程序法和實體法之間建立連接點,在糾紛事實與法律規范構成要件之間建立連接點,在法官訴訟指揮權與當事人處分權之間建立連接點”。正如碧華所說“這一機制從規范法官司法行為模式出發,遵循了法律規則本身的邏輯要求,強調從訴訟流程的各個具體環節出發實施審判管理,實現了對法官法律適用全過程的行為構成與司法方法的規范化與制度化。”
至今想來,成書之時碧華頗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從實踐中總結提煉而成理論,再用理論去更好地指導實踐,從而讓一名法官,能夠“像個法律人一樣地思考”,進而“能夠讓帶著滿腦子的糨糊來到他的法庭的當事人,帶著清晰的答案離開”,這就是碧華的理想。
今天,我坐在碧華的書房再讀了一遍本書,掩卷之際舉目四顧,三面墻仍然是密不透風、頂天立地的書架,各種以法學為主的書籍,肆無忌憚地向著窗臺、樓梯口乃至所有可資利用的空間蔓延、侵蝕,這是碧華留下的書籍,而碧華的精神則留在了他的言行中,留在了他的著作中。審判管理模式、制度、方法三位一體的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碧華先行了一步,我想,他更希望有更多的人不斷探索、敏于創新,甚而能夠超越他,不斷推動法治建設,讓法治精神留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唐海琳2015年1月冬夜
后記
填上法律出版社編輯的電子郵箱地址,把這本書的相關文件附上,點擊“發送”,郵箱顯示“郵件發送成功”,時間是2010年8月9日凌晨兩點。至此,這本書的寫作終告完成。
2001年,時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現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盛勇強先生告訴我,他想搞一套以要件為基礎的審判方法。兩年以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推出了《民事辦案要件指南》,奠定了在上海法院推行要件式審判方法的基礎。這個指南出臺后,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那時,國內關于要件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探索幾乎是空白。這套指南強化請求權基礎,強調固定規范要件、固定爭點,具有較強的科學性。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作為法官,理清審判思路,較大限度地實現審判公正,是好的司法為民。所以,我一直對這個課題有著濃厚的興趣。兩年前,我調任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院長。這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基層法官審判思路的一些情況。結果發現,我們在推廣審判方法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我覺得,我們還需要把審判方法進一步具體化、步驟化。這讓我產生了推出“要件審判九步法”的想法。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這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9年,原《人民法院報》社長楊潤時先生邀請我參加了他主持的法律適用方法課題組。課題組給了我一個與較高人民法院和全國其他地方法院的法官們切磋交流想法的機會。2010年年初,在《人民法院報》與上海市及時中級人民法院和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舉辦的法律適用方法專題研討會上,我們重點研討了“要件審判九步法”。沒想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們對這個方法都表示了非常熱枕的支持。更出乎我意料的是,《人民法院報》刊出的“九步法”報道,在全國各地法院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不少法院前來交流或來信來電索取“九步法”資料。于是,我決定以這個方法為主題寫一本講義。
擔任基層法院院長,行政和審判管理工作非常繁忙,我只能利用夜間的時間來寫作。恰逢今年我獲得了在外學習的機會,于是我又利用課余時間,緊趕慢趕,終于寫完了這本講義。
在“九步法”的探索過程中,我的同事張天輪、季立輝、張工益、金練紅、王建平、王俊、劉亞玲、衛曉蓓、張楓、孫海峰、顧鳴香、章曉琴、許艷婷等同志積極支持,紛紛在自己的辦案實踐中嘗試采用“九步法”并加以總結提煉和推廣,為“九步法”的推行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從寫作意向開始,就得到了法律出版社韋欽平女士的大力支持。在出版過程中,法律出版社的實習編輯樓鵬科先生在文字和內容上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意見,避免了不少差錯。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鄒碧華
2010年8月19日
編后記
模范法官生前身后的《要件審判九步法》
剛剛過去的2014年,年僅47歲的作者鄒碧華因突發心臟病,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人民日報》在2014年12月17日頭版以“擔當,是改革者必須的修行”和“勇于擔當的‘鄒碧華精神’”作了報道。“一人世而眾人哀”,他的離世罕見地引發了法律界的震撼和哀痛,形成了“鄒碧華現象”。追悼會上的挽聯“碧血忠魂潛心法治鞠躬盡瘁,華星秋月璀璨人生風范長存”是對他一生的寫照。2015年1月 24日鄒碧華被追授為 “全國模范法官”、“上海市共產黨員”稱號。
鄒碧華稱得上是法律出版社杰出的作者,在我與他八年的合作交往中,經我手出版有8本圖書。其中既有他的原創獨著,也有他擔任主編、副主編和合作撰寫的作品,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從章節題目到內容構思、語言表述都凝聚了他的思想、智慧和心血。《要件審判九步法》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最有影響的一部審判方法類著作。自2010年本書出版以來,前幾次的重印,僅是根據新的司法解釋將“請求權、抗辯(權)基礎備考表”作了修訂,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圖書的銷售。而他在法院的工作,我所了解的,從他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時,對商事審判實務問題的研究,到任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院長時所推行的可視化管理、要件審判、裁判文書撰寫的八個一致、執行中的分權制衡,心理學知識在接待當事人、調解、開庭中的運用等等,都很好的詮釋了他堅定法治理想信念,注重審判業務研究,不斷開拓創新,勇于擔當的精神。
法律適用方法的運用對于統一司法、公正司法,提高法官辦案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而法律適用方法的運用并未引起我國司法實踐部門的足夠重視。為此,本書出版后,我們聯合《人民法院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了《民商事審判方法》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和法官對本書給予了一致好評。楊立新教授談到本書時講:九要件裁判方法也是圍繞著請求權的方法來進行的,也是請求權的方法與司法實踐相結合思路的產物。通過請求權與法律關系相結合的裁判方法,我們能夠形成比較完善的具有實踐操作性的裁判模式,老法官在對新法官傳幫帶的時候,就有了一種可以遵循的科學的方法。我想這也是本書之所以暢銷的原因吧。
鄒碧華的,也可以說是,并不是今天才形成的。對于他的品質,我在2011年夏天因出版本書撰寫的《編輯手記》中早有闡述。手記的內容刊發在出版社內部的《悅讀與實踐》總第1輯/2011秋季版上。現將部分文字分享,作為對鄒碧華法官的追憶。
2010年春節剛過,時任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的鄒碧華院長到中央黨校學習。得知這一消息,想到每次去上海他都會熱情接待,我也想借機略表謝意,即約請他吃個便飯,就是這次的約請促成了《要件審判九步法》一書在2010年9月的面世。
我清晰地記得鄒院長在電話里充滿自信與期待的向我闡述他要將多年審判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法律適用方法編成一本講義,市場一定看好的話語。當時,作為從事出版工作已10年有余,一直對審判實務領域的圖書選題有著濃厚興趣的我,也對這個選題做出了迅速的判斷,當即回答“我給您支付版稅”。不久,我拿到了書稿的目錄,更堅定了出版的信心。
書稿就在他一次次許諾交稿時間,又一次次推遲,又在我的一次次催促中完成了。鄒院長在最初的后記里是這樣描述交稿的“填上法律出版社韋欽平女士的電子郵件地址,把這本書的相關文件附上,點擊‘發送’,郵箱顯示‘郵件發送成功’,時間是2010年8月9日凌晨兩點。至此,這本書的寫作終告完成”。在這里我可以體會他交稿時的心情。在公開正式出版的后記中我還是刪掉了我的名字。
書稿交付后,我滿懷興奮地閱讀了部分書稿。雖然書稿本身的內容是談法律適用方法的,但字里行間無不透射出他對法院審判工作全局的一些深度思考和創新做法。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作者在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中而迸發出的思想,就如噴涌的泉水一樣源源不斷。書稿的創新性、可操作性、實踐價值與當代著名法學專家的裁判方法類圖書相媲美。
作者的謙虛、敬業、對知識的孜孜以求,以及對法院審判工作乃至整個司法業高瞻遠矚的思想和使命感,給我以及接觸到他的編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他的信念、執著和行動感染著我,我也因此而更好地做好編輯工作。
2010年9月16日《要件審判九步法》一書,已擺在了在沈陽召開的《民商事審判方法》的研討會上,會上受到了來自基層法院、中級法院、省高院領導和法官的一致好評。市場反饋也超出我們的預期,首印數很快售罄,其銷售業績在專業圖書排行中經驗豐富。
這些過程,讓我進一步了解并深切地感受到審判實踐一線的法官迫切需要一套有效的審判方法,這也是目前法院審判工作的亟需。
記得當時這篇手記是一氣呵成,幾乎沒有潤色。今天法律人對鄒碧華的緬懷和追念,印證了我四年前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
我很榮幸在我的編輯生涯中能與這樣一位杰出的作者近距離接觸,他的思想和品行已在我的內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很棒的一本專業書籍,值得法律人細細品讀學習!
作者以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和法院領導工作的實踐,寫出這本可以用于實際指導法官斷案和律師案件的專業書籍,應當讓相關法律人士認真讀一讀,若把其中的九步法融入到工作中,應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書的價值分析內容較多,法理分析也不是太深入,但本書內容邏輯嚴密,說理充分又有一定指導高度,已經是很不錯的一本實務法律書。
該書系統了講了法官面對一個案件時該如何處理,具有可操作性
剛收到,挑選了部分章節仔細閱讀過,很好的書,尤其適合從事民商審判業務的審判員閱讀,只是我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讀完,因為最近工作比較忙,真想多抽出些時間多讀讀類似的好書。
很實用的一本書。尤其是附圖部分,更易懂。易操作。律師朋友可以閱讀,掌握法官判案方式,百戰不殆!
已經讀過一遍,覺得受益匪淺。還要抽空再細細咀嚼書里面的內容,一定會讓審判一線的法官的縷清思路!
值得敬佩的法官或許很多,讓律師界如此緬懷的卻不多,您給了律師充分的尊重,我以讀書的方式來祭奠您。
很不錯,思路清晰,深受啟發,是法律人的良藥。同時,也向鄒法官致敬。
鄒法官的書,買書的時候他還在世,惟愿他在天堂不要那么辛苦
主要是被作者的實際所感動,并且希望了解下一個老法官的斷案經驗。
法官與想知道法官辦案思路的律師,都可以好好讀一下
律師不僅要知己知彼,還有懂法官的審判規則,這本書對律師很有幫助
專家大家的書真的要多看啊,感覺很好,但說實話,還沒看多少,需要進步啊!
本書實用性很高,是一本適用于法院及檢察院的業務指導書
鄒碧華法官的書,寫得很好。這本書對我啟發很大,理順了我的法律思維。感謝他為我們寫出了那么有深度有實踐意義的書。
快遞包裝的有些簡陋,運送過程中很容易摔破,書皮有褶皺,紙張有些薄,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的
拿到書的時候感覺書很薄,但是內容很實際。是一本不錯的法律資料書。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的法律實踐。
幫朋友買的,她說很好!她現在準備考律師,這是專業書,對她老說太實用了!
此書細致全面地講述了辦案(更多的為法官辦案)的流程,包括形式的流程和思考的過程.語言簡練,深入淺出.對于像我這樣的初任法官來說,我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感謝作者.
很好,律師可以了解法官辦案思路,知己知彼事倍功半。
雖然不是法官,但一直覺得最好的意見就是能被法官判決書大段引用,所以律師懂得用法官的思維很重要
立足于請求權對以審判為大環境解讀民事法律,極力推薦。
這本書不錯,其實可以和王澤鑒的《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一起看,先看九步法
好書,讓律師也看看法官是怎么審案。讓法官看看應當怎么厘清思路。
寫的極好!法官之妻文筆不錯,真情滿滿,值得一讀.
有助于理解法官思維,對擔任仲裁員也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要了解法官的裁判思路,這本書就一定要看
審判指導的實務書籍,不僅對法官,對律師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2014年12月10日,上海高院副院長鄒碧華遽然離世,震動整個法律界,網上網下,哀思如潮。當夜,無數人都在為鄒碧華刷屏,痛惜一個如此年輕、杰出的人物,謝幕而去。鄒是學者型法官 對司法改革也充滿了動力。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