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國民黨稱為"中國情報工作之父",他一手創辦了國民黨的重要情報機關軍統局,他被美國情報機關稱為"世界及時間諜"。說:"戴雨農同志不死,我們今天不會撤退到臺灣!"說:"戴笠之死,共產黨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作為"中國近代神秘的人物",戴笠的一生充滿了謎團,就連他的死亡也疑云重重。本書通過對戴笠的家庭、成長、求學、創業、交友、特務經歷、性格愛好及其與各方面的關系、對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體研究分析,來描述展現這位"一代梟雄"。讓我們一起回到那跌宕起伏,充滿激情、革命和理想的民國歲月,揭開歷史神秘的面紗,探訪戴笠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吧!
中國近代神秘的人物,國民黨"特工之王"的傳奇一生。
讓信賴的忠誠佩劍
讓羅斯福好奇的"中國的希姆萊"
中國近代神秘的人物
他為何選擇特工作為一生的職業?
他如何成為國民黨的"特工之王"?
一個非凡的秘密警察,一個陰影般的險惡幽靈,他的生活體現了20世紀中國所具有的、在封建式的多變個性與難以逾越的職業紀律之間的平衡。
──魏斐德
戴笠是中國近代歷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簧踔獵謖??僭崩錚?己萇儆腥巳鮮端?緩萇儆興?惱掌?K?謔艿揭恍┤嗽奚偷耐?保?直緩芏噯松釕畹爻鷙蘚途迮隆?
──Death of Tai Li
戴笠之死,共產黨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
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
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評。
──章士釗
馬振犢
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現任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中國檔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國民黨史、國民黨特工活動史、抗日戰爭史等,已出版《國民黨特務活動史》、《慘勝──抗戰正面戰場大寫意》等多部專著。
邢 燁
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南京醫科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民黨史、國民黨特務活動史、抗戰史等。
及時章 戴笠其人
一 戴笠家世
二 三件寶貝
三 為"革命",不續弦,只"交友"
第二章 從讀書到投軍
一 "春風"得意少年時
二 從滬杭浪子到黃埔學生
第三章 追隨
一 初識蔣,再遇蔣,追隨蔣
二 助蔣平亂
三"把頭拿下"
四"良苦用心 "及時章 戴笠其人
一 戴笠家世
二 三件寶貝
三 為"革命",不續弦,只"交友"
第二章 從讀書到投軍
一 "春風"得意少年時
二 從滬杭浪子到黃埔學生
第三章 追隨
一 初識蔣,再遇蔣,追隨蔣
二 助蔣平亂
三"把頭拿下"
四"良苦用心 "
第四章 充當的"佩劍"
一鎮壓民主運動有"理"
二平"閩變"立功
三策動廣東空軍助力
四應付日本挑釁
五刺殺漢奸有力
六"冒死而去,呈祥而歸"
七堅辭"中委"的幕后
第五章 戴笠與"軍統"
一雞鵝巷里 西子湖邊
二吞并南昌行營調查課
三復興社、力行社、藍衣社
四軍統局的正式掛牌與擴大
五戴笠的特工觀
六創辦特務訓練班
七權勢的大擴張
第六章 抗日殺奸
一對日情報與破壞工作
二刺殺漢奸
三抗日殺奸團
四配合抗戰與反諜
五密碼戰
第七章 戴笠與其同僚和屬下
一"同行是冤家"--軍統、中統之斗
二戴笠與國民黨內各方關系
三戴笠和他的屬下
四重用和管控--戴笠與他的江山同鄉
第八章 與中共的較量
一在上海圍捕共產黨
二特種政治問題研究所
三對延安的滲透及其失敗
四戴笠身邊潛伏的紅色特工
五擋不住的《新華日報》
第九章 與日偽的關系
一刺殺
二蔣汪上海特工戰
三派進唐生明拉出周佛海
四借日人之刀除掉李士群
五貨幣戰
第十章 戴笠與他的武裝
一戴笠建軍的實踐
二創建忠義救國軍
三忠義救國軍之發展沿革
四別動軍之成立與活動
五抗戰結束前后軍統武裝之整編
第十一章 戴笠與中美合作
及時章 戴笠其人
一 戴笠家世
浙江江山戴氏家族有案可查的祖先可追溯到晉朝(265—419)的戴安道。他的子孫分散在了江蘇、兩湖、安徽和浙江。在安徽休寧,原以元朝秘書修撰戴安德為首的戴氏家族分支于災難重重的元明過渡時期遷移到了浙江的龍游縣。這一支家族的首領是戴天熊,他后來把家遷到了江山仙霞嶺的龍井。
綿亙在浙江西南的仙霞山脈,地勢高峻險要,自古就是浙、閩要沖。仙霞嶺五步一灣,三步一巖,山中有山,絕壁千層。仙霞關更被譽為"東南鎖鑰"、"八閩咽喉"。郁達夫曾在《仙霞紀險》中寫道:"要看山水的曲折,要試車路的崎嶇,要將性命和命運去拼拼,想嘗嘗生死關頭,千鈞一發的冒險異味的人,仙霞嶺不可不到。 "仙霞的險峻,使得生于斯、長于斯的江山人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敢于拼命和冒險的精神,天險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敏銳的眼光,讓他們得以在復雜的環境中世代生存下來。
戴笠的曾祖父戴啟明(1776—1865),在鎮壓當地太平天國起義的戰爭中立得功勛,贏得了武德左射騎的榮譽稱號。戴家從此成為小康之家,擁有地產上百畝。后來,戴啟明聽信風水先生的說辭,認為遷居保安村能萬事昌順,于是帶著妻兒由仙霞關龍井內遷至保安村落下戶來。他的二兒子戴順旺(1813—1873),便是后來戴笠的祖父。
戴順旺當時擁有田產200余畝,靠高利貸盤剝農民。戴順旺老來得子,他的兒子戴士富(1861—1902)字萃拔,少時讀書時學名冠英,13歲上棄文習武,曾中過武秀才。雖然當過衢州知府的皂卒,但不務正業,吃喝嫖賭無一不精。
也有傳說,戴士富并非戴順旺所親生,本姓鄭,名云雷,為鄰村廣渡人,因為戴順旺老而無子,于是過繼給戴家。這個傳說,因為戴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而更顯得真實:"我做的是國家事,非戴家事,而且我原不姓戴。"[1]這句話所處的環境尚未得知,其中可能也含有玩笑成分。在戴笠的結拜金蘭、楊虎的前妻陳華的回憶錄中,也有類似說法,但這些傳聞并不能作為推斷戴笠真正身世的根據。
戴士富在成年之后,游手好閑,因此鄉鄰都不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當時保安的望族藍炳奎對戴家十分關心,時常勸鄉人為戴家論婚,后來反被人譏笑:"你也有女兒,為何不嫁與他? "藍炳奎確實有幾個女兒,而且保安人都知道"藍家女兒腳色好,能理家處世,相夫教子"。藍炳奎隨即將四女兒藍月喜許配給戴士富。藍月喜自幼熟讀《女兒經》、《增廣昔時賢文》,略通文字,嫁到戴家之后盡心操持家務,克勤克儉,順利給戴家延下了香火,長子即為戴笠。及時章 戴笠其人
一 戴笠家世
浙江江山戴氏家族有案可查的祖先可追溯到晉朝(265—419)的戴安道。他的子孫分散在了江蘇、兩湖、安徽和浙江。在安徽休寧,原以元朝秘書修撰戴安德為首的戴氏家族分支于災難重重的元明過渡時期遷移到了浙江的龍游縣。這一支家族的首領是戴天熊,他后來把家遷到了江山仙霞嶺的龍井。
綿亙在浙江西南的仙霞山脈,地勢高峻險要,自古就是浙、閩要沖。仙霞嶺五步一灣,三步一巖,山中有山,絕壁千層。仙霞關更被譽為"東南鎖鑰"、"八閩咽喉"。郁達夫曾在《仙霞紀險》中寫道:"要看山水的曲折,要試車路的崎嶇,要將性命和命運去拼拼,想嘗嘗生死關頭,千鈞一發的冒險異味的人,仙霞嶺不可不到。 "仙霞的險峻,使得生于斯、長于斯的江山人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敢于拼命和冒險的精神,天險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敏銳的眼光,讓他們得以在復雜的環境中世代生存下來。
戴笠的曾祖父戴啟明(1776—1865),在鎮壓當地太平天國起義的戰爭中立得功勛,贏得了武德左射騎的榮譽稱號。戴家從此成為小康之家,擁有地產上百畝。后來,戴啟明聽信風水先生的說辭,認為遷居保安村能萬事昌順,于是帶著妻兒由仙霞關龍井內遷至保安村落下戶來。他的二兒子戴順旺(1813—1873),便是后來戴笠的祖父。
戴順旺當時擁有田產200余畝,靠高利貸盤剝農民。戴順旺老來得子,他的兒子戴士富(1861—1902)字萃拔,少時讀書時學名冠英,13歲上棄文習武,曾中過武秀才。雖然當過衢州知府的皂卒,但不務正業,吃喝嫖賭無一不精。
也有傳說,戴士富并非戴順旺所親生,本姓鄭,名云雷,為鄰村廣渡人,因為戴順旺老而無子,于是過繼給戴家。這個傳說,因為戴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而更顯得真實:"我做的是國家事,非戴家事,而且我原不姓戴。"[1]這句話所處的環境尚未得知,其中可能也含有玩笑成分。在戴笠的結拜金蘭、楊虎的前妻陳華的回憶錄中,也有類似說法,但這些傳聞并不能作為推斷戴笠真正身世的根據。
戴士富在成年之后,游手好閑,因此鄉鄰都不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當時保安的望族藍炳奎對戴家十分關心,時常勸鄉人為戴家論婚,后來反被人譏笑:"你也有女兒,為何不嫁與他? "藍炳奎確實有幾個女兒,而且保安人都知道"藍家女兒腳色好,能理家處世,相夫教子"。藍炳奎隨即將四女兒藍月喜許配給戴士富。藍月喜自幼熟讀《女兒經》、《增廣昔時賢文》,略通文字,嫁到戴家之后盡心操持家務,克勤克儉,順利給戴家延下了香火,長子即為戴笠。
戴母藍月喜是一個溫和慈祥、勤樸能干的農村婦女,善于操持家務。對戴笠的逞強好勇,戴母管教十分嚴厲,常以"識得好歹,明辨是非"來教育戴笠。而戴笠也多能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侍母以孝。戴笠很少向人提及他的父親,卻經常稱贊他的母親如何能干。據沈醉回憶說,在他任軍統總務處長的時候,戴笠對他談過不下十次他母親在處理各種日常生活問題中的經驗,并讓沈醉向其學習。[2]
早在雞鵝巷時期,戴笠曾把他的母親和妻子接到南京,住在雞鵝巷53號進門左邊的平房內,用作住家戶為工作掩飾。戴笠每次心情不好,對勤雜兵拳足交加,都是他母親出來阻止,因而戴母深得人心。戴笠一向孝順母親,也只聽他母親的勸阻。抗日戰爭爆發后,為標榜自己"為國而忘家"的精神,他又把母親送回家鄉,浙江淪陷也沒去接出來,一直到抗戰勝利才回去看望她。后來戴笠墜機而亡,大家都將戴笠的死訊瞞著,也不戴孝,也不露風聲,就說戴笠去了英國("英"同陰的諧音)為蔣委員長辦理軍政大事,戴母也信以為真。
1948年,戴母73歲生日,由保密局局長毛人鳳虛張聲勢發起為戴母慶賀80歲壽辰,得到陳誠、何應欽、胡宗南、陳立夫等國民黨大員的禮單賀信多件,戴母雖未見得戴笠,也深表欣慰,后于1949年年初去世。
戴笠的原配毛秀叢,對人很和藹,也沒有什么架子。毛秀叢早年對戴笠去黃埔持支持態度,因此戴笠對她待之以禮,并沒有像有人說的將她遺棄。毛專心侍奉戴母,對戴笠的事情并不多加過問。當時戴笠曾攝有全家福合影一張,參加者子孫三代共11人。抗戰開始后毛秀叢隨戴母回到江山,不多久查出患有子宮癌,戴笠親自安排她到上海住院,請名醫為其治療,并于1939年1月派部屬王紹謙自重慶到上海專門照料,隨時將病情及治療情況通過軍統局上海站發電報向他報告。毛秀叢病故之后,戴笠命其子親往上海料理后事,將其靈柩遷葬于江山保安故鄉。
戴笠的兒子戴藏宜,因幼時長得白白胖胖,活像一條小蠶,小名便稱"蠶倪",戴笠按諧音給他取名藏宜。戴藏宜長得酷似戴笠,不但寫的字相似,連脾氣、性格都相同。但戴笠父子很少見面,且戴笠常拿雞毛撣子打他,所以戴藏宜相當懼怕戴笠。戴笠曾考慮與王天木結為姻親,讓王天木的女兒和戴藏宜訂婚,但后來戴藏宜竟然違背父命,與另一女子鄭錫英結婚,遂為戴笠所不喜。戴藏宜曾在家鄉自辦學校,自任校長。他經常利用校長之職,脅迫玩弄在該校工作的女老師,激起人們的不滿。戴笠死后,他滿以為可以趁機大撈一把,結果卻連連碰壁。新中國成立前后,他在家鄉組織反共武裝對抗解放軍失敗,逃入山中。1949年9月戴藏宜在人民政府剿匪運動中被捕,1951年1月30日被江山縣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其時,戴藏宜之子都尚年幼,因此并未受到株連。1954年1月其妻鄭錫英偕兩子在臺方的策應下去臺,受到的接見。后戴笠長孫戴以寬留學美國,獲得企業管理學士學位,留在美國生活。幼孫戴以昶畢業于臺灣東吳大學,在臺灣中華貿易開發公司任職。次孫戴以宏因戶口被頂無法出境,被留在上海,在安徽省樅陽縣國營農場工作,平時工作積極,肯吃苦耐勞,到""中期開展三查活動時,他才知道自己是戴笠的孫子。孫女戴眉曼被托交戴笠家的廚師湯好珠收養,成年以后在上饒生活。
在戴笠進黃埔軍校之后,戴笠的胞弟戴春榜(云林)也投身軍旅,畢業于廬山軍官訓練班,任下級軍職。戴云林知道戴笠與胡宗南私交甚好,于是請胡宗南保送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受訓。1937年,戴笠手下馬志超為戴云林說項,請準其隨往蘭州工作,戴笠起初不允,后來勉強同意,但經常寫信讓馬志超對其從嚴管教。有一次他在信中說:"事業成敗,全系乎用人之得失,待人處事,須重理智。云林務請兄痛責,此后不準對外作任何活動。尤望詳考其生活,嚴稽其進出交往之人!兄如庇護,弟不僅不為云林恕,且不能恕兄也。"又說:"云林如不安分守己,盡忠職守,即請撤職,否則兄非愛弟,實害弟也。"戴笠知道戴云林能力有限,而眼光甚高,因此對他要求甚嚴,僅讓他在甘肅景泰縣做了三個月的縣長。1943年,馬志超奉調西北,戴云林離職還鄉,掛名在忠義救國軍做少將參議。戴云林還鄉之后,搶占田地、房產,遭到人們的怨恨。1949年12月被廣豐縣人民政府公安局逮捕,押送回江山。1950年8月被江山縣人民政府以惡霸地主罪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二 三件寶貝
"一個隱面人,總是藏在房間的暗處,而其他人則處于一覽無余之下。"
"他有一種寡言的威嚴,他那雙深邃漆黑的眼睛默默地審視著我。 "
"他英俊修長,有一雙纖細優美的手,走起路來像是脊梁骨上了鋼條,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國戲臺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他那犀利審視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個性記下來以備日后之用。 "
"戴笠的身材中等壯實,外表粗狂強硬,有軍人的干練。他的臉輪廓分明,尖銳的目光咄咄逼人,還有一張堅毅的嘴。 "
這些都是曾與戴笠接觸過的外籍人士對戴笠的評價。戴笠的神秘和傳奇,使得一些當時在中國的外國人將戴笠視為冷酷、狡猾而殘忍的希姆萊式的人物。
國民黨將軍胡宗南則是這么看戴笠的。他說:"雨農,這位自負為孫悟空的人,認為天上的月亮都捉得下來,幾乎沒有過不去的難關。他較大的長處是深諳人情世故,較大的缺點是任性、急躁,不能保守秘密。"
周偉龍曾對唐縱總結說:戴笠"對上忖度精到,對下死刑與禁閉,對事是重點主義、興致主義;對人是無所顧忌(彼謂針不能兩頭尖);對己是享受主義(彼認做得好敵人殺,做得不好領袖殺)。人生是短促的,及時行樂,故其整個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是賭博式的。這是人生另一種作風"[3]。
唐縱更直接地說:"雨農的作風,對上服從,不計利害以達成任務,使上信任;對下控制,不顧輿情,以殘酷手段,使下知所懼。這是他事成功就的兩大法則。"[4]這就是軍統局內戴笠的同事對他的評價。
熟悉戴笠的人,對戴笠的認識往往更為深入。在他身邊的這些人看來,戴笠也就是一個普通人。他的那些神秘莫測、喜怒無常,都是有根可尋的。但是,他確實又比常人有著更為敏銳的目光,加上他那不達目的死不罷休的毅力,不擇手段的心狠手辣,為人處世的轉圜周到,讓他迅速地在歷史舞臺上脫穎而出。
戴笠很善于說一些貌似很正統的大話,平時對部下要求也很嚴厲,但他對自己卻不是這樣。他很善于撈錢,但他的錢是要花在他的野心和事業上的,他自己生活一切需要由團體解決,別墅、汽車、古董他都有許多,他還能運用特務手段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如霸占別人的妻室、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戴笠為人的一個特點。
長期從事特務職業工作使得戴笠很是敏感,他平時行動莫測,處處設防,不愿別人知道其行蹤,甚至于不肯照相,害怕更多的人認識他。1945年后,因他經常與梅樂斯到處視察工作,梅樂斯喜歡照相,他才慢慢地改變習慣,準許別人給他拍照。但他仍舊十分仔細地要求他隨身的攝影師拍過照片之后要把底片交給他燒毀或者保存。
戴笠起家于反共。軍統內勤人員每人會發一張出入證,每年更換一次,封面用的是各種顏色的布面,從1942年到1945年先后用過深藍、灰、黃、淺藍等顏色。戴笠最忌諱用紅色和黑色。有一次沈醉在年底前印了好幾千張紅色封面的出入證,戴笠看后把他大罵了一頓,說紅色封面的東西是代表共產黨的,不準使用,印好的證也必須全部銷毀。[5]可見,他的反共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戴笠善于用錢,且揮金如土。他一般用錢也不向軍統局報銷,而經常向中國、交通等銀行去借,由于法幣天天貶值,這個月向這個銀行借一億,到下個月這一億就只剩下幾千萬了,他便向另一個銀行借一筆,這樣相互抵消,歸還后還可以多出一部分應付各項開支。當然,這也只有極少數有特權的人才可以辦到。此外,他也和杜月笙、貝祖貽等人做一點投機生意,因為他消息靈通,往往轉手間就可獲得巨大利潤。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世界上擅長聚財的人甚多,而善于用錢的人殊少。能聚而又能散,可在社會上做一番事業,否則聚積縱多,不過一守財奴耳。 "[6]
掌權特務處及軍統的這么多年以來,戴笠一直把他的特務學生、手槍和汽車,看成是他的三件寶貝: "只要有這三件寶,什么事都可辦得了! "
從特務處時期開始,戴笠就非常注重培養特務人才,前后辦過近80個各種各樣的訓練班,受訓的特務估計有兩三萬,這還不包括受訓的士兵。這些訓練班除了教授特務技能外,更注重灌輸法西斯的精神教育和反共反人民的思想。每個訓練班都由他親自兼任主任,所有參加訓練班的人都是他名義下的學生。任何見他的特務,只要口稱"主任",他就是再忙也會敷衍一下。1941年重慶發生防空隧道大慘案,有幾個外事班的學員也在隧道里遇難,戴笠知道之后,馬上把該班的副主任劉璠扣押起來準備從嚴懲辦,后來劉璠黃埔一期的同學都出面為他求情,連胡宗南也出來力保,這事才不了了之。另外,他還把在重慶磁器口訓練特務的繅絲廠改名為"造時場",并再三說: "今天是英雄造時勢的時候,我們這個基地就是造英雄的地方了。 "戴笠的野心由此可見。
戴笠的第二件寶貝是手槍。他愛手槍,講究數量和質量,重視使用方面的優點和特性,以及殺傷力的強度,同時要攜帶方便,不發生故障。戴笠愛槍如命,身上的手槍一刻也不能離開,甚至連洗澡都要帶進浴室,可他本人的槍法卻很蹩腳,因此他很少在別人面前使槍。不知就里的人就偷偷地傳說,戴老板槍法如神,能一下擊中飛過的麻雀的頭部,絕大多數人對此是深信不疑。
由于戴笠愛槍,朋友和部下便經常送他手槍,他因此得到了不少好槍。他甚至親自設計修建了一個專門存放手槍的倉庫,每次散步到倉庫附近時,他都要叫軍械股長何銘打開倉庫,走進去看看那一排排擦得锃亮的手槍。對一些死心塌地為他效力的特務,他偶爾也會送一把手槍以示籠絡。戴笠死后,他收藏的各式手槍迅速地被一些大特務瓜分掉了。
戴笠的第三件寶貝是汽車。除了行動迅速外,汽車在特務行動如逮捕、綁票、暗殺以及監視中也有著重要的功能。他自己經常使用的新型小轎車就有十多輛,其中大多是美國和英國制造的。同一年份、同一式樣、同一顏色的汽車,他都有兩部,只是牌照號碼不同,他經常調換所乘汽車,如此便可混淆視聽,不讓人猜出他的真實座駕。
但是同喜愛手槍卻槍法蹩腳一樣,戴笠雖喜愛汽車但不會駕駛,更不懂得修理汽車,因此他對司機和修車工都非常好。戴笠特別喜歡給他開車多年的老司機華永時,除了經常給華錢,還送華的兒子去讀中學。戴笠對另外一個熟練技工楊根寶也很好,經常找他聊天,楊也特別盡心盡力,對汽車保養極好,很少出問題。
戴笠雖然有很多汽車可以輪換使用,卻專門備有一部1936年美國制造的凱迪拉克老式汽車,而且經常會坐。這是因為派在身邊的隨節警衛組的特務說,有一次和宋美齡在馬路上散步,看到炮兵總監鄒作華乘著一輛美國的派克牌敞篷車風馳電掣地經過,心里很不高興。戴笠聽說后,便特意選用舊款的汽車去見蔣。而且每次見蔣之前,他必先打電話給隨節警衛組的特務,故意在蔣出來的時候去見。和宋美齡在散步時有好幾次見他乘著這輛老式汽車,看了都有點過意不去,叫他買一部好一點的車,戴笠便趕緊討好說:"這車雖用了多年,但機器還好,還可以用幾年,用不著換。 "戴笠之虛偽,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戴笠雖然平時在口頭上經常勸人不要迷信,他自己也從來不求神拜佛,但很相信風水、命相一類的東西。
戴笠面帶馬相,又患有嚴重的鼻炎,時時流鼻涕,成天像馬一樣哼哼哈哈,每天要用很多條手帕。但是他迷信肖似動物的面相是主大貴之相,因此別人當面說他像馬,他也不以為忤,反而沾沾自喜。他不喜歡騎馬,卻很喜歡馬,還讓他的母親在家鄉給他養了幾匹馬。他曾經還用過化名"馬行健"來顯示對馬的喜愛。
算命的人認為他命中缺水,于是他所起的筆名、化名大都與水有關,如"淼"、"雨"、"靈"、"永年"、"裕隆"、"重光"、"行素"、"金水"、"澤霖"、"雷云"、"余龍"、"漢清"、"濤"、"金龍"、"葆真"[7],等等,搞得人虛實莫測。1945年年底,戴笠正好不在重慶,秘書室助理袁寄濱不相信這些,故意給戴笠起了一個多山而缺水的化名"高崇岳",想看看究竟會怎樣,當時毛人鳳也沒留意就批準了。無巧不成書,戴笠在1946年3月墜機而亡,軍統局宣告結束改編后,局內大小特務都紛紛埋怨是這個化名取壞了。
而在軍統局修房屋時,戴笠對房屋門朝哪邊開,前后左右應注意哪里是龍脈等事宜也都是親自指點。軍統在羅家灣的大門,按照地形和出入便利,本來應該對著中二路,但他根據風水方位,硬把棗子嵐埡的一面稱為大門。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三 為"革命",不續弦,只"交友"
戴笠很好色。自他結發妻子病死后,他未再婚,還在軍統局內部明令屬下也不許結婚,已經結婚的,家屬也不能留在身邊,要一律遷回原籍,然而卻不斷地用女部下和部屬人員的妻室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與他很熟悉的唐縱曾在日記中寫道:戴笠"較大的毛病就是愛色,他不但到處有女人,而且連朋友的女人都不分皂白,這是他私德方面,最容易令人灰心 "[8]。
在戴的一生中,這方面鬧出過多起風波,比較出名的有他與女秘書余淑恒的關系。他曾很喜歡余,據說準備與她結婚,自己也一度化名 "余龍",還送余赴美深造,希望她成為宋美齡式的女性。他親自送余到香港,不料卻被港英警察扣留,經香港區長王新衡急報,求助于英國駐華大使才得脫身。還有女特務周志英,她與戴有了關系之后,以為戴笠看中了自己,經常找戴笠糾纏。戴笠一氣之下把她囚禁到息烽監獄,到1943年才釋放。周被釋放后,以為戴笠回心轉意了,到重慶后馬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去找戴笠。戴笠當然不可能再見她,周志英就在公館門前放聲大哭,戴笠聽到后叫她進去,當面罵她無恥,要她死了這條心。而周志英卻堅決表示寧可死也不肯離開。戴笠無奈讓人將周看守起來,再次送回息烽關押,戴笠死后才被重新開釋。 "幾年中,像處理這種意外的事件,前后共有七八次之多,都是與戴笠發生關系后要嫁給他,有的賴在床上不起身,有的躺在地毯上要死要活。 "[9]戴笠的這種情況,直到他遇到當時的著名影星胡蝶以后才有所好轉。當時日本敗象已露,"革命"將近成功,戴笠便信誓旦旦說要在抗戰勝利后正式迎娶胡蝶。
戴笠與胡蝶,一位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頭子,一位是有著民國及時美女之稱的電影皇后。因為兩人的顯赫聲名,他們之間的緋聞也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說他們兩人是你情我愿,兩情相悅,甚至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也有人說胡蝶是迫于戴笠的淫威,被秘密幽禁于小樓,直到戴笠死后,胡蝶才又與原來的丈夫潘有聲重聚。其中的細節,被渲染得繪聲繪色,讓人相信確有其事。
但我們想從胡蝶這位當事人的回憶錄中找到一些能證明兩人關系的話語,卻也不復可得。盡管如此,從其他一些資料中我們仍然能夠確認,戴笠與胡蝶確有過親密的關系,而且戴笠為討好胡蝶施展了各種手段。其間種種,還要從胡蝶的30箱珠寶財物的丟失案說起。
珍珠港事變發生時,梅蘭芳、胡蝶等社會名人都在香港避難,但香港不多久也遭淪陷。日本攻占香港后,對處置這些社會名流表面上宣稱三點:"一、妥切保護該人的生命和財產;二、尊重該人的自由,如果感到不能接受日方的做法,想去重慶的話,無條件放行;三、不損害中國人的自尊心 ",其真實目的就是要"中國人和日本人,站在平等立場互相合作"。胡蝶在回憶錄中說,所謂的無條件只是相對的,實質上是有條件的,這就是要出賣自己的良知,背叛自己的民族。[10]
為了動用胡蝶的社會影響力,日本方面"客氣"地向胡蝶提出邀約,請胡蝶到日本拍攝《胡蝶游東京》,表面上說只是風景片,毫無政治內容,但胡蝶認為"這是大事,絕不能讓,絕不能讓侵略軍拿我作幌子,這是原則問題"。當時她全家都為此事而焦急,胡蝶一邊推說已有身孕,不便拍片,一邊暗中準備逃離香港。她事先將自己積存的財物裝成30箱,托為四行倉庫送國旗的楊慧敏女士押送回國。然后在一個清晨,全家裝作走親戚的模樣出了家門,避開了人煙稠密的地方,悄悄離開香港到了曲江,之后又輾轉去重慶。
在逃亡的過程中,胡蝶托楊慧敏押送的30箱財物不慎丟失,箱內有胡蝶歐游時各國名流和朋友的照片、題字及在香港飾演《孔雀東南飛》時特制的衣服及名貴首飾等,均是胡蝶極心愛之物。聽說丟了百寶箱,胡蝶心急如焚,急忙向警局報案,還因一時沒有頭緒而積郁成疾。為了查找失物,胡蝶找到了在上海期間結識的楊虎幫忙。沒多久,楊虎的結拜兄弟戴笠便獲悉了這一消息。
戴笠對于胡蝶這個名字是不陌生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戴笠剛剛開始經營特務處時,胡蝶就已經紅透了半邊天。閑暇間,戴笠也會跑到電影院看看電影。其中一部根據張恨水的小說改編的《啼笑因緣》剛一上映,便在社會上產生了轟動效應。戴笠夸贊主演胡蝶:"《啼笑因緣》真讓胡蝶給演活了,女主人公的動人,杭州公子的多情,軍閥老爺的可惡,無不貫穿在胡蝶一人之身上。真是了不得,了不得,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特有的藝術之花,這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戴笠從此成為胡蝶的忠實影迷,什么《火燒紅蓮寺》、《姐妹花》、《空谷幽蘭》等胡蝶的電影,他都抽空去看。
幾年一晃,戴笠榮登軍統局局長寶座,權傾一時;胡蝶也早已嫁為人婦,過著半影半息的生活。如果沒有日軍的侵略,沒有胡蝶的財物被劫,她與戴笠的關系也許就止于聽過對方的名號而已。
當胡蝶托人尋物輾轉托到戴笠頭上,戴笠一時興奮得樂開了花。他滿口答應,并邀請胡蝶去重慶。1942年11月24日,胡蝶一家飛抵重慶,并住進了戴笠提供的重慶中四路151號公館。在這里,胡蝶一邊調養身體,一邊等待劫案的破獲。
戴笠在這一時期施展各種手段來討胡蝶的歡心。他先是推薦胡蝶的丈夫潘有聲去昆明擔任財政部廣東區貨運處專員,這是一個肥缺,對逃難來到重慶、生活困頓的胡蝶夫婦是具有誘惑力的。接著,戴笠下令將楊慧敏夫婦押解到重慶軍統看守所嚴密查問。由于時間已久,要想再破劫案已是不可能。為博美人一笑,戴笠不惜重金派人去國外購置胡蝶丟失的珠寶,然后謊稱追回。當看到嶄新的首飾和戴笠諂媚討好的神情時,胡蝶便什么都明白了:潘有聲的遠行,原來也是戴笠故意安排的。
為了改善胡蝶的居住條件,保障出行的私密性,戴笠還在神仙洞修建了一所華麗的公館,作為他和胡蝶的新居。在與胡蝶視察房屋工程時,他像個小孩子一樣興奮地對胡蝶說:"我最喜歡這個地方。神仙洞里住神仙。"[11]為了使汽車直達門口而不爬坡,他運用關系征用了幾戶人家的地皮,連夜開石方、鋪馬路,近百名工人連續作業,歷經半個月才完成了這一工程。工人們因過度疲勞,幾乎天天都發生工傷事故。當房屋建成,戴笠及時次帶著胡蝶乘車直達新居門口時,他把修這條路的來源種種告訴胡蝶,向胡蝶表達愛慕之情,"換來了胡蝶抿嘴一笑"。
另在楊家山公館的時候,戴笠還特地為胡蝶修建了一所很考究的花園,從各處購置奇花異草,親手進行設計。他將水泥先做好"喜"、"壽"兩字,再在兩邊與空隙處種上花木,自認為別具匠心。花園建好后,他一有空便早晚都去陪胡蝶散步,每
還是挺好的
對本次購買十分滿意,期待下次購買。建議大家閱讀。
不錯挺好的
正版書籍,物流速度快,包裝完好,有活動還會參加!
閱讀了解歷史,讀書長知識。
一次購了8本,都是質量不錯,價優。
大概先看了一下,內容還是比較全的
買給女兒的,好像很喜歡的樣子,時不時還翻一翻!
不錯,很喜歡
幫朋友買的,據說不錯哦。
評價客觀,內容豐富。
愛看歷史的書
物流很快,質量不錯。看完再說吧。
好書啊,寫盡戴笠生平。
好。。。。。。
戴笠傳(中國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世界第一間諜,中國情報工作之父,國民黨“特工之王”的傳奇一生)
實在是太差了,書很臟,打開第一頁就有破損。太不對讀者負責了
歷史學家寫的,內容有點枯燥或者說很正規,不推薦讀。
很新的一本傳記,持論平正,贊作者的歷史觀。史料扎實,語言也好,難得一見的好書!
最近這方面的書出的較多,但很多不耐看。這本書的內容還是不錯的,印刷紙張也很好。
非常不錯的一本傳記,值得翻閱看看,了解一下歷史,
在君側就要收斂鋒芒 一旦鋒芒畢露定會招來殺身之禍
不錯很好,內容還沒看。以后繼續購買。當當值得信賴。
這本書很好,讓讀者看到了人物不同的一面,有助于從不同角度透析了解戴笠在軍統的生涯以及處事為人之道
歷史人物后人評說,客觀了解戴笠這個特殊的人物!
包裝完好無損,整體感覺挺好的,書籍沒有任何折痕,非常喜歡,很滿意,好評
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也是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
此版本很好,從歷史的觀點客觀中肯評價戴笠,做為中國的特工王,此人很有特色,天生做特工材料。
這本書記錄戴笠的非常全面,想看戴笠的推薦這部。
剛開始看,還不錯,很詳盡地了解了戴笠這個人的性格特點。
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也是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被稱為東方的希姆萊,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凝聚了他的智慧
看了諜戰片后想要了解一下戴笠這個人,寫的還不錯
書是自己喜歡的,紙質一般,關鍵是物流,媽的,十天才到,給客服打電話說是讓快遞小哥給我打電話,等了一天都沒法,真TMD不想罵人,當當物流太慢了,難怪劉強東要自建物流,當當不解決物流問題,遲早死的貨。
馬振犢的書我很喜歡,他的《國民黨特務史》寫的不錯,看看他寫的《戴笠》!
給老爸買的,他是戴笠的粉,不過紙質不是很好,希望他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