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讀者,他首先遇著的問題就是:讀什么書?選什么書?從哪里開始?一句話,讀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法國《讀書》雜志的專家們早已出來做了這樣一件替讀者選書的好事。
《理想藏書》這本工具書除提供49個專題2401篇書目之外,還對入選的每一部作品作了一個極其扼要的介紹,旨在向讀者傳達作品的基本信息:作者、書名、出版年代、出版社、重要性、特殊性、趣味性、已經出版的中譯本信息,等等。
這49個專題可分兩大類。及時類是文學,以大國文學分,有德語文學、英國(語)文學、西班牙文學、意大利文學等;以地區文學分,有美洲西班牙語文學、亞洲文學、中歐文學、北歐文學、東地中海及馬格里布文學等;以體裁分,有歷險小說、歷史小說、偵探小說、短篇小說、游記、科幻小說、日記、書信、戲劇、自傳回憶錄、少兒讀物等。再細的分類則有美國小說、法國小說、法國詩歌等。第二類是文化,我們可以看到音樂、藝術史、連環畫、歷史、戰爭、革命、哲學、政治、宗教、風俗、美食等專題。
書尾附有諾貝爾文學獎和法國五大文學獎(龔古爾獎、勒諾陀獎、費米娜獎、美第契獎、法蘭西學士院小說大獎)的全名錄,以及《讀書》雜志1977—1987年評選的每年20本圖書的書目。
——從來沒有這樣一本書,讓任何一個讀書人面對它心生敬畏,發現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多自己未曾讀過的書。
藏書,宛如一個世界。
1. 49個專題49種經典,法國《讀書》雜志遴選,推薦世界上值得閱讀的2401種理想藏書。不斷更新,暢銷全球二十余年。
2. 《世界文學》主編余中先傾心翻譯修訂,的讀書指南。
3. 全新中文版:增補2401種圖書的中譯本信息,從這里,請中國的讀者通往書的天堂。
4. 典藏附錄:收錄諾貝爾文學獎、龔古爾獎、勒諾陀獎、費米娜獎、美第契獎、法蘭西學士院小說大獎全名錄,及法國《讀書》年度20種好書(1977—2010)。
5. 典雅精裝:滿足愛書之人對于一本的書目之書的典藏之愛
皮埃爾·蓬塞納 法國《讀書》雜志主編 余中先 《世界文學》主編,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年從事法國文學作品譯介工作,翻譯介紹了奈瓦爾、克洛代爾、阿波利奈爾、貝克特、克洛德?西蒙、阿蘭?羅布-格里耶、昆德拉等人的小說、戲劇作品三十多部。獲法國政府授予的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余寧 青年譯者
譯者序
序言 哎!假如我讀過《讀書》雜志的《理想藏書》—— 貝爾納?皮沃
前言 為什么要有一種理想藏書—— 皮埃爾?蓬塞納
理想藏書的全部書目
I 全世界的文學
1 德語文學
2 美國小說
3 美洲西班牙語文學
4 英國(語)文學
5 亞洲文學
6 東地中海及馬格里布文學
7 西班牙文學
8 中歐文學
9 法國小說
10 法國愛情小說
11 法國詩歌
12 意大利文學
13 盧西塔尼亞語(葡萄牙、巴西)文學
14 北歐文學
15 俄羅斯小說
II 從小說到連環畫
16 歷險小說
17 歷史小說
18 游記與探險記
19 神鬼魔怪作品
20 偵探小說
21 科學幻想小說
22 短篇小說
23 雜文小品
24 畸型作品
25 回憶錄與自傳
26 日記與筆記
27 書信
28 戲劇
29 作家及作品
30 如鏡之書(文學批評)
31 各時代的藝術
32 音樂
33 攝影與電影
34 少兒讀物
35 連環畫
III 歷史與知識
36 歷史
37 歷史名人
38 古代與我們
39 戰爭
40 造反、革命和反革命
41 歷史謎案與重大事件
42 政治
43 哲學
44 宗教
45 人文科學
46 禮儀、風俗和傳說
47 科學
48 美食
49 笑的作品
后記 藏書宛如一個世界——阿蘭?若貝爾
附錄
諾貝爾文學獎
法國的文學獎
龔古爾獎
勒諾陀獎
費米娜獎
美第契獎
法蘭西學士院小說大獎
為什么要有一種理想藏書
皮埃爾?蓬塞納
一種巨大無比的藏書室應該收錄有"二十幾個書寫符號的所有可能的組合(這數目盡管龐大,卻并非無窮),即是說,可能在所有語言中表達的一切"。興許,我們從中將會看出那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帶有神秘反響的故事的主題,由那個世界主義文學家瞎子斯芬克司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所想像出來,并將屬于我們今后的閱讀神話:《巴別圖書館》。但我們總是常常忘記注意到:出于作者特別鐘愛的一種對稱效果,博爾赫斯曾經還特地寫了另一個故事《鏡子與面具》,他在其中講述了一個關于一位詩人苦苦尋找以其自身便能包含任何詩歌的惟一之詞的故事。"這正好與《巴別圖書館》相反,"他這樣說道,"代替書籍數量上的一個無限數的,是一個無限意義上的惟一的詞。"
構建一種"理想藏書"的想法和愿望,可以被置于兩個烏托邦的無法交集中。它得調和兩者,一邊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專制,涉及所有可能的書籍,另一邊,則是尋找一部必需的作品,自身包含一切。然而這個不可解的方程式,任何熱衷于文字讀物的人遲早有24小時要面對的這一方程式,碰上了一個十分世俗的事實:時間是有限的,尤其對那些嗜讀如命的人來說。我們計算過,一個每周必"吞噬"一本書的雅士端人,算他讀上60年,到也只能"吞下"3 120本書。
就算每周能讀三部作品,我們這回可算遇到了一位真正的大食量人士,也還是達不到10 000本書的標線。一個小玩藝兒,面對著數以百萬計值得關注的書籍,各種開本的、用各種語言撰寫的、涉及各種奇妙主題的、隱含著最聞所未聞的夢想的書。
這無法估價的財富在好幾個世紀的過程中逐漸積攢,并繼續增加著價值——每年15 000部新作在法國產生——怎樣接近它,掌握它,更好地享受它?即便是一個偶爾讀之的讀者也能預感到流浪的局限。無序的好奇心帶來的快樂被某種有序排列的需要所取代,而藏書室,無論是私人還是公共的,所體現的正是這種有序排列的物質性。這樣一來,一個"理想藏書"的構架便以此種形式出現,一個必要卻又無償的舉動,一個終日不斷開始的無法證實的悖論,或是一種能偶然得益的消遣。
1950年,雷蒙?格諾(和博爾赫斯一樣,他是《理想藏書》的另外一位守護精靈)采用一種公眾投票式的方法玩了一把?,F在輪到我們嘗試冒險了。在對來自不同領域的百余位專家的細致調查之后,并且同時提出了——當然——前所未有的游戲規則。這些規則,它們的原則有時是武斷制定的,它們的使用經常是專制的,但如果沒有它們的存在,這一計劃就不可能實現。此外"藏書(bibliothèque)"這個詞的希臘詞源"biblion(書籍),thêkê(柜子)",難道不是已經設想了這種規整的主意嗎?
說到《理想藏書》的起源,首先有一種渴望,要以一種實用的方式回應一個被不斷反復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不但來自出版商,而且還見于學校里或報紙上:在某一領域里到底該讀些什么作為基礎?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設想提出一種推進式的閱讀建議,就像用方塊來填充盒子一樣。我們不妨打個比方,假設某個讀者試圖在美國小說方面入門。我們首先提供給他一份帶有說明的10種最基本的書,而后推進到25種(其中包括最初的10種),再增加到49種(先前的25種一并收錄在內)。為什么是49這個數?在這個7的倍數的數字本身的魔力之外,還有一種愿望,要以一種仍然保留一個空格有待填充的方式(給第50個),體現出這本《理想藏書》的游戲特點和開放特點,它總體上很自然地包括了49個章節或者寧可說是49欄圖書專架。在每一欄專架中,作品全都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這也就是說,除去10種、25種和49種這三個層次外,沒有其他的劃分等級。
我們的挑選局限于可以找到法語版本的書目。但是,作為補償,我們給非法蘭西的文學保留了一個很大的位子,如此,便有超過四分之三的保留書目是譯本了。然而,一些斷版的作品時不時地被提到,這或許——希望如此——能夠推動一下它們的再版。考慮到多方面之間的一種平衡,我們盡可能審慎地迫使自己遵守的另一個重要規則是:對于49種書中的每一種,一位作者只能被選擇一次,并且,被選中的這一本書就不能再被選入其他章節中。有異議嗎?
顯然。但是這種禁令卻有一個很大的好處,來迫使我們建立一個充滿"應和"(correspondances)——這個詞幾乎就跟在波德萊爾筆下的一樣——的理想藏書書目,將最不同的標準混雜在一起,施行一種整合,從各種文學文類到各種知識形式,中間還包括地理或是歷史。尤其是,我們不準備把有關作家的一系列參照作品排成一列,而不得不將一位作家的作品放在不同的視角來看。讓我們拿莎士比亞的例子來說:他的《哈姆雷特》出現在"戲劇"欄目中,《十四行詩》出現在"英國文學"欄目中。不錯,另外還有"神鬼魔怪作品"書架上的《仲夏夜之夢》,或者,"政治"書架上不那么被期待的《理查三世》,它和柏拉圖的《理想國》、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以及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排在一起。誰又能否認,莎士比亞是一位有其自己特色的非凡的觀察家、闡釋家,甚至還是縱論權勢的理論家呢?
《理想藏書》的雙重索引有助于,在所有情況下,每次都能找到作家和作品被歸到哪些相應的欄目中,它們在某處的缺席通??梢杂伤鼈冊趧e處的在場得到解釋。此外,書中還有很多花邊材料——歷史日期、語錄、觀點和看法、參考書目、游戲——用于對我們的選擇作一些說明和補充。
至于選書這件事本身,除了一些無用的遁詞之外,我們又該如何證實呢?如果說,有些作品顯然是被強推給我們,那么,大多數入選作品則是依據我們的興趣判斷,而某些作品可能被明目張膽的偏見給排斥了。這都是無法爭辯的。我們只能說,兩年來,在這一計劃的工作中,我們隱約看到,孔子的一段教誨多少還具有現實意義: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以提問形式出現的一點懷疑:這本書,《理想藏書》,能否在某種理想藏書的書庫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者說,它是不是就像一顆已離開大氣層的衛星,卻繼續著與地球的交流活動?它是否已經屬于另一個世界了呢?博爾赫斯也許會喜歡這個謎的。
我帶著仰慕和渴望之情,注視著這本《理想藏書》。
——貝爾納·皮沃,法國著名讀書節目主持人
藏書宛如一個世界。
——阿蘭·若貝爾,法國作家、記者、電視導演和制作人
內容還可以,但是不值這個價格,不僅僅是小貴
推薦法國人的書還是多了點
專業,厚實,寫的非常好!
之前買過余先生翻譯的光明版的,看到新版又買了一本,不僅全新翻譯,還增補了許多使用信息,推薦購買!
《理想藏書》這本工具書除提供49個專題,值得藏書人參考。
不是我想要的書,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好厚重的一本書。
這個新版本的裝幀比舊版的強很多倍,跟主要的是內容上有大的擴充和更新,值得擁有。
同題,相當有感覺~原來 評論還是兼職積分,才 知道~~全都補上~
書價甚昂,印數不知,書籍裝幀、印制都非常不錯,自身就是一本值得典藏的書籍!
非常喜歡這樣的指南工具書,值得收藏,增長見識
聽人推薦,買了一本。發現這本書自身就是藏書,平時不大用得上,不過其中涉及的面很廣,對于閑暇人士,是常備的工具書。
每本書籍的介紹很簡單,感覺不痛不癢,對我來說作用不大,心痛我的百元大鈔啊。
買了這本書,可以推薦給你一些好書,讓自己張見識
對學習西方文化有幫助,特別是理解西方文學、詩歌、歷史、哲學有極好的引領作用。
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書,書中介紹的書值得收藏及閱讀的書,可以以此為借,豐富自己的知識。
推薦的書目很多,且介紹詳細,又有中文出版相關信息,方便購書,簡單一句話:贊!
很大很厚實的一本書,不過現在感覺用處并不大。姑且收藏吧。
對于喜歡讀書的人,想了解世界文學的讀者,可是一本好的字典。
我對外國文學了解不是很多,就推薦的中國的書來看,不是特別有代表性,不過外國人看中國可能和我們自己看本來就有差別吧,可做藏書的參考。
對世界文學的介紹豐富而精要,是文學作品“閱讀”指南,是值得珍藏的“理想藏書”。這么長的等待,值得!
很快,上午下單,下午就到了。書也很棒。理想的一次購物體驗。
小小的遺憾:這本書書內有兩頁缺角而影響到看不完整句子,等待換貨回來。其實包裝還不錯,整體感覺也不錯,紙質也好。
內容和內涵極其豐富,很早以前就想要買的書,法國的作品多有小缺憾,因為是法國人編的,自然是這個角度。
大部分是歐美的書,亞洲的書很少介紹,中國的就更少了,拍案驚奇和自傳也登入名單,太讓人吃驚了,也算是個看書的人,這二本書都沒看過,特別是自傳,才知道還有這玩意!汗顏啊汗顏啊。。。還有寒山的詩25首!暈?。。。〈致苑艘槐椋@一百年,我們的經濟是落后的!我們的文化也是很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