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錯案的哲學:刑事訴訟認識論圖書
人氣:125

錯案的哲學:刑事訴訟認識論

...
  • 所屬分類:圖書 >法律>訴訟法/程序法>刑事訴訟法  
  • 作者:(美)[拉里·勞丹]著,[李昌盛]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301259542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6
  • 印刷時間:2015-06-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作者簡介

拉里 勞丹(Larry Laudan),1941年生于得克薩斯州奧斯汀,21歲畢業(yè)于堪薩斯大學物理系,1965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先后任教于倫敦大學、匹茲堡大學、弗吉尼亞工學院、夏威夷大學、得克薩斯大學法學院及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他是美國當代最負盛名的科學哲學家和認識論學家之一,美國前哲學學會分會主席。他在科學哲學和認識論哲學領域內的代表作主要為《進步及其問題:科學增長理論芻議》(1977)、《科學與假設》(1981)、《科學與價值》(1984)、《科學與相對主義:科學哲學對話》(1990)、《風險論》(1995)、《超越實證主義與相對主義》(1996)和《前方的危險》(1997)。自2002年開始,他的研究興趣轉向刑事證據學,開創(chuàng)了刑事司法認識論哲學研究的先河,集中體現在《刑事訴訟認識論》(2006)之中,在刑事法學界、證據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譯者李昌盛,1977年8月生,安徽六安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首批重慶市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第二屆重慶市中青年法學專家,主要從事刑事訴訟法學和證據學的教學研究。已在《清華法學》等期刊上20余篇,出版?zhèn)€人專著一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3項,研究成果曾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7次。

目錄

引言 思考法律中的錯誤

及時編 分配錯誤

及時章 破解合理懷疑

第二章 固定證明標準

第三章 清白、證明責任和積極辯護的難題

第二編 證據規(guī)則和程序規(guī)則的缺陷

第四章 評價證據和程序

第五章 沉默的被告人、沉默的證人和麻木的陪審員

第六章 口供、毒果和其他的排除規(guī)則

第七章 雙重危險和錯判無罪:讓罪犯和法官擺脫困境?

第八章 錯誤規(guī)則的可疑動機:價值沖突

索引

譯后記

在線預覽

譯后記

不管人類怎么努力設計程序規(guī)則和證據規(guī)則以防止錯誤裁判,都不可能徹底防止錯案的發(fā)生。這不是我們保持現狀慰藉自我的借口,恰是我們不斷尋找制度缺陷以增強司法制度的真相發(fā)現能力的不懈動力。近年來,隨著一些冤假錯案在中國的曝光,刑事司法的公信力也受到重挫。從當前學界的研究傾向來看,大多將矛頭指向了中國刑事司法的權利保障缺陷,甚至將錯案的發(fā)生歸咎于中國刑事訴訟強調發(fā)現客觀真實的傳統(tǒng)理論。

這是一個令人感到困惑的研究方向。發(fā)生了錯案,無疑表明當前訴訟、證據制度在避免錯誤判決方面還與理想的制度之間存在差距,我們應當認真"檢查"刑事司法當中的每一個"零部件",尋找阻礙真相發(fā)現的"故障"何在,然后再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檢修"。我們恰恰需要認認真真地從"發(fā)現真相"的角度徹底反思我國當前的訴訟制度,我們關注的重點應是"認識論"問題,而不是"權利論"問題。后者只有在其與真相發(fā)現之間產生關聯的時候,才有研究的價值。

此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認識論是一個迄今為止都沒有定論的哲學問題。刑事法學家、證據法學家乃至法哲學家可能缺乏深厚的理論知識儲備,更不用說如何將其恰如其分地運用到法律制度當中。當代世界最知名的科學哲學家之一勞丹教授在六十多歲高齡的時候,開始自學法律,并將其哲學思想運用到刑事程序、證據制度當中,寫出了《錯案的哲學:刑事訴訟認識論》一書,堪稱真正填補了"理論空白"。

勞丹教授在"學術轉型"之前,就已經是享譽世界的知名哲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知名法學教授萊特在歡迎詞當中曾如此評價勞丹的學術影響力:"當前在世的科學哲學家中,其學術影響力和重要價值可以與勞丹教授媲美的,真可謂屈指可數。"勞丹教授在研究刑事訴訟問題之前,已經出版了多本原創(chuàng)性的科學哲學著作,其中包括《進步及其問題》(1977年)、《科學與假設》(1981年)、《科學與價值》(1984年)、《科學與相對主義》(1990年)以及《超越實證主義和相對主義》(1996年)等。他的作品曾被翻譯成漢語、法語、意大利語、日語、俄語和西班牙語等多國文字。勞丹教授不僅著述豐碩,而且也曾任教多個知名學府。他曾任教于倫敦大學、劍橋大學、夏威夷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墨爾本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羅切斯特大學、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等知名高等學府。如今已經七十多歲高齡的老先生,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得克薩斯州以"講師"( Lecturer)身份在該州奧斯汀分校法學院講授"法律認識論"課程。譯后記

不管人類怎么努力設計程序規(guī)則和證據規(guī)則以防止錯誤裁判,都不可能徹底防止錯案的發(fā)生。這不是我們保持現狀慰藉自我的借口,恰是我們不斷尋找制度缺陷以增強司法制度的真相發(fā)現能力的不懈動力。近年來,隨著一些冤假錯案在中國的曝光,刑事司法的公信力也受到重挫。從當前學界的研究傾向來看,大多將矛頭指向了中國刑事司法的權利保障缺陷,甚至將錯案的發(fā)生歸咎于中國刑事訴訟強調發(fā)現客觀真實的傳統(tǒng)理論。

這是一個令人感到困惑的研究方向。發(fā)生了錯案,無疑表明當前訴訟、證據制度在避免錯誤判決方面還與理想的制度之間存在差距,我們應當認真"檢查"刑事司法當中的每一個"零部件",尋找阻礙真相發(fā)現的"故障"何在,然后再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檢修"。我們恰恰需要認認真真地從"發(fā)現真相"的角度徹底反思我國當前的訴訟制度,我們關注的重點應是"認識論"問題,而不是"權利論"問題。后者只有在其與真相發(fā)現之間產生關聯的時候,才有研究的價值。

此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認識論是一個迄今為止都沒有定論的哲學問題。刑事法學家、證據法學家乃至法哲學家可能缺乏深厚的理論知識儲備,更不用說如何將其恰如其分地運用到法律制度當中。當代世界最知名的科學哲學家之一勞丹教授在六十多歲高齡的時候,開始自學法律,并將其哲學思想運用到刑事程序、證據制度當中,寫出了《錯案的哲學:刑事訴訟認識論》一書,堪稱真正填補了"理論空白"。

勞丹教授在"學術轉型"之前,就已經是享譽世界的知名哲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知名法學教授萊特在歡迎詞當中曾如此評價勞丹的學術影響力:"當前在世的科學哲學家中,其學術影響力和重要價值可以與勞丹教授媲美的,真可謂屈指可數。"勞丹教授在研究刑事訴訟問題之前,已經出版了多本原創(chuàng)性的科學哲學著作,其中包括《進步及其問題》(1977年)、《科學與假設》(1981年)、《科學與價值》(1984年)、《科學與相對主義》(1990年)以及《超越實證主義和相對主義》(1996年)等。他的作品曾被翻譯成漢語、法語、意大利語、日語、俄語和西班牙語等多國文字。勞丹教授不僅著述豐碩,而且也曾任教多個知名學府。他曾任教于倫敦大學、劍橋大學、夏威夷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墨爾本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羅切斯特大學、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等知名高等學府。如今已經七十多歲高齡的老先生,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得克薩斯州以"講師"( Lecturer)身份在該州奧斯汀分校法學院講授"法律認識論"課程。

本書是勞丹教授目前出版的的一本"法律認識論"著作。出版之后,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很大反響。勞丹教授把該書稱做是他的一次"思想試驗":假設刑事訴訟是以發(fā)現真相、避免錯誤作為它的核心價值目標,那么應當如何構建我們的證據、程序制度?整本書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問題展開:一是如何減少錯誤;二是在錯誤不可避免時,如何分配兩種不同類型的錯誤(錯判有罪和錯判無罪);三是如何調和減少錯誤與其他非認知論的價值目標(如效率、各種各樣的權利等)之間的沖突和矛盾。這無疑是中國學界、政策制定者和社會大眾都非常關心的"元問題"。尤其是勞丹教授有關兩種錯誤如何分配的理論,令人耳目一新,卻是一個幾乎被中國學界忽視的問題。

本書翻譯工作前后歷時三年。但由于能力和知識儲備有限,錯漏不可避免。幸好有北京大學出版社的陳康編輯細致、認真的編輯、校對,避免了許多錯誤,特此致謝!北京大學出版社蔣浩先生為聯系該書的翻譯版權也頗費周折,在此深表謝意!

由于勞丹教授的"功力深厚",本書雖名之為"認識論",但整本書并沒有探討多么艱深的認識論理論,而是盡可能以一種通俗易懂的寫作風格來撰寫此書,所以本書適合所有關心"錯案"的讀者閱讀。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翻譯錯誤,敬請不吝賜教!

李昌盛

2015年5月于天高鴻苑

媒體評論

簡而言之,勞丹以一種頭腦冷靜的、單刀直入的和理性的哲學視角,解構了美國刑事訴訟,刻下了現代哲學研究的鮮明痕跡——訓練有素、睿智深刻——極其縝密的思維,就像一束激光,聚焦于研究主題,就所研究問題,進行了盡可能深刻的分析。

——Ronald J. Allen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11-14 20:30: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涵豐富,內容扎實

2017-11-16 10:19:50
來自灰原哀**的評論:

2016-01-28 17:19: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都好

2016-05-15 22:25: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05-28 11:10:27
來自幸福毛**的評論:

為別人買的,朋友很滿意。

2016-06-29 09:35: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07-11 11:22: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挺好的

2016-07-11 21:12:4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的書,得認真讀讀。

2016-07-14 08:22:15
來自jecnl93**的評論:

DD????

2016-07-28 04:31:38
來自kangny1**的評論:

和你作生意很舒服。很負責,謝謝啦,以后合作。

2016-07-28 06:45:09
來自易仁杰**的評論:

很好!滿意!

2016-08-04 13:38:12
來自易仁杰**的評論:

很好!滿意!

2016-08-04 13:38:47
來自尋找麥**的評論:

速度好快 昨晚下單 今天上午就收到啦

2016-09-05 13:23:44
來自sofiama**的評論:

感謝老板,送個真誠的好評!

2016-09-08 23:50:59
來自維奇斯**的評論:

2016-11-03 22:19:06
來自御風閣**的評論:

好評

2016-11-26 17:06: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挺好的,以前從來不用去評價,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積分,自從知道評論之后積分可以抵現金了,才知道評論的重要性,積分的價值,后來我把這段話復制了,走到哪里,復制到哪里,既能賺積分,還非常省事,特別是不用認真的評論了,既健康快樂又么么噠,哈哈哈

2016-12-13 16:10: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評

2016-12-15 13:28: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都喜歡當當,下次繼續(xù)

2016-12-22 09:10:0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book,nice作品,

2017-01-05 16:43:34
來自請***(**的評論:

值得閱讀,非常滿意

2017-01-10 11:00:00
來自請***(**的評論:

值得閱讀,非常滿意

2017-01-10 11:05:1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比較不錯,正版!

2017-02-27 15:32: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朋友推薦的,很不錯。

2017-03-21 22:49:2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滿意,很喜歡

2017-03-29 17:47:5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認識論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

2017-04-23 21:38:0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紙質不錯

2017-07-07 16:27: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想來評價,只是買的書太多,一個一個評價太累,太浪費時間,買書的數量就說明了我的態(tài)度,很喜歡當當,就是以后書再便宜點就好了,,,

2015-10-01 12:30:55
來自蛙蛙04**的評論:

不錯的有深度的閱讀選擇之一~~錯案不僅僅是個錯誤

2016-02-18 19:12:3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