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以近代國學大師為撰述對象的大型學術叢書,引"國學熱"風氣之先。評價和把握國學大師的學術成就及其傳承脈絡,助讀者認清中華學術的發(fā)展道路,了悟世界文化的大趨勢。
劉師培評傳
總序張岱年
重寫近代諸子春秋錢宏(執(zhí)筆)
序張豈之
英文提要
引
劉師培評傳
劉師培就在此年改名光漢,以恢復漢族主權為己任。他傾向于用革命手段將清貴族的專制統(tǒng)治推翻,并參加過當時的暗殺行動。1904年10月,黃興等人在湖南策劃華興會武裝起義,計謀泄露,被迫逃奔到上海,萬福華曾在上海設秘密機關策應湖南起義,起義未成,萬福華與黃興在上海會面。這時,廣西巡撫王之春被罷官居于上海,萬福華憤慨他曾經(jīng)倡親俄謬論,又主張借法兵鎮(zhèn)壓民變,遂與劉師培、林獬謀刺王之春。劉師培將張繼所贈的手槍借給了萬福華。萬于是在上海四馬路金谷香西菜館行刺王之春,但因不精于射擊,刺殺未成,反而被捕,連黃興等人也被牽連入獄。
連年的革命宣傳和革命活動使劉師培在革命派知識分子群體中具有一定影響。1904年冬,龔寶銓、魏蘭、陶成章、蔡元培等在上海組織光復會,劉師培因蔡元培的介紹,也加入了這一組織。光復會有著比較濃厚的漢族傳統(tǒng)民族主義色彩。會名又稱復古會。它的黨綱只有"恢復漢族、還我河山"兩句話。其組織制度也比較嚴密,也很重視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劉師培主筆的《國民日日報》、《警鐘日報》等報紙以及《攘書》和鄒容《革命軍》,陳天華《猛回頭》、《警世鐘》,敖嘉熊《新山歌》等書籍,曾經(jīng)是陶成章聯(lián)絡會黨的宣傳書籍,對革命思想在浙江會黨中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光復會極力主張民族革命,代表了江南廣大人民長期以來強烈的反滿復漢的要求。它在長江下游和日本留學生中影響較大。
在參加光復會的同時,劉師培還參與了國學保存會的發(fā)起和組織工作。1905年初,以中國教育會為紐帶,以《警鐘日報》、《政藝通報》為主要園地的國學保存會在上海正式成立。2月23日,其機關刊物《國粹學報》正式發(fā)行。劉師培對國學保存會和《國粹學報》的籌辦,都起了重要作用。
國學保存會和《國粹學報》反映了20世紀初年革命排滿聲浪中的一股"研究國粹、保存國粹"的思潮,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江浙一帶進步知識分子從傳統(tǒng)思想文化探索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論表現(xiàn)。早期以主要篇幅從事國粹宣傳的報刊是鄧實、黃節(jié)于1902年2月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政藝通報》,該報內(nèi)容分政、藝兩部分。它一方面積極介紹西方各種學說,以期開啟民智,表現(xiàn)了向西方學習的要求,一方面大量宣傳國粹,激發(fā)民族愛國思想。為了推動國學的研究,鄧實等人積極從事組織活動。早在1903年冬,《政藝通報》即刊出了倡議組織國粹學社的消息,后因時事變遷而中輟。直到"甲辰冬季之月"改稱"國學保存會"的團體才在上海正式成立。該會的宗旨是"研究國學,保存國粹"①,抒發(fā)經(jīng)世愛國之志。其入會條件:一是捐款,二是捐書。特別強調(diào)要"搜求古人遺籍",包括"古人已毀版之書,或尚有版而不多見之書,或?qū)懲晡纯讨畷?,或久佚之?②,乃至古物、古金石碑版。在國學保存會成立后不久,1905年2月23日,該會創(chuàng)辦了《國粹學報》。該報編輯發(fā)行所設在上海四馬路老巡捕房東面的惠福里,由鄧實任總纂,主要撰稿人有鄧實、黃節(jié)、陳去病、劉師培、馬敘倫、章太炎、田北湖、黃侃、王國維、羅振玉、王闿運、廖平、柳亞子、鄭孝胥等50多人,多數(shù)是國學保存會的成員。該刊以"發(fā)明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開辟了社說、政篇、史篇、學篇、文篇、叢談、撰錄等欄目。主流是在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過程中闡發(fā)他們關于民族民主革命的設想。在1907年冬天以前,該報富有革命性和思想性,在民族民主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理論地位。劉師培自始至終參與了《國粹學報》的編撰,對于國粹派的理論觀點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作用。
還可以
不多說,好東西
贊爆!
收到,非常好,物美價廉,每次買都買不少。這么好的東西不買沒道理。
不錯
0k
這個系列很不錯。適合深度理解大師的學路歷程!
goodgood
還沒看,應該不錯。
替我們科長買的,一系列都不錯。
目標:收藏全套!
非常好,謝謝當當!
雖然在時代中是一個保皇黨,到學術史上很有創(chuàng)建的人物
學一點國學,提一點個人素養(yǎng)。讓國學發(fā)揚光大??!這本書非常不錯,讓我深刻了解國學的深厚內(nèi)涵。謝謝,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