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縣檢察院、紀委工作8年,承辦各類案件200余件,所領導部門連續兩年在全省紀委查辦案件考核中名列前茅的辦案人員的工作技能總結;這是一本指引青年檢察官在體制內正向思考的勵志書。
從法學院進入檢察院、法院等司法機關的年輕法律人,在面對法律理想與現實的區別、法律知識與實務的脫節時,如何在當前的法治環境中堅持法律人應有的法治理想,如何在工作中掌握實用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技能,如何寫出一份正確有用的法律文書,如何在面對繁重的工作時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與人交流、協作,如何管理團隊,在法律職業中脫穎而出,正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技能,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得走。《檢察官的7項核心技能》源于一線實踐,少談理論,多講操作,不說教,不抱怨,強調技能對法律人成長的核心作用。
葛鵬起,1983年生,云南省昆明市人,畢業于云南大學,法學學士。先后任昆明市宜良縣檢察院公訴人,宜良縣紀委監察局紀檢監察室主任,宜良縣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副局長,宜良縣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局長。
在縣紀委工作期間,所領導的部門連續兩年在全省紀委查辦案件考核中名列前茅。所查辦案件被《檢察日報》《云南電視臺》《云南法制報》《昆明日報》《春城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技能① 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關于理想和信念
節 韓劇中的檢察官為什么受女性歡迎
一、韓國檢察官工作穩定、待遇好
二、韓國檢察官常被人看作是高學歷的專業人才
三、韓國檢察官的權力大
第二節 中國檢察官面對的八大困
后記 沒有人比我們更渴望法治
當初,大家為什么會選擇法學這個專業?
我這些年聽過各種各樣的理由,有喜歡法學的,有認為當律師掙錢的,有看了韓劇認為檢察官很酷的,有認為法官坐得高很威風的,有不知道為什么就選了的,搞笑的是一個哥哥,他是填錯志愿的。
其實我剛上高中時想當的是警察,記得那時高一,因為想當警察,我在我的文具盒里面(用筆記本電腦的說法是B面)鄭重地寫下了幾個字:昆明市人民警察學校。這是以我當時的成績能實現自己夢想的一所學校。后來自己想當還不過癮,我當時的同桌是一個男生,成績比我好,我就對他說,你的成績比我好,你也要當警察。盡管他再三表達了自己無此"大志",我還是趁他不在時,在他的文具盒里也鄭重地寫下了幾個字:云南省公安專科學校。
他當然沒有當警察,我自己在高三時也毀了約。好像是高三的下學期,中央電視臺有一個欄目叫《東方之子》,專門采訪一些中國的成功人士,有24小時的中午,節目里采訪了一位叫岳成的律師,講了他從縣城到省城再到京城的故事,講了他的創業過程和執業理念。節目里的這個人堅定、睿智、談吐不凡,當時就把年少的我給鎮住了。我毅然決定棄戎從筆,志向也從一名威武的人民警察變成了當一名羽扇綸巾、舌戰群儒的律師。于是,在填志愿時我所有的專業填的都是法學,是否服從調配上都填為:否。
我如愿讀上了法學,終成為了一名檢察官。
現實并沒有當初想象得那么美好。在這十多年的法學教育與法律實踐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現階段中國的法治現狀。
西方人對法律的信仰原本就是有傳統的。1608年11月10日,一個星期日的上午,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希望親自進行案件的審理,也做一回法官,但遭到了全體法官的反對。國王勃然大怒,并準備以叛國罪來威脅法官,當時的大法官柯克引用著名大法官雷克頓的名言來回答國王:"國王在萬人之上,但在上帝和法律之下。"在西方,法學原本就是神學的一部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是來源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也就有了"自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法官是僅存的介于人與神之間的職業"的說法。
而在中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是不夠的。2014年,在央視有個叫《中國好歌曲》的節目中,有個叫蔡振鴻的24歲成都小伙寫了一首川話版的說唱歌曲《老子明天不上班》,這首歌火遍了微博、微信朋友圈和各大視頻網站,點擊量上百萬。在原版歌詞中有一句"不要說我人爛,這個社會爛得遭不住,法律擺在那他……有幾條做咯數"。看看,這可能就是現在中國老百姓對法律真實、無奈的看法與表達方式。
國人早就知道"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是統治階級的工具,但是我們現在缺少的并不是工具(法律的條文規定),而是對法律的信仰。
是的,正如伯爾曼的一句被法律人熟知的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
法律也是一門職業。我們要靠法律這門"手藝"養家糊口,沒人愿意餓著肚子去高談什么民主、法治,說什么公平、正義。作為一名法律人,我深深地知道:沒有人比我們更渴望法治。一旦你學習了法律,不管你是國外名校的JD,還是國內自考生,也不管你學習了法律之后有沒有去從事這個職業,我相信,"法治"這顆種子一定已經在你的內心深處埋了下來。
本書源自我平時寫的一篇篇零散的小文章,當我寫到4萬來字時,在微博上聯系到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曾健老師,請他幫忙看看。后來,曾老師把書稿推薦給了負責法律實務圖書的本書的策劃編輯陸建華老師。兩位老師都是學法律的,雖然嚴格地講現在都不是在從事法律工作,但這并不妨礙我對他們作為"法律人"的認同。曾老師現在主要精力放在出版法律和人文交叉的書籍上(這有點像喬布斯),而陸老師對法律實務類書籍情有獨鐘。法治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長出的是這棵法治大樹的另一條枝干。
每個法律人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變著國人對法治的看法,推動著中國法治的進步。不管你是基層的檢察官還是國務院的總理,我們都是法律人,都應當有一個法律人的"法治"理想,但法治的推進不能只靠理想,還得靠技能,得靠你把所學的法律知識運用到一個個案件查辦中,一次次出庭公訴中,一份份法律文書中。
如果連我們都不信仰法律,我們還能指望誰?
葛鵬起
2016年1月18日
隔頁摘錄
技能①
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關于理想和信念
1. 我不反對法律的進步,只是希望法律的進步要和當下的條件相適應,就當前的職務犯罪偵查而言,如果偵查手段跟不上法律的進步,或者法律對犯罪認定的規定過嚴,很大程度也會放縱犯罪,讓犯罪分子有空子可鉆。
2. 法治的進步對司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種新型案件不斷發生、犯罪分子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現代檢察官如果認為只要掌握法律知識就可以,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3. 要讓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去法庭上面對可能有10年、20年經驗的老律師的"挑刺",我認為這不是對個人的責難,而是對法律的不負責。
4. 我們不害怕謊言,我們更害怕的是誤解。
5. 在中國從事法律職業,特別是做一名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檢察官,如果沒有理想和信念作支持,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是不行的。
6. 不管你從事的是什么職業,職業技能是你能做到的讓自己立足的為數不多的事情之一。
技能②
快速掌握業務基礎知識
1. 法律實踐知識框架的構成,決定了你在法律職業這條路上要走和能走的方向,決定了你法律職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個人收入(這點主要是針對律師)和發展。
2. 法律工作是一項要求我們博聞強記的工作,在博聞的基礎上還有大量需要我們記憶的核心知識。
3. 在你與犯罪嫌疑人的審訊較量中,你對案件情況到底了解多少,問題有沒有問在點子上,有沒有觸碰到他靈魂深處不可告人的東西,這些都是審訊能否成功的關鍵。
4. 不應該把學習新知識的責任都推給單位,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這里的不負責不單是指對工作,還包括對自己。
5. 大家與其整天在關系的"紅海"中廝殺,不如從自己身上找找潛力,發現一片自己能把握的個人能力的"藍海"。也許,學習法律以外的其他知識就是一條進入"藍海"的通道。
技能③
快速提高法律實務技能
1. 凡成功者都是主動出擊,你不能等、不能靠,只能主動學習技能。
2. 在整個刑事訴訟中,有很多知識和技能是檢察官不了解和不擅長的,所以我一直認為,在很多方面,警察、法官和律師都值得檢察官去學習。
3. 一名的檢察官一定要是一個虛懷若谷的人,一個不故步自封的人,一個善于學習他人的優點和長處的人。
4. 證據審查能力應該是一名合格檢察官的核心能力,是應該,也是值得檢察官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磨煉的技能。
5. 不管是什么能力,只要對團隊有用,能夠幫助到別人,你就會在這個團隊中有一席之地,得到團隊的認可與信任。
6. 要想提高自己的法律實踐技能,一定要在辦案中及時總結,再用總結的知識去指導自己的法律實踐,之后再總結,再實踐,從而迅速提高自己的辦案能力。
技能④
寫好檢察業務法律文書
1. 在我們遵循著規范與的同時,還須在辦案中用自己的認真與細致發現對方寫作上的法律漏洞,通過"咬文嚼字"在訴訟中贏得勝利,憑借精準的法律用詞、的條文引用防范對方的進攻。
2. 檢察業務法律文書寫作出現問題的兩大原因:一是由于法律的基本功不扎實,問題出在了法律上;二是由于沒有專門地學習過法律文書的寫作,不知道如何去正確表述和撰寫,問題出在了寫作技巧上。
3. 法律文書寫作與其他應用文寫作的不同在于法律文書寫作是在法律思維的指導下進行的。
4. 法律人在進行法律文書寫作時,一定要有證據意識,"證據是法律之王"。
5. 寫好《審查報告》,功夫其實不在寫作技巧上,而在技巧之外的法律功底、閱卷、證據審查、訊問(詢問)等各種辦案能力上。
6. "認定事實"撰寫的就是一個案件的事發經過,也包含著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要素"。
7. 欲學偵查辦案,先學偵查筆錄。
技能⑤
檢察官高效工作的秘
恰逢轟轟烈烈的司法改革推進之時,青年才俊葛鵬起之《檢察官的7項核心技能》出版,頗具示范價值。當此大勢,作者傾盡基層實踐所凝聚的智慧,條分縷析,向心緒不寧的年輕法律人傳遞"核心技能"之術,用心良苦,貫穿其中的是"司法是仁者之術"的大道。勢、道、術,值得讀者好好思量。"法律讀庫"力薦。
--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趙志剛
法律既是門藝術也是門技術,想做好檢察官需要高超的職業技能。回想當年初入檢察院,內心恐慌,若有人適時系統地指點迷津,或許就能更快地找準自己的角色。80后檢察官葛鵬起如同工作中帶你的那位師父,他根據自己多年檢察工作經驗總結的《檢察官的7項核心技能》平實易懂,強調技能對法律人成長的核心作用,相關文章在"法律讀品"推出后引起許多讀者的共鳴,值得每位檢察新人學習。
——"法律讀品大讀梟" 陳錦
非常透徹的見解,如醍醐灌頂!
很不錯的一本書
很有啟發,值得一讀
發貨速度很快
非常務實,非常實用,功夫到家。
打折過的,你懂的
已經在當當網上購書有五六年了,其中也遇到過各種問題,但當當網總是能妥當解決,希望當當網越辦越好
書不錯,物流也快!
還可以吧,客服服務還不錯,給好評。
一般吧,堆積而成的,沒啥營養 不推薦
非常詳實可靠的法學著作,名家、大社聯合出品,法律工作者必備之良師益友。
書本很好。
要有工匠精神。技能,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得走。 學會本領,到哪都有你一席之地。
講道理,這本書通篇都是“大道理”,或許是公開出版物的原因,沒什么干貨。
雖然是隔壁公司寫的,但真的寫的不錯,法院小伙伴 也可以學習一下
推薦給所有檢察新人,一定要看看,非常符合實際
內容實用,文字生動貼切,是一本指導辦案的好書,值得推薦
書不錯,適合檢察院新手看,手把手教你入門,很詳細,面面俱到
不錯,對于小白來說值得一讀,入職前可以先買來看看。
師兄的作品值得拜讀一番,對于即將步入公檢法系統的我來說。
你想要的穩定是哪一種?公務員這一鐵飯碗真的意味著一輩子穩定嗎?每個人的答案都不會一樣。對于我來說,很多人下班后大牌喝酒那樣的生活確實是在浪費生命,拜托一輩子很短誒,難道要過那種一眼望到頭的每天只是在扯日歷的生活嗎?我的選擇當然不是。這本書作者教會了我最基本的一個生存方式,那就是掌握好一門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得走的硬技能才是重中之重。好書當讀無數遍。
同行的著作,看來看看。文筆輕松,而且看得出是一個善于留心,善于總結的人,對新檢察官來說,確實值得一讀,有不少收獲。
這是我的偶像寫的書,真心不錯,希望未來的自己能成為真正的檢察官。
書是正版,但一點不好看,甚至還有大量篇幅講怎樣操作辦公軟件,還這么貴,很后悔買了這本書。
講真,我是看了男神檢察官好看才買的啊。可是書的內容竟然太棒了,怎么說呢?這本書不是那種只在講法律的書不太容易認真讀進去的書,而是關注技能,關注如何學習法律的書,里面還講了如何高效工作,如何與人溝通,非常實用,尤其對我們剛剛進檢察院完全不知所措的新人來說,更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引方向的經驗之談,且內容很有趣,大量干貨之后穿插一兩段幽默的話,感覺輕輕松松進收獲了知識。不得不說,作者真是太厲害。
我前前后后看了十遍八遍了,簡直是太實用了。第一次遇到把技能可以如此詳細周全地說清楚的書。棒棒噠!無與倫比!完美!
非常不錯的書,適合法學專業及各類法律工作者看,很有啟發。作者是年輕的80后,有很多共鳴。
檢察工作入門書,內容涵蓋檢察業務的主要方面,作者的工作經驗非常有助于青年檢察官的成長,建議新入職檢察院的人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