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李銀河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圖書
人氣:138

李銀河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

在中國,李銀河教授的名字和她的先生王小波的一樣,也是一個接頭暗號,更是一種立場,人們通過對他們名字的喜愛或忿恨程度,可以從人群里識別出自己的同類。認識李銀河老師十幾年,我心中的她顯然和公眾眼里那個咄...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隨筆  
  • 作者:[李銀河]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69901894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6
  • 印刷時間:2015-05-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編輯推薦

在中國,李銀河教授的名字和她的先生王小波的一樣,也是一個接頭暗號,更是一種立場,人們通過對他們名字的喜愛或忿恨程度,可以從人群里識別出自己的同類。認識李銀河老師十幾年,我心中的她顯然和公眾眼里那個咄咄逼人的“斗士”“女權主義分子”“性少數群體旗手”印象不一樣。她是那么平易近人,那么恬淡、質樸,內心又異常豐富、細膩、智慧。過去十年,我編輯過李銀河教授和王小波先生幾乎所有的作品,涉及多家出版社的各種版本。在這眾多的作品中,大多是學術方面的,關于LGBT的,關于婚戀家庭的,關于社會學其他內容的,做為學術上的晚輩,我實在沒有資格評點什么。學術外,有關她真實生活的作品也有幾部,其中接近生活中她真實狀態的,應該有兩本:一本是2013年夏天出版的《李銀河:我的生命哲學》(這本書出版過程相當不順利,內容有較大刪節),另一本就是這本2015年的作品《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講述她的內心在現實和超然之間,一次次的矛盾和掙扎。作者寫作此書時,已是退休后隱居鄉間或海濱時所作,文中既有梭羅式的自由沉思,又有福柯式的激情,還有海子那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灑脫。而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得以比較真實地保持了它的本來篇幅、風格、內容,對于一位有爭議的知識分子來說,這是很幸運的。希望讀者們能通過她,感受真實的李銀河老師。

——本書責編

我們把她看作特立獨行的人,但多年后你定能為她的勇氣和前瞻感動。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先行者,與普眾的認知和理解無關,只要她發聲,便有了意義。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李銀河的另一面,更貼近她的現實生活和精神追求吧。

——讀者 孔寧

李老師,你為自己活著,為愛人活著,為事業活著。你內心強大,經得起滄浪之水,看得到風花雪月。很多人渴望像您一樣活著,卻因為能力、因為勇氣、因為境界而做不到。好在有您替他們說了、做了。這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幸與不幸。

——讀者 耿彥欽

作者簡介

李銀河,當代中國影響力知識分子、著名社會學家,“先 鋒女權主義代表”,自由主義代表學者。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個文科博士后,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影響的人物之一。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影響中國30人”(與鄧小平等一起入選)。2012年從中國社科院退休后,隱居鄉間、海濱,她的名字和她的立場,仍然頻繁成為輿論的焦點和媒體的熱門。代表作《性社會學》《性的問題》《酷兒理論》《愛你就像愛生命》《李銀河:我的生命哲學》等。

目錄

及時季讓心追隨梭羅

做個無神論者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世俗修行的三個目標

具象的修行與抽象的修行

我的修行

參透與成佛

精心呵護自己的心靈

擺脫紛繁世事

我心追隨梭羅

修行就是為欲望設限

人生應追求什么

靜心

清心寡欲

參透之后

超脫

看破紅塵

出世與入世

凈化心靈

斤斤計較

如果不需要吃飯

第二季存在與意義

獨處悠閑靜修

芝麻人生

挑戰幽靈島

生之歡欣

學著去死

死亡準備

不朽與必朽

人生滋味

生命的度數

最難以忍受的活法

你有的就是你要的

要不要奮斗到死

徹底的思考

注視生命的流逝

論生存危機

追思與感悟

花開花落

終極問題的追問

我們生存的世界

時間的痕跡

緊張與焦慮

占有還是存在

你知道你多有名嗎?

如何看待名利

自然的與人為的

一味追求拔尖是幼稚病

什么是哲學?

心中的恐慌 123

第三季我心自由飛翔

如何獲得自由

自由與必然

自由與選擇

第四季愛是生存狀態 135

論異化

論激情

激情之愛的稀少

激情為什么不可持久

激情是人生中最可寶貴的

要激情還是要平靜

愛是最美好的生存狀態

沉浸在愛之中

對內心的好奇

對人充滿愛

愛情與自由

相認瞬間的甜蜜

愛是病嗎?

故意陷入愛情

超凡脫俗的精神之愛

精神之花

愛之包容

喜歡愛喜愛

在情感類型上的男女之別

偉大與張力

壓抑與升華

論欲望

理性與非理性

心如止水,心如沸水

小愛與大愛

第五季快樂優雅地活著

怎樣才能得到快樂

怎樣才能保持好心情

有限的快樂與無限的快樂

人生三樂

因存在而快樂

陽光與陰霾

痛苦與快樂

心中的狂喜

抽象與具象

生存原則

知足常樂

不與人比,不與己比

大環境與小環境

保持生命活力

保持內心沖動

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世間最有趣的事物

寧靜與優雅

向往優雅的生活

生活質量三維度

從容不迫

空閑時間

萬物皆備于我

為什么做事

細細品味生活

悠閑與文化

上帝的花園

為什么寫作

徹底地自說自話

在線預覽

心中一片恬靜

作為無神論者,可不可以有精神生活?很多人質疑這一點,以為只有有信仰的人才可以有精神生活,無論是信上帝還是信佛。許多科學家(甚至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到晚年都會皈依宗教,他們明知神并不存在,只是需要精神生活而已。

可惜我是個冥頑不化的無神論者,難道我就不可以有精神生活?我準備在此記錄我的靜修心得,因此將此書定名為《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其中所有文字只是直抒胸臆而已,并無探索哲學、啟迪大眾之意。說白了,就是我的自言自語,自說自話,是自己與內心的對話。

我的心中一片空曠。

每天早晨,我在海灘上散步,聞著微帶腥味的空氣,海風拂面。低低的灰色雨云在空中走得很快,這是在大城市中看不到的景象。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遠處的海天相接處那條分界線被晨霧弄得時隱時現,我的心中一片空曠。

夏天下午,我泡在溫暖的海水中,把頭舒舒服服地枕在那個巨大的游泳圈上,望著天上的云和無邊的海。我的心中又是一片空曠。

有時,我嘗試想象宇宙。在無邊無際的宇宙(有一種理論說,宇宙是有邊的,真是匪夷所思)中,無數的星球在虛空中游蕩。其中有一些星球上是有生命的,就像地球一樣。這些生命有的活得時間很短,比如蜉蝣,早上出生,晚上就已死去;有的活得時間較長,比如人,一般能活80多年,也就是3萬天上下。在從古至今數以億計的人相繼死去之后,地球照樣不緊不慢地自轉公轉,好像這些人并沒有存在過一樣。從宇宙的范圍來看,一個人的存在與逝去,甚至地球這個星體的存在與逝去都毫無意義,也就是說,沒有一點重要性。想到這里,我的心中像宇宙一樣空曠。

在我凝思時,生和死的界限模糊起來。人死之后,將和這天空海洋融為一體。在我死后,我的血和肉跟骨頭分離開來,化為細胞,消散在泥土中、空氣中和這無邊無際的海洋中。對,海洋。就在此時此刻,我萌生了將來要海葬的念頭。我的身體先在火中化為灰燼,然后被拋灑在空中,飄落無邊無際的大海。我回到了我來的地方。

那個我,從宇宙的角度看沒有一點重要性,然而對于我來說,它卻無比重要,無比珍貴。這本書是我與自己內心的對話,是我內心矛盾、掙扎的記錄。我想,正因為這一點,或許能夠引起他人的共鳴。

我的修行

修行是對人生意義的不停的追問、思考、踐行。人怎么能夠不追問這個大問題?如果不追問,豈非行尸走肉?因此,人不得不修行。 心中一片恬靜

作為無神論者,可不可以有精神生活?很多人質疑這一點,以為只有有信仰的人才可以有精神生活,無論是信上帝還是信佛。許多科學家(甚至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到晚年都會皈依宗教,他們明知神并不存在,只是需要精神生活而已。

可惜我是個冥頑不化的無神論者,難道我就不可以有精神生活?我準備在此記錄我的靜修心得,因此將此書定名為《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其中所有文字只是直抒胸臆而已,并無探索哲學、啟迪大眾之意。說白了,就是我的自言自語,自說自話,是自己與內心的對話。

我的心中一片空曠。

每天早晨,我在海灘上散步,聞著微帶腥味的空氣,海風拂面。低低的灰色雨云在空中走得很快,這是在大城市中看不到的景象。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遠處的海天相接處那條分界線被晨霧弄得時隱時現,我的心中一片空曠。

夏天下午,我泡在溫暖的海水中,把頭舒舒服服地枕在那個巨大的游泳圈上,望著天上的云和無邊的海。我的心中又是一片空曠。

有時,我嘗試想象宇宙。在無邊無際的宇宙(有一種理論說,宇宙是有邊的,真是匪夷所思)中,無數的星球在虛空中游蕩。其中有一些星球上是有生命的,就像地球一樣。這些生命有的活得時間很短,比如蜉蝣,早上出生,晚上就已死去;有的活得時間較長,比如人,一般能活80多年,也就是3萬天上下。在從古至今數以億計的人相繼死去之后,地球照樣不緊不慢地自轉公轉,好像這些人并沒有存在過一樣。從宇宙的范圍來看,一個人的存在與逝去,甚至地球這個星體的存在與逝去都毫無意義,也就是說,沒有一點重要性。想到這里,我的心中像宇宙一樣空曠。

在我凝思時,生和死的界限模糊起來。人死之后,將和這天空海洋融為一體。在我死后,我的血和肉跟骨頭分離開來,化為細胞,消散在泥土中、空氣中和這無邊無際的海洋中。對,海洋。就在此時此刻,我萌生了將來要海葬的念頭。我的身體先在火中化為灰燼,然后被拋灑在空中,飄落無邊無際的大海。我回到了我來的地方。

那個我,從宇宙的角度看沒有一點重要性,然而對于我來說,它卻無比重要,無比珍貴。這本書是我與自己內心的對話,是我內心矛盾、掙扎的記錄。我想,正因為這一點,或許能夠引起他人的共鳴。

我的修行

修行是對人生意義的不停的追問、思考、踐行。人怎么能夠不追問這個大問題?如果不追問,豈非行尸走肉?因此,人不得不修行。

修行的目標就是找到人生的意義,找到此生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并且去做這件事情。

當我們已經明明知道人生最終無意義之時,為什么還要徒勞無功地去追尋意義?答案在于,人生無意義這一論斷只是宏觀的論斷,是整個人類及其活動在宇宙中的定位;從微觀的角度看,每一個人的生命還是有意義的,對他自己有意義,對周邊的人有意義。

對于個人來說,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快樂而充實地度過每24小時,好好享用自己這幾十年的光陰和生命。

對于我來說,生活中最值得追求的是美與愛。這是我最想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的事情,也是對于我自己的生命最有意義的事

情,最有趣的事情。因此,對于我來說,追求美,享用美,創造美,追求愛,享用愛,創造愛,就是我的修行。

當人靜心修行之時,住宅仿佛變成了山洞,自己不再是一具簡單的肉身,而是面壁的修行者。物質生活變得不再重要,人仿佛變成了一團精神。

修行時,人更貼近了生存的本真狀態,人沒有了欲望,沒有了雜念,沒有了心靈的紛亂和困擾,進入了一個純凈的存在狀態,這個狀態無限地接近不存在,也就是生之前和死之后的狀態。

修行時,人有了一種俯瞰的視角,俯瞰世間萬事萬物,就像造物主看人間世,人的七尺之軀全都變成小螞蟻和肉蟲子,在不知所以地忙碌和蠕動,不知所終。

人會有走出洞穴的沖動,那就是去做點使自己感到享受的為自己帶來快樂的事情。人會時不時走出修行的洞穴,然后再回到洞穴之中,尤其在受傷和煩惱的時候,應當回到修行的洞穴之中,療傷,擺脫煩惱。

其實,整個的存在就是一次從洞穴中的出走,最終人還是會回歸洞穴。

擺脫紛繁世事

在三亞海邊,樓下散步時,常常會聽到婉轉的鳥鳴,但是從清晨開始,就可以聽到不遠處傳來打樁機咣咣的打樁聲,電鋸刺耳的切割聲,遠處汽車行駛的聲音,各種噪音蠻橫地鉆入耳膜,就像紛繁的世事強行鉆入人靜謐的生活。

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是可以擺脫紛繁世事之時,沒有會議,沒有采訪,沒有電話,沒有電郵,徹底安靜。我現在已經快達到手機24小時也不響一次的境界,當初為什么就沒有決心像李零那樣根本不要手機呢?這就是真正做學問和半真半假做學問的人的區別了。

人生在世,不理世事是不可能的,除非選擇出家的生活。每當在佛教圣地見到那些面無表情的和尚、尼姑,覺得自己并不喜歡他們的生活方式,原因一是不自由,二是要犧牲掉一些世俗的享受,而這兩種東西對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超凡脫俗這一點是可取的。于是我想到,能否選擇一種既自由自在又超凡脫俗的生活方式呢?答案已找到:這就是我現在的靜修生活了。

我喜歡目前的生活方式。每天過著幽靜的精神生活,聽聽室內樂,隨心所欲地寫點什么,看看書,看看電影,偶爾與朋友聊幾句天。物質生活取極簡風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說了句話引我深思。她說:那些貪官搞幾個億干什么用啊,自己用不完,留給子女把子女也害了,因為他們除了享受什么也不會了。我由此聯想到一般人,很多人在拼命掙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專心致志,不眠不休,到老了才猛然醒悟:一輩子就這么過去了,還沒享受生活呢。掙錢從手段變目的了。一位做生意的熟人說,做生意會上癮。何止是做生意會上癮,很多俗事都會上癮,比如做官也會上癮的,升了處長還想升局長,升了局長還想升部長,最終能達到“與人奮斗其樂無窮”的境界。難道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在靜修生活中,感受到人生的寧靜和甜美,就像剛泡好的鐵觀音,一絲清香沁入心脾;就像室內樂綿延不絕的旋律,春雨一樣滋潤著心田。

清心寡欲

靜修的一個主要目標是清心寡欲。

清心寡欲首先要擯棄的就是名利之心。追名逐利是世人全都無法超脫的事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世俗生活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超脫。就連出家人有的都做不到,如坊間所傳“處級和尚、科級尼姑”的笑談,真真滑天下之大稽。不要說真正發生了這樣的事,僅僅空穴來風,也反映出人心的浮躁。佛門原本是真正的清靜之地,而如今就連這樣一個清靜的角落也沒有剩下。

清心寡欲其次要擯棄的是人際關系。在世俗生活中,人際關系是煩惱的來源,由雙方投入的深淺輕重多少的差異所致。無論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關系,一個人投入多,另一個人投入少,就必然造成矛盾,只有雙方投入一致的,才不會造成困擾。而除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關系大都一深一淺,一輕一重,一多一少,只要人一較真,就會造成痛苦;親情關系按說不至于如此,但是父母付出多兒女回報少的情形也不在少數,反之亦然;

友情關系是雙向選擇,稍不如意可以一拍兩散,應當是比較輕松的關系,但是靈魂的投契也很難得,而且仍然有深淺輕重多少的問題,一方深、重、多,另一方淺、輕、少,如果是前者會痛苦;如果是后者會給對方帶來痛苦。所以只要還渴望人際關系,就很難獲得內心的清靜。

清心寡欲最終要擯棄的還是自身的欲望。正如叔本華所說,只要還有未滿足的欲望,人就會處于痛苦與折磨之中。人生修煉的最終目標是要到達身心全無欲望的境界。欲望是痛苦之源,只有做到全無欲望,才能最終獲得內心的安寧。

在做到了清心寡欲之后還有一個危險,就是陷入叔本華鐘擺的另一端:無聊。他說,人生在欲望未得滿足時陷在痛苦的一端,在欲望全都滿足之后又會擺到無聊的一端。為了避免無聊,的出路是去過一種審美的生活。心情平靜無比,優雅無比,每日審美,如果有可能,去創造一些美出來,這將是人生修煉的較高境界。

媒體評論

說起來李銀河的父母和我們父母都是八路出身,但此八路不同彼八路,我們的父親中道折翼,被打入了另冊,所以小波和銀河在家世背景上有霄壤之別。當時小波在街道廠當一個小工人,處在社會底層,而李銀河已然在山西大學畢業,分到國務院政研室工作,在中南海里上班。

事情還不僅如此,當時李銀河年紀輕輕,已經在中國政壇上出了名。當時正是撥亂反正,宣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時候,她和另一個女孩寫了一篇政治文章,被發表在人民日報的頭版,二版上,前面還鄭而重之地加了編者按。這分明是前途似錦的征兆。據小波說,她是全國關心政治的青年的偶像,每天寄來的讀者來信要用麻袋裝。

所以說,他們之間的差別不可謂不大,換了別的女孩,就是不去攀援高枝,大概也不會和小波交朋友。應該說,在李銀河身上存在一種俠女氣質,或者說,有一種追求傳奇色彩的浪漫情思。

按照普通人的觀念,李銀河的聲名地位十倍,百倍于小波,但她卻說她自己算不了什么,小波才是不世出的天才。小波寫出的作品,她是及時個叫好者。“太好了,沒人能寫得這么好”,這些熱烈的夸獎極大地鼓舞了小波的信心。

說李銀河是小波的最狂熱的啦啦隊,是一個公允的說法。這個啦啦隊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特別是在他早年缺乏自信的草創時期。對于一些前程難料,需要鼓起勇氣,奮勇直前的人生事業來說,只要把士氣鼓舞起來,則大勝可期。據我看來,李銀河有著常人難及的自信心和不畏挫折的人生勇氣,當時她把這種勇氣像內力一樣灌輸給小波,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使他覺得內氣充盈,天下事無不可為,好像就要風生肘腋,摩翅云天了。他們二人都鄙視世俗生活,對市井生涯,特別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之類的凡庸小事視為畏途,所以一拍即合,共約要振衣千仞之崗,過一種超脫世情的高尚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在浪漫精神中結合,這就是說,結婚成家了。他們二人都無心張羅俗事,按一般標準來看,他們的日子過得潦草之極,也就是沒餓死而已。按照我媽的說法:“他們在一塊兒吃什么,吃精神嗎?”按照小波丈母娘的說法:“這一對寶貝放到一起,就差給他們脖子上各拴一塊大餅了。”我毫不懷疑,他們二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過著極其豐富,極其高尚的精神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練就了喝風屙煙的本事。

李銀河可以一連幾天靠吃餅干度日,不以為苦。小波也是得混就混,實在口中淡出鳥來的時候,才動手炒點菜吃。對他們的境界,一般人只能高山仰止而已。據小波說,李銀河過日子比他還馬虎,有24小時,她買了幾個松花蛋回來,跟小波說,達令,我們今天有好東西吃了。打開挎包一看,松花蛋早就擠得稀爛,連皮帶殼和包里的種種雜物均勻地混在一起。小波雖是丈夫,但輕易不讓老婆做一回菜,不為別的,就因為她廚藝不佳,炒出的菜實在難以下口,而小波的味覺之敏感是舉世罕有其匹的。

至于其他家政,也沒達到居家過日子的起碼水準。有一回我妻子上他家去,小波想泡杯茶待客,伸手去拿廚房餐桌上的杯子,一拿沒拿起來,二拿還是沒拿起來,第三次運足力氣,吱啦一聲,總算拿起來了。原來那東西已經被積年的油垢黏在桌面上。如今想來,他們倒是大有孔夫子賢徒顏回的風范:“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在沒結婚前,他們就商定了要長久地過一種豐富的精神生活。為了這個目的,他們決定不要孩子,以避免被纏入凡庸瑣事中。后來他們二人都到美國讀書。按照他們對人生的理解,人生苦短,所以要秉燭而游。雖然手里沒多少錢,他們還是以最節省的方式游遍全美。八十年代中我和他們一起游過佛羅里達,乘一輛二手車,晚上睡帳篷,白天在樹林里撿柴禾舉火造飯,倒是野趣十足。

他們二人游國,接著又游遍歐洲。買了通行全歐的火車票,住著青年旅館,為了節省,在早餐的免費面包上抹上厚厚的黃油,吃得直拉肚子,在意大利被小偷光顧,在梵蒂岡差點被從看臺上擠落下去,但終于把世界上可看的東西看了個七七八八。

這是他們的精神盛宴的一部分。他們放棄了平庸的世俗享受,在精神的餐桌上大快朵頤,浪跡天涯,遍歷天下美景,處處尋找美的感受,好像要乘著浪漫的云霓翩然仙去。這是我輩塵世中的俗物拍馬難及的。

——節選自王小平《我的兄弟王小波》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pkhsf**的評論:

精裝,扉頁上有作者簽名。紙張厚實,內容真誠,很好。

2015-08-25 13:21:50
來自粉可愛1**的評論:

不錯,大多數觀點都很贊同,少數有些極端。是喜歡思考人生的人應該看的一本書。

2015-11-05 16:37:31
來自babyfan**的評論:

李老師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作為一個有自己思想的老師,我想說李老師,加油!

2015-11-03 10:10: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讀李銀河類書,趕上活動買,真是劃算,值得擁有,很好

2016-04-23 10:55: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李銀河,這里書還是比較好看的,但是他的性學書我從來沒看過。

2016-04-23 23:03: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給媽媽買的。脾氣火爆的媽媽很喜歡她的這個冷靜睿智的同齡人,簡直是她的粉絲,知道她的生日、愛情故事。。。

2017-08-16 23:07:55
來自china86**的評論:

前幾天才發現李銀河這個人,了解了一下她的作品,就買來一讀,

2016-09-22 22:04: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最具公眾影響力的社會學家,真誠坦露內心世界,包裝很完美,內容很精深!

2016-08-16 14:22: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為何要修行?自己的心靈安個家,給欲望設個限!

2016-07-29 08:11:19
來自漂泊者**的評論:

從去年年底的她的私生活被曝光,我就一直在關注李銀河,先后買了她的《我的生命哲學》和這本書,很好看。現在手里這本當然也很棒!講述一種超然的生活態度,其實內容完全與宗教無關,不知干嗎取這么個書名!還有,當當發貨速度快,贊~但是快遞員不打電話,而是一條條的發短信聯系,煩人,我的短信又不是包月的,取個快遞花了5條信息費!

2015-06-01 12:49:07
來自圓舞**的評論:

第一次看李銀河的書,主要是因為喜歡王小波。沒想到,王小波的眼光果然不錯,挑的老婆很棒。

2016-04-22 20:31: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值得擁有,李老師和她愛人王小波出的每本書都喜歡看

2016-11-05 18:36:39
來自feen**的評論:

從接觸她的第一本書起,就喜歡上來,所以一直想多買幾本,多學習學習。這次活動購買,很優惠,也很值得擁有。

2016-08-28 10:40:48
來自夏***(**的評論:

李銀河老師,支持你!最主要價格也實惠,第一次在當當買書,包裝也很好!

2017-04-24 09:32: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李銀河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 印刷挺好的,寫的是李銀河女士的一些人生感悟,適合閑的時候看看。

2017-08-30 17:32:13
來自a***i(**的評論:

李銀河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 所謂愛屋及烏吧,因為王小波而了解了李銀河,也是很有思想的一本書,走在時代前列

2017-05-23 16:08:2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李銀河是一個很真實很誠懇的社會學家。這本書能夠更多的了解真實的李銀河。推薦。王小波的時代四部曲也不錯,順帶推薦。

2017-06-23 16:23:19
來自思湘君**的評論:

強調無神論,但是一樣靜修,實際上,禪宗正是如此,禪宗雖然屬于佛教,但是其思想之神在心中,而非外界的神靈。

2016-05-03 18:17:37
來自潮周子**的評論:

現在網絡雞湯盛行,有的沒有營養,有的還有毒。多喝雞湯,不如吃點干貨。李老師是真正的生活達人,身體力行。讀讀李老師的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能夠迎刃而解。

2016-08-01 15:23:39
來自b***2(**的評論:

社會學家李銀河,“出柜”后首次坦露曾經的矛盾和掙扎;理性、睿智、快樂、自由的李銀河,澄明、痛楚、從容、詩意的美麗人生

2017-04-28 11:32: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銀河女士專攻性學讓人敬爾遠之。但此1書值得認真閱覽。第一她行文真誠。第二她文風樸素。第三她出口膽大c。少有知識女人的假小心。是一本認真、嚴肅的好書。非常喜歡。

2016-09-15 17:53:59
來自lsw999**的評論:

以前只知道李銀河老師是因為性學專家,現在看來,李老師已經達到了相當。具有哲學高度的認識,并且能夠將哲學和現實生活的小事,以及人的最根本問題相結合,所以,細微未到位,非常好看。

2016-10-04 10:21: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銀河的簽字很帥!這是一本讀起來輕松,但卻引人深思的書。也許是同齡人的原因,許多認識和思想多有共鳴,而坦蕩真誠的表達、行云流水的文字和精美雅致的裝幀,使人愛不釋手。發貨快遞都很給力,點個贊。

2015-07-03 10:51:30
來自riversi**的評論:

包裝很好,印刷也很好,整體感覺不錯。還沒仔細閱讀。李銀河是個思想家,她的書更多的是給人以思想的開拓和啟迪,盡管有個人色彩,但是中國非常需要這樣不媚俗、不屈就、敢說真話獨立思考的作家。物流超級快,一天到貨,贊一個。

2015-09-21 00:45: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當我們已經明明知道人生最終無意義之時,為什么還要徒勞無功地去追尋意義?答案在于,人生無意義這一論斷只是宏觀的論斷,是整個人類及其活動在宇宙中的定位;從微觀的角度看,每一個人的生命還是有意義的,對他自己有意義,對周邊的人有意義。

2016-08-09 00:35: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李老師,你為自己活著,為愛人活著,為事業活著。你內心強大,經得起滄浪之水,看得到風花雪月。很多人渴望像您一樣活著,卻因為能力、因為勇氣、因為境界而做不到。好在有您替他們說了、做了。這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幸與不幸。

2017-10-18 14:46:4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平靜的一本書,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里欣賞美,看到美,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在恨和嫉妒等等痛苦的時間上,本來生命就很短。。。。值得讀和深思的一本書

2015-06-14 13:36: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形式與內容結合得很好的一本書。紙質、裝幀、頁面設計都很美。李銀河仿佛手執魔杖,讓你能瞬間逃離喧囂,遁入精神上的凈土。書是塑封的,簽名是凹印在封面上的。

2017-08-20 18:26:1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