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方與圓大全集圖書
人氣:258

方與圓大全集

取象于錢,外圓內方"是近代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領袖黃炎培為自己書寫的立身處世的座右銘。這里的"錢",指的是中國古代所用的銅板——圓形,中間透著一個棱角分明的小方孔。 銅錢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做人要外圓內...
  • 所屬分類:圖書 >成功/勵志>處世學>為人處世  
  • 作者:[趙凡禹],[孫豆豆]編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超值金版
  • 國際刊號:9787542935519
  • 出版社:立信會計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7
  • 印刷時間:2012-07-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方"體現在做事上,就是方正,即遵循規矩,遵循法則。人們常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是"方"的道理。一個人要想干出一番事業,要真正懂得為人處世玄機,要想工作順利,生活快樂,沒有"方"做支撐,是難以實現的。但是,僅僅依靠"方"又不足夠,還需要有"圓"的包裹。圓是策略,是機變,能夠建立豐功偉業的人,必然是能謙虛圓滑、靈活應變的人。凡是惹是生非、遇事坐失良機的人,必然是那些性格執拗不會變通的人。孔子說過:有向學之志的人,未必能夠取得某種成就;取得某種成就的人,未必每件事情都合乎原則;而每件事情都合乎原則的人,未必懂得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可見,只有將"方"和"圓"的智慧有機地結合起來,該方的時候方,該圓的時候圓,方外有圓,圓中有方,方圓相濟,才能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成就一番事業。

編輯推薦

"圓",是處世之道,是一種寬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是居高臨下、明察秋毫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這個世界上受歡迎、受愛戴的那些人物無不是具有"方"之靈魂。

目錄

及時篇 方與圓——大智慧和大包容的統

在線預覽

第1章方是剛,圓是柔

人不可無剛

"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這里的剛就是指原則。魯迅曾說:"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是說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話。"很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把握不住自己,在心中不活不覺喪失了剛,因此也就喪失了原則。比如,要保持一定的個性,要懂得適可而止,要講誠實,守信用等等。一個人若無原則,就會成為"軟骨病者"。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做人原則都是不可丟失的。

明朝有位尚書名叫楊熹,是江蘇吳縣人,他對自己要求嚴格。有24小時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在一個園林之中游玩時,竟然順手摘下了樹上的兩顆李子來吃。醒了之后,他非常自責,他說:"這是因為我平時對于義和利,認識不夠清楚的緣故,才會在夢中偷吃人家園子里種的李子啊!"為了此事,楊熹幾天不吃飯以懲罰自己。

人生在世,必須有自己立身處世的原則和標準。在這種標準的要求下,有所為有所不為,即符合標準的,哪怕孤身一人,也要堅守到底;不符合自己標準的,即使有再大的誘惑、再多人的鼓舞,也決不隨波逐流。

如果不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則將一事無成。比如,一個人計劃花三年的業余時間寫一本書,但他是個沒有原則的人。朋友叫喝閑酒,為了面子,去了;同學叫搓麻將,盛情難卻,去了;同事邀請打牌,為了關系,又去了。如此三來兩往,弟兄們感情是維護住了,但計劃寫的書三年過去了才寫了個開頭,照這樣下去,恐怕再過2年他也無法完成他的計劃。

王師傅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醫生囑咐他一定要少喝酒,盡量不喝,他也給自己規定平時盡量不喝,如果實在推不掉就以三杯為原則,堅決不超過三杯。

可是,生活中應酬很多,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常常要推杯換盞,邊喝邊聊。幾杯酒下肚之后,在朋友的再三勸說之下,腦袋一熱,什么三杯原則,五杯又能怎么樣?于是,放開肚子喝了起來。結果喝得酩酊大醉,誤了其他的事不說,自己的老胃病又犯了,而且愈加嚴重了,后悔不迭。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度,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超過了這個度,就是沒有原則。什么事情沒有原則,只會帶來不良后果,而不會有什么好的結局。

但是,這又是一個講究合作的社會,每個人都不能獨自一個人生活。你要想獲得成功必定需要周圍人的支持、合作、幫助、理解,孤家寡人將一事無成。所以,你很多時候不得不去迎合別人,以獲取別人的喜歡和信任。但這并不是讓你處處為了迎合別人而去改變自己,抹殺自己的個性,失去自己做人的原則。

在社會生活中,由于分工和能力的不同,必然要有領導者和被領導者。既要有人運籌帷幄,掌管大局,又要有人身體力行,動手去干。但是,不管干什么,都要有自己的原則、自己的立場,不能一點兒主見沒有。這里的原則既包括辦事的方法,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的立場、原則,少了哪個都會給你帶來困難,并將影響你的生活。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而又什么都不失去。你必須學會選擇,學會放棄。這就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是目的,"有所不為"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有一個企業的老總是一位非常敬業的企業家。他事必躬親,公司里的事,無論大小,他都要親自過問。他手下雖然有5個副總級的人,但他不放心,不放權,一個人忙得團團轉,結果身體累垮了,企業還是不斷出現問題。

因此,"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與"舍得"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語云:治國之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其實,何止是治國之道,它也是做人的一條重要原則。要想"有所為"就必須"有所不為";"有所不為"是為了更好地"有所為"。做到了這一點,一個人將終身受益無窮。

過剛則無彈性

方代表原則性和是非觀,是對人生方向的整體性引導。它遵循傳統的道德規范,又不失做人的個性。

堅守方正沒有錯,但是如果過于剛直,就失去了做人的彈性,容易得罪人,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古人常說:過剛易折。所以,我們在堅守方正的同時,也要保持做人的彈性,把握好"火候",適可而止,否則受苦的只能是自己。

唐德宗時,楊炎與盧杞一度同任宰相。盧杞是一個除了逢迎拍馬之外一無所長的陰險小人,而楊炎卻是一位滿腹經綸的才子。

楊炎性格過于剛直,不屑與盧杞這種小人往來。為此,盧杞一直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算計楊炎。

有一年,節度使梁崇義背叛朝廷,發動叛亂,德宗皇帝命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前去討伐。楊炎認為李希烈為人反復無常,堅決阻撓重用李希烈。

但是德宗已經下定了決心,對楊炎說:"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可是,剛直的楊炎并不把德宗的不快放在眼里,還是一再表示反對任用李希烈。這使本來就對他有點不滿的德宗更加生氣。

不巧的是,詔命下達之后,正好趕上連日陰雨,李希烈進軍遲緩,德宗又是個急性子,于是就找盧杞商量。盧杞便對德宗說:"李希烈之所以拖延徘徊,正是因為聽說楊炎反對他的緣故,陛下何必為了保全楊炎的面子而影響平定叛軍的大事呢?不如暫時免去楊炎宰相的職位,讓李希烈放心。等到叛軍平定之后,再重新起用楊炎,也沒有什么大關系!"

盧杞的這番話看似為朝廷考慮,而且也沒有一句傷害楊炎的話,但德宗果然聽信了盧杞的話,免去了楊炎的宰相職務。

就這樣,一味剛直的楊炎丟掉了相位。

違背道義、逢迎權勢固然會毀壞名氣、喪失氣節,但一味剛正不阿,不懂得保護自己,掩藏自己,那么,最終受苦的就只有自己。所以,我們在想維護自己方正剛直的同時,也要學會一點圓滑,學會掩藏住自己的鋒芒,讓別人在你身上找不到話柄。

韓忠和張浚都是一家大型企業的研發人員,今年年初,他們部門的主管離職,新主管本該從資歷出眾、業績過人的韓忠和張浚兩人中產生,沒想到,從總公司"空降"下來的副總,一意孤行,安排自己的手下秦輝坐上了這個位置。

這位新上任的研發部主管秦輝,此前對本部門一知半解,又缺少經驗,沒能和同事建立起有效的溝通,工作上的種種失誤引得眾人怨聲載道,其中,以張浚的聲音較高。張浚一方面為秦輝的領導不力生氣,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和韓忠打抱不平,他一向就是直炮筒脾氣,一來二去,就和秦輝結下了怨憤。

時過不久,研發部門發生了一樁意外,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秦輝為了撇清關系,將所有的責任推給了張浚,將其辭退。

韓忠得知這個消息后,心里也很不平。他知道自己也不容于秦輝,從此更加小心謹慎。

秦輝本對韓忠也忌憚頗深,辭退張浚后,恨不能把他也一并除去,免得礙手礙腳。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韓忠慎言慎行,讓他挑不出一點毛病來,只能放過他。

韓忠懂得適時收起自己的鋒芒,才得以保身。可見圓融的重要。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圓融處世,那么,才華橫溢就可能變成清高自傲,個性十足就可能化為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當我們堅守自己的剛直的時候,很可能已經因為不懂得圓滑而得罪了別人,而此刻,那些對你心懷忌恨的人,很可能就躲在某個角落,等著找你麻煩。

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不會舒服。所以,與其過于堅持自己,去得罪別人,不如適當地圓滑一點,表面上跟誰都合得來,內心里卻有自己的分寸。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群中隱藏自己,不至于要時刻提防別人的算計。

上善若水,以柔克剛

剛正的東西由于過于堅硬,更容易折斷,而圓融如水,可以隨意變形,就不會因為環境或者外力的原因而受到任何的損傷。做人要有原則,同時也不能缺少彈性。圓融的人,能夠看透對方的需要,適時地調整自己,所以更能適應社會,獲得別人的支持和認可。

傳說,商容是商紂王時的大夫,因屢次直諫荒淫無道的紂王,結果遭到貶謫。后來,紂王剖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商容感到心寒,便躲進深山之中,避世隱居,不問世事。武王滅亡商朝后,天下大定。周室表彰商容,想召他出山,商容婉言謝絕。他遺世獨立,靜心養性,修得一副仙風道骨,雖然年歲已過數百,仍然精神矍鑠,面色如童。到了春秋末年,老子降世,商容知道他不是平凡人物,便收他為弟子,傳授他天地玄機,處事妙道。

據說有一次,商容得了重病,自知將不久于人世。老子匆匆趕來問候老師。他先詢問了老師的病情,然后對老師說:"先生的病確實很重了,有什么教導要囑咐弟子的嗎?"

商容說:"乘車經過故鄉的時候要下車,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老子說:"過故鄉而下車,大概是表示要不忘故鄉吧?"

商容說:"對了!那么,經過高大的古樹的時候,要快速地走過,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老子說:"經過高大的古樹要快速地走過,這大概是說要尊敬德高望重的長者吧?"

商容說:"是啊!"然后張開嘴給老子看,說,"我的舌頭在嗎?"

老子說:"在。"

商容又說:"我的牙齒還在嗎?"

老子說:"不在了。"

商容說:"你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嗎?"

老子說:"舌存而齒亡,這不是說剛強的東西已經消亡了,而柔弱的東西還存在嗎?"

"說得好啊!天下的事理正是這樣。你沒看見那水嗎?天下萬物,沒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積水為海,則廣闊無際,深不可測,大至于無窮,遠極于無涯。百川灌之,無所增加;風吹日曬,沒有減少。上天則為雨露,下地則為潤澤。萬物沒有它不能生長,百川離開它不能成功。奔流起來不可遏止,無形無狀不可把握。劍刺不能傷害它,棒擊無法打碎它。刀斬不會斷,火燒不能燃。它鋒利無比,可以磨滅金石;強健至極,可以承載舟船。深可滲進無形之域,高可翱翔于縹緲之間。涓涓細流回旋于川谷之中,滔滔巨浪翻騰于大荒之野。水為什么能夠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因為它柔軟潤滑,所以能夠出于無有,入于無間,攻堅克強,無可匹敵。弱而勝強,柔而克剛,世上沒人不知,然而無人能行。你明白了嗎?"

老子說:"先生說得太好了!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確實是萬世不易的定理。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柔軟脆弱,死后尸體就變得僵硬堅挺。草木活著的時候,又柔又軟,一死就變得枯槁堅硬。所以剛強的東西是走向死亡的東西,柔弱的東西是生機勃勃的東西。軍隊太強大,容易被消滅;樹木太堅硬,容易被吹折。兩國相爭,弱國勝;兩仇爭利,柔者得。皮革太堅固,容易破裂;牙齒比舌頭硬,所以先消亡。堅強的東西能勝不如自己的東西,柔弱的東西則克超過自己的東西。所以強大的東西處于劣勢,柔弱的東西居于上風。積弱可以為強,積柔則就為剛。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

商容欣慰地笑了,說"你已經得大道了。天下道理都已經被你說盡了,我還有什么需要留給你的呢?"

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是道家守柔主靜的動靜觀,這里面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法。商容對老子講的"舌頭與牙齒"的故事,以及"水"的能量,均在證明"柔"與"剛"的辯證關系。

從大宇宙的時空觀念來看事物,我們會品味出道家人生態度的獨特理念。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本體,很難說有大、小、弱、強之分,任何事物都在變化中運行,沒有的勝者和敗者。明白這個道理,有助于人們把握自己對待人生的態度。

過柔難以成功

過柔難以成功。有些素質、人品及機會都很好的人,因為優柔寡斷的性格,一事無成。美國化工協會會長、FMC公司總裁威廉?沃特說:"如果一個人永遠徘徊于兩件事之間,對自己先做哪一件猶豫不決,他將會一件事情都做不成。"

韓信身經百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是一員頗具智勇的戰將,可是,他的"大智大勇"卻難以掩蓋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在長達四年的楚漢相爭期間,如果韓信既不從項羽也不屬劉邦,自樹一幟,即可同劉、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且當時的環境也為他自立提供了多次機遇。但由于他優柔寡斷的性格,他最終不僅失去了自立為王的機會,還把命搭了進去。

韓信率兵伐齊,斬了齊王田廣,占領了齊國,不僅擴大了疆域,也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這時,他已統帥數十萬大軍,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當時楚漢相爭的形勢是,韓信叛劉歸項則劉滅,向劉背項則項亡。如果韓信自樹一幟就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在劉邦與項羽相爭得最激烈時期,諸侯各據一方,群雄逐鹿,各逞其能。在風云變幻的楚漢相爭中,英雄輩出,居然有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蒯通,他把當時天下的形勢看得極為透徹。他深知"天下權在信",于是拜見韓信,從當時的形勢,韓信所處的環境與他的實力,以及他將來得天下的利益等諸方面苦口婆心地規勸他造反自立。可是韓信考慮許久還是猶豫不決,"先生言之有理,容我權衡一下,再做決定。"蒯通認為韓信已被自己說服,便告辭了。

蒯通本以為韓信是個胸懷大志的人,將來一定能做出經天緯地的大事業,可他等了數日,卻不見韓信有要自立為王的跡象,便又找韓信,說:"希望將軍快做決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韓信當即回答說:"先生請不要再費心了。我考慮再三,自從歸漢后,劉邦肯把將軍大印交給我,讓我統領數萬大軍,現在又封我為齊王,如果我忘恩負義,必遭報應。況且我擒魏豹、平趙、定燕、滅齊,立下戰功累累,又一向以忠信對待他。我想漢王不會虧待我的。".

蒯通聽后,明知再勸也沒用,轉身告退。他擔心招惹是非,便仰天長嘆,佯裝瘋癲,逃離漢營。

當時,韓信正處于楚漢相爭的亂世,為他自樹一幟提供了極好的契機,他本人智勇超常,手握重兵數十萬,又雄踞齊地,有能力、有把握自立為王;還有蒯通為他出謀劃策,可以說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謀士,他煞費苦心地規勸、開導,甚至開導到不能再開導的程度。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而韓信仍然優柔寡斷。正如韓信自己所說:"我若負德,必至不祥。"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命運果然"不祥",但絕不是因"負德",而是由于他優柔的性格所致,豈不是咎由自取?

后來韓信又一次錯失良機。劉邦追殺項羽舊部鐘離眛,韓信出于同鄉之誼收留了他。這招致了劉邦的不滿,而此時韓信若能當機立斷,肯與鐘離眛聯手共同抗漢,那不僅保護了鐘離眛的性命,他自己日后也能幸免于難。可惜的是,韓信在這次機遇面前仍猶豫不決,于是不僅失去了朋友,又眼睜睜地失去了成功的機會。韓信不聽蒯通的規勸,不理鐘離眛的指點,只因他優柔寡斷的性格,致使兩次機遇都失去了。

也許,對于優柔性格的韓信來說,最理想的行為方式,就是讓別人先反,自己在一旁優柔地觀看,敗則與己無關,勝則乘勢而起,韓信確實這樣做了。然而,劉邦和呂后卻不優柔,他們快刀斬亂麻,處決了韓信。

韓信在優柔中被殺,其實他到死都沒有真反,而只是在猶豫,他是被半推半就硬拉上刑場的,直到臨死一刻,韓信才仰天長嘆:"悔不聽蒯通言,反被女人以計誅殺,嗚呼哀哉!"

的確,如果一個人在一種意見和另一種意見、這個計劃和那個計劃之間跳來跳去,像風標一樣搖擺不定,每一陣微風都能影響它。那么,這樣的人肯定是性格軟弱、沒有主見的人,他在任何事情上都只能是一無所成,無論是舉足輕重的大事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概莫能外。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質量很好,

2016-11-06 20:42:10
來自止水羊**的評論:

2016-11-18 01:35:0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正版,不錯,永遠愛當當

2016-12-24 11:53:47
來自y***醬(**的評論:

書挺不錯的

2016-12-28 17:43:0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直在當當網買書,一如既往地支持!書質量好,包裝好,送貨快,種類全!

2017-01-06 19:21:51
來自小***6(**的評論:

不錯、不錯不錯

2017-01-09 20:21:1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行吧,感覺紙質一般

2017-01-13 21:54:0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好意思,確認晚了。紙尿褲買給朋友的孩子的,查不到物流信息,剛聯系朋友才確認已收貨,所以未能及時確認,抱歉。好評

2017-02-13 18:03:5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2017-03-02 18:18:4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棒!!!

2017-03-10 10:52: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挺好的呀!!!

2017-04-12 10:22:3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的包裝完整

2017-04-12 20:51:29
來自我***大**的評論:

書不錯,內容是我想要的,好棒棒噠

2017-04-17 16:26:4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好剛收到,待細讀!

2017-04-28 22:38:1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內容不錯,很好很強大

2017-05-21 16:01:3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好好好好

2017-06-19 20:26: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質和印刷都非常不錯,只是收到時包裝不是太好,有輕微磨損

2017-08-29 20:54:20
來自夜玫瑰9**的評論:

方與圓大全集 不錯,值得一看!

2017-09-24 08:46:2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收到了,很快,書的質量很好,這幾天很忙還沒來得及看呢

2013-05-21 11:54:58
來自bonnie2**的評論:

發貨速度很快,紙張可以,看了前面的,挺不錯,值得學習!

2013-07-23 09:26:51
來自菁菁0寶**的評論:

這個很不錯,書是正版,很好!好評!

2013-05-20 16:34: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朋友推薦買的,還不錯。書內容豐富,方方面面,值得閱讀和學習。

2015-05-03 21:16: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深入淺出地詮釋了方與圓的真諦,充滿智慧的一本書。

2013-08-23 19:05: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教人為人處世,通過不斷的舉例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很值得的一本書!!

2012-11-12 22:50:2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想買了很久了,終到了,只是還沒有看!不用說,肯定很好看!于

2013-10-21 22:46:43
來自藍色魅**的評論:

讓我們學會做人需要有正氣,處事要圓滑才不會傷人。

2013-10-26 22:44: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是說我們做事情一定要有規則 圓是我們的人際關系

2013-04-12 00:19:2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