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小學地理,但我們身邊有很多大人還是分不清東南西北,也不會看路,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必須打開手機導航。這是因為,我們只是堆積了很多地理知識,并沒有形成地理思維。
這本書就是著眼于啟發孩子的地理思維。所有的地理問題,哪怕是常識,也可以拋棄下結論的方式,變成有趣的探索。從身邊的方向、距離和相對位置,到腳下這片土地,再到我們圓滾滾的家——地球,層層剝繭,由易到難。讀完這本書,孩子們會獲得很多實用的地理常識和地理思維,甚至比很多大人都厲害。
怎么辨認東西南北?怎么判斷距離遠近?
拿一張動物園的平面圖,你能找到想去看的企鵝和河馬嗎?
如果朝著一個方向一直走,能不能走到天邊?
晝夜更替是怎么來的,四季的輪回又是誰在主導?
…………
所有大人們習以為常的地理常識和地理思維,都可以回到孩子的視角,變得妙趣橫生!
兒童視角
小時候,我們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念頭,比如,我們以為爬上的山就可以摘到星星,要是一直走、一直走,就會走到天邊。
這本書的所有問題,都從孩子的視角講起,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去探索所有的地理問題——就好像它們次被發現一樣。
趣味
說到距離,你聽到多的就是米、公里這些,可是你知道胡夫金字塔是多少腕尺嗎?我們小時候很喜歡給別人起外號,你大概想不到,很多路、很多地方的名字,就像你給同學起外號一樣有趣。
這本書想告訴孩子們,地理離他們的生活很近,探索地理問題很好玩。
探索
為什么冬天離太陽更近?為什么地球一直在轉,我們卻絲毫感覺不到?
大人們習以為常的地理事實,對孩子來說,都不是思維的終點,而是探索的開始。
人文
地理是歷史發生的舞臺,因為有了人類的友情出演,加上時空背景,地理才會這樣生動、豐富。
從身邊的一條路說起,饒有趣味地回到各種地名誕生的情境——有的時候我們已經忘記,人和故事都是從土地里生長出來,又變成了它的一部分。
啟迪
這本書,希望孩子們用喜歡的方式去了解腳下的土地,再去探索廣闊的世界。
透過地理的視角,他們會看得更高、更遠。
鄭利強
愛書如命,癡迷出版。2005年創立步印文化,2008年創立步印童書館。喜歡寧靜自然的生活,本想一輩子藏在書背后,卻陰差陽錯成了這本小書的作者。
在這本書里,作者受希利爾啟發,蹲下來與孩子一起,用好玩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一些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地理常識。對于那些南北不辨、東西不分的“路癡”大人來說,也會有所助益。
段虹
熱愛畫畫的北京姑娘,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曾跟隨熊亮進行繪畫與創作,與熊亮合作完成“繪本中國”系列叢書,為曹文軒的“灰鴿子”叢書繪制插畫。
在這本書里,她設計了一系列頑皮小青蛙的形象,里面也許就有你的影子哦,快去找找看吧!
身邊的地理
第1 章 喂,步印童書館在哪家4S 店里? 1
第2 章 太陽住在大樹上 7
第3 章 如何在夜晚辨別方向 13
第4 章 咫尺千里 19
第5 章 畫張平面圖 25
第6 章 學校 31
第7 章 11 路公交車 35
腳下這片土地
第8 章 永遠豐收 41
第9 章 毛家栗山 43
第10 章 依山傍水 47
第11 章 三級大臺階 51
第12 章 山南水北 55
第13 章 你的名字 59
地球,我們圓滾滾的家
第14 章 我們圓滾滾的家 63
第15 章 刺猬地球 67
第16 章 地球上的幾件怪事 71
第17 章 圓滾滾的地球為什么不掉下去? 77
第18 章 地球另一邊的“可憐人” 83
第19 章 大海撈針 87
第20 章 地球上的兩種線 93
第21 章 為什么感覺不到地球在動? 99
第22 章 乘熱氣球周游世界 103
第23 章 陀螺和地球 109
第24 章 難度系數較高的轉圈圈 115
第25 章 畫一個橢圓 119
第26 章 地球上的“好學生” 123
第27 章 暖暖的夏、冷冷的冬 127
第28 章 為什么冬天離太陽更近? 133
第29 章 熱帶和溫帶 139
第30 章 24小時等于一年? 145
第31 章 真正的人 149
第32 章 誰先看到《瘋狂動物城》 155
第33 章 弟弟比哥哥大一歲? 161
精彩片段:
如果我告訴你,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度為280 腕尺,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可在當時,人們就是這樣來描述的。那時,人們計算長度是以國王胡夫的前臂作為標準。胡夫前臂的長度就是1腕尺,地說,應該叫1“胡夫腕尺”。
這種計算方法確實很有趣,但也有個問題,那就是:不同的地方采用的長度標準會因人而異,交流起來很麻煩。如果一個埃及的小朋友來到中國的游樂場玩過山車,一看游戲規則,發現要求是“身高5‘鄭某某腕尺’以上”,相信他一定會暈倒。
所以,后來全世界的國家都一起制定了一個通用的長度單位,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用到的厘米、米,等等。
…………
你能畫出你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嗎?
我們知道,地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我們先確定學校和家的大致方位,再用線勾勒出你每天的路線圖。
如果家離學校很遠,只需要畫出重要的路口即可。
你畫的實際上就是一張地圖。
…………
我家住在一條名叫“永豐”的路附近,十多年前這里還是一大片農田,我猜起名字的人是希望地里的莊稼“永遠豐收”。還有一條路名叫“圓明園西路”,你一定能猜到它是什么意思,是的,這條路位于圓明園的西邊。還有一條路叫“軟件園路”,因為這條路兩邊有新浪、百度、聯想、騰訊等知名的IT 企業。
問一下你的爸爸媽媽,或者到網上查一下你家和學校附近及其他你經常走的路背后的故事,你一定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好玩的東西。你還可以把這些好玩的故事分享給自己的朋友。
…………
正因為河流對古代人的生活非常重要,人們很早就給河流起了名字。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中國的河川名大都是專有名字,也就是這個名字只屬于這條河,所以河流很少有重名的。不像以前我們班上有兩個李偉,兩個王建軍,老師在叫他們時,不得不在前面加上“大”“小”來區分。
…………
你有過像我們這樣的念頭嗎?現在,我們都知道,無論站在多高的地方,哪怕是站在珠穆朗瑪峰上,也摘不到星星。就算走遍千山萬水,無論是遇到平原、山川還是海洋,我們的頭永遠不會有和天相撞的危險,因為這蔚藍色的天,在無論什么地方,高度總是一樣的。簡單地說,我們已經知道,地球其實是一個圓滾滾的球。如果沿著同一個方向,一直一直地走下去,我們可以回到出發的地方。
如今,我們可以很方便地看到這種圖片,它是在宇宙空間站看地球時的情形。地球是一個漂亮的大大的球,自由自在地飄浮在空中,四周毫無依傍。
…………
所謂的上下,其實是人對引力的一種感覺,習慣上,我們把被吸引的方向叫作“下”,而背向引力的方向叫作“上”。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對我們有引力,所以我們以朝向地球為下,離開地球為上。
想想地球懸浮在太空的情形。在你所處的位置抬頭仰望,你看到的是長空萬里或者繁星點點。那么,在地球的另一邊和你相對的位置上的人,他們看到的會是什么呢?觀察一下氣球下方的螞蟻,你就會明白,他們看到的依然是長空萬里或者繁星點點。
對每一個地方的人而言,永遠是以朝向地球為下,離開地球為上。如果把背景放置在宇宙空間里,則沒有“上”“下”之分。
…………
冬天為什么比夏天冷呢?難道是太陽離地球比夏天更遠了嗎?還是太陽照射了一個夏天,累得沒勁兒了,就要熄滅了?
其實都不是。太陽的火是一種永遠不會熄滅的火,不知疲倦也不會疲倦地一直用同樣的熱度燃燒著,把同樣豐富的光和熱散射到地球上來。冬天,太陽也不是離地球更遠了,事實正好相反,此時的地球位于近日點,距離太陽要比夏天更近一點。
那就更奇怪了。我們都知道,烤火時離火爐越近越暖和,越遠越冷,怎么會離太陽近了,反而是溫度更低的冬天呢?
…………
我們把近日點時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看成是你一個同學,他身高1.471 米。
把遠日點時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看成是你另一個同學,他身高1.521 米。
他們倆相差5 厘米,遠遠看去,你會覺得他們倆的身高有很大差別嗎?應該不會。
也就是說,近日點與遠日點500 萬公里的差距,相對于地球與太陽那么遠的距離而言,極其微小,以至于對太陽光照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
如果問你什么是24小時,你會有多少種回答方式?你可能會說:“24小時就是24小時啊。”也可能說:“過一個白天再過一個黑夜就是24小時。”這兩個回答通常是沒錯的,但也有例外。如果我們把白天和黑夜的交替看成24小時的話,就有可能出現24小時等于一年的怪事。想想看,為什么?對了,在北極點和南極點上,半年時間一直是白天,半年時間一直是黑夜,要完成白天和黑夜的交替需要整整一年時間!
…………
格陵蘭島也是北極地區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在這沒有太陽的極寒天氣里,格陵蘭人喜歡抱團取暖。極夜的時候,幾個自愿組合的家庭,會集體搬進一處用石頭搭建的石屋里,因為人多可以更好地抵御嚴寒。沒有特殊情況,人們連續幾個月都會待在里面,吃夏天備好的魚干和鯨肉,休息時,大家會圍著爐火講述祖先的故事和傳說。
你可能會想,整天都是黑夜,應該不需要上學,可以在家里睡懶覺,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過你想錯了!學校的老師們會在長夜的冬天登門叫醒還賴在床上的學生,把他們拎到學校去!
知道了這些,你還會讓爸爸媽媽搬到這些有長長的白天和長長的黑夜的地方去嗎?
這本地理書語言活潑,充滿童趣,遵循了從近到遠、從小到大的邏輯,道理也講得巨細無遺,是很適合孩子的啟蒙讀物。而更寶貴的,是藏在那些具體知識背后的視角和格局。跟著作者的視角看地理,越看就越讓人不由地思考我們腳下的這個星球,它承載了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承載了幾千萬年的生物進化史,茫茫宇宙中只此一顆,冷點熱點不行,離太陽近點遠點也不行,這么一想,實在無法不對地球肅然起敬又充滿感激。
這是一本基礎、、生動的地地道道的地理啟蒙書,同時它也是一本帶著濃濃人文氣息、有著巨大腦洞的知識讀物——這是怎樣一種閱讀體驗,看一看,確實漲知識,也很奇妙。
——毛穎捷
書的印刷不錯,紙質也好,故事內容很豐富一點都枯 ,拓展小孩和大人的思維,值得珍藏的一本書。給孩子妙趣橫生的地理啟蒙:從身邊的東西南北,到腳下這片土地,再到我們圓滾滾的地球。
感覺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有點深,如果配圖更豐富更好,果然是大師們的經典作品,老師們與學子們的好幫手,非常實用并能好好學習的好工具,內容豐富,對歷史地理方面有更深的理解和進一步的學習方法,值得推薦。
把地理的復雜知識講活了,讓孩子在一個個小故事中了解地理常識
性價比不高,不知道為什么定價這么貴,感覺不值!
書頁面不太平整,倒是不影響閱讀,可能是壓的時間長了,別的還可以吧
語言平實,簡單易懂,提出的問題很能吸引小孩子的好奇心,適合讀小學的孩子。作為一名新進寶媽,我覺得也很適合給自己充電來讀,畢竟孩子一天天長大,不能總是現學現賣,家長提前做好知識儲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送人的,應該不錯,增長孩子的知識,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尤其男孩子喜歡。所有大人們習以為常的地理常識和地理思維,都可以回到孩子的視角,變得妙趣橫生!
大人都喜歡看的地理啟蒙書,以有趣的實例引導小朋友認識地理,應用地理,值得推薦。
紙張 設計 排版都很棒 但是內容和語句風格實在不喜歡
兒子很喜歡這本書,讓孩孑能了解身邊的地理,腳下這片土地,我們圓滾滾的家,會介紹給其他朋友,變成了一個小書迷!
孩子的角度看地理科目,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來展開,以有趣的實例引導孩子認識地理,是地理基礎知識的學習。
地理知識是很枯燥的,這本書這本書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地理科目,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來展開,如晚上如何辨別方向,冬天太陽離我們更遠等等,文字口語化,插圖精美可愛,顏色養眼,是很好的一本童書!
之前買過地圖,家中有地球儀,孩子五歲半,對地理很感興趣,買這本書就是想趁熱打鐵,再學一些地理知識,增加孩子對地理的濃厚興趣。
其實,地理是既有趣又有用的探索。我們走出家門,辨認東南西北;拿一張地圖,找到要去的目的地;去陌生的地方旅行,問問那片土地上的習俗,故事……凡此種種,都是地理。
和想象中有些差距。原以為是以趣味地圖的形式引起孩子對地理的興趣,但書中多是文字表述,還有數字計算,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不適合作啟蒙用。
這本書,需要靜下心來,仔細看,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做到,圖片很有特點,
知識點豐富 通俗易懂 包裝紙質都很好 當當價格優惠 經常來買
書籍可讀性強,印刷質量也不錯。不過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難了點。
全彩頁,內容通俗易懂,配有好多插圖,孩子讀起來就沒有那么枯燥了。新世界出版社的。
百科類的書越越看過很多,但是純介紹地理的書,家里確實沒有,這一本真的是我們第一本地理啟蒙書。什么是地理?書中分了三個部分介紹:身邊的地理、腳下這片土地、地球,我們圓滾滾的家。每部分又分了很多章節,但每一段的內容都不多,很好理解。
想記孩子了解一些地理方面的知識,是看見啟蒙書才買的,大致翻看一下,覺得6歲的孩子不一定能看懂,有些例子例舉得超出正常,語言也不是通俗易懂的,讓孩子看后再追評吧
7歲的孩子非常愛看,地理啟蒙,比到時候硬讓他學習強多了!
那些說書淺顯易懂的人真的有讀過這本書嗎?號稱插畫都是清華美院畢業生畫的,國內第一本針對兒童地理書,廣告文案寫這樣不臉紅嗎?活生生把簡單道理變復雜,在講到月球軌道是橢圓形的時候還使用了“焦點”的概念,連解釋都沒有。跟DK的科普書真是天上地下。
在孩子六歲的時候開始在當當網上買書,一直有四年了,每一次都是認真的去挑選,好在我很了解孩子的愛好,男孩子特別喜歡歷史、地理之類的書籍。這本書很好的滿足了他的興趣,可以說看得廢寢忘食。
內容一般,沒有想象中的好,本來以為講的是地理知識,但其實講的是怎么找共交車站什么的,就是給小屁孩看的,但如果真的給小屁孩看的,文字又有點深,但是,只是初略看了一下,總之一般~
我是買給只自己看到,雖然學了很多年,但是都沒認真記憶,想從頭看看。兒童的彩圖,也很吸引我這種大學生,雖然很幼稚,不過很喜歡
不是枯燥的知識,而是從身邊的事物出發,去發現和地理有關的趣事。所以,這本書自稱為“好玩的地理”。不需要死記硬背,既好玩又有用。此書內容淺顯易懂,很適合給一二年級的小同學講簡單的地理知識。
書的印刷不錯,紙質也好,故事內容很豐富一點都枯 ,拓展小孩和大人的思維,值得珍藏的一本書。給孩子妙趣橫生的地理啟蒙:從身邊的東西南北,到腳下這片土地,再到我們圓滾滾的地球。好玩、實用的地理常識,由近及遠的探索,讓孩子從小會認路、懂旅行,打開眼界,看得更高、更遠!(步印童書館原創)
書的印刷不錯,紙質也好,故事內容很豐富一點都枯 ,拓展小孩和大人的思維,值得珍藏的一本書。給孩子妙趣橫生的地理啟蒙:從身邊的東西南北,到腳下這片土地,再到我們圓滾滾的地球。好玩、實用的地理常識,由近及遠的探索,讓孩子從小會認路、懂旅行,打開眼界,看得更高、更遠!(步印童書館原創)
書的質量很好,里面的內容介紹是比較淺顯的地理知識。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但是沒有拼音,我家孩子一年級,需要家長帶著閱讀,并進行簡單講解。孩子非常喜歡,二天已經讀完半本了,如果這樣能提起她對地理的興趣,真的是很好,比枯燥的知識來的重要。
選這本書我比較了比較多同類型的,覺得這本關于地理啟蒙的書很有可讀性,知識點豐富,孩子容易接受,通俗易懂,印刷排版都很贊,強烈推薦,家有孩子準備啟蒙地理知識的,可以考慮入手一本。我家的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