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學教育秉承大陸法系的傳統,通過法學知識的傳授,使學生理解與掌握相關法律。雖然在課堂講授過程中可能會結合法學原理的闡述講解個別案例,但案例講解從來都不是法學教育的主要內容,而是使學生加深對法學知識理解與熟悉的輔助手段。隨著我國案例指導制度的建立,指導性案例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法學教育應當在繼續注重法學知識傳授的同時,引入判例教學法,以改變法學教育呆板、陳舊、僵化的狀況,為法學教育增添活力,使法科學生能適應社會之需要。陳興良教授《判例刑法學》(上下卷)一書出版于2009年,這是我國首部按照刑法理論體系進行編寫的刑法判例研究的著作。為適應刑法判例教學的需要,陳興良教授從中精選了總論與各論共計30個專題,并對所引案例的案情作了適當的精簡,由此編成這本《判例刑法學(教學版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精品教材)》。陳興良所著的《判例刑法學(教學版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精品教材)》的出版,為刑法判例教學提供了教材,對于判例教學法在我國法學教育中的采用具有重要意義。
div id="bjtj" style= "word-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陳興良所著的《判例刑法學(教學版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精品教材)》闡述的是一種依存于判例,并從判例中引申出來的法理。判例成為本書的基本線索,以判例為載體,對刑法重大問題進行個案性的考察,進而對司法過程的思維方法進行學理上的評判。這個意義上的刑法學,就是本書之所謂判例刑法學。
上篇 刑法總論 第1章 組織男性從事同性性交易行為之定性研究——李寧組織案(客觀解釋論主觀解釋論解釋方法) 第2章 使用騙取的合法證件出境行為之定性研究——顧國均組織偷越國(邊)境案(補正解釋) 第3章 妻子自殺不救助行為之定性研究——宋福祥故意殺人案(不純正的不作為不作為之作為義務) 第4章 持刀追砍致人溺水死亡行為之定性研究——趙金明故意傷害案(因果關系事實因果關系法律因果關系) 第5章 患者明知他人沒有醫生執業資格而求醫行為之定性研究——周某某非法行醫案(被害人保障治療行為同意他人造成的危險) 第6章 吸毒影響責任能力而實施殺人行為之定性研究——彭崧故意殺人案(限制責任能力原因上的自由行為) 第7章 不以騙取稅款為目的的虛開發票行為之定性研究——蘆才興偷稅案(目的犯非法定的目的犯) 第8章 數額認識錯誤的盜竊行為之定性研究——沈某某盜竊案(客觀處罰條件數額認識錯誤) 第9章 肇事交通工具單位主管人員管理不善行為之定性研究——梁應金交通肇事案(監督過失管理過失) 第10章 誤認尸塊為予以運輸行為之定性研究——張筠筠運輸案(不能犯未遂相對不能不能) 第11章 基于索債目的幫助他人綁架行為之定性研究——高海明綁架案郭永杭非法拘禁案(共同正犯承繼性重合性) 第12章 內外勾結竊取銀行現金行為之定性研究——高金有盜竊案(共犯與身份) 第13章 冒充刑警騙取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梁其珍招搖撞騙案(法條競合) 第14章 被害人有過錯的故意殺人罪之死刑裁量研究——王勇故意殺人案劉加奎故意殺人案(死刑裁量被害人過錯) 第15章 受雇傭為他人運輸犯罪之死刑裁量研究——唐有珍運輸案馬俊海運輸案(死刑裁量死刑復核權)下篇 刑法各論 第16章 交通肇事轉化為故意殺人罪之定性研究——韓正連故意殺人案倪慶國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罪遺棄致人死亡) 第17章 合法貸款后采用欺詐手段拒不還貸行為之定性研究——吳曉麗貸款詐騙案(貸款詐騙罪拒不還貸行為) 第18章 教唆或者幫助他人自殺行為之定性研究——邵建國故意殺人案(故意殺人罪 自殺相關行為) 第19章 殺害被綁架人行為之定性研究——王建平綁架案吳德橋綁架案(綁架罪殺害被綁架人) 第20章 故意殺人后取財行為之定性研究——計永欣故意殺人案(故意殺人罪殺人取財) 第21章 拘禁他人并向其勒索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楊保營搶劫案(搶劫罪搶劫性勒索) 第22章 撿拾存折后猜配密碼冒名取款行為之定性研究——程劍詐騙案(詐騙罪盜竊罪侵占罪) 第23章 利用柜員機故障惡意取款行為之定性研究——許霆盜竊案(盜竊罪侵占罪詐騙罪不當得利) 第24章 竊取被司法機關扣押的本人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陸惠忠非法處置扣押的財產案王彬故意傷害案 葉文言盜竊案(盜竊罪 本權說占有說) 第25章 犯罪的掩蓋行為與掩護行為之定性研究——何起明詐騙案 陳平盜竊案劉勤記盜竊案(搶奪罪 詐騙罪犯罪的掩蓋行為與掩護行為) 第26章 故意毀壞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朱建勇故意毀壞財物案孫靜故意毀壞財物案 李煥強故意毀壞財物案(故意毀壞財物罪 占有行為非法占有目的) 第27章 聚集多人進行斗毆造成重傷行為之定性研究——倪以剛聚眾斗毆案(聚眾斗毆罪首要分子犯罪轉化) 第28章 辯護人妨害作證罪之引誘行為之定性研究——張耀喜辯護人妨礙作證案(辯護人妨害作證罪引誘行為)j 第29章 利用企業改制侵吞公共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王一兵貪污案(貪污罪國家工作人員犯罪數額) 第30章 沒有事前約定的事后受財行為之定性研究——陳曉受賄案(受賄罪事后受財主觀的超過要素)附錄1 案名索引附錄2 主題索引附錄3 案名與主題復合索引后記 上篇 刑法總論 第1章 組織男性從事同性性交易行為之定性研究——李寧組織案(客觀解釋論主觀解釋論解釋方法) 第2章 使用騙取的合法證件出境行為之定性研究——顧國均組織偷越國(邊)境案(補正解釋) 第3章 妻子自殺不救助行為之定性研究——宋福祥故意殺人案(不純正的不作為不作為之作為義務) 第4章 持刀追砍致人溺水死亡行為之定性研究——趙金明故意傷害案(因果關系事實因果關系法律因果關系) 第5章 患者明知他人沒有醫生執業資格而求醫行為之定性研究——周某某非法行醫案(被害人保障治療行為同意他人造成的危險) 第6章 吸毒影響責任能力而實施殺人行為之定性研究——彭崧故意殺人案(限制責任能力原因上的自由行為) 第7章 不以騙取稅款為目的的虛開發票行為之定性研究——蘆才興偷稅案(目的犯非法定的目的犯) 第8章 數額認識錯誤的盜竊行為之定性研究——沈某某盜竊案(客觀處罰條件數額認識錯誤) 第9章 肇事交通工具單位主管人員管理不善行為之定性研究——梁應金交通肇事案(監督過失管理過失) 第10章 誤認尸塊為予以運輸行為之定性研究——張筠筠運輸案(不能犯未遂相對不能不能) 第11章 基于索債目的幫助他人綁架行為之定性研究——高海明綁架案郭永杭非法拘禁案(共同正犯承繼性重合性) 第12章 內外勾結竊取銀行現金行為之定性研究——高金有盜竊案(共犯與身份) 第13章 冒充刑警騙取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梁其珍招搖撞騙案(法條競合) 第14章 被害人有過錯的故意殺人罪之死刑裁量研究——王勇故意殺人案劉加奎故意殺人案(死刑裁量被害人過錯) 第15章 受雇傭為他人運輸犯罪之死刑裁量研究——唐有珍運輸案馬俊海運輸案(死刑裁量死刑復核權) 下篇 刑法各論 第16章 交通肇事轉化為故意殺人罪之定性研究——韓正連故意殺人案倪慶國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罪遺棄致人死亡) 第17章 合法貸款后采用欺詐手段拒不還貸行為之定性研究——吳曉麗貸款詐騙案(貸款詐騙罪拒不還貸行為) 第18章 教唆或者幫助他人自殺行為之定性研究——邵建國故意殺人案(故意殺人罪 自殺相關行為) 第19章 殺害被綁架人行為之定性研究——王建平綁架案吳德橋綁架案(綁架罪殺害被綁架人) 第20章 故意殺人后取財行為之定性研究——計永欣故意殺人案(故意殺人罪殺人取財) 第21章 拘禁他人并向其勒索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楊保營搶劫案(搶劫罪搶劫性勒索) 第22章 撿拾存折后猜配密碼冒名取款行為之定性研究——程劍詐騙案(詐騙罪盜竊罪侵占罪) 第23章 利用柜員機故障惡意取款行為之定性研究——許霆盜竊案(盜竊罪侵占罪詐騙罪不當得利) 第24章 竊取被司法機關扣押的本人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陸惠忠非法處置扣押的財產案王彬故意傷害案 葉文言盜竊案(盜竊罪 本權說占有說) 第25章 犯罪的掩蓋行為與掩護行為之定性研究——何起明詐騙案 陳平盜竊案劉勤記盜竊案(搶奪罪 詐騙罪犯罪的掩蓋行為與掩護行為) 第26章 故意毀壞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朱建勇故意毀壞財物案孫靜故意毀壞財物案 李煥強故意毀壞財物案(故意毀壞財物罪 占有行為非法占有目的) 第27章 聚集多人進行斗毆造成重傷行為之定性研究——倪以剛聚眾斗毆案(聚眾斗毆罪首要分子犯罪轉化) 第28章 辯護人妨害作證罪之引誘行為之定性研究——張耀喜辯護人妨礙作證案(辯護人妨害作證罪引誘行為)j 第29章 利用企業改制侵吞公共財物行為之定性研究——王一兵貪污案(貪污罪國家工作人員犯罪數額) 第30章 沒有事前約定的事后受財行為之定性研究——陳曉受賄案(受賄罪事后受財主觀的超過要素) 附錄1 案名索引 附錄2 主題索引 附錄3 案名與主題復合索引 后記
內頁質量差,很像盜版書的質量,快遞包裝差
判例注重研習并得以從中學到刑法之靈魂,名家解析更是有理由研讀的。
好好好!very good!
很喜歡看判例,是學習法學重要的參考資料!
很好的書~
很好
不錯
好好好
書全,送貨快
書本很滿意
包裝不太好
值得推薦
剛收到,看了第一個案例,非常經典!
有案例,有分析,總體來說還不錯的
書很好??!
紙張很好!
書皮給我蹭到屎,折得不像樣
是因為對刑法感興趣 找了老師推薦的這本書 非常好 適用于專業知識之外更加深入的學習
很實在的教科書,將案例結合起來更加具體,能更好的理解相關理論。分析得很好
通過案例,有助于深化對相關刑法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陳興良教授從司法實踐出發,進行理論評判,邏輯嚴謹,思維開闊,讓我受益匪淺。
刑法案例課老師推薦的書,將理論與實際結合進行分析,對學習刑法有促進作用。
案例有老有新,從案例角度研習刑法,很有用,陳興良老師的作品,教學版,值得自習研讀~
陳興良就是陳興良。大氣,中庸。作為刑法老師,拿來研究研究,在課堂上給學生討論討論,還是不錯的。
陳老師還有一套厚的判例刑法學,這本是精選了其中的個別案例。
陳老師的有些觀點這最近幾年修改啊不少啊,例如責任能力與責任的先后關系所持的前提說與要素說的轉變歷程,在本書中略有體現??闯鰜硇谭▽W的責任理論這些年的確變化很大。再過倆月去挑戰一生的夢,也不在乎多買一本新書了??傊?,比兩本裝的大部頭《判例刑法學》更適合自己。
不錯的書,就是有些觀點覺得值得商榷,但是,還是很佩服陳興良教授的文筆。
陳興良的這本書是對西方判例制度的引薦。里面的案例均是已經發生的曾引起廣泛關注討論的,沒有形成一致觀點。還是偏重于理論探討,對實際審判意義不大。陳本人主要研究也在于刑法基礎理論,沒有張明楷經世致用。所以這本書適合于理論學習。
還行,不錯,適合閱讀,越是好東西,越簡樸,喜歡陳興良的東西
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并沒像英美法系那樣很注重判例的研究,但是通過判例對學生進行教學,用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能理解并掌握有關的法律知識,這本書結合案例去講解論述刑法上的相關問題,對我學習刑法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