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來日方長:阿爾都塞自傳圖書
人氣:346

來日方長:阿爾都塞自傳

需要學會"懺悔" ——《來日方長》中譯本序言(陳樂民) 有24小時幾個相熟的朋友在一起閑談,議論西方有哪些學者算是"后現代主義者",其中提到法國的"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者"路易?阿爾杜塞。我在二十年前曾見過此公,就...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自傳   圖書 >傳記>哲學家  
  • 作者:(法)[阿爾都塞]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208111035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5
  • 印刷時間:2013-05-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十六日,早上八九點,一個身穿睡衣的男子沖出房間,跑進巴黎高師的庭院,發狂地叫喊著:"我扼死了埃萊娜,我扼死了我的妻子。"

這出荒誕悲劇的主角即是名滿天下的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他是法國原初思想也最受爭議的知識分子之一,亦是"二戰"后法國影響力的思想家。他是馬克思主義的激進旗手,被譽為"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奠基人。

然而,所有的名譽與成就在這24小時崩坍了——"阿爾都塞主義隨著阿爾都塞一起死了"!而法院"不予起訴"的判決更引起了輿論的憤怒與聲討……

從悲劇發生到辭世的十年,阿爾都塞的晚年罕為人知。這部自傳不僅深刻反映了他晚年的思想,更是凝結了哲學家整個人生的精粹:他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并試圖從內部記錄、反思自己的瘋狂,既詳析了自己的成長、學習與研究經歷,亦描述了當時的巴黎高師與整個時代的精神氛圍。

編輯推薦

一位哲學大師,一部狂人日記。冷眼寫盡愛與恥,人性與罪責。

作者簡介

路易·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著名哲學家,"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奠基人,"二戰"后法國影響力的思想家,常年執教于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出生于阿爾及利亞,1924—1930年在阿爾及爾上小學。1930—1936年在法國馬塞上中學。因德國法西斯入侵而應征入伍,1940年被德軍俘虜,關押在集中營,直到戰爭結束才獲釋。1945年重返高等師范學校,在哲學家巴歇拉爾指導下研究哲學。194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留校從教,并于同年加入法國共產黨。1962年升為教授。60年代,阿爾都塞達到了其理論生涯的,然而相隨的卻是精神狀態的惡化。他長時間依賴于精神分析師的治療,卻還是無法抵擋病痛的加劇。1980年,他因扼死妻子埃萊娜而進入精神病院治療,卻"不予起訴"。治療期間,阿爾都塞仍筆耕不輟,撰寫了《來日方長》與《事實》兩部自傳。1990年,因心臟病突發辭世。著有《孟德斯鳩、盧棱、馬克思:政治和歷史》、《保衛馬克思》、《閱讀〈資本論〉》、《列寧與哲學》、《自我批評》等多部經典專著。

目錄

§中文版序

在線預覽

(一、 一個具有阿爾都塞特色的片段)

正午時,所有的人都停止干活了,驀然間一片出奇的寂靜罩住了那全部的響聲。人的氣味和汗水的氣味這時又擁滿了農莊的大屋,笑容滿面的女主人端上來豐盛的飯菜。在出力干活和休憩的時候,他們是多么親如手足啊!在背上用力的拍打,彼此招呼,從屋子的這頭向那頭召喚,歡笑,咒罵,說些污言穢語。

我在這群陶醉于勞動和叫喊、筋疲力盡的人們的世界里自由地往來。沒有人跟我搭話,也沒有人對我有任何特別的留意,仿佛我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我自己也確信,將來有24小時我會成為一個和他們一樣的人。

緊接著,有酒助興——酒洶涌地倒滿大杯子,流進敞開的喉嚨——,開始出現笨拙嘈雜的歌聲,唱得結結巴巴,彼此尋找,彼此錯過,結果都走了調,終于湊在一起,迸發出令人激奮的嗓音:這是一首古老的農民起義斗爭的歌曲(雅克雷起義的歌曲——令人聯想起我想要叫的雅克這個名字),在這首歌里伯爵和僧侶們受到嚴厲的抨擊。這時我驟然感覺,是的,自己已躋身于這些散發著汗水,酒肉和性欲氣味的真正的男人們之列。于是有人爭搶著遞給我斟得滿滿的一杯酒,并且開些下流的玩笑向我挑戰:小伙子敢喝嗎?你是不是個男人啊?而我活了那么大,從來沒喝過酒(我母親說:對你這年紀來說,喝酒尤其有危害——我都十二歲了啊!),于是我便喝了一點,大家一致喝彩。接著歌聲又高亢起來。而我外祖父坐在大桌子的一頭,沖著我微笑。

面對現實,請允許我做一番令人痛苦的坦白。這亂糟糟唱歌的場面(當然我是從外面聽到的,如同1936年的24小時,鎮政府的屋子里擠滿了人,迪克勒先生擊敗伯爵,當選為鎮長),喝酒的場面,我不是在大屋里邊親身經歷的。因此我是在夢想,就是說只是有強烈的欲望,要經歷這樣的場面。當然這樣的場面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老實說,我應該把這樣的場面看作并表述為經由我的回憶而產生的東西:包含著我的強烈欲望的一種幻覺。

的確,我在回憶的聯想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注意嚴格遵循事實:當然幻覺也是事實。

(二、關于這本書的內容)

我知道人們指望我在這里談談哲學、政治、我在黨內的立場,還有我的書、它們的讀者、它們的朋友和死敵。我不打算系統地涉及這個領域,它是客觀的,因為它自有其結果;而任何人,如果他還不知道,可以設法去了解,即使讀我的書也可以(在各國都有大量書目),不過請放心,它們不過是沒完沒了地反復談論那屈指可數的少數幾個主題罷了。

反之,我對讀者應該做的——因為這是我應該為自己做的——就是要解釋清楚,我之所以特別依戀高師的哲學教師職業,依戀哲學、政治和黨,依戀我的書以及它們引起的轟動,這方面的主觀根源何在,從而了解我是怎樣(這在當時并不是經過清醒思考的事情,而是晦暗不明的、大半是無意識的事實)最終得以把我的主觀幻想投注并銘刻在我的客觀的、公共的活動之中。

當然,這遠不是什么逸聞趣事或者"流水賬"之類的東西,或者像如今在任何自傳中都必不可少的虛妄不實之詞(這是文學上空前的墮落),我只講實質的東西。

(三,關于愛的箴言)

什么是能夠去愛呢?就是擁有自我的完整性,擁有其"力量" ,不是為了取樂,或者出于過分的自戀,而正好相反,是為了有能力做出饋贈,沒有匱乏和保留,也沒有懈怠,甚至缺陷。同樣,什么又是被愛呢?不就是有能力被接受、被承認其饋贈本身是自由的,雙方找到并"通過"他們作為饋贈的道路和途徑,由以交換并接受心靈深處渴望的另一種饋贈:被愛,不正是交換可以自由饋贈的愛嗎?但是,要成為這種交換的自由的"主體"和"客體",就必須,怎么說呢,能夠誘發,必須先以無條件的饋贈開始——如果你想要通過交換(這種交換與功利的錙銖必較相反)接受同樣的饋贈,或者,比你所給出的還要更多。為此,理所當然而且顯而易見的是,必須自身存在的自由方面不受限制,必須在自己身體和心靈的完整性方面不被損害,必須,可以這么說,不被"閹割",而是擁有存在的力量(請想想斯賓諾莎),不要有任何一部分被切除,不要指望在錯覺或虛空中去補償它。

(四,阿爾都塞悲劇的根源自述)

我現在有理由認為一切都是密切相關的:對象性對象的喪失在無數真實的客觀對象的喪失中被鑄成錢幣,它就像我全身出現的疑病癥一樣,同時表現為失去一切、毀滅一切的愿望,埃萊娜、我的書、我活著的理由、高師、我的精神分析師和我自己。在這一點上最近向我提出過警告并且實際上促使我寫這本小書的,是我非常喜歡的那個女友說的話。她對我從無半點指責,甚至沒有承認過她對我的實際想法,但最近她仿佛出自本能地向我表明:"我不喜歡你的地方,就是你想自我毀滅的愿望。"這句話使我睜開了雙眼,重新勾起我對艱難歲月的回憶。實際上,我是想毀滅一切,我的書,我殺死了的埃萊娜,我的精神分析師,但這都是為了確保能夠毀滅我自己,就像我在自殺計劃中幻想的那樣。那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強烈的自我毀滅的愿望呢?除非是因為在我內心深處,在無意識中(而這種無意識在沒完沒了的推論中被鑄成錢幣),我想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毀滅自己,因為我從來就不存在。在毀滅了所有最親近的人、我的所有支持者、我的所有依靠之后,再從中得出自我毀滅的結論,還有比這更好的關于不存在的證據嗎?

但我畢竟在此期間還是有辦法作為教師、哲學家和政治人而存在的,所以這時我才終于想到,借助于抑郁癥的可怕的原始焦慮,在我從中經歷的驚人的退化中,那年深日久的初始強制行為又在我身上重新出現了;它反反復復(參見卡賓槍的插曲),形式多變,以至于我成了一個十足的靠手法和欺騙行徑存在的人,實際上就是毫無真誠可言,因此也就是毫無真實和實在可言。我還想到死亡從一開始便銘刻在我心中:路易的死,他在我的身后死去,我母親的目光總是透過我注視著他,迫使我接受他在凡爾登上空經歷的死亡;她在靈魂深處,通過對我不斷實現的那種欲望的排斥,不斷地、強制性地重復著這樣的死亡。

這時我才理解了(我是從那位女友一針見血的話語里才有所理解的)我對埃萊娜的哀悼,并不是從我在她身上經歷并造成的死亡(埃萊娜的毀滅)開始的,而是向來如此。實際上,我一直都在為我自己、為由母親和其他作為中介的女人造成的我自己的死亡而哀悼。為了給不存在提供確鑿的證據,我曾拼命地想要毀滅自己存在的一切證據,不僅是埃萊娜這個最主要的證據,而且包括那些次要的證據,我的著作,我的精神分析師,最終還有我自己。不過我沒有注意到,我在消滅一切的時候也留下了一個例外:這就是那位女友,是她最近對我說,她不喜歡我的地方就是我想自我毀滅的愿望,這使我睜開了雙眼。這大概不是偶然的:因為我曾力圖用與我過去對待女人不同的方式來愛她,在我一生中,她是惟一的例外。

是的,我向來都在不停地為自己哀悼,我在那種奇特的退化式的抑郁癥中所做的大概就是這樣的哀悼;那種抑郁癥并不是憂郁癥的真正發作,而是運用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求一死的矛盾方式,在我的輕躁癥階段,同樣是這個至高無上的權力在控制著我。的衰萎無力與對一切的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一回事。始終存在著這樣可怕的矛盾情感,而我們還可以在中世紀基督教神秘主義那里找到相應的說法:totum = nihil 。

我可以把后面的事一筆帶過嗎?這些事沒有人感興趣。但我現在理解了發生在我身上的種種變化的意義:它們都旨在(重新)掌握我自己的存在。這首先是從我采取主動、請來我的"律師"開始的,為的是從我認為屬于政治監禁的狀態(共產黨)中解救一位工會干部。對于這一舉動,我的醫生始終毫無所知。接著是我要求我的醫生給我開了一種新藥茚達品,這藥對我確有好處。1983年7月,我離開蘇瓦西去了東部,在非常親近的朋友家的鄉間住宅里度過了艱難的休養期,但我并沒有怎么健壯起來。我獲得了成功,使得我的醫生冒了(相當大的)風險,在我于1983年9月回去時,不讓我再住院了。我的朋友們組織起來,在我的公寓里充當日夜陪伴的看護。多虧他們,我終于習慣了我的新住所,這地方不再讓我感到害怕了。從那以后,我便毫不猶豫地讓我的精神分析師只限于充當精神分析師的角色,絕不再要求他提供精神病科醫生甚或全科醫生的服務。從那以后,我又漸漸地重新掌握了我的所有事務、我的友誼和情感生活。從那以后,我認為學會了什么是愛:愛不是采取主動以便對自己不斷加碼、做出"夸張",而是關心他人,是有能力尊重他的欲望和他的節奏,不要求什么,只學會接受,把每一項饋贈當作生命中的驚喜來接受,并且有能力給別人同樣的饋贈和同樣的驚喜,不抱任何奢望,不做絲毫強迫。總之就是自由而已。為什么塞尚隨時都在畫圣維克圖瓦山呢?這是因為每時每刻的光線都是一種饋贈。

生活,盡管有悲劇,但畢竟還可以是美好的。我已經六十七歲了,青春不再,但我終于感覺自己——因為我不是為了自己而被愛——我感覺自己從未這樣年輕,即便一切都快結束了。

是的,畢竟來日方長。

(五、阿爾都塞的童年回憶)

我父親時而會有暴力行為,這使我很害怕。有24小時晚上,同一層樓的鄰居唱歌,他便拿起鍋和長把大湯勺,跑到陽臺上去,發出一陣可怕的喧鬧,把我們大家都給嚇壞了,但也讓歌聲停了下來。夜里,我父親也常做噩夢,并以長時間慘痛的嚎叫結束。他自己卻意識不到,醒來時竟說什么也不記得了。我母親搖晃他,想讓他別叫了。他們彼此間沒有什么話可說,也沒有什么能讓人想到他們彼此相愛。但是,我記得有24小時夜里,聽到我父親在他們的房間里,大概在床上把我母親摟在懷里,低聲對她說:"這是我的……",這讓我內心很受打擊。我還記得另外兩段插曲,同樣感到驚訝。有24小時,我們從法國回來,下了船回到阿爾及爾的公寓,在陽臺上,我父親感到不舒服。他坐在一把椅子上,然后倒了下去。我母親很害怕,就跟他說話。平時她是不這么和他說話的。我還記得有24小時夜里在火車上,那是我們去莫爾旺的路上,這一次是我母親感到不舒服。我父親叫我們深更半夜在夏隆車站下車,我們想盡辦法叫開一家旅館的門,旅館答應接待我們。我母親病得厲害。我父親就跟她說話,顯得很焦急。平時他也是不這么和她說話的。在這兩段記憶里,仿佛都有一種死亡的氣味。他們也許彼此相愛,但卻不怎么說話,就像人們在死亡邊上和大海邊上都會沉默不語那樣。不過在他們之間,為了證實對方還在那里,偶爾也會試探性地說上幾句話。這是他們的事情。但我和妹妹卻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是我在很久以后才弄明白的。

既然說到我妹妹,我還想起發生在阿爾及爾山上的一件事,當時我們在那里的灌木叢下邊搜尋著,發現了一些很小的仙客來。我們正在一條土路上安靜地走著,突然過來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我不知道他怎么騎的,就把我妹妹撞倒了。我父親朝他沖過去,我以為他要掐死這個年輕人呢。我母親直攔著。我妹妹受了傷,我們趕緊回家,我手上還捏著幾朵仙客來,但早已心不在焉了。對我父親這樣的暴力行為,我母親全無所謂,至少表面上是這樣,可另一方面呢,她卻把精力都花在了抱怨上,抱怨自己在生活中受苦受難,抱怨自己做出了犧牲,因為由于我父親的強迫,她不得不同意他的決定,放棄了使她感到幸福的小學教師職業。可是在我看來,我父親的暴力行為卻很奇怪:他對自己的言行那么有把握,卻會突然發起火來,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暴力行為,但我不得不說,似乎發生的一切又都在他控制之內,因為暴力行為總是讓他如愿以償。他有"好運氣" ,每次發生的事件都轉而對他有利。必要的時候,他也懂得克制,在1940年到1942年間,當他在里昂的時候,他是那里惟一沒有參加貝當軍團的銀行經理。當朱安將軍打算讓摩洛哥人"去吃干草"時,他沒有表示擁護;當戴高樂做出讓阿爾及利亞獨立的重大抉擇時,即使因為自己的"黑腳丫子" 感情而痛苦不已,他也沒有表示反對,他一有機會就牢騷抱怨,不過也僅此而已。

(六、戰俘經歷)

當我們通過德國邊境時,雨提醒了我們這一點。德國是個多雨的國家。正像歌德對他的君主說的:天氣不好比根本沒有天氣好。他說的沒錯。但雨把什么都淋濕了。我們看見車站上的德國人臉色灰白,身上都濕透了。他們沒有給我們吃的東西。他們好像正沉浸在勝利中,剛一起床,在喝黑咖啡之前,突然傳來勝利的喜訊,他們還沒有回過神來呢。他們顯然不知道什么集中營的事,但我們更不知道,不管怎么說,他們當時的處境要比我們好。

我們終于到了一個無名的車站,這里是一片飽受風吹雨打的荒野。他們讓我們下車并開始步行,我們在皮鞭和步槍的威脅下走了四十公里的路。許多同伴在半路就留下了,但一般說來,德國人并不是一下子結果他們,而是派些馬來拖著這些人。我記得,為了以防萬一,再說也知道歌德的那句話,我就偷了一件類似英國膠布雨衣的衣服,并且穿在襯衫里面,免得德國人給我沒收了。我穿著這件緊貼皮肉的東西走了四十公里,也就是說有點兒出汗,而且一住進帳篷,我就開始害怕自己無論如何會得感冒,但是沒有,況且第二天德國人就沒收了我這件假襯衫,說這東西對他們有用。我同意。從此我就習慣了下雨,也懂得了人可以讓雨淋濕而不得感冒的道理。

在帳篷里過夜的滋味難以想像。我們又渴又餓,尤其是累得要命,大伙都沉睡過去,第二天,得拽著我們的腳才能把我們弄醒,以便接受在德國當戰俘的各種審查。但是我已經懂得,人尤其在痛苦疲憊的時候,要保持身體暖和,這樣相互抵消,事情就好辦了。

但并不是對所有人都好辦了。我們的戰俘營跟另一個戰俘營緊挨著,我們看見那里有些餓得瘦骨嶙峋的人在游蕩,大概都是從東方的波蘭來的,因為他們說俄語,他們不敢靠近通電的鐵絲網,于是我們就扔給他們一點面包、幾件衣服,說上幾句話,我們當然知道他們聽不懂,不過沒關系,這是給他們一點好處,也是給我們自己,讓大家少一點獨自置身苦難的感覺。

媒體評論

驚世駭俗!……《來日方長》充溢著阿爾都塞的哲學智識,還體現出他精湛的故事敘述才能。追隨阿爾都塞的思維線索就像一場神秘的感官盛宴。這是不可思議的幻魘之旅,讓人隨著作者一起,心靈震顫而欲罷不能。

——《洛杉磯時報書評》

阿爾都塞豐富的一生充滿了冒險:一場融合了私人生活之跌宕,歷史,哲學及政治學研究的人生冒險。他那炫目而具有煽動力的精神力量,影響甚至決定了無數的學科理論、實踐行為與現實存在——縱然世間圍繞他的論述卷軼浩繁,它們也都無法論及其智識的全部。

——雅克?德里達

瘋狂似乎是哲學不可避免的代價——比如說尼采、維特根斯坦,甚至是青年福柯……阿爾都塞在《來日方長》中追尋的即是這種瘋狂的根源。

——迪加德?埃里邦 《米歇爾?福柯》的作者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為積分。。。。不評論書的內容,只評論當當的服務和書的質量(裝訂之類的),整體不錯,4顆星,剩下1顆是進步的空間。。。。

2017-02-20 06:45:35
來自哆***(**的評論:

包裝精美,紙質不錯。

2017-11-21 23:03: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5-11-15 20:03: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謝謝,謝謝,謝謝,

2016-04-06 00:18:29
來自yoiisde**的評論:

包裝較為嚴實,運送時間很快,書籍品相尚好,印刷質量較高,排版較為清晰。

2016-04-23 21:17: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不錯

2016-05-04 13:18:24
來自茉莉水**的評論:

好評

2016-05-28 10:44: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

2016-06-23 12:48: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07-07 11:31:07
來自電競沼**的評論:

不錯,這很俄狄浦斯結構

2016-07-24 11:27: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個字 好,兩個字 很好,三個字 太好了!哈哈……

2016-07-28 15:38:51
來自liliwen**的評論:

不錯的書,可以一讀,特價就買來屯著。

2016-11-08 11:50: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難讀

2016-11-15 10:47: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經典中的經典!好評,喜歡!有興趣的大家都可以看看,嘻嘻!

2016-12-11 10:45:34
來自aka游戲**的評論:

很好

2016-12-14 13:51: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12-15 09:20:5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來日方長:阿爾都塞自傳 慢慢看 ……

2017-04-30 23:53:46
來自木***(**的評論:

哈哈哈哈哈哈或

2017-05-31 11:10:0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阿爾都塞的懺悔錄

2017-06-03 12:10:07
來自l***9(**的評論:

好好好好好

2017-06-05 08:40:11
來自進***(**的評論:

很信賴當當,一直在這里購買,包裝有保證,溝通方便

2017-06-05 16:20:0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活動下來,不到4折,喜歡,

2017-06-06 17:32:54
來自jianghe**的評論:

一直看好當當的圖書!

2017-06-13 15:26:27
來自啦***c(**的評論:

阿圖塞很牛的

2017-06-29 20:13:15
來自扣扣rei**的評論:

包裝不錯,內容很好,性價比很高,印刷很好,紙質好

2017-07-13 14:51:38
來自多美373**的評論:

拿到書后很滿意,內容適合剛接觸科學的孩子看,喜歡。

2017-07-24 18:28: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經典的作品,值得購買閱讀,很好的內容

2017-08-15 15:32:11
來自費爾尼**的評論:

好好好好好

2017-11-01 14:51:00
來自枕書君**的評論:

阿爾都塞,這位眾多大師的導師,他對哲學充滿激情,人生卻充滿悲劇。這本回憶錄背后,會窺見他的悲愴。

2014-12-15 19:26:4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