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軍人,在軍營了度過了自己的青春。面對軍隊改革的大潮,他不得不離開了自己深愛的軍營。走向社會的他明顯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在國企任職的他給企業造成巨額虧損,他一心要做的研發也不得到企業的支持。工作不順利的他只得辭職另謀出路。為了生計,他以21000元創辦了一家小的不能在小的公司。然而,就是這家在破倉庫里成立的公司,在他的帶領下,沖破國際巨頭的圍追堵截,不僅在國內取得優勢地位,在海外也是四處開花,如今已然是世界五百強企業。這就是任正非和華為的傳奇故事。
華為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民營世界五百強企業,它的意義已經不僅僅限于商業上的成功,甚至已經成為到對當代中國人精神層面的鼓舞。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也成為當代中國作為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的事跡成為無數年輕人學習的榜樣。本書以任正非和華為的主,在講述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故事的同時,傳達出當代中國人積極向上的精神。
李洪文,1970年生于濱城葫蘆島,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公開發表600余萬字,出版個人文集10部。
1艱苦的歲月
有錢難買幼時貧。
——朱光潛
物欲其高,必廣其基。尖毛草是非洲大地上生長得較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地之王”的美稱,但是它的生長過程十分怪異。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幾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們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長。那段時間,草原上的任何一種野草長得都要比它旺盛,沒有人相信尖毛草會是今后的“草地之王”。
半年后,在雨水到來之際,尖毛草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瘋長,三五天的時間,它便會長到1.6米~2米的高度。其實,尖毛草一直在生長,但它一開始的時候不是在長身體,而是在長根部。在長達6個月的時間里,尖毛草的根部長得超過了28米,無聲無息地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
尖毛草之所以能成為“草地之王”,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根基深厚,厚積薄發。
童年的貧困和艱苦對于人的一生來說是一筆巨大無比的寶貴財富。不管是饑餓還是貧苦,那只是命運讓一個人的生命之樹努力向下“扎根”的一個過程,根基越深,則向上的成就越大。
清貧,灰色調童年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著長大的童年。
——羅大佑《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可是如果不幸遇到了戰亂,那戰亂的鐵蹄就會碾碎童年的鳥鳴,那隆隆的槍炮聲,就會驚醒童年的夢境。任正非的童年雖然得到了父母無盡的關愛,可是鳥鳴和夢境呢?都遺失在了戰亂的深谷中……
任正非祖籍浙江金華浦江縣黃宅鎮任店村。黃宅鎮是浦江的及時大鎮,任店村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住戶雖然不多,但這里男耕女織,民風淳樸,鄰里祥和。
任店村前有清澈秀麗的浦江,后有獅蹲虎踞的官巖山,任店村里,有樹有竹,花香鳥語,景色優美。
明代初期,大文學家宋濂來到此地,他在《官巖教寺記》中寫到:俯瞰縣北巖坑,仙華諸峰如萬馬東行,或駐或躍,而浦陽江之水蜿蜿蜒蜒,又如白龍南飛一瀉數十里,繞巖腹而去,周圍原野星羅棋布,誠天地間勝絕之地也。
在任店村中,任姓是個大姓。任三和——也就是任正非的爺爺,當時是腌制金華火腿的大師傅。他在舊浦江縣城做工的時候,制作的火腿皮為黃亮,肉色紅潤,香氣濃郁,這一首絕活使他遠近聞名。故此,任三和家的家境在任店村可稱富裕。任家當年在該村的老宅便是一座氣派的四合院,單單請木匠雕窗花就花了整整三年時間。
任三和在浦江縣城腌制火腿,而家卻安在任店村。雖然兩地不過幾十里的距離,但要在土路上騎驢坐車來往一趟,至少也要24小時。很會做生意的任三和真的沒有想到,他的晚輩任正非竟用高科技手段,讓那些相隔兩地的人可以在轉瞬間“相見”——打一個電話,便可跨越千山萬水。
任三和娶妻得子,起名任木生,字摩遜。任先生給兒子起這個名字,實是寄希望晚輩要“不遜于”任何人。任摩遜天資聰穎,讀書寫字過目不忘。任三和瞧在眼里,喜在心頭。他為了兒子以后能有個遠大的前程,便將任摩遜送北平讀大學去了。
任摩遜成了任店村及時個大學生,這在當時幾乎等同于滿清時考中了舉人和狀元的榮耀。
任摩遜就讀于北平民大經濟系。他求學的同時,還參加了共青團,并與校內很多熱血青年一起,走上街頭、奔走呼號,投身于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然而,世事無常,任摩遜的父母相繼病逝,任摩遜失去了經濟來源,他的大學生涯也驀然走到了盡頭。任摩遜輟學回家,為了生計,他曾經先后在浙江定海水產職業學校、南京農業職中等學校任教。
1937年12月,日軍攻占南京,國家民族岌岌可危。任摩遜懷著一腔報國熱血,在浙江同鄉的介紹下,來到國民黨412軍工廠任會計。這是一家專門生產防毒面具的兵工廠。
任摩遜身在國民黨的兵工廠,卻認同共產黨提出的“全國上下,一致抗日”的主張。他不僅在廠子里積極宣傳抗日,還組織了讀書會,和大家一起探討抗日問題。但是,任摩遜的愛國舉動引起了廠內國民黨特務的注意。
由于戰局的變化,412軍工廠經廣西輾轉遷到貴州桐梓。1944年,任摩遜發覺形勢不好,他以送家眷回鄉定居為由,悄悄離開了兵工廠。可是國民黨特務幽靈般地跟蹤而至,結果卻誤捉他人。第二天,任摩遜裝病托村里人用皮龍(類似于轎子),將自己抬到鄭家塢火車站,就此擺脫了國民黨特務的魔爪,悄然離鄉,來到貴州生活。
在貴州,任摩遜為了躲避國民黨特務的迫害,他暫時棲身在安順地區的鎮寧縣山區。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造就了聞名中外的黃果樹瀑布奇觀。可是在當時,因為沒有旅游業的支撐,寧縣山區的生活非常清苦。
愛情是生命里的鹽。任摩遜在這里遇到了17歲的程遠昭女士,兩個人相愛并結婚。他們婚后不久,也就是1944年10月25日,一個健康、機靈的男娃降生了。雖然當時任摩遜和程遠昭兩個人婚后的日子過得不寬裕,但這個男娃的到來還是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歡樂。
任摩遜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懷里抱著哭聲洪亮的男娃,對在床上坐月子的程遠昭說:“我要給兒子起一個有意義的名字。”
程遠昭女士說:“起什么名字呢?”
任摩遜想了想:“就叫他正非吧!”
“這個名字好。”程遠昭女士從丈夫懷中接過愛子,憐愛地說:“你有名字了,你以后就叫任正非了!”
人世間充滿了是是非非,究竟何為正,何為非?真得需要一個人用一輩子去探究、去領悟。只要將是是非非能悟透,那么他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都有用的人。
程遠昭是山區里長大的姑娘,她性格開朗、樸實。貴州山區雖然是個清貧之地,但程家家長還是讓程遠昭一直讀到高中畢業。程遠昭受丈夫影響,以后靠自學成為了一名數學教師。
任摩遜和程遠昭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婚后共育有二子五女,任正非是老大。他們一家九口人,都靠著任程兩個人教書賺來的微薄薪水生活,而且任摩遜還要按月給老家的家眷寄生活費。
因為戰亂,處處民不聊生。任父任母雖然能給任正非等孩子以聰明的頭腦,可是卻無法給他們以溫飽的生活。任家父母為了讓7個孩子都有書讀,他們寧可省吃儉用、四處借錢,即使幾個人合用一條被子、在地炕里做三餐,也不覺得苦。
任家的日子處處充滿了艱難。任正非就在貧困的環境中一點點長大。1958年,任摩遜終于在國家吸收一批高級知識分子入黨時光榮地入了黨。可是“”開始后,因為任摩遜曾經在國民黨的工廠當過會計,造反派就說他歷史不清,便派紅衛兵上門抄家。這些紅衛兵本以為任摩遜是高級知識分子又是大校長,家里一定很富裕,可是推門一看,只見任家四壁空空,哪有一件值錢的東西?破舊的被單下面更是鋪滿了簡單的稻草……任家的清貧讓這些造反小將們感到了深深的震驚。
求學,大力神啟示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神童詩》
任正非背上了書包,開始了漫漫的求學路。家有長子,國有大臣。小時后的任正非也是有些貪玩,任母真的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早明事理、勤求學、知上進,她就給小任正非講了一個大力神的故事。
大力神的故事傳達著一個盡人皆知的寓意,那就是: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能只期望得到別人的幫助,而應該首先依靠自己的力量。任母通過講故事,無疑是向任正非傳達了這樣一個意思。
任正非的童年時代除了下河摸魚、上樹抓鳥,這些小男孩人人都干過的淘氣事兒之外,就是和小伙伴們在一起,玩躲貓貓和丟沙包的游戲了。他們從外界取得知識的途徑恐怕就是村里為數不多的幾臺收音機了。
任正非和小伙伴們每天都會準時從收音機里聽評書《隋唐演義》。評書中的蓋世英雄——李元霸和宇文成都等人逐鹿中原、爭霸天下的故事,讓任正非心里升起了無限的向往和傾慕。
任正非和小伙伴在一起爭論的話題,很大一部分是李元霸擂鼓甕金錘厲害,還是宇文成都的鳳翅鎦金镋高明。有的小伙伴說:“李元霸是隋唐及時條好漢,當然是他最厲害!”
有的小伙伴講:“宇文成都被皇帝賜給了‘橫勇無敵’的金牌,李元霸沒法和他比!”
任正非覺得這樣爭論下去永遠都辨不出結果。他說:“要想分清他們兩個誰厲害,你們得先回答我一個問題!”
任正非的問題是——張飛和岳飛“殺”起來,他們倆誰勇猛?
張飛生活在魏晉三國時代,而岳飛是宋代的大將,他們絕不可能相遇,又怎么能“殺”在一起?這個問題自然沒法解答。
任正非提出的問題,是在一個相聲中聽來的,他之所以重提這個荒誕的問題,是想說明:千百年前的事情,根本沒有比較的條件,所以爭論也沒有意義。
任正非的童年就是在這樣好玩的爭辯中、快樂的游戲里度過的。但任正非當時的想法確實比同齡的小伙伴要成熟和睿智得多。
任正非讀書的及時所小學就是離家最近的山村小學。山村小學不僅教室簡陋,而且條件艱苦,夏天蚊蟲亂飛,即悶又熱;一到冬天,雖然有燒木材取暖的鐵爐子,但在四處漏風的教室中,室溫和冷庫的溫度也差不多。
任正非當時是懵懂少年,愛玩是他的天性,對于艱苦求學,漸漸有了畏難的情緒。程遠昭女士為了鼓勵兒子念書,她就講了一段《大力神》的故事。
萬神之首就是宙斯,他和美麗的神女阿爾克麥涅生有一個兒子,名叫赫拉克勒斯。宙斯的另一個妻子──赫拉準備除掉赫拉克勒斯。
赫拉趁無人的時候,偷偷地將兩條毒蛇放進了小赫拉克勒斯的搖籃里。赫拉克勒斯從夢中醒來,看到毒蛇正向他大張毒牙咬來,他伸出兩只小手,猛地一下就把兩條毒蛇全都握在了手里。當宙斯趕到時,毒蛇已經被赫拉克勒斯給捏死了。
小赫拉克勒斯在赫拉的謀殺中堅強地長大了,而且長得身材魁偉,儀表堂堂,力大無比,成了遠近聞名的英雄,還贏得了“大力神”的美稱。
赫拉克勒斯長大成人后,母親決定讓他離開家,到很遠的地方去闖蕩,一是躲避狠心的赫拉的報復;二是也讓赫拉克勒斯接受各種艱難困苦的磨煉。臨行前,她還要求赫拉克勒斯必須完成12件別人無法做到的大事。用以錘煉赫拉克勒斯的意志,增長他的能力。
程遠昭女士講到這里,故意停住了,任正非著急地問:“赫拉克勒斯真的完成了12件別人無法做到的大事嗎?”
程遠昭女士看著兒子著急的樣子,說:“接下來的故事,非常精彩,你要想聽,得看你考試的成績,成績好才能繼續講!”任正非小的時候,雖然貪玩,但他卻非常懂道理。有正直博學的父親為榜樣,有勤勞善良的母親勤教導,他經過努力,學習成績在山村小學一直很優異。當任正非拿著令人滿意的期末考試成績回到家的時候,程遠昭女士對兒子表揚完畢,就給他講出了《大力神》故事的結尾。
赫拉克勒斯戀戀不舍地告別了親人,他憑著驚人的勇氣和智慧,搭救了為人類盜火而被懲罰的普羅米修斯;在崇山峻林中,捕殺殘害人類的猛獅,為百姓除掉了大害……
赫拉克勒斯在路過伊利斯城邦時,他還用智慧引河水入牛棚,贏得了該國國王的300頭牛。可是這個可恨的國王卻想毀約,赫拉克勒斯舉起武器,他將欺壓老百姓的壞國王趕走。最終,12件別人無法辦到的大事他終于一一完成了。
赫拉克勒斯為了慶祝勝利,他在奧林匹克舉行了極其盛大運動會。大力神的美名傳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程遠昭女士講完了這個故事,任正非雖然年紀小,但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意思:大力神之所以成名,是因他為人類做了很多有益的大事。任正非暗下決心,自己也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才能像“大力神”一樣做大事,做有益于人類的大事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并獲得更大的榮耀。
2010年上海世博會時,華為的一名員工陪同任正非的小學和中學同學參觀世博園。期間,這位華為員工曾問老任小時候是個什么樣的人。任正非的一個同學說,他是一個鼻涕邋遢,但成天笑呵呵的人。
樂觀的任正非小學讀完了之后接著念中學。中學的課程雖然難度加深,但對于天資聰穎的他來說,是游刃有余。當他在課本上讀到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時,不由得情緒激動,浮想聯翩:趙構之流,偏安一隅,可謂“懦夫”,李清照對他們的抨擊,確實是褒貶得當、一針見血。
任正非一邊讀著這首詩,一邊暗暗告誡自己,將來自己一定要做個“英雄”,不能當“懦夫”。任正非成立華為公司后,他的“英雄”情節確實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他領著自己的團隊,披荊斬棘,開拓市場,終于成為中國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
徐特立曾經說過:有困難是壞事也是好事,困難會逼著人想辦法,困難環境能鍛煉出人才來。因此,應該迎著困難前進。清貧和苦難就是任正非最“忠誠”的兩個伙伴,一直如影子般伴隨著他的童年和少年。
對于懦弱的人而言,清貧和苦難就是重重枷鎖和鐵鏈,會桎梏和限制他前進的方向。可是在勇敢者面前,那兩個“忠誠”的伙伴就會變成他騰飛的兩個“翅膀”。這一雙“翅膀”讓任正非面對著太陽,面對著理想,努力展翅飛翔……
大學,人生轉折點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冰心
任正非的求學路充滿了坎坷,缺衣少食,饑餓為伴。他高中三年較大的心愿竟是吃上一個雪白的大饅頭。如果困難是風的話,任正非會不會將饑餓和貧困化作自己的兩翼,然后在困難的逆風中,振翅而起、翱翔九霄?
貴州地處高原,“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一年四季,除了陰天,就是下雨;放眼千里,除了石山,便是丘陵。貴州先天的地理環境本就不適宜于農耕,許多地方所產的糧食尚不能自給。
“”運動開始后,由于各地盲目虛報產量,導致高征購任務完成后,農村的公共食堂里只給老百姓剩下了可憐的一點糧食。1960年,貴州已出現嚴重的饑荒現象。可是某些領導為了一己之私,還是向高層匯報貴州全省大辦食堂的“先進經驗”。果然,這個匯報打上去之后,貴州因為大辦食堂得力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被譽為“紅旗省”。
謊言被重復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但在餓肚子面前,這個被當成“真理”的謊言,還是迅速露出了原形。1961年,貴州的農村大食堂終于走到了盡頭,再也辦不下去了。
當時18歲的任正非正在縣城里念高中,雖然迫切的求知欲望讓他可以一頭扎進書本里盡情地吸取書本上科學知識的“乳汁”,但書本中的“乳汁”只能解決精神上的貧乏,餓肚子的問題書本卻解決不了。
俗語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更何況頓頓吃不飽呢?高中三年,任正非較大的理想竟是能美美地吃上一個白面大饅頭。
不管生活多么艱難,任家父母都堅持讓7個孩子讀書深造,做社會的有用之才。程遠昭女士為了讓任正非考上大學,她躊躇再三之后還是對家里實行了嚴格的分餐制。分餐制的好處是,雖然每個人都吃不飽,但是每個人都能活下去。
困難總沒有辦法多。為了戰勝饑餓,任母就領著孩子們上山采來了一些紅刺果,再把厥菜根磨成漿,青杠子磨成粉,代替糧食。可是有一樣東西,那就是炒蓖麻子,這東西不能當花生吃,一吃就拉肚子。
后來,任家為了度過饑荒,他們還在山上開了一塊荒地,種了一些南瓜。播種南瓜時,他們還意外發現荒地旁邊美人蕉肥碩的根還可以煮熟解餓。
每天晚上,任正非和弟弟妹妹們圍著火爐,等著母親煮出一大鍋美人蕉的根或南瓜來充饑。雖然那東西沒有什么營養,吃完之后只管得了一時,過一會兒還餓,但和睦的家庭氣氛還是讓那些沒有多少營養的食物吃到嘴里時充滿了“香甜”的味道。
任正非正處在長身體的階段,每天伴隨著“咕咕咕”的腸鳴上課,他的學習成績自然不穩定。初中的時候,任正非食量小,饑餓的感覺就沒那么強烈,他能安下心來的學習,故此成績優異,經常得到學校“因材施教”的表揚。可是高中的時候,他的食量增加,經常被餓得昏昏沉沉,那種天旋地轉的感覺,讓他的學習成績忽上忽下,像過山車一樣,很不穩定。
任正非讀高中的時候穿得很簡樸,三年求學的日子里,他從來也沒有過襯衫。即使是很熱的夏天,任正非也是穿著一件厚厚的外衣。任正非很懂事,他知道家庭的困難,所以他不好意思找母親索要衣衫。
高中二年級的時候,任正非多次補考才過關。高中三年的時候,任正非實在餓得受不了了,臨近高考,他在家里復習功課。他那張簡易的書桌正對著墻邊放著的一個瓦罐,瓦罐中裝的就是他們全家的口糧。
此時,任正非即使再餓,他也沒去瓦罐中抓一把里面的“苞谷”吃。要知道,他這一把下去,雖然可以暫時解決自己的肚子“咕咕”叫的問題,但“會有一兩個弟妹活不到今天”。
任正非為了能攢點力氣將高考的功課盡快復習完畢,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米糠和菜摻和一下,然后放在鍋里當餅一樣烙著吃。
糠菜餅子不僅又苦又澀,而且粗糙得難以下咽。任正非吃“餅”充饑的時候,被任摩遜察覺了,他吃驚地說:“正非,你,你不能吃這個,你會把身體吃壞的!”
任正非裝作若無其事地說:“沒事,我年青,身體好著呢!”
任摩遜拉著懂事的任正非的手,心痛得連連搖頭。程遠昭女士為了給任正非加強營養,每天早晨她都會塞給任正非一個小小的玉米餅,并叮囑兒子,一定要安心復習功課,努力考上大學。
每當任正非回憶起這段辛酸往事,他都感慨萬千:每天早上一小塊玉米餅,功勞巨大。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我就辦不了華為這樣的公司,社會上多了一名養豬能手,或街邊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這個小小的玉米餅,是從父母與弟妹的口中摳出來的,我無以報答他們……
功夫不負有心人。任正非這個任何困難都壓不倒的年輕人經過高考,終于被重慶建筑工程學院錄取了。
重慶建筑工程學院于1952年10月建校,以前的校名是重慶土木建筑學院。1954年4更名為重慶建筑工程學院。1994年1月定名為重慶建筑大學。
重慶建筑工程學院不僅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齊全,而且還是我國當時八所老牌的建筑名校之一。
任正非高中畢業后,順利考上了大學,這就說明他不再是一個男孩子,而是一個堅強的男人了。他需要獨自面對風雨,需要一個人面對挑戰。社會這個大考場已經敞開胸懷,大張雙臂,正熱烈地等待著他。
任正非讀高中的時候可以沒有襯衣,但上大學之后他將要面對一個嶄新的環境、陌生的男女同學,所以,總要有一件襯衣來撐門面……程遠昭女士就為兒子穿針引線,親手做了兩件新襯衣。任正非從母親手中接過針腳密實、嶄新挺括的襯衣,當時真有一種激動得想哭的感覺。
要知道,當時國家經濟困難,老百姓手中的布票是受限制的。任家經濟并不富裕,只能靠全家節衣縮食,才能讓任正非一下子就得到兩件白襯衣。為了這兩件白襯衣,任正非的弟弟妹妹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得穿著舊衣服,勒緊褲腰帶過緊巴巴的日子了。
襯衣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有一樣東西得準備,那就是被單。困難難不倒程遠昭女士。她撿來畢業生丟棄的幾床舊被單,經過清洗和拼對后,一床干凈的被單就出現在了任正非的眼前。
這兩件襯衣、一床拼對的被單,整整陪伴了任正非五年,直到他在重慶讀書的生活結束。
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程遠昭女士的言傳身教,使任正非深深懂得了不畏困難、不向生活低頭的道理。他成為華為的“掌手”之后,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厄難,他都能牢牢地堅定信念,使華為這條巨輪,頂風冒雨,安然駛過各種激流和險灘。
非常好,物流很快,比天貓快多了,以后就在當當買書了
快遞很棒,給爸爸買的,到的時候爸爸不在別人代收的,之后快遞還專門又打了電話問了有沒有收到
內容寫的比較符合書的名字,寫華為如何一路坎坷,又如何過五關斬六將的。企業將必看之書。
書已經收到,當當當地的快遞服務態度差,建議提升。這是快遞人電話15346377172
書的質量沒有問題 這本書還是不錯 內容也比較不錯 推薦大家看看
了解了老頭傳奇的一生,印象中作者的內容不太具體,事件挺多的,任總的性格寫的不夠。
看了三分之一,感覺名人的努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其他的不做評價
適時做實事,識士用真情。實時醒時務,時勢造英雄。
值得回味的好東西哦,整體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哦
買這個書 純粹想仔細了解一下別人的成長過程 取其精華 認真學習 希望對自己帶來好的方向
一口氣讀完,成功的不容易,需要你的堅持,堅持,再堅持。更需要創業者的胸懷。
一直喜歡華為的理念,任正非是我超級喜歡的百強領導之一!
任正非是所有中國企業家的楷模,我佩服這樣的人,所以我喜歡這本書。堅持!
出于對華為的好奇,買了此書,大致有個了解,希望有一天任正非能自己出自傳。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堅持,書中有很多名人詞句,諺語,句句激勵人心,很勵志的一本書,華為品牌手機,任正非知名企業家,很感動……
給人啟迪,中年創業,短短幾十年就成就了深圳、中國乃至世界的神話!
還沒看完,能做到這樣的擔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祝福任正非同志
我使用的華為手機,一定要學習一下任老是如何將華為做大做強的。
寫的還不錯,看了很有感觸。就是感覺作者貌似根本不認識任正非,參考的全是市面上各種關于任正非的書。
華為的創始人,用行動和堅持為中國企業做表率。值得尊敬。
因為華為而買了這本書,學習。從華為公司發展映射出任正非。
任正非這人挺喜歡的,今天書到了之后,就迫不及待起來品位,但看著看著心里就來火了,書有好多地方都是空白,請問這叫我如何閱讀下去,希望當當以后發書還是要嚴格把守質量這關,不要影響讀者看書的心情,和對貴網站的支持才是。
傳奇、傳奇,國家需要任正非這樣的傳奇,越多越好。了解他,學習其不死精神。
華為和任正非融為一體的介紹,對華為有一種較為真實的認識。喜歡這本書的語言,沒有紀實類文字的枯燥,使讀者趣味盎然。
人到中年創華為的任正非很覺得每個人學習。華為華為。中華有為。狼性文化氣墊文化。
不僅僅是商業勵志,更是一個人的人生。華為的成功帶給人思考,而任正非的拼搏更讓人感動。“九死一生的堅持”,書名就看得人驚心動魄,堅持的力量有多大,這本書又給我上了一課!
華為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民營世界五百強企業,它的意義已經不僅僅限于商業上的成功,甚至已經成為到對當代中國人精神層面的鼓舞。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也成為當代中國作為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的事跡成為無數年輕人學習的榜樣。本書以任正非和華為的主,在講述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故事的同時,傳達出當代中國人積極向上的精神。
還沒有看,相信還是不錯的。希望能從該書中得到一些啟發,不過,我不贊成華為加班的文化,或許,還有更好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高興的看到,他們公司有改變了!任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