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涂鴉開始,發展成有規劃的創作、臨摹,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中會與哪些階段性的特點?孩子在這些過程中是怎樣一點點變得更聰明、更有創造力?家長怎樣配合,才不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家長怎樣做,才能讓繪畫滋養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健康的品格?家長怎樣輔導,才能讓孩子學習畫畫變成一件快樂的事?作者將通過具體的經典案例,一一解答家長心中的疑問。告訴家長,學習繪畫的孩子,即便將來不走專業路線,但具備繪畫與美學基礎,無論是參加高考還是未來的發展,都將有更多的選擇與機會。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鼎力推薦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魏小明作序推薦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阿丘傾情推薦
一位畫家爸爸二十年早教經驗的分享
如何保護孩子的繪畫天分?
怎樣通過繪畫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怎樣讓繪畫滋養心靈,培養孩子健康的品格?
孩子幾歲學畫畫好?
學習繪畫家長需要做哪些準備?
李釗,畫家。畢業于廣西美術學院美術系,結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修班。從教多年,現從事美術創作和美術輔導工作,在兒童、青少年藝術教育領域積累了二十多年豐富的實踐經驗。
作者熟悉美術教育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的藝術個性發展。從教自己的女兒學畫開始,同時輔導了許多熱愛美術的學生。作者的女兒順利地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其他學生大都順利考入國內著名的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美術學院等。
序
1.用藝術為孩子鑄造幸福人生 / 魏小明
前
兒童學畫畫需要天分嗎
兒童學畫畫是否需要天分?許多家長為此感到困惑。常有家長讓我幫著鑒別他的孩子是否具有繪畫天賦、能不能學畫畫。
其實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歡畫畫,都能畫得很好,他們大膽的想象、大膽的下筆揮灑是專業藝術家所求之不得的。如果把繪畫大師童年的作品與小朋友的涂鴉作比較,就會發現兩者其實沒有什么區別。
藝術學習的目的并不是要讓每個孩子都成為藝術家。我女兒寒林學畫是在家庭環境熏陶中自然而然學起來的,我們從沒有讓她當畫家的打算。學畫過程中也沒有發現她有異于常人的天分,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由于學習得法,學起來才很輕松。
女兒兒童時期的畫,我們從不用好與壞作為衡量標準,只是希望她在繪畫游戲中得到快樂,同時在繪畫中增強她的動手能力。想法很簡單。
我常見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畫得不像而急躁不安,對孩子斥責不斷。有的老師為迎合家長的要求,拔苗助長地讓孩子學習成人畫的技法。這種做法對孩子的長期發展有害無益。
兒童畫的美并不表現在繪畫技巧上,孩子們用好奇的眼睛觀察世界,流露出童心童真,這是兒童畫的可愛之處。也就是說孩子們畫畫并不需要什么繪畫技法,只需要在紙上率真大膽地宣泄就行了。
有的人在某一方面表現相當聰明,而這種聰明是與生俱來的,人們稱這種人為天才。人類歷史上的達 芬奇、牛頓、愛因斯坦等都屬于這一類的天才。他們的科學發明基于嚴密的邏輯推理,世間萬物在他們的眼里只是一些物質和元素。這些科學家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還得靠絕頂的聰明。
而藝術家的天分在世俗眼里往往是可笑的,如九十多歲的國畫大師齊白石,畫出來的東西還是孩童時眼中所見的東西,充滿了童趣。這位老先生除了每天畫這種看似幼稚的水墨畫,他處理生活上的事情表現出來的能力也和小孩一樣單純幼稚。
荷蘭畫家梵 高,如果以常人的標準作衡量,很難稱之為天才。梵 高童年時并不是乖巧的小孩,甚至有點笨手笨腳,不討人喜歡,青年時代也看不出有繪畫才華。
梵 高的畫總顯得笨拙,但是,他充滿感情地畫破舊的靠椅、畫踏遍人間含辛茹苦的皮鞋。他生活清貧,卻每天執著地畫這些平凡的事物。沒有人認為他是天才,他也從來不關心自己是不是天才。他不懂得迎合世俗的要求,所以他的畫才超凡脫俗,不為時人所理解,他對美的追求表現出了悲天憫人的天地大愛。梵 高的畫與畫家本人一樣,雖然不討人喜歡卻不影響其偉大和永恒。
在繪畫藝術領域,“聰明”和“愚笨”并不被看得那么重要,日常生活境界中聰明和愚笨的差別,在藝術境界中常常是等齊一致的。
懂得了這個道理,家長應該不會再過分在意孩子學畫的天分了。
在高明的雕刻家的眼里,沒有“朽木不可雕”的原料。一個合格的美術老師應該具備“龍蟲”共雕的本事。
有的家長并不愿意讓孩子將來成為專業畫家,但孩子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質又讓他們難以割舍。在社會轉型時期,嚴肅的文學藝術出現了倒退,以前人人羨慕的藝術家在商品大潮中已處于尷尬的境地。
家長們當然要問,藝術家究竟還有沒有出路?孩子學繪畫藝術還有沒有用?家長無不擔心孩子今后的工作和出路,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學科,既能照顧到孩子的藝術興趣,又能夠解除家長的心里擔憂呢?這個學科就是藝術設計。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包含建筑設計、環境設計、工業設計、動畫設計、服裝設計,等等。藝術設計近幾年已發展成熱門專業,報考這個專業的人特別多,它與繪畫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高考中,藝術設計的考試內容與純繪畫幾乎相同,同樣是考素描、色彩、速寫。
純繪畫專業培養的是畫家,藝術設計專業培養出來的人稱為設計師。設計師的任務是運用美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為日常生活服務。女兒在大學里學的便是藝術設計專業。藝術設計屬于實用美術。它對于藝術的天分要求沒那么高,聰明的孩子能學,相對遲鈍的孩子也能學。循規蹈矩的孩子能學得好,離經叛道的孩子也能學得好。設計是講究創意的,有時候,笨孩子的反向思維反而能設計出新意來。
這幾年,我接觸了不少家長,幾乎每位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成為佼佼者,不管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與差,都愿意相信他是最聰明的。學習好的孩子學畫,父母希望將來孩子在高考中多一種選擇;學習差的孩子,父母認為孩子讀書不行,但有藝術天資,相信孩子在藝術方面可以成功。因此,家長們都特別在意孩子的繪畫天分。
以上所述也許無法解答家長的所有疑問,但文中談及的關于藝術學習和藝術創作的一些常識,希望能對家長們有用,也希望家長們繼續相信孩子的藝術天分,相信孩子是一塊可以雕琢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