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少英語教育這個"一發不可收拾"的話題的開端,《英語,兒子"教"我學》特意把焦點聚在了兒子英語成長的故事上,因為他的點滴進步時時發生在我的身邊,這種親歷就像整天拿著放大鏡做研究一樣,讓我看得通通透透;更因為我對青少英語教育事業的熱愛由他而起,也由他的成長而欲罷不能,我首先是作為一個媽媽,而不是一名老師來體驗這一切的……
《英語,兒子"教"我學》以博客日記的形式,從媽媽和英語老師的雙重視角,真實記錄了兒子肖博文從8歲到12歲英語成長的點點滴滴。孩子從僅認識幾個英語單詞到獨立創作累計20多萬字英文小說的"飛躍"實例,顛覆了作者對英語學習方法的認知,也引發了其對少兒英語教學的思考、探索與實踐。
作為"英語可以這樣學"叢書的及時部,作者希望通過分享她的故事與思考,讓家長朋友們相信:英語的奇跡屬于孩子,孩子的奇跡超越英語--而這和父母懂不懂英語無關,只與愛、智慧和堅持有關。只要父母有心,這樣的奇跡就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培養不坑爹的孩子,家庭教育實戰專家曹廷琿傾心力作,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巨人教育集團、新英才教育聯袂推薦: 《杰出教子密碼-如何培養不"坑爹"的孩子》點擊進入:
曹文,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北外網絡教育學院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少英語(E-plus for K-12)教學顧問,北京外國語大學PASS(Program for Academic Success)留學基地教學顧問。
從事大學專業英語教學20多年,2008年開始,親歷8歲兒子在英語閱讀及寫作方面的突破和超越,備受啟發,開始"不務正業"地關注青少英語教育,并被這一事業深深吸引。
肖博文,2000年生人,現為北京石景山學校六年級學生。曹文之子。
曹文在少兒英語教育領域參與的主要項目包括:
"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少英語" (E-plus for K-12)教學顧問;
北京外國語大學少兒英語教師能力證書(Beiwai Teaching Certificate for Young Learner English)設計師,授課專家;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中小學英語網絡教學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中小學生英語閱讀分級閱讀體系標準研制"項目參與人;
2010年和2011年,"中小學教師部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北京外國語大學全國中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授課專家;
劍橋國際少兒英語網絡學習平臺(www.kidsbox365.com)設計師;
2009年"外研社 朗文杯"全國新概念英語背誦比賽全國總決賽評委;
引子
前
英語到底是什么,學什么,怎樣學,是兒子教會我的。
我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從事大學英語教育 20 多年, 自認為一直在不斷學習和實踐著外語教學理念,并且 卓有成效。但是,兒子用他的英語成長顛覆了我所謂 的專業性。
2008 年,8 歲的兒子只認識學校課本里像 desk(桌 子)、chair(椅子)這樣孤零零的單詞,整句英語更 是說不了幾個。而如今剛滿 12 歲的他已獨立創作多 部單本萬字的英文小說,累計創作約 20 萬字的英文 作品,在不經意間,一切自然而然地發生了。當兒子 在英語學習上不斷取得不可思議的進步時,后知后覺 的我才開始琢磨他走過的路程。我覺得應該把它完整 而真實地記錄下來,因為這樣的精彩只屬于孩子的這 段年華。
我要給予濃墨重彩的不是兒子的英語有多, 因為比他更的孩子有很多。我最想和爸爸媽媽們分享的是兒子給予我的"顛覆"——原來孩子不需要抄課文、學音標、默寫單詞、背教材等這些主宰我們英語學習的方法,也不需要一個當英語老師的媽媽每天給他開英語"私塾",也能夠輕松、快樂地在四年的時間內實現從零到20萬字作品的飛躍,這一成就讓我們這些飽嘗英語折磨的大人們望塵莫及。
備受兒子英語成長經歷的啟發和激勵,我開始關注少兒英語教育。教孩子,會家長,見同行,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公立學校到私立機構,從校長到老師,從教學到科研,參與英語教師證書的課程設計、英語教師培訓項目的授課、少兒網絡英語學習系統的研發以及各類英語比賽的評審,舉行少兒英語教育公益講座,承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直至參與建立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少英語(E-plus for K-12)。
以上這些經歷讓我從青少英語教育的旁觀者變為了參與者。我堅信英語的奇跡屬于孩子,孩子的奇跡超越英語。如果奇跡沒有發生,那是因為父母在孩子英語教育上的盲從和少兒英語教育工作者沒有盡責。做父母的不需要懂英語,關鍵是要懂英語教育。
本書作為"英語可以這樣學"家庭教育叢書的及時部,以媽媽和英語老師的雙重視角記錄下了兒子英語成長的點點滴滴。它和懂不懂英語無關,只與愛和教育有關。它不專屬于我的兒子,不專屬于英語教師家庭,不專屬于有著海外求學經歷的孩子,不專屬于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只要我們有心,就能讓這樣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邊。
……
英語,兒子“教”我學:北外教授媽媽的英語教養日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300多篇日記,見證媽媽和兒子的共同成長。《英語,兒子“教”我學》相比當下的很多“注水”書,是一劑能讓父母們悅讀著、感動著、思考著的心靈雞湯。
一個8歲的孩子,在4年時間里從僅認識幾個英語單詞到獨立創作累計20多萬字英文小說的飛躍,讓我們看到原來學習英語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英語環境,好的英文書籍,讓孩子保持學習的興趣,掌握英語真是一點也不難。就像作者說的,英語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交流和使用的。非常好的一本書
英語,兒子“教”我學:北外教授媽媽的英語教養日記,買了還沒怎么看了。作者是出國了半年,小孩處的環境和我現在有點不一樣,只能看看理念。
兒子要學英語了,想借鑒一些孩子學習英語的方法,書還沒讀,希望能有實用的方法可以借鑒。
作為一名英語教育工作者,我很吃驚孩子的進步,真的是語言環境和語言的輸入改變了這個本就聰慧的孩子。和蒙臺梭利的書對比著讀,更覺得以前看過一個紀錄片,說一個女孩順利掌握11種語言,并且每種都流利到母語程度。人的大腦到底有多少潛能尚屬未知!
目前只讀了一小部分,是一本好書。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煞費苦心。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我們家長學習和采納??蓱z天下父母心啊。個人認為,這本書更適用于孩子資質比較高,家庭條件優越的群體。
雖然是教授,雖然工作忙碌,但是本文作者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陪孩子游戲玩耍,做到寓教于樂,這點兒很值得我學習。想得到一個怎樣的孩子,就要付出怎樣的辛苦,每一個進步都不是白來了。每天每次的辛苦付出,換來孩子的驕人成績。
孩子學了四年英語,當然老師也沒怎么教,一周兩節課,孩子也沒認真學,到小學畢業了,對于英語也沒什么感覺。一開始就買了點讀機,可怎么也沒興趣。看了這本書,使我們改變了學習思路,相信能取得進步
深受啟發,如果早點讀到就更好了,雖然英語專業出身,但是英語教育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尤其是自己的孩子。盡管沒走太多彎路,但需要調整思路去教孩子了
作者是個絕對智慧的媽媽,也有個絕對智慧的兒子。好令人羨慕的一對母子。天天在地鐵上感動得我熱淚盈眶,只因太認同的教育理念。只因太羨慕國外育人,尊重孩子的教育方式。太值得我們學習了。當然,我們應該也在進步,只不過之前落后了,要慢慢趕上來。
學習中,應該是個特例,因為母親的歷經孩子的成長有與眾不同的收獲,我們一般父母沒法給孩子創造那樣的英語環境,但其中對孩子的一些引導方法可以借鑒,也是玩中學的另一個形式,書中媽媽對孩子不急于求成的態度值得提倡!
看完全書收到了啟發,雖然不算可推廣的典型案例和經驗,但是也給了我不少啟示。一是家長應盡可能為孩子創造開拓視野的機會,二是多多鼓勵孩子并相信其潛能,三是任何知識必須運用才會更好掌握,要知行合一,四是重視閱讀和交流,無論何種語言。
剛開始看,就看到作者兒子寫的一篇古文,那叫一個大氣。想我這樣大學畢業的讀著都有點度。 真是什么樣的家庭,有什么樣的孩子。里面的很多內容,都是頭一次聽說。帶著孩子 閱讀,對于我這個英語不太好,特別是口語不太好的媽媽來說,有點困難。加油吧。
非常受用的一本書,雖然作者的兒子有出國的經歷,但是這只是一個很小的因素,孩子長了見識,但更多的事在這個家庭中,耳濡目染的熏陶,更過知識的積累。英語,只是一種應用,打開世界之門的一把鑰匙。
書不錯,方法值得參考,但是在中國來說缺乏實際操作性,因為作者是英語教授,兩夫妻都是博士,有時間金錢讓孩子到國外的學校去體驗學習英語,我想這個在中國是百分之九十幾的人都是達不到這種學歷水平和經濟水平的。
自己本身英語屬于是菜鳥級別的,沒法指導孩子學好英語,看過這本書之后覺得里面有很多的學習方法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令人吃驚的是一個八歲的孩子竟然用了八年的時間寫出了20萬字的英文小說,不得不讓我們這些大人感到驚訝.值得頂一下!
不是太適合,書中更多的是孩子成長日記,作者給孩子提供的環游世界、英國讀小學、是日記得主要內容,真正普通人能借鑒的學習方法,基本沒有。英語可以這樣學,這個書名誤導了讀者。準確的應該叫"英語可以去英國學”。其實你不說我們也都知道,語言嘛,語言環境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覺得標題很新穎就買來看了看,結果看了幾頁就停不下來,里面都是一些兒子發生的小故事,生動有趣,媽媽和兒子的對話也值得我們去思考到底怎樣去與孩子溝通和教育。孩子進步和成長的每一天都寫的那么的細膩,學習中...
送貨很快,圖書的質量也不錯。但最讓我滿意的是書的內容。這本書講的是孩子與媽媽學習英語的過程。英語可以應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用英語表達我們的想法,我們的心情。推薦給,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一起學英語的家長。希望你們不會失望。
由于自己學英語老方法,且發音不準。為了教娃娃英語,自己在摸索中尋找,看到了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后,又買了這本,也想成為北外教授媽媽一樣,和自己的孩子用英語交流,還又北外教授媽媽推薦的外研社的書,也買些給娃看。只是評論的時間有些晚了。書挺好的
之前買過作者的另外一本關于英語啟蒙的書,收獲很大,所以看到這本就毫不猶豫一并給收了,多看看希望能有更多可以借鑒的經驗吧。
在新浪網上看到的連載,能看出曹文對于兒子英語學習的關注和用心,也能看到國外學校在教育學生時與我們國內的不同,其實可以看做是一個家庭指導手冊,讓作為父母的我們學著去懂英語教育。很好,值得推薦!
編輯得很細致,排版也漂亮。這本書,與其說是媽媽引領孩子在英語路上行走,不如說是,媽媽在成就兒子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母職,是天職,很多時候,可能我們因為種種原因而會關上除了母職之外的夢想之窗,曹教授的經歷,也許對天下媽媽,都是一種啟發。
這書寫的是教授的兒子學英語的過程,有一定的借鑒性,但基本是在理念上,具體過程一般家庭的孩子無法復制。而且,感覺內容與標題不符,應該叫做“兒子使我關注少兒英語教育,使我重新體悟少兒英語教育”,哪里是兒子教她學英語。網上下載看看也就罷了,不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