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活美學家松浦彌太郎為推崇的詩人!首次譯介到中文世界!!
如果你喜歡巖井俊二和《四月物語》《情書》《小森林》,你應該會喜歡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
如果你喜歡松浦彌太郎、無印良品這樣的日式生活美學,你應該會喜歡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
如果你想找到一個動人不俗的生日禮物、新年禮物、圣誕禮物,你可以選擇高村光太郎和《山之四季》;
精裝小書,內外封特殊工藝,精致可愛,內文紙采用北歐進口瑞典輕型紙,不計成本、飄逸動人;
書后附錄“高村光太郎小傳”和“高村光太郎年譜”,幫助進一步了解這位傳奇的藝術家和詩人。
高村光太郎(1883-1956)
號碎雨,日本詩人、雕刻家。畢業于東京美術學校,后赴歐美留學。
歸國后投身唯美主義藝術運動,是白樺派和民眾詩派的重要成員。
曾獲日本藝術院大獎。戰后蟄居山間,寫下《山之四季》。
日本《向學新聞》評價:“一生的較高杰作,就是他自己的人生。”
高村光太郎逝世后設立“高村光太郎獎”,在日本文學界、雕刻界頗具影響。
譯者
王玨
青年譯者,畢業于北京大學日語系
現于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造
山之雪(我很喜歡雪。一到下雪的天氣,我就從屋子里跑出來,感受白雪將我覆蓋)
山之人(山里的人們對生活總是很有信心,他們大多是真宗的信徒)
山之春(若憶帕多瓦,舊日追憶在心頭,滿目唯梨花)
山之秋(不知何時帶著人氣的稻香已消失了,現在感受到的是吹來的山風)
花卷溫泉(要我說,還是花開的時候去最妙)
陸奧的音訊(我現在正一邊咳著血,一邊寫下這些文字)
七月一日(日出于東方,哪管橫云遍天上,今日是晴日)
過年(父親總會讓我看看算賬的結果,一邊說著"只剩這么點兒了呀")
開墾(僅僅是開墾種土豆的田地,就讓我的右手上長了三個血皰)
早春的山花(銀柳花大概快開了,樹林中巨大的辛夷也將開成一片雪白)
季節的嚴酷(住在山里親眼所見四季的更替,我才真正體會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真意)
不知寂寞的孤獨(只是像這樣通過書信的方式,也還是能夠互訴衷腸的)
夏日食事(就像泡著熱水澡一般,只是靜靜地忍耐著,等待秋風帶來下一個季節的音訊)
十二月十五日(我每天大約睡七小時,這是健康生活法則的及時要義)
積雪難融(盡管款冬的花莖和樹上的嫩芽還沒怎么探頭,但春天的腳步似乎已漸漸近了)
山之雪
我很喜歡雪。一到下雪的天氣,我就從屋子里跑出來,感受白雪從頭頂將我覆蓋。這樣的體驗總讓我感到由衷的快樂。
我住在巖手縣的山中,這里位于日本北部,十一月開始就能看見下雪的景象了。到了十二月末,放眼望去,只能看見白茫茫的一片。我住的這一帶,積雪最多只能達到一米;但小屋再往北,積雪便可以達到屋頂的高度;在一些洼地,積雪甚至深達胸部。
小屋在近山一帶,離村子有四百多米。除了樹林、原野和少許的田地以外,周圍一戶人家也沒有。每到積雪的時節,四面都是白雪,連個人影也見不著。人聲、腳步聲,自然也是聽不見的。不像下雨,下雪是沒有聲音的。
每到這時,待在屋里,感受著悄然無聲的世界,便覺得自己像聾了一般。盡管如此,偶爾還是能聽見地爐里柴火畢剝的響聲,以及水壺里熱水沸騰的微弱聲音。這樣的日子將一直持續到三月。
雪積到一米深時,連走路都困難,自然也沒有人來小屋做客。從日出到日落,我就坐在地爐邊上,邊烤火邊吃飯,或是讀書、工作。一個人待的時間太長了,我也想見見別的人。就算不是人類,只要是活著的生物,哪怕飛禽走獸都可以。
每到這時,啄木鳥的存在總讓我感到愉悅。它們夏天不出現,秋冬卻一直待在這一帶。在小屋外不時啄啄柱子、木樁,或是堆積的木柴,以里面的小蟲為食。啄木的聲音很是響亮,不知疲倦似的,還帶著一絲急切--簡直就像客人的敲門聲,讓人不禁想要回應。有時本來在這邊“咚咚”地忙活著,過一會兒卻又聽見翅膀扇動的聲音--飛到別的柱子上去了。我正想問問這兒有沒有蟲子,它們就邊叫著邊飛走。在小屋前孜孜不倦地啄著栗子樹樹樁的,主要是綠啄木鳥和大斑啄木鳥。綠啄木鳥的頭上帶點兒紅色;大斑啄木鳥有著紅色的腹部,身披黑色羽毛,上面點綴著白色斑點。除了啄木鳥外,也有其他不知名的小鳥。
它們總在清晨和傍晚的時候飛來,啄著屋檐下吊著的蔬菜種子和草籽。早晨我還睡著的時候,它們就開始在窗外忙活了,那振翅聲近得仿佛就在我的枕邊,讓人不由得心生憐愛。被小鳥叫醒的我,一邊揉著眼睛,一邊從床上起來。秋天的時候總能看見的野雞和山鳥,一下雪就不出來了;鴨子在遠處的沼澤里游泳,只有它們的叫聲清晰可聞。
非要說這附近還有什么生物的話,恐怕就是夜里造訪的老鼠了。這里的老鼠要比普通的家鼠小一些,也不怕人,不知是鼩鼱還是鼷鼠。它們從遙遠的雪地上趕來,在我的周圍鉆來鉆去,專撿掉在榻榻米上的東西吃。我把面包包在紙里,夾在胳肢窩下面,它們就連紙一起拽著走。我用手敲一敲榻榻米,它們就會嚇得跳起來。然而,一轉眼又回來搶面包。面對這么不怕人的老鼠,我也不忍心用老鼠藥對付它們。這些老鼠只有晚上會來,早上就不知回到哪兒去了。
買書的時候是為了湊單盲買的 以為是松浦彌太郎的書 結果回來發現是推薦 不過翻看幾頁內容還是不錯的
挺好吧。一堆書終于到了。評價一個個不知道還能說點什么,反正多讀書總是好的。
因為知道小森林后買的,適合一個人在一個溫暖的下午看
不錯,紙質好,印刷清晰,包裝很嚴實,書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完好無損。
很靜心的文字,讓我們看到另一種可能。精神豐富的人住在山里能寫一本書,精神貧瘠的人會天天喊無聊,酗酒。
適合很閑的時候看一下,可以讓內心平靜,作者是犯了什么錯誤?
非常清淡素簡的文字,氣氛美好。非常好看,讓人平靜沉淀下去
沒有想象中那么有質感,被書名深深吸引,想到了歸隱山林的美好人生,想在文字中親臨
松浦彌太郎《日日100》傾心之選,《小森林》式小清新生活,日本桂冠詩人山居筆記,首次中文譯出
這是等了很久的一本書,我看他是意林出版社的就買了。
適合在安靜的早晨或懶散的午后隨意翻看幾頁。
好小一本,大概人人都有一顆隱居山林的心,或者是向往
這本隨筆是別人推薦的 裝幀不錯 內容配不上他的價格
挺不錯的散文,但日文翻譯真的很尷尬,沒有翻譯出精髓
小森林式的散文,非常贊,慢節奏的生活是向往的生活
相當不錯!內容特別好!是自己最喜歡的散文!物流快!包裝嚴謹!
書薄字少,挺貴的,不過日本人的作品往往很用心,很耐品
超喜歡這本書,比想象的輕,外觀也好看,內容超喜歡的
書很輕,非常好。閑暇時翻翻看很不錯!整體感覺好。
蠻好的 除了一本都有塑封 希望多搞活動 以后買書就不去別的地方了 感謝當當
很小的一本書,是大家之作,還沒有看,準備以后慢慢看
哈哈哈書小小的一本炒雞可愛 除掉書封內部封面是作者先生刻的“光”也很用心~
很有意境的生活日記吧,雖然花式的描繪出一種隱居的恬靜,但是其實只是在一個離著村莊稍微有一點點點距離的屋子,大部分食物由村民救濟,房屋也由村民修繕,還總有村民來探望,也是奇怪為什么會冠冕堂皇的寫成了隱居,最不理解的是這種“隱居”還是被迫的。。。。總之兩小時讀完的書來說,一些景的描述很好,但是書的內容上并沒有什么質可言,不知為何忽然想起了《瓦爾登湖》,只不過好像沒有可比性
薄薄的一本小書,很淡很淡的敘述去讓人覺得意猶未盡,適合慢慢品讀。
山間歲月,難得空寂,能靜下心傾聽自然,沒有機會的人跟著讀者文字也能神游一番
果麥的書應該是錢都給設計了吧,這么美的封面,紙質卻糙得可以,到手以后滿心的遺憾。
《山之四季》很小的一本,讀完卻覺得心境都變了個樣子,似乎山谷里的風從頭頂吹過,昂首看到的是朗朗星空。
書的封面很特別,那個紙也很特別,書還特別輕,書里的文字跟書的封面一樣清新自然,優美雋永。
你看,把獨居生活縱然有時是那樣孤寂,但是有時又覺得一個人的生活,心眼口鼻、四肢像是剛加敏感了一般。對于身邊的萬事萬物也看得更加真切了!
在山中隱居的日子,沒有城市的喧囂,也沒有那些戰爭和糾葛,坐在屋中聽松濤和動物的聲音,真切感受一日三餐的情懷,還有人與人之間坦誠的心扉,這才是生活
小小一冊書,描述精致又細膩,很適合放在包里閑暇時拿出來朗讀。作者文筆細膩,經歷世事滄桑后的筆觸更加老道細膩。刻在作者茅房外的“光”字印在書的扉頁上,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