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命運三部曲”之一 教會我們如何活得有尊嚴有價值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等。
/ 悲慘世界(上) /
及時部芳汀/ 001
及時卷一個正直的人/ 002
一米里哀先生/ 002
二米里哀先生成了卞福汝主教/ 004
三好主教碰上了苦教區/ 008
四言行一致/ 010
五道袍穿得太久了/ 015
六他把住宅的安全托付給了什么人/ 018
七克拉華特/ 023
八酒肉哲學/ 025
九妹妹是怎樣講哥哥的/ 029
十主教走訪一位不為人知的哲人/ 032
十一保留/ 043
十二門庭冷落車馬稀/ 046
十三他的信仰/ 049
十四他的思想/ 052
第二卷再陷泥潭/ 056
一黃昏時,他已走了整整24小時/ 056
二奉勸明哲需謹慎/ 067
三被動服從的英雄主義/ 070
四有關蓬塔利埃乳酪廠的詳情/ 074
五安謐/ 077
六冉阿讓/ 078
七面對絕望/ 082
八波濤和幽靈/ 088
九舊恨加新怨/ 089
十斯人醒來/ 090
十一他之所為/ 092
十二主教之所為/ 095
十三小瑞爾威/ 098
第三卷在1817年/ 106
一1817年/ 106
二四人一 伙,四人一 伙/ 112
三四配四/ 115
四多羅米埃高興得唱起了西班牙歌曲/ 118
五去蓬巴達酒家/ 121
六愛的篇章/ 123
七多羅米埃高談闊論/ 124
八一匹馬之死/ 129
九一場歡樂以歡樂結局/ 132
第四卷托付,有時便是舍棄/ 136
一一個母親遇上了另一個母親/ 136
二兩副賊臉/ 143
三百靈鳥/ 144
第五卷下坡/ 147
一料器廠的發展史/ 147
二馬德蘭/ 148
三拉菲特銀行里的存款額/ 151
四馬德蘭先生穿上了喪服/ 153
五天邊隱約可見的閃電/ 155
六福舍勒旺伯伯/ 159
七福舍勒旺去巴黎當了園丁/ 162
八維克杜尼昂夫人為時尚花掉了35法郎/ 163
九維克杜尼昂夫人心滿意足/ 165
十心滿意足的后果/ 167
十一基督,救救我們/ 171
十二巴馬達波先生的無聊/ 172
十三在市警署解決問題/ 174
第六卷沙威/ 183
一安息之始/ 183
二“冉”如何變成了“商”/ 186
第七卷商馬第案件/ 194
一散普麗斯嬤嬤/ 194
二斯戈弗萊爾師傅之精明/ 196
三腦海中風暴不息/ 200
四一個夢/ 214
五車軸/ 217
六散普麗斯嬤嬤接受考驗/ 227
七到達了的旅客準備返程/ 233
八優待入席/ 237
九一個拼湊罪狀的處所/ 239
十商馬第如何否認/ 244
十一商馬第越發摸不著頭腦了/ 250
第八卷反響/ 255
一在什么樣的鏡子里馬德蘭先生看到了自己的頭發/ 255
二芳汀幸福了/ 257
三沙威得意了/ 260
四再使法權/ 263
五合適的墳墓/ 266
第二部珂賽特/ 273
及時卷滑鐵盧/ 274
一從尼維爾過來看到了什么/ 272
二烏古蒙/ 273
三1815年6月18日/ 278
四“A”字形/ 280
五膠著之狀/ 282
六下午4時/ 284
七拿破侖好心境/ 287
八皇上向向導拉利斯特提出一個問題/ 292
九意外/ 294
十圣約翰山高地/ 297
十一拿破侖的向導壞,比洛的向導好/ 302
十二御林軍/ 303
十三大禍天降/ 304
十四一個方陣/ 306
十五康布羅納/ 307
十六統帥的分量/ 309
十七我們該說滑鐵盧好嗎/ 313
十八神權復萌/ 315
十九戰場之夜/ 317
第二卷“俄里翁”號戰船/ 323
一24601號變成了9430號/ 323
二人們在哪里讀到兩句鬼詩/ 325
三一錘敲斷腳鐐,一準是早有準備/ 329
第三卷履行對死者的保障/ 336
一孟費梅的用水問題/ 336
二兩幅完整的畫像/ 338
三人要喝酒,馬要飲水/ 343
四娃娃/ 345
五孤苦伶仃的女孩兒/ 346
六這也許證明了蒲辣禿柳兒的聰明/ 351
七黑暗中,珂賽特與一個陌生人并行/ 354
八招待一個也許是有錢的窮人的煩惱/ 357
九德納第的鬼算盤/ 371
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378
十一9430號再次出現,珂賽特時來運轉/ 382
第四卷老房子/ 384
一戈爾博老屋/ 384
二梟與鶯合住的巢/ 388
三二苦合甘/ 390
四二房東看到了什么/ 393
五一枚5法郎銀幣落地發出丁零聲/ 394
第五卷黑夜,狗群在悄然搜索/ 397
一“之”字形路線/ 397
二多虧奧斯特里茨橋上正好有車通過/ 399
三看看1727年的巴黎地圖/ 401
四哪里是藏身之地/ 403
五有了煤氣燈這事就難得發生了/ 405
六謎/ 407
七越發讓人猜不透/ 409
八又是一個謎/ 411
九系鈴鐺的人/ 413
十沙威是怎樣撲空的/ 416
第六卷小比克布斯/ 423
一比克布斯小街62號/ 423
二瑪爾丹 維爾加派/ 425
三嚴格/ 431
四快活/ 432
五娛樂/ 435
六小院/ 439
七黑暗中幾個人的輪廓/ 441
八修院鳥瞰/ 443
九頭兜之下的世紀老人/ 444
十永敬會的起源/ 445
十一小比克布斯的結局/ 447
第七卷題外話/ 449
一抽象意義上的修院/ 449
二歷史意義上的修院/ 449
三我們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尊重過去/ 452
四從本質上看修院/ 454
五祈禱/ 455
六祈禱是善行/ 456
七責備有當/ 458
八信仰,法則/ 459
第八卷公墓接受人們奉獻給它的一切/ 461
一如何看待進入修院的方式/ 461
二擺在福舍勒旺面前的難題/ 466
三純貞嬤嬤/ 468
四看起來冉阿讓像是讀過奧斯丹 加斯迪萊約的作品/ 478
五靠醉酒不足保障不死/ 483
六在四塊木板中間/ 488
七“不要丟失卡片”這句話的出處/ 490
八回答成功/ 496
九潛隱/ 499
第三部馬呂斯/ 507
及時卷從巴黎的原子看巴黎/ 508
一小生命/ 508
二他的特征/ 508
三他討人喜歡/ 509
四他能變腐朽為神奇,化瓦釜為金甌/ 510
五他的疆域/ 511
六關于兒童的一點歷史/ 513
七在印度的等級中,小淘氣有他自己的位置/ 514
八一個國王的一句妙語/ 516
九高盧遺風/ 517
十瞧瞧巴黎,瞧瞧這人/ 518
十一嬉弄,支配/ 522
十二未來在于人民/ 524
十三小伽弗洛什/ 525
第二卷大紳士/ 528
一90歲,32顆牙/ 528
二那樣的主人,就有那樣的居室/ 529
三明慧/ 530
四要活到100歲/ 531
五巴斯克和妮珂萊特/ 532
六談談馬儂和她的兩個孩子/ 533
七家規:天不黑,不會客/ 534
八兩個不成對/ 535
第三卷外祖和外孫/ 537
一古老的客廳/ 537
二當年紅色幽靈中的一個/ 541
三愿你們息怨解冤/ 545
四匪徒的結局/ 553
五望彌撒可以使人成為革命派/ 556
六遇見一個理財神甫后發生的事/ 558
七短布裙/ 563
八大理石對花崗巖/ 568
第四卷ABC的朋友們/ 573
一一個幾乎萬古流芳的組織/ 573
二勃隆多的誄詞,博須埃作/ 584
三馬呂斯的驚疑/ 587
四繆尚咖啡館的后廳/ 589
五大開眼界/ 596
六窘境/ 599
第五卷苦難的好處/ 602
一馬呂斯窮困潦倒了/ 602
二馬呂斯一貧如洗/ 603
三馬呂斯成熟了/ 605
四馬白夫先生/ 609
五窮就會苦/ 612
六頂替者/ 614
第六卷星辰交相輝映/ 619
一綽號是如何來的/ 619
二春光明媚/ 621
三春天惹的事/ 623
四相思/ 624
五接二連三落在布貢媽頭上的霹靂/ 626
六無法擺脫/ 627
七U.F之謎/ 629
八一名殘廢軍人自取其樂/ 631
九目標失去蹤影/ 632
第七卷貓老板/ 635
一地下層和地下挖掘工/ 635
二底層/ 637
三四人黑幫/ 639
四四人黑幫的組成/ 641
第八卷作惡的窮人/ 644
一馬呂斯要找一個戴帽子的姑娘,卻碰上一個戴鴨舌帽的男子/ 644
二新發現/ 645
三四種面孔/ 647
四窮苦中的一朵玫瑰花/ 651
五天然的窺視孔/ 657
六獸窟/ 659
七戰略和戰術/ 663
八窮窟之中忽然射入春光/ 666
九容德雷特幾乎要哭了/ 668
十馬車公價:每小時兩個法郎/ 671
十一窮者要為苦者效勞/ 674
十二白先生的五個法郎用在了哪里/ 676
十三獨在天邊,不想頌唱“我們的天父”/ 681
十四一個警官向一名律師提供了指節防衛器/ 683
十五容德雷特在采購/ 686
十六一首用1832年流行的英國曲子改編的歌/ 688
十七馬呂斯的五個法郎用在了哪里/ 691
十八馬呂斯手按扳機/ 694
十九心懸暗處/ 696
二十謀害/ 699
二十一捉賊后忽略了受害人/ 719
二十二在本書第二部描述中哭叫過的那個孩子/ 722
/ 悲慘世界(下) /
第四部卜呂梅街的柔情和圣德尼街的史詩/ 725
及時卷幾頁歷史/ 726
一開局不錯/ 726
二結局糟糕/ 730
三路易—菲力浦/ 733
四基礎之下的裂縫/ 739
五出自歷史而不為歷史所知的事/ 745
六安灼拉和他的助手們/ 755
第二卷愛潘妮/ 760
一百靈場/ 760
二獄中孵化罪惡/ 764
三馬白夫公公的奇遇/ 768
四馬呂斯的奇遇/ 771
第三卷卜呂梅街的一所房子/ 775
一秘居/ 775
二冉阿讓參加了國民自衛軍/ 778
三枝繁葉茂/ 780
四更換鐵欄門/ 783
五玫瑰發現自己是件兵器/ 787
六兵器上了戰場/ 790
七愁,更愁/ 793
八鐵鏈/ 797
第四卷援助,不分上下/ 805
一外傷,內愈/ 805
二普盧塔克媽媽輕易地解說了一件怪事/ 806
第五卷結尾的事是那樣不同于開端/ 814
一荒園與兵營相通/ 814
二珂賽特害怕了/ 815
三杜桑說得更為生動/ 818
四石頭下面的一顆心/ 820
五珂賽特看信之后/ 824
六好在老人走得及時/ 826
第六卷小伽弗洛什/ 829
一風也與他們過不去/ 829
二小伽弗洛什沾了拿破侖大帝的光/ 831
三驚險曲折的越獄情節/ 850
第七卷黑話/ 863
一源/ 863
二根/ 869
三哭的黑話和笑的黑話/ 876
四雙重責任:監管與信任/ 880
第八卷狂喜與悲傷/ 884
一艷陽天/ 884
二幸福美滿令人飄飄然/ 888
三陰影初現/ 890
四cab英語中為“胡碾亂滾”,在巴黎黑話中為“亂喊亂叫”/ 893
五夜里的東西/ 900
六馬呂斯終于把他的住址告訴了珂賽特/ 900
七年老人的心與年輕人的心開誠相見/ 906
第九卷他們去哪里/ 917
一冉阿讓/ 917
二馬呂斯/ 919
三馬白夫先生/ 921
第十卷1832年6月5日/ 926
一問題的表面/ 926
二問題的本質/ 929
三安葬:引起生機/ 935
四當年的情景:沸騰/ 939
五巴黎的特色/ 943
第十一卷原子和風暴結為兄弟/ 946
一關于伽弗洛什的詩的若干說明/ 946
一位法蘭西學院院士對這詩的影響/ 946
二伽弗洛什在行進/ 948
三理發師的憤怒/ 951
四孩子驚遇老人/ 952
五老人/ 954
六新戰士/ 956
第十二卷科林斯/ 958
一科林斯酒店的歷史/ 958
二事前的輕松/ 962
三格朗泰爾開始覺得天暗了下來/ 971
四試圖對于什魯寡婦進行安慰/ 973
五準備戰斗/ 977
六等待戰斗/ 978
七在皮埃特街加入隊伍的人/ 983
八一個名喚勒 卡布克可能實際并非勒 卡布克的若干疑點/ 986
第十三卷馬呂斯進入黑暗/ 990
一從卜呂梅街到圣德尼區/ 990
二巴黎鳥瞰圖/ 992
三到達了邊緣/ 994
第十四卷強烈的失望/ 999
一旗幟:及時幕/ 999
二旗幟:第二幕/ 1001
三伽弗洛什當初也許應該接受安灼拉的卡賓槍/ 1003
四火藥桶/ 1004
五讓 勃魯維爾的詩句頓成絕唱/ 1007
六求生的苦惱,垂死的掙扎/ 1009
七伽弗洛什很會計算里程/ 1013
第十五卷武人街/ 1017
一吸墨紙泄露了秘密/ 1017
二小淘氣仇視路燈/ 1024
三當珂賽特和杜桑睡熟之時/ 1027
四興奮過度的伽弗洛什/ 1028
第五部冉阿讓/ 1035
及時卷四堵墻內發生的戰爭/ 1036
一圣安東尼郊區的龍潭與大廟郊區的漩渦/ 1036
二在深淵之中,如果不交談又干什么/ 1042
三明朗化,憂郁感/ 1045
四少了五個,多了一個/ 1046
五街壘頂部之所見/ 1052
六馬呂斯驚恐,沙威簡練/ 1055
七形勢嚴峻/ 1056
八炮兵們認真了起來/ 1059
九神奇的槍法/ 1061
十曙光/ 1062
十一彈無虛發,但無傷亡/ 1065
十二混亂中的秩序/ 1067
十三一線希望當空掠過/ 1069
十四從這里看到了安灼拉情人的名字/ 1071
十五伽弗洛什出了街壘/ 1073
十六哥哥如何變成了父親/ 1076
十七“死了的父親等待將死的孩子”/ 1082
十八兇狠貪婪之人要倒霉/ 1083
十九冉阿讓的報復/ 1086
二十死了的有理,活著的無過/ 1089
二十一英雄們/ 1096
二十二步步緊逼/ 1099
二十三俄瑞斯忒斯空腹,皮拉得斯爛醉/ 1102
二十四俘虜/ 1104
第二卷利維坦之腸/ 1106
一土壤因海洋而變得貧瘠/ 1106
二陰渠的古代史/ 1109
三勃呂納梭/ 1113
四人所不知的細枝末節/ 1115
五當前的進步/ 1118
六未來的進步/ 1119
第三卷身陷泥濘,但活力十足/ 1123
一陰渠的驚訝/ 1123
二緣由/ 1128
三被跟蹤的人/ 1130
四他也背著自己的十字架/ 1133
五流沙像女人,纖細而兇險/ 1135
六地陷/ 1138
七以為可以上岸,但失敗了/ 1140
八撕下一片衣襟/ 1142
九懂行者認為馬呂斯已經死去/ 1145
十慷慨獻身的孩子回來了/ 1148
及時卷
一個正直的人
一米里哀先生
1815年,查理•佛朗沙•卞福汝•米里哀先生依然是迪涅的主教。這時他已七十五六歲高齡。從1806年起,他一直工作在這一崗位上。
事情的某些細枝末節雖然并不觸及我們所要講述的故事的本題,但為了地對故事進行敘述,我們不妨提一提這些細枝末節——主教到任之初人們關于他的那些傳說。對于某些人來說,人們關于他們的種種傳說,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在他們的生活之中,特別是在他們的命運之中,往往與他們的親身經歷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米里哀先生是艾克斯法院的一名參議之子。參議這種職務能稱得上司法界的貴族了。據說,米里哀的父親為了要兒子承襲這一職位,早在米里哀18歲或者20歲的時候,就按照貴族家庭的習俗為他完了婚。
他品貌非凡,身材雖然不高,但英俊無比,風度翩翩,談吐瀟灑。可以說,婚后,他的整個青年時代消磨在交際場所,消磨在與女人們的廝混之中了。對此,人們曾議論紛紛。
革命爆發了。這期間事變迭出,貴族家庭受到摧殘、驅逐和追捕,四處逃散。革命一開始,米里哀就逃到了意大利。他的妻子害肺病離開了人間。他們也沒有兒女。此后,米里哀先生的生活中又有什么遭遇呢?社會制度的崩潰,家庭的破落,九三年的悲劇因人在遠方感到的恐怖還有可能被夸大——是否使他產生過消沉和孤獨之感呢?一個人,生活中遭了大難,財產遭到洗劫,也許都不為所動,但有時,一種神秘可怕的打擊會直接撞擊人的心靈,能使人一蹶不振。一向沉浸于歡樂及溫情之中的米里哀,是否受過這類突如其來的打擊?沒有誰這么說。我們只是知道:從意大利歸來之后,他便做了教士。
1804年,米里哀先生擔任了白里尼奧爾的本堂神甫。那時他已衰老,深居簡出,索然無味地生活著。
在拿破侖皇帝加冕的前夕,米里哀先生為了本教區一件不知是什么小事去了巴黎一趟。他將代表其教區廣大信徒向上級有所陳請。24小時,米里哀先生夾裹在一群顯要人物當中懇請費什紅衣主教的會見。這天,皇帝來看他的舅父費什主教。正在前廳候見主教的米里哀,這位尊貴的本堂神甫,正趕上皇上打這兒走過。拿破侖發現這位老人正用一種好奇的目光瞧著他,便突然轉過身來問:
“瞧著我的那位老者是誰?”
“陛下,”米里哀先生道,“您在看一位老人,而我,在看一位偉人,咱們彼此均不吃虧。”
當天晚上,皇帝向紅衣主教查詢了這位本堂神甫的姓名。不久,米里哀先生便被任命為迪涅主教,這一任命令他甚為吃驚。
除此而外,人們對米里哀先生初期生活的那些傳說,究竟哪些是真的?沒有人能講得明白。很少有人知道米里哀一家革命以前的事。
剛剛來到一個愛傳閑話的人多而思考問題的人少的小城,任何人都是夠受的,米里哀先生自然也不例外。他是主教,正因為他是主教,他得比別人更能忍受這一切。涉及他的一些傳言,也許只是些閑談而已,內容無非是些捕風捉影和道聽途說的東西,有的甚至連影子都找不到,照南方人的說法,全然是胡謅一氣。
但是,不管怎么說,現在,在米里哀供職迪涅9年之后,當初人們津津樂道的那些話題,都被丟在腦后了。如今,沒有人再提到那些閑言碎語,甚至連想也不再去想它們。
當初,米里哀到迪涅時有個老姑娘陪伴著。她便是比他小10歲的妹妹巴狄斯丁。
他們還有一個用人,即與巴狄斯丁同齡的名叫馬格洛的女人。現在,馬格洛做了“司鐸先生的女仆”,因此,她得到了一個雙重頭銜:姑娘的女仆和主教的管家。
巴狄斯丁姑娘身材修長,面目清秀,性情溫厚,身上體現著“可敬”二字所表達的全部含義,通常一個女人到了“可敬”的地步,似乎總得先做母親。她從來不曾有過美好的時光,全部人生被一連串圣潔的工作所占據,這就使得她的身體顯現出一種潔白和光彩。年輕時她十分消瘦。待步入老年時,她卻顯現出清虛疏朗的神韻,給人以天使和神人之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那種“慈祥之美”。這連處女都難以相比。她的身軀仿佛由陰影構成,幾乎看不到足以顯示性別的實體。那只是一小撮透著微光的物質,俊秀細長的眼睛總是低垂著,我們可以說她是留于人間的一位天女。
馬格洛大娘矮小、白胖、臃腫,整天顯得忙碌不定,終日氣喘吁吁。這副喘氣的樣子是她辛勤勞作的結果,又是她氣喘病的一個征兆。
米里哀先生到任后,人們按照律令所規定的主教列于元帥之后的禮儀,安頓他住進了主教大院。市長和議長先行拜訪了他。隨后,他回訪了將軍和省長。
一切安排停當,全城靜候主教執行任務。
二米里哀先生成了卞福汝主教
迪涅的主教院與醫院毗連。主教院是一座寬敞雄偉、用石料建成的大廈,由巴黎大學神學博士、西摩爾修道院院長、1712年起擔任迪涅主教的亨利 彼惹興建。這院落真夠得上一座華貴的府第。它的一切都顯示出壯麗豪華的氣派:主教私邸,大大小小的客廳,鱗次櫛比的各式房間,寬寬敞敞的院子,具有佛羅倫薩古代風格的穹窿的回廊,樹木蒼翠的園子,等等。樓下是一間富麗堂皇的游廊式長廳,它和院子里的花園相對。1714年7月29日,主教亨利 彼惹曾在這個長廳里舉行過一次盛大的宴會,參加的人中有人稱昂布倫親王的大主教夏爾 勃呂拉 德 讓利斯,有嘉布遣會修士、格拉斯主教安東尼 德 梅吉尼,有法蘭西祈禱大師、雷蘭群島圣奧諾雷修道院院長菲力浦 德 旺多姆,有人稱梵斯男爵的主教佛朗索瓦 德 白東 德 格利翁,有人稱格朗代夫貴人的主教凱撒 德 沙白朗 德 福高爾吉爾,此外還有被稱為經堂神甫、御前普通宣教士、塞內士貴人的主教讓 沙阿蘭。這七位德高望重的人物的畫像一直懸掛在那間長廳內,一塊白色大理石上用金字鐫刻著“1714年7月29日”的字樣,用以銘記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然而,那座醫院卻顯出一副狹小低陋的模樣:二層樓房,有個小小的花園。
主教到任后三天參觀了這所醫院。參觀完畢,他把醫院院長請到了家里。
“院長先生,”他說,“醫院現在有多少病人?”
“26個,我的主教。”
“和我數過的一樣。”主教說。
“那些病床,”院長又說,“彼此靠得太近了,一張緊挨著一張。”
“我同樣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病房太小,空氣很不新鮮。”
“我同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并且,即使能透些陽光進來,那園子對剛剛起床的病人們來說也是顯得很小的。”
“這正是我所見到的。”
“關于傳染病,今年害過傷寒,兩年前,害過疹子,有時多到上百個病人,我們真不知道怎么辦。”
“那正是我所想到的。”
“沒有辦法,主教,”院長說,“我們只好將就了。”
談話是在樓下那間游廊式的大廳里進行的。
主教沉默了片刻,突然轉向院長。
“先生,”主教說,“您以為,這個大廳能容納多少床位?”
“主教的大廳?”院長摸不著頭腦。
主教用目光環視大廳,像是在進行目測。
“這里足夠容納20張病床!”主教自言自語,隨后又提高音調,“瞧,院長先生,我跟您說,這顯然是不對的:你們26個病人住在五六間小屋子里,而我們這兒三個人,卻有60個人的地方。這是不公平的,我跟您說。您來住我的房子,我去住您的。我們調換一下。”
第二天,26個病人便遷入主教府,主教則住進了醫院的房子。
米里哀先生沒有任何財產,因為他的家革命時期破落了。他的妹妹每年可以領到500法郎的養老金,剛剛夠她的生活之需。米里哀先生作為主教,從政府領得15000法郎的薪俸。在搬進醫院去的當天,米里哀先生又做出一項決定,把他的薪俸分作以下用途。我們把他親手寫的一張單子照錄于下:
我的家用分配單
教士培養所津貼1500利弗
傳教會津貼100利弗
孟迪第圣臘匝祿會眾修士津貼100利弗
巴黎外方傳教會津貼200利弗
圣靈會津貼150利弗
圣地宗教團體津貼100利弗
各慈幼會津貼300利弗
阿爾勒慈幼會補助費50利弗
改善監獄用費400利弗
囚犯撫慰及救濟事業費500利弗
贖免因債入獄的家長費1000利弗
補助本教區學校貧寒教師津貼2000利弗
捐助上阿爾卑斯省義倉100利弗
迪涅、瑪諾斯克、錫斯特龍等地
婦女聯合會,貧寒女孩義務教
育費1500利弗
窮人救濟費6000利弗
本人用費1000利弗
共計15000利弗
在擔任迪涅主教期間,米里哀先生一直沿用這個分配辦法。他對外人說,這是“分配了他的家用”。
巴狄斯丁姑娘以服從的態度對待這種分配方式。對于那位圣女來說,米里哀先生是哥哥,同時是她的主教,是她人世間的朋友,又是她宗教中的上司。她不但愛他,而且極其單純地敬服他。他說話時,她洗耳恭聽;他行動時,她追隨伺候。可那位女仆馬格洛大娘,對此卻有些不滿。主教只給自己留下1000利弗,和巴狄斯丁姑娘的養老金合起來,每年也才1500法郎啊!這就是兩個老人的全部生活費用。
當別的教士來到迪涅時,主教先生還是有辦法招待他們的。那便是靠馬格洛大娘極端的節儉和巴狄斯丁姑娘的精打細算,以勉強應付招待客人之需。
在迪涅住了大約三個月之后,有一次主教說:“如此下去,我真有些維持不了了!”
“那自然!”馬格洛大娘說,“主教大人連省里應該給的那筆城區車馬費和教區巡視費都沒要來。可是,過去的那幾位主教,這些都是要的。”
“是這樣!”主教說,“您說得有道理,要要這筆錢,馬格洛大娘。”
于是,主教提出了申請。
不久,省務委員會審議了那份申請后,決定每年用“主教先生的轎車、郵車和教務巡視津貼”的名義撥給他3000法郎。這引起了當地士紳們的不滿。有一位住在迪涅城附近一座富麗堂皇的宅第的帝國時代上議院議員,促成霧月政變的五百人院的成員,抓住這一機會,寫了一封怨氣沖天的密函呈送宗教大臣皮戈 德 普雷阿麥內先生。該信原文節錄如下:
轎車津貼?在一個不到4000人的小城里,這筆津貼有什么用處?郵車和巡視津貼?首先要問一問這號巡視有沒有必要?其次,在這樣的山區,郵車怎樣走?路都沒有,騎馬才成。從迪朗斯到阿爾努堡的那座橋也只能夠走小牛車。神甫全都是一路貨色,又貪婪又吝嗇。這一位在到任之初,還像個善良的教徒,現在卻和其他人一模一樣了:非坐轎車和郵車不行,非享受從前那些主教所享受的奢侈品不可!咳!這些臭神甫!伯爵先生,如果皇上不替我們肅清這些吃教的壞蛋,一切事情都不會好。打倒教皇!(當時正和羅馬發生摩擦)至于我,我只擁護愷撒……
但這事卻使馬格洛大娘高興得不得了。
“好了!”她對巴狄斯丁姑娘說,“開始時,主教只顧別人,現在,他也得想到自己了。既然已把慈善捐贈分配停當,那么,這3000法郎就歸我們了。”
當晚,主教寫了一張單子交給妹妹:
車馬費及巡視津貼
為醫院的病人做肉湯所需1500利弗
艾克斯慈幼會津貼250利弗
德拉吉尼昂慈幼會津貼250利弗
救濟被遺棄孩子所需500利弗
救濟孤兒所需500利弗
共計3000利弗
以上便是米里哀先生新得到的3000法郎的預算表。
主教還有某些額外開支。這些開支都從主教的一些額外收入中支付了。請求提早婚禮費、特許開齋費、嬰孩死前洗禮費、宣教費、為教堂或私立小教堂祝圣費、行結婚典禮費等,所有這一切,都是這位主教設法從富人那里取來的。取來后隨即花在窮人身上,叫做取之于富,用之于貧。
過了不久,捐款源源而來。富有的人和貧窮的人都找上門來,貧窮者前來申請得到富有者所留下的捐贈。這樣,不到一年的工夫,主教便成了慈善捐款的管理者和需要救濟人員的援助者。他手中有大筆的款項可以支配。但是主教本人絲毫沒有改變原來的生活狀況,除去生活必需品外,他沒有任何奢望。
事情到此并沒有完結。社會上層的博愛對于下層的窮苦來說,無疑總是杯水車薪。我們可以說,在米里哀主教這里,所有的錢都早已入不敷出了,就好像旱地上的水一樣;他無所回報地收進了錢,卻永遠沒有余款;于是,他開始在自己身上打起主意來。
按照慣例,主教們要把自己的教名全部寫在他們的布告和公函上。當地的窮人出于一種本能的愛戴,在米里哀主教的幾個名字中,挑選了對他們具有真義的一個,稱他為卞福汝主教。我們也將隨時照這個名字稱呼他。主教本人對這個稱呼似乎甚為滿意。
“我喜歡這個名稱,”他說,“稱卞福汝比稱主教大人好得多。”此處刻畫的形象我們并不認為是逼真的,我們只說它有些相像罷了。
三好主教碰上了苦教區
主教先生的馬車變賣成了救濟款。這并未減少他巡回視察的工作。迪涅教區平原少、山地多,是個苦地方。這里分32個司鐸區,41個監牧區,285個分區。把它們通通跑遍,難度之大可以想象,但主教先生卻能完成這一任務。如果離得不遠,他就步行;平原上,他坐小馬車;山地里,改乘騾子。那兩個上了年紀的婦人還陪伴著他。如果路途對她們過于辛苦,他便單獨前往。
有24小時,他騎著一頭毛驢來到古老的主教城塞內士。當時他身無分文,別無他途。地方長官在主教公館門口迎候,見他從驢背上下來,覺得有失體統,幾個士紳圍著他笑了起來。
“長官先生和諸位先生,”主教說,“我曉得是什么令你們感到丟人了——肯定你們認為一個貧苦的牧師乘坐耶穌基督的坐騎未免妄自尊大。我只是不得已而為之,并非出自虛榮,這是實話。”
巡視時,他的態度一直和藹可親,跟人談起話來總是心平氣和。他很少說教,從來不把品德的修養弄到令人無法接受的程度,舉的也是平易近人的例子。對鄉里的居民講話時,他所舉的例子都是左鄰右舍發生的事。遇到對窮人刻薄的情況,他便說:“看人家布里昂松那里的人,他們對寡婦和孤兒特別好。大家幫他們收割草場上的草料,結果,他們的草料比正常人割得還早三天哩!住的房子不行了,人們會不計報酬地幫他們翻蓋新的。上帝保佑,整整100年過去了,那里連一樁兇殺案都不曾有過。”
有的村子斤斤計較利潤和收獲物。來到這里他便說:“你們瞧瞧昂布倫地方的人吧。收割的時節萬一有誰兒子在服兵役,女孩子又在城里做事,而自己正趕上生病不能干活兒,那么,本堂神甫把這一情形在宣道時說給大家聽,等到禮拜日,公禱一結束,村里無論男女老少都去幫這家收割,替他把麥秸和麥粒搬入倉內。”有些家庭因分配銀錢和遺產出現了糾紛,他便說:“你們瞧瞧德富宜山區的人吧。那是一片十分荒涼的地方,50年也聽不到一次黃鶯的歌聲。可是,當有一家的父親死了時,他的兒子們便各自到他鄉謀生,把家產留給姑娘們,好讓她們能夠找得到丈夫。”某些城鎮爭訟成風,農民常常因告狀而傾家蕩產。他對這些居民說:“你們看看格拉谷的那些善良的居民吧。那里有3000口人。我的上帝!這就是一個小小的共和國啊。他們不曉得審判官和執法官為何物。一切事物都由鄉長處理。他分配捐稅,憑著良心向各人抽捐;義務排難解紛;替人家分配遺產,分文不取;判處案情,不收訟費;大家都服他,因為他是那些簡樸的人當中正直的一個。”有的地方缺乏教師,他便說:“你們知道格拉谷那地方的人怎樣處理這件事嗎?他們村子不大,十多戶人家,肯定沒有能力經常供養一名教師,他們全谷共同聘了幾名教師,采取巡回教學的方式,這里教八天,那里教十天。我在集市上碰到過很多這樣的教師,他們特別好認,帽帶上插著鵝毛筆的人便是他們。筆的數量很有說道,只教讀書的一管筆;教讀又教算的兩管筆,教讀算又教拉丁文的三管筆。他們都很有學問。一個人無知無識是十分可羞的!大家向格拉谷的居民學習吧。”
他到處宣講,像一位嚴肅的父兄。遇到缺少實例的情況,他就想出一些言簡意賅的話,用這些簡潔的語言加上豐富的想象,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這正是耶穌基督的辯才:自信,且服人。
四言行一致
精美的一套書,滿百減五十,值得擁有。特別感謝快遞小哥,下著大雨,直接送書到樓下,很貼心,當當快遞,大愛!
本來想讓孩子看的,買回來自己控制不住先看了,值得購買,值得擁有,值得信賴
以前的發黃了,想看看以前的文章去了解過去的精髓!還不錯剛收到正在默默地看
還是買了 喜歡悲慘世界的音樂劇 這下買來看看
一直很想看的一本書,希望可以有機會再來買書,做一個回頭客( ????? )
雨果的代表作啦,很出名,畢竟名著,值得去看和思考
雨果的長篇巨著,總共一千多頁,作為名著,是很需要看的。故事是震撼人心的,對讀者必有啟發
雨果最經典的小說就是這一部,雖然巴黎圣母院更有名,但這部高度更高。
我喜歡這哥版本,內容很多,不像權威典藏那樣精簡。有時我會想,冉阿讓為什么要去揭發自己呢。
孩子點名要購買的書,遇上活動果斷入手,比平時要便宜。孩子還沒有來得及拆和看,當時買了好些本書,還在看其他的書。經典名著,相信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蕩氣回腸,一點兒不為過!《悲慘世界》絕對是一本值得看幾遍的書,故事很簡單,大家總能聽到,但其實故事不過是線索,作家借此發表了很多見解,是很有思想的一本書。
快遞員服務太差,本來送到小區卻不肯送貨上門,直接說送小區門面小賣部,昨天回來太晚,今天去拿東西不見了,打電話首先是推卸責任,說什么不可能24小時守著拿貨,氣死了
剛收到,比想象的要快,畢竟新疆是遠的,拆開看著不錯,排版紙質都挺好,只是沒明白明明寫的上中下,收的到卻只有上和下,仔細翻了一下發現上和中編輯到一本里了
給孩子買的,多加強文學方面的知識。買了二百多元的書,包裝很好
第一次在當當網訂書,感覺很好,書好,速度快,很滿意!
世界名著,看書還是需要耐心的,尤其是孩子!侄子是個自覺的孩子,他媽沒怎么管過孩子,都是自覺學習,自己買書看!去書店很麻煩,索性列了書單,把想看的一次給他從當當上買了,隔天就收到,很方便又快捷!
在閱讀之前,這本書的創作背景已經深深地打動了我,并發自內心的認為,這必是一本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巴黎、巴黎圣母院一直都是一個美麗的神話,當自己站在塞納河上時,感到歐洲文化的魅力不僅僅是眼睛所看到的,更在于歐洲有著許多著名的文學作品,《悲慘世界》就是應該閱讀的作品
這本真的不行 關鍵是排版很差 而且太厚一本,也有一頁折角,背面還有污漬 當當是直接把殘次品重新弄個塑封然后再賣嗎?看看誰懶得退換就成功推銷出去了嗎?我可不行 強迫癥 果斷退了 感覺只要是和當當有合作左上角印有當當字樣的書質量都不太好!
很多字我根本就不認識,詞也不理解,看它要抱著字典準備隨時查詢,還要有手機一類的上網查詢,因為有些東西根本就沒聽過也沒見過!總之想增長知識和見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也會跟著開闊眼界和心胸
文學代表作,一定要看的一本書。非常好的一本書,是文學代表作了,已經看了一半多了,大家趕快去買哦
這是法國十九世紀浪漫派領袖雨果繼《巴黎圣母院》之后創作的又一部氣勢恢宏的鴻篇巨著。
非常喜歡的一本書,特意買的沒有縮減的,雨果的這本書寫得真好,推薦沒看過的人看,值得一讀。
《悲慘世界》是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侖戰爭和之后的十幾年的時間,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