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我的皇室家族(上下):愛新覺羅圖書
人氣:130

我的皇室家族(上下):愛新覺羅

她是中國末代王朝清朝皇室的直系后裔,她的曾祖父為端王,她的二祖父為慈禧太后冊立的皇儲大阿哥——本是光緒皇帝的繼位人。溥儀皇帝及其弟溥杰是她的唐祖父。 她,就是著名的水墨畫家皇室畫派傳人愛新覺羅?恒...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家族研究/譜系  
  • 作者:[愛新覺羅.恒懿]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212059279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0
  • 印刷時間:2013-10-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她是中國末代王朝清朝皇室的直系后裔,她的曾祖父為端王,她的二祖父為慈禧太后冊立的皇儲大阿哥——本是光緒皇帝的繼位人。溥儀皇帝及其弟溥杰是她的唐祖父。

她,就是著名的水墨畫家皇室畫派傳人愛新覺羅?恒懿。

恒懿女士的曾祖父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是咸豐皇帝的侄子。他武藝高強,秉性忠厚,慈禧太后甚為賞識。恒懿的二祖父愛新覺羅?溥雋,天資聰慧,文武雙全,深得慈禧太后喜愛,十三歲時,便過繼給已故同治皇帝為嗣,并接進宮中大阿哥所撫育培養。光緒皇帝失敗,被慈禧太后囚禁在南海瀛臺。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便正式立恒懿二祖父為皇儲,準備廢黜光緒皇帝,讓他登基繼承大統。在列強的高壓下,慈禧太后忍痛將恒懿的曾祖父革去一切職務,流放新疆。并將她二祖父的皇儲之位廢除,驅逐出宮。該書從八國聯軍入侵開始一直寫到如今。上冊主要是寫清王朝末期與列強的斗爭、端王府的興衰;下冊寫端王府恒懿家族及他個人成長的軌跡。書中皇室的風俗禮儀,尊卑戒律,生活枝節,無不寫的細致入微,非一口氣讀完為快。另外,書中穿插大量不為人知的皇室家族照片給讀者閱讀時助興,同時也看出愛新覺羅.恒懿幾經磨難從皇室格格脫胎換骨,從農民成為皇室畫派的繼承人的艱難成長過程。

編輯推薦

愛新覺羅恒懿的《我的皇室家族上下》50多萬字,花費了她15年的心血,書中全部用真名,記錄從1900年到現今愛新覺羅家族的興衰,可謂一部近代史。幾年前在日本出版改名為《世紀風雪》,主編一邊看一邊為她的命運多舛而落淚。如今,安徽人民出版社終于定將于8月出版,電視連續劇也在籌備中。"我的家人中很多是抗日名將,比如臺兒莊國軍第四十二軍中將軍長馮安邦是我的姑父,還有很多人。" 愛新覺羅恒懿希望大家可以更真實的了解他們皇室家族的故事,更嚴肅地對待歷史。

作者簡介

愛新覺羅··恒懿,中國當代著名女畫家,中國末代王朝的皇室直系后裔,也是宮廷畫派的重要傳人。在她研究學習繪畫藝術的道路上,受到長輩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及其胞弟溥杰的親自傳授,并拜請中國著名畫家胡爽庵(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之弟子)、著名畫家齊良遲(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之子)、著名畫家高松蘆(著名國畫大師王雪濤之弟子)為藝術導師。

目錄

上冊

及時章

真龍天子囚禁瀛臺端王次子立儲進宮

第二章

立儲風波四起戰爭陰云密布

第三章

小龍耀端邸群臣皆奉迎

第四章

義和團扶清滅洋西太后剿撫兩難

第五章

宮廷內部剿撫矛盾起慈禧明剿暗撫治洋夷

第六章

趙舒翹回京復命聯軍欲乘車進京

第七章

端王支持義和團阻聯軍義和團聲威大震撼津京

第八章

八國聯軍通牒起戰端慈禧太后頒旨圍北堂

第九章

光緒帝夢倚洋夷保皇權慈禧太后頒旨聯拳抗洋

第十章

光緒欲借榮祿殺端王聯軍奪炮臺野蠻入侵

第十一章

端王違旨攻北堂立山通洋惹眾怒

第十二章

裕祿失炮臺魂不守舍端王促榮祿出兵御敵

第十三章

貝貝坤寧宮盜寶帽兒張大發橫財

第十四章

聯軍進犯天津朝廷被迫宣戰

第十五章

西太后頒旨圍攻使館榮祿費盡心機巧周旋

第十六章

封疆大吏明遵暗抗宣戰圣旨榮祿獻計戰敗后嫁禍于拳民

第十七章

封疆大吏抗旨與洋人簽約立互保榮祿空炮保使館實彈屠殺義和團

第十八章

東南互保氣煞皇太后兵民聯合奮戰天津城

第十九章

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城慈禧太后怒殺五大臣

第二十章

兵民奮戰北京城聯軍火燒端王府

第二十一章

兩宮蒙塵踏上西行之路眾親貴心驚膽戰伴君行

第二十二章

賽金花挺身救百姓西太后違心誅忠臣

第二十三章

端王抗旨客居阿拉善府袁世凱施詐迫皇帝退位

第二十四章

端王流落甘州溥僎行醫濟民

第二十五章

溥僎命喪九泉端王扶靈回京

第二十六章

總統府再度流放端王羅本祥決意脫逸藩籬

第二十七章

馮玉祥趕溥儀出宮端王含恨客死他鄉

第二十八章

七側福晉作繭自縛孤熬殘生大阿哥窮困潦倒寄居羅王府

下冊

第二十九章

西北軍將領與郡主喜結良緣真龍子孫苦盡甘來走出低谷

第三十章

吉鴻昌上任寧夏門致中被迫辭職

第三十一章

小穗帶輾轉入豪門羅本祥攜家返故里

第三十二章

末代皇儲淪為貧民無人理苦命丫鬟備受欺凌熬歲月

第三十三章

大宅門里怪事多小少爺被騙完婚

第三十四章

大阿哥典賣五爺府祖產溥儀登基偽滿洲國皇帝

第三十五章

中日戰爭爆發毓岳來福圓房

第三十六章

孫連仲喋血臺兒莊門致中充疏解放區

第三十七章

毓岳巧遇黃小姐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三十八章

孫連仲代表中國政府受降劉義辰和毓嵐峰被捕入獄

第三十九章

花仙子下凡轉來人世羅本祥病重一命嗚呼

第四十章

倉皇逃至臺灣新中國歡呼聲中誕生

第四十一章

改朝換代

第四十二章

苦樂童年

第四十三章

流金歲月沒落王孫

第四十四章

難以愈合的傷痕

第四十五章

艱辛少年歲月

第四十六章

蹉跎歲月""年代

第四十七章

在北大荒的插隊生活

第四十八章

插隊在河北

第四十九章

回城日月

第五十章

下海創業

在線預覽

及時章

真龍天子囚禁瀛臺?端王次子立儲進宮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天氣特別寒冷。凜冽的寒風卷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將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絮,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雄偉壯觀!這天清晨,一隊人馬奉旨出了紫禁城。迎著飛雪,急匆匆地朝坐落在北京西城的端王府走去。傳旨太監手捧明黃色軟緞包裹著內裝圣旨的檀香木盒,神氣十足地走在隊伍前面。四個年輕的小太監跟隨身后。緊接著是頂馬即騎馬走在轎前的護衛。再后面是轎頂、轎簾均為明黃色的八人抬大轎。押后的是八個騎馬的護衛清兵。他們踏著積雪,踩出咯吱咯吱的踏雪聲。大約走了半個時辰,端王府已依稀可見了。傳旨太監興奮地向前一指:"你們瞧,端王府就在前面了!"透過茫茫雪霧,大家抬眼望去,遙見高高的深灰色圍墻內隱隱露出藏藍色琉璃瓦的殿頂,飛檐峭脊,頗為壯觀。他們頓時精神抖擻,加快腳步,不久就來到端王府門前。只見蒼綠的松枝被雪團壓得探出了墻頭,朱漆大門兩側蹲著兩尊張牙舞爪的石獅,八位手握豹尾槍的清兵威風凜凜站立府門兩側,令人望而生畏。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的府邸。也就是端王的府邸,我們過去的家。①

我曾祖父端王系道光皇帝第五子親王(奕諒)第二子。由于他生性好武,武功位于眾八旗子弟之首,慈禧太后認為他是一位難得的將才,處心積慮想把他早點封王,將他培養成一個掌握兵權的心腹。適值和碩瑞懷親王綿忻之子多羅瑞敏郡王奕死后無嗣,遂降旨將我曾祖父載漪過繼給奕為子,承襲加封時圣旨上將瑞寫成了端,我曾祖父就成為端郡王。

每日清晨,我曾祖父端王早早便來到府內后花園,走一溜飛腳或打打太極拳。一日,他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練起了太極劍……一個漂亮的白鶴亮翅動作后,他憋足一口氣,輕輕一躍,便躥上王府花園中較高大的那棵白楊樹。緊接著,一個鷂子翻身便又平穩地站落在雪地上。而后他微屈雙膝垂手而立,深深吸入一口氣,納入丹田后閉上雙目,靜靜地接受白雪的洗禮。雪花紛紛落在他的頭上、身上,越積越多,他卻紋絲不動。四周安靜得幾乎可以聽到雪花落在身上的聲音,這時,阿瑪(父親)帶他上墳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也是這樣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我曾祖父的阿瑪親王(奕誴)帶著他的四個兒子(載濂、載漪、載瀾、載瀛)到河北易縣西陵祭祖。當他們來到雍正皇帝陵前,看見高大的玉石牌坊、長長的漢白玉石橋,以及那雕梁彩繪的宮殿和矗立的功德碑,使他們對這位先帝肅然起敬。祭奠過雍正先帝之后,他們又乘上馬車走了很遠的路,才來到我曾祖父的祖父道光皇帝陵前。當他們跳下馬車,映入眼簾的一切均使他們愕然。陵前沒有玉石牌坊玉石橋,原木色的殿堂及柱子顯得極為蒼涼。我曾祖父的大哥(載濂)忍不住問:"阿瑪,為什么祖父的陵墓如此簡陋?"

我曾祖父的阿瑪傷感地望著四個兒子"唉——"地長嘆一聲說:"那是因為,在你祖父在位時,洋人勾結富商,有恃無恐地將大批鴉片銷往中國,毒害大清黎民,你祖父道光皇帝頒旨禁煙。洋人為此恨之入骨,公然挑動戰爭(鴉片戰爭)。由于我們戰爭失利,被迫割讓出香港……按照大清祖制懲罰條例,當朝的皇帝駕崩(死亡)后,陵墓前是不允許修建玉石橋和玉石牌坊的。你們的祖父臨終時,斷斷續續只說出一句話:`朕無臉去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啊!`言罷聲閉氣絕。"

我曾祖父端王載漪望著自己阿瑪哀傷的眼神,心中暗暗下定決心:"有朝一日,定要報這國恥家仇,將洋人徹底從中國趕出去!"打那以后,后花園里,每天都可看到我曾祖父載漪習武的身影。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從未間斷。喳喳,一陣歡快的喜鵲叫聲打斷了曾祖父的沉思。他睜開雙目,看見兩只喜鵲在楊樹枝頭跳來跳去,喳喳叫個不停,好似在向他報告什么好消息。我曾祖父端王驚喜萬分,急忙抖落掉身上的雪花,快步朝書房走去。

府內布置典雅的書房里,盛開的梅花和水仙花散發著陣陣的幽香,宮里御醫趙立臣正在給我的祖父溥上醫書課。我祖父在光緒二十年就被封為頭等鎮國公。他和我曾祖父一樣武藝超群,但他更酷愛醫術。每天除習武外,其余時間幾乎都用在研習醫書上。今天我曾祖父像往常一樣,輕手輕腳來到書房前。隔窗靜聽,只聽得趙御醫在給我祖父溥講根治氣管炎的偏方。他滿意地點了點頭,繼而大步流星向府中神壇走去。

神壇上,義和團民們正在演練神拳。龍騰虎躍,好生熱鬧。義和團的總壇口就設在我們端王府內。我曾祖父靜靜地觀看著,欣慰地用手捻著胡須。他個頭不高,兩手垂直長過膝,從來面無笑容。他所率領的神機營、虎神營,都是銳不可當的鐵騎。為此,慈禧太后十分贊賞他,封他為驍勇王爺。

團民們看見我曾祖父端王來了,紛紛過來請安。其中一小團民對我曾祖父說:"奴才聽說王爺武藝超群,馬箭更非同一般,奴才斗膽,請王爺賞臉,也好讓我們大家飽飽眼福!"

我曾祖父端王微微一點頭,向那個小團民打了個手勢。小團民忙牽過一匹馬,并遞給曾祖父一張特大號弓箭,曾祖父脫下長袍往地上一甩,一個箭步飛身上馬,駿馬圍著神壇奔馳。他不慌不忙拉弓搭箭,只聽"嗖"的一聲羽箭離弦,緊接著"撲通"一聲,天上的一只飛鷹正落在神壇上。神壇上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喝彩聲。這當兒,府里一個小太監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王爺,老佛爺派人傳旨,現已在府門口等候。"

我曾祖父端王一面命小太監馬上去找我二祖父溥,一面急忙回房去換朝服。我的七側曾祖母像朵彩云一樣飄了過來。邊替我曾祖父端王整理官帽,邊興奮地對我曾祖父說:"老佛爺最是喜歡兒,一準兒是封儲之事。您沒聽見,今天早上喜鵲一直在樹梢上叫個不停!"

我曾祖父端王欣喜地看了她一眼,那張從無笑容的臉上也隱露出一絲笑意。有著閉月羞花之貌的七側曾祖母,是我曾祖父最嬌寵的側福晉,因我曾祖父酷愛梅花,所以她特意將鞋底摳出一朵朵梅花形的小孔,并在鞋里面撒上香粉。這樣,在她每每路經之處,便會留下串串香氣撲鼻的梅花印,著實令人陶醉。

等我曾祖父端王穿好朝服來到前廳,傳旨太監已來到堂前。只聽得一聲尖尖的呼喚:"端王載漪接旨!"我曾祖父急忙刷刷甩下雙袖跪在地上聽旨。在他耳邊又響起尖細的聲音:"圣上有旨,立端王載漪之子溥為皇儲,接旨后即刻進宮。"

我曾祖父立時喜形于色,叩地有聲:"奴才遵旨!"

傳旨太監走后,府里的小太監趕忙將在花園里與姐妹們堆雪人的我二祖父溥找了回來。曾祖父將家中所有的人均召集到前廳,他異常威嚴地看著大家,激動得連胡須都在微微地抖動,繼而以洪亮而沉穩的聲音向闔家宣告:"恩承老佛爺的垂愛,兒已被封立為大清儲君。今后任何人不可直呼其名,一律呼之為大阿哥……"緊接著,曾祖父帶領府中所有的人給我二祖父溥行了跪拜大禮。二祖父一時不知所措,呆若木雞地望著跪在地上的親人們,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情。

二祖父溥的生母是我曾祖父的二側福晉,也就是我的二側曾祖母。她忍不住問我曾祖父端王:"這就要走?"我曾祖父點了點頭。她心疼得一把將自己的兒子摟進懷里,眼淚一串串滴在我二祖父溥的臉上。

二祖父溥不解地看著自己的額娘(母親),他不明白,進宮又不是頭一回了,干嗎這么大驚小怪的?端王府今天是怎么了,上上下下都變得很奇怪的。

我二側曾祖母博爾濟吉特是成吉思汗親兄弟哈薩爾的直系第二十八代公主。是內蒙阿拉善和碩特旗第七代王爺貢桑珠爾默特之女。她不但容貌端莊秀麗,而且才華出眾、賢良淑德。慈禧太后非常喜歡她,經常叫她進宮伴駕,一起聽戲、游湖、談古論今,而她每次進宮都帶著我二祖父溥。

慈禧太后及時次看見我二祖父溥,不由得眼睛一亮。咦?這孩子長得多招人喜愛。一雙充滿靈性的眼睛,高高的通天鼻子,白白嫩嫩的肌膚,細高的個兒。她不由自主地朝我二祖父走去。二祖父溥嚇得偎依在自己額娘身邊。慈禧太后溫和地笑了:"別怕,乖孩子,過來,到我身邊來!"二祖父溥不敢上前。我二側曾祖母趕忙將我二祖父往前推了推:"兒,快給老佛爺請安呀!"

我二祖父哆哆嗦嗦剛要下跪,慈禧太后擺了下手:"免了,剛才不是已請過安了嗎!"于是我二祖父溥直起身子說了聲:"皇太后吉祥。"然后怯怯地低著頭。慈禧太后用戴著長甲的手輕輕抬起我二祖父溥的下巴問:"你幾歲了?"

"十一歲了。"二祖父溥溫文爾雅地回答。

慈禧太后又用手輕輕地撫摸著我二祖父的頭,感嘆地說:"多可愛的孩子!"她那雙美麗的鳳眼流露出慈母般的溫情。轉過頭來非常認真地對我二側曾祖母說:"以后你進宮時一定要帶上這個孩子!"

我二側曾祖母萬萬也沒想到老佛爺如此喜歡我二祖父,驚喜得慌忙扯了扯我二祖父的衣角,母子雙雙給老佛爺跪下了,感激地說:"謝老佛爺慈恩!"

打那以后我二祖父溥就經常隨自己額娘進宮,到立儲為止已有四個年頭了。對于慈禧太后,我二祖父并不陌生。進宮伴駕,他也并不覺稀奇。今天我曾祖父一反常態的激動和我二側曾祖母莫名其妙的悲傷,卻使他感到迷惑不解。

正因為我二側曾祖母經常進宮伴駕,所以她深深了解大內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殘酷。那如海的深宮里,不知有多少害人的陷阱。那一道道如墻的宮門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鬼門關。我二祖父此次進宮,雖貴為皇儲,但日后母子再難相見。二祖父雖已十五歲,但卻從未離開過端王府,更沒離開過自己的額娘和阿瑪。他畢竟還是個單純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如何能應付得了千變萬化的朝政。我二側曾祖母想到這里,從頭到腳都沁出了冷汗。心中更是翻江倒海,猶如刀割般疼痛。我二祖父望著額娘失神的眼睛,突然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于是用顫抖的聲音喊了一聲額娘。我二側曾祖母忙抑制住內心的悲苦,愛撫地摸著我二祖父的頭安慰他說:"不怕,沒事兒的。"

光緒二十六年正月初一(1900年1月31日)紫禁城乾清宮內御香縹緲。慈禧太后威嚴地坐在正中。光緒帝居右,我二祖父溥居左,王公親貴、文武百官齊聚殿內,跪在下面。

上午九點吉時已到,臺階下傳來兩聲清脆的鞭響,整個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緊接著,乾清宮東西兩側鼓樂齊鳴,演奏丹陛大樂,立儲大典開始了。二祖父溥哪里見過這種陣勢,緊張得心都快從嗓子眼里蹦出來了。透過淡藍色的煙霧,他在找尋自己的阿瑪,可又看不清下面人們的面孔。他偷偷地看了一眼光緒皇帝。只見他雙眉緊鎖,一臉憂郁的神情。正在這時,丹陛大樂演奏完畢。二祖父溥聽到光緒皇帝那低沉的聲音:"宣詔!"

他偷眼看了看身邊的慈禧皇太后,只見她威嚴地端坐著,眉宇間流露出掩飾不住的喜悅。詔書里寫的是什么,二祖父壓根就沒細聽,但那幾句,卻句句如雷貫耳,聽得一清二楚:"以多羅端郡王載漪之子溥,過繼為穆宗毅皇帝(同治皇帝)之子,欽承懿旨,欣甚莫名,謹敬仰遵慈訓,封穆宗毅皇帝之子溥為皇儲……"我二祖父溥此時好像連心跳都停止了。他使勁屏住氣,靜靜地聽著。天哪!打今兒起自己竟成了大清國的儲君,這簡直是連做夢也沒想過的事情。

立儲大典禮成,慈禧太后得意地瞥了一眼光緒帝,一語雙關地說:"皇帝,你身子骨弱,今兒個這立儲大典也夠你累的。"

光緒帝心如明鏡,知道慈禧太后這是下逐客令了,忙說:"孩兒確感疲倦,想先回去了。"

慈禧太后淡然一笑:"也好,回去服完藥,早點歇息吧。"

"謝皇爸爸。"

光緒帝抬起頭來,正好與慈禧太后那不屑的目光相遇。他明白了,從今以后,他不僅是慈禧太后手中的一名囚犯,更是她的眼中釘了。他于是急忙轉身,大步朝門外走去。剛才與慈禧太后目光相遇的一剎那,他已深深地感到慈禧太后對他的鄙視與憎惡。他的心在顫抖、在流血,眼里噙滿了淚,心中萬分悲憤:"袁世凱,你這個兩面三刀的卑鄙小人,烏龜王八蛋!若不是你在(1898年9月21日的變法)時出賣朕,朕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這個專橫跋扈的老太婆及她的寵臣榮祿,怕也早已成為朕的刀下鬼了!"他的上下牙齒由于激動碰得咯咯作響。他在心里罵袁世凱,"你別高興得太早,現在背后支持朕的還大有人在,連各國洋人都在支持朕呢!今朝雖然立了皇儲,相信在洋人的高壓和逼迫下,太后也未必敢將朕給廢了!待朕東山再起之時,定會將你五馬分尸!"

慈禧太后望著光緒皇帝離去的背影,心中更是百味俱全:"這個忘恩負義的忤逆子,我把你從小接進宮,像疼親生兒子一樣疼你,把你拉扯大、扶持你登基做皇帝,本以為后半生有了倚靠,可現在你長大了,翅膀硬了,不僅不盡孝道,反而勾結洋人搞什么變法。既要禍亂祖制,還要謀害于我,真是天理難容!多虧袁世凱救駕,否則我早已命喪黃泉!我既能立你,也能廢你!等著瞧吧,過不了多久,新帝登基之日,你就得乖乖地將那龍袍給我脫下來!"光緒帝走后,慈禧太后一把拉住我二祖父的手說:"大阿哥,跟我來,去見見教你讀書的兩位太傅。"說罷領著我二祖父溥興沖沖地走出了殿門。文武百官這才按順序退朝。我曾祖父端王剛一走下臺階,王公親貴及文武百官爭先恐后地給他道喜。他的面前是一張張堆滿諂媚笑容的臉,耳朵里灌滿了恭維的話語,就連平日跟他不大搭話的慶親王奕,也滿臉堆笑地擠到我曾祖父面前:"恭喜恭喜!"我曾祖父端王忙回禮說:"托慶王爺的福!"

慶親王哈哈大笑地說:"我的福分再大也比不上你嘍!"言罷揚長而去。曾祖父端王明知這話中帶刺,也不去計較,因為他心里很清楚,這張張笑臉背后,不知暗藏著多少殺機。

當時我二祖父溥及時次坐上十六人抬的大轎,緊跟在慈禧的轎子后面。他那一直緊張的心情才稍稍松弛下來。他掀開轎簾,使勁吸了幾口新鮮空氣,頓覺清爽。剛才,乾清宮香爐里的御香嗆得他直想咳嗽,由于過度緊張,他內衣內褲都被汗水浸得潮乎乎的。雪越下越大,巍峨壯觀的殿宇在白雪的掩映下顯得更加肅穆與莊嚴。這是神圣皇權的象征,大清國的命脈所在。

當我二祖父溥見過徐桐、崇綺二太傅回到阿哥所時,天已經黑了。太監總管李蓮英親自壓轎桿把二祖父送了回來,滿臉堆笑地指著二祖父身旁的兩個小太監說:"大阿哥,打今兒起,您已是大清國的儲君,這阿哥所就是您起居的地方,這兩名貼身太監是奴才特意為您挑選的。"

然后李蓮英用手一指那個又白又瘦的小太監:"這個叫趙本林,別看他瘦,干起活來可麻利呢!"又一指那個皮膚微黑、身材魁梧的太監:"那個叫耿玉清,是奴才從德和園戲班里挑選出來的。奴才知道您喜歡京劇,特意讓他來伺候您,閑時讓他唱段戲,也好給您解解悶!"末了尖著嗓子厲聲對那兩個小太監說:"今后定要好好伺候,不得有誤!"

"!"兩個人齊聲回答,誰也沒敢抬起眼睛。

我二祖父溥心里琢磨著:"這李總管想得還挺周到的啊!和額娘進宮伴駕達四年之久,怎么就沒見他笑過,更沒聽見過他講一句話,總是一張冷冰冰的臉和那張永遠緊閉的大魚嘴,而今天的李蓮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由于二祖父的到來,一向冷冷清清的阿哥所也有了一些生氣。太監們靜悄悄地走來走去,忙著打水、添炭盆等。我二祖父掃視了一下屋內的擺設,刺人眼目的明黃色奪目而入。他心中明白,按清制規定,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明黃色。看來,今后的天下真的就是他溥的了,可他從來也沒想過自己要當大清國的皇帝。

趙本林和耿玉清伺候二祖父洗漱完畢便扶他上床歇息了。透過明黃色的帷幕,二祖父看見屋中的炭火爍爍閃亮,坐更的太監像木偶般靜靜地坐在屋里,站在院中。夜幕下的大殿顯得格外空寂。

突然,一聲人的呼喊:"搭閂——下錢糧啊——燈火,小心哪。"

緊接著,一聲接一聲地呼喊起來,這聲音在紫禁城內撞擊回蕩,使本來就陰森的殿宇顯得更加凄涼。我二祖父嚇得身子緊緊蜷縮在一起,大聲喊著:"趙本林!"

"奴才在。"趙本林急忙湊到我二祖父床前。二祖父用顫抖的聲音問:"這是什么聲音?"

"回大阿哥,您甭怕,這是太監們的搭閂聲,每天如此。"

"噢!"二祖父溥長舒了一口氣,不好意思地揉了揉眼睛。自己是大清儲君,哪兒能這么膽小呢!想到這里,他趕緊閉上眼睛。此時耳邊隱約傳來波濤的撞擊聲。浩瀚得令人縹緲,廣袤得令人心悸,恢宏得令人迷惘。啊!紫禁城!那莊嚴的宮殿群及周圍那浩瀚的水面,使二祖父覺得自己很渺小。渺小得像一粒沙,隨著睡意來臨,他的思緒也漸漸縹緲起來。這一座座飛檐峭脊的宮殿,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可他并不喜歡這里。難道這就是自己儲君生活的開始?在這里沒有額娘的撫愛,也沒有兄弟姐妹的骨肉親情,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日子?二祖父無法預料。此時此刻,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覺得世上一切人都拋棄了他,二祖父的眼睛不由得濕潤了。一夜輾轉反側,難以入寐。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書,值得一看

2017-02-20 10:25:5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經典,收藏,一本也不能落下,當當的配送超級快

2017-02-21 13:23:1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開卷有益,細細閱覽,希望有所收獲。

2017-04-13 07:07:49
來自江***(**的評論:

包裝完整,書也非常好。

2017-06-10 16:26:29
來自m***4(**的評論:

非常好非常好

2017-07-17 10:33: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名字很好,以為是本傳紀,誰料是本文筆和想象一般的小說。

2014-03-26 15:26:05
來自muzinvq**的評論:

訂這書的之前,我是在南方都市報看了簡介和評價,對書的內容抱著很大的期待。到手后發現,紙質一般,是因為尾品匯的緣故嗎?

2013-12-04 09:01:53
來自wuruian**的評論:

收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讀,只是想反映一個問題。我是廣州番禺的訂戶,番禺地區的商品是從南沙倉出的。但奇怪的是,貨物不是直接從南沙送到番禺——如果這樣的話,時間上會省很多。而是從南沙去深圳再從深圳送到番禺。感覺是繞了一個大圈子,因為南沙是位于番禺與深圳之前的,有這個必要嗎?最近幾次從當當上訂貨,配送的速度慢了很多,在網上說好的時間,基本上都會延后才到。這是否與這種先到深圳再到番禺的做法有關?之前都是顯示直接從南沙倉發貨的。建議可能的話,直接從南沙發往番禺,這樣會有效率多了。希望當當網相關的部門可以看到我的這個留言。其實我是已經習…

2013-10-29 09:52:56
來自anna682**的評論:

書拿回來了,翻了翻,語言太直白,平鋪直敘,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主要是個人比較喜歡與清史有關的文字,所以就買來看看吧。感覺一般。

2013-11-05 16:05:59
來自月光邀**的評論:

女兒欽點的書,讀起來有些難度,需積蓄些歷史再來讀

2014-02-04 15:34: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作者獨特的皇族歷史經歷,讀來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2013-10-23 09:07:27
來自悠紫紫**的評論:

咋報紙上看見的這本書的介紹,感覺很好,買來閱讀。

2013-11-07 15:02:31
來自doubleh**的評論:

爸爸要我幫他買的,一買回來就迫不及待的看了,內容很不錯,有新意,受益匪淺

2013-12-15 15:13: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個家族的故事,一部近代中國史的縮影。撫卷令人沉思。

2013-11-04 06:21:17
來自神天圣**的評論:

好書好書,看到了端王一脈的結局,以往的歷史對端王太臉譜化

2013-10-13 23:41:03
來自dayQ**的評論:

買完發現當當又降價了~不過還是很值當,皇家后代執筆,總覺得多了幾分可信度。作者文字很樸實易懂,也很真實。

2013-10-18 18:28:42
來自經典好**的評論:

為了本書的創作,作者采訪了很多檔案館如紫禁城、阿拉善、寧夏的,翻閱了許多資料,還在阿拉善采訪到了一位100歲的老人,書里的時間、地點、人名全是真實的。全書分上下二部,共60多萬字。以端郡王家族一系為中心,從1900至今寫了100多年中國歷史的滄桑。真實地表現了端王及他的子孫后代,乘坐著歷史的方舟,在歷經三個朝代巨變的歷史長河中他們的榮與辱,以及真實感人的愛情故事。”內容有很多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皇室家庭秘密,比如書中有講端王被流放后,并沒有遵照圣旨去新疆,而是在他二側福晉的家鄉內蒙古阿拉善王府隱居下來,一住就是11年。在那里他受到了阿拉善…

2013-10-01 01:48: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感受一下晚清的愛國人士和愛新覺羅家族里涌現的愛國人士,值得一看

2013-12-03 17:04:32
來自wangqif**的評論:

書中敘道少見的歷史照片,我在美國聽說恒懿出書了。果然在網上見到,裝幀漂亮,發貨快。哼喜歡。

2013-10-11 19:53: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難得的歷史資料!值得花點時間一讀。對歷史有興趣,就要付出這么一點人生代價的(時間就是生命)。古云:“前車之鑒”。往往吸取經驗和教訓,總比自己直接當事付出的代價更有性價比。

2014-05-22 11:27: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愛新覺羅?恒懿寫的書很好看包裝的很用心,很真誠!繼續加油

2013-11-03 08:09: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恒懿十三年磨一劍幾十萬洋洋灑灑字回憶她的皇室家族興衰存亡及其她個人成才立志的人生軌跡

2013-10-26 20:26:07
來自書蟲小**的評論:

愛新覺羅、恒懿十三年磨一劍幾十萬洋洋灑灑字回憶她的皇室家族興衰存亡及其她個人成才立志的人生軌跡

2014-10-09 21:09:49
來自輕揚水**的評論:

當一個家族和一個國家命運相關時,就會有很多傳奇產生。作為一個外人看這些故事時,更多的是唏噓和感嘆。一個家族的興亡,對于現代人的家教和立身觀念是有很大指導的。先說這么多吧,繼續看。

2013-10-25 11:02:03
來自chongfe**的評論:

原本以為像溥儀的《我的前半生》這類圖書,但簡單翻過,原來是小說,可以稱之為歷史小說。細想一下,要作者寫出《我的前半生》這樣的作品,也是強人所難。作為歷史小說,已經很好了,我如果能對自己家族歷史了解到這個層次,就山呼萬歲了。

2013-10-30 15:15: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愛新覺羅恒懿的《我的皇室家族上下》50多萬字,花費了她15年的心血,書中全部用真名,記錄從1900年到現今愛新覺羅家族的興衰,可謂一部近代史。幾年前在日本出版改名為《世紀風雪》,主編一邊看一邊為她的命運多舛而落淚。如今,安徽人民出版社終于定將于8月出版,電視連續劇也在籌備中。“我的家人中很多是抗日名將,比如臺兒莊國軍第四十二軍中將軍長馮安邦是我的姑父,還有很多人。” 愛新覺羅恒懿希望大家可以更真實的了解他們皇室家族的故事,更嚴肅地對待歷史。

2016-10-21 15:32:38
來自梅雨香**的評論:

一個曾經的王朝,一脈相續的家族,近代中國乃至當代中國,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對于中國政治文化層面都有著巨大的影響。王朝不再,不必召喚,繼承在這一家族的文化傳統,也是我們民族近代文化的一部分,應當得以顯見。

2013-10-23 09:29:52
來自海柯珂**的評論:

首先讓我驚訝的是,居然可以寫這么久,期間又是采訪世紀老人又是去翻查撲滿灰塵的檔案,要是我肯定沒有那些耐心毅力的。這本《我的皇室家族》也深深的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原來當時他們是這么生活的。書好,謝謝這位愛新覺羅·恒懿。愛她寫溥儀那幾段。

2013-10-18 11:15:5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