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晚清一位具有爭議的人物,無論欣賞他的人還是貶低他的人都對他的家書推崇備至,可見他的家書不僅是一部記錄家常的書信集,更是一部蘊藏著為人處世,持家教子的智慧書。
曾國藩(1811—1872年),晚清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初名子城,字居武,號滌生。湖南湘鄉(今雙峰)人。父麟書,有田產,不事耕種,醉心功名,然童試17次皆不第,父設館授徒。曾國藩幼從父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在京十多年間,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土,累遷侍讀,侍講學士,文淵閣值閣事,內閣學士,稽察中書科事務,禮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職,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七品一躍而為二品大員。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平時有感于政治廢弛,主張以理學經世。
修身、齊家、教子的經典讀本。
言傳身教,立德立言 寥寥數篇,字字珠璣
修身齊家的楷模 正人正己的典范
《曾國藩家書》是在1500余封家書中精選300余封匯編而成的精華本。它集中體現了曾國藩為人處世、教子持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