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做好的家長·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圖書
人氣:101

做好的家長·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

《做**的家長》,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精心養育女兒全記錄。好教師更要做一個好爸爸! 像李鎮西老師那樣,做睿智的父親!
  • 所屬分類:圖書 >親子/家教>培育女孩  
  • 作者:[李鎮西]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0776756
  •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0
  • 印刷時間:2015-10-01
  • 版次:3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

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

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專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例,以愛心、民主和尊重為核心家教理念,闡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小學階段好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挫折的超越、善良人格的塑造、堅強意志的磨煉、青春期教育、“代溝”的化解、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熏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沖刺階段的關照……為各階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

作者的女兒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許多苦惱、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兒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做法,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兒的成才,對于千千萬萬孩子和家長是極好的參照和提醒:也許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與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會脫穎而出,鑄成大器!

兒女的成長只有一次,與他們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本書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是中小學生成長的勵志書。

編輯推薦

本書是李鎮西老師的經典作品,暢銷20多萬冊, 2014年修訂。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精心養育女兒全記錄。

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

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專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例,以愛心、民主和尊重為核心家教理念,闡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小學階段好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挫折的超越、善良人格的塑造、堅強意志的磨煉、青春期教育、“代溝”的化解、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熏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沖刺階段的關照……為各階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

作者的女兒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許多苦惱、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兒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做法,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兒的成才,對于千千萬萬孩子和家長是極好的參照和提醒:也許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與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會脫穎而出,鑄成大器!

作者簡介

李鎮西,1982年2月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2003年6月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畢業。先后任四川樂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學、成都石室中學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成都市教科所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現任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校長。

作者長期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師,一直致力于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的成就,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國產生轟動效應的理念。他在語文素質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級民主管理、后進生轉化方面成績卓著,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模式在廣大教師中有巨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的教育事跡震動了教育界。

他先后在全國各地作教育學術報告數百場,上語文教學示范公開課100多堂,出版了30多部作品。他的書成為近十多年來教育類的暢銷書。很多學校、教育局把他的作品作為培訓教材,教師人手一冊。其賽課、論文、著作曾獲各種大獎,本人獲“全國語文教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等稱號,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專家特殊津貼待遇。2000年被提名為“全國十杰教師”。

在線預覽

家長也是教育者

往往有這樣的家長,及時天領著孩子入學,便對老師說:“我這孩子交給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錯誤要打要罵隨您,我決不袒護!”家長說這話時,臉上的表情是真誠的。還有的家長,常常到學校向老師告孩子的狀,“控訴”孩子在家里的種種“罪行”,末了往往說一句:“您幫幫我吧,我的孩子就聽老師的話!”

每當我遇到這樣的家長時,我會為自己能被他們真誠信任而感動,但同時也會感到不安:如果家長僅僅用“托付”與“告狀”與我“配合”,我的教育能夠成功嗎?我毫不懷疑這些家長對老師對學校教育的厚望,但這種“厚望”背后隱藏著一種令人憂慮的東西,這就是——同樣作為教育者的家長的失職。

是的,家長也是教育者!

每一屆新生入學,在及時次家長會上,我都會對家長們說:“我們是同事關系。我們也許在社會角色、專業知識、性格特征、氣質修養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我們有著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們的教育對象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也正是在這及時次家長會上,我總要朗讀杰出教育家馬卡連柯給家長們的一段話:“你們自身的行為在教育上具有決定意義。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兒童談話,或教導兒童,吩咐兒童的時候,才教育著兒童。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們不在家的時候都教育著兒童。你們怎樣穿衣服,怎樣跟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其他的人,你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怎樣讀報……所有這一切對兒童都有很大意義。你們態度神色上的一切轉變,無形中都會影響兒童,不過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如果你們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張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壞一些,甚至侮辱母親,那么你們已經大大地害了你們的兒童,你們已經對兒童教育得很壞了,而你們的不良行為將會產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一舉一動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作為從教20多年的教師,我的學生中有不少出類拔萃者——不僅僅是考上名牌大學,而且走上工作崗位后事業有成。但我從來不在任何場合說自己如何如何“培養”了許多“人才”,這不是因為我謙虛,而是我清醒地知道:對于學生來講,他的真正成才,教師或者說學校教育的功勞最多占三分之一,還有兩個三分之一分別是其家長的教育培養和孩子自身的天資以及勤奮。因此,我對一些教師愛把自己班上考上大學的學生僅僅作為自己的教育成果不以為然。在我看來,一個孩子考上了大學乃至以后成就了一番事業,這首先要歸功于其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及時任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伴隨終生的老師。

從學校教育的角度看,家長的教育者身份也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現在提出素質教育,學校所進行的每一項教育改革如果沒有學生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曾有一位年輕教師對我說:“現在教育上種種弊端是明擺著的,我很想進行一些改革,但我怕呀!”我說:“怕什么呢?校長不是很支持你的工作嗎?”他說:“我怕家長呀!我想通過提高課堂效率少給學生布置點作業,家長有意見;我想取消星期六的半天補課把時間還給學生,家長有意見;我想讓學生每晚看《 新聞聯播 》,家長有意見;我想叫學生每天吃完晚飯后洗一頓碗,家長反對……”他的話讓我沉思:是呀,教師是為孩子好,家長也為孩子好,可為什么這兩個“為孩子好”竟然“打架”了呢?問題就出在這些家長不是教育者——他們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但是他們對教育卻一竅不通。

而我是幸運的。我的歷屆學生進校,我都通過家長會、家訪、家長校訪接待日、家校聯系本等形式與我的“同事”——學生家長們探討教育,不僅僅是探討某一個孩子的具體教育,也探討比較宏觀的教育話題。盡管我絕大多數學生的家長的本職工作并非教師,但經過一學期或更長的時間,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或多或少懂得教育了,面對孩子的成長能夠自覺從教育科學教育規律的角度進行審視。我們有家長委員會,這個家長委員會絕不僅僅是幫班主任做一些瑣碎的事兒,更多的時候是和我一起開會研究班上的工作。我的學生家長還常常出席我的班會,有時也來聽我班上的課( 不僅僅是我的課也包括其他老師的課 ),我的確常常情不自禁地把他們真當成我的同事了。這使得我所進行的每一項教育教學改革幾乎從來沒有遇到過來自學生家長的反對。因此,每當我的學生取得了學業上的成功或者我自己教育上獲得了新的成果,我總是發自內心地感謝我的學生家長。

作為教育者的家長,他會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盡可能從人格上成為孩子的榜樣,以無聲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靈;作為教育者的家長,他將不會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產”,而將孩子看成是祖國的未來,這樣,他對孩子的期待就不僅僅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而是用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的要求來設計孩子的成長和孩子的明天;作為教育者的家長,他一定會全力支持學校教育改革和老師的工作,或者說,他將把學校教育工作也當做自己應該關心甚至有時還可以直接參與的分內事;作為教育者的家長,他會以教育者的眼光( 而不僅僅是父母的眼光 )去打量關注孩子,細心研究孩子每24小時的細小變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長;作為教育者的家長,他會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個性引導其成長使之最終成為好的而又的“我”……

我的身份很特殊,因為我既是許多學生的老師,又是一個女兒的父親。但我無論是教師還是父親,我都是教育者。

正因為我這雙重身份,讓我比起非職業教師的家長來說,可能多了一些更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所謂更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不是我在做父親之前就具備了,更多的是來自教育女兒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和總結。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子女的過程也是家長自身成長的過程。換句話說,成功的家庭教育總是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有一次,我到書店去買書,看到一位中年女士在找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當時書架上正有關于天才兒童培養的書,也有把殘疾孩子培養成杰出人才的書,可她抽出這些書翻了翻便放下了。她嘆息道:“我的孩子既不是神童,也不是殘疾兒,誰來給我出主意,如何教育普通孩子呢?”

那一刻,我心里一動:我的女兒也是很普通的孩子,我和她的故事也許更能代表絕大多數普通孩子( 既非天才又非殘疾兒童 )的成長規律和教育特點。

我女兒的確很普通。2002年六一兒童節前夕,我在網上給女兒搞了一個她的《 成長畫傳 》。在序言中,我這樣寫道——

許多朋友都認為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暢銷書《 愛心與教育 》,其實,他們不知道,在我的心目中,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女兒——晴雁。

之所以“杰出”并不是因為女兒是神童,不,她智力平平,從未參加過“奧賽班”什么的;而且,她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天賦——她喜歡跳舞,但老師說她骨骼比較硬;她也喜歡畫畫,但老師說她沒有什么培養前途,她更不會鋼琴之類。總之,她的確是千千萬萬普通中國孩子中的一個。

但她當然不是弱智,她也有著和千千萬萬普通孩子一樣的“中等智力”,更重要的,她和所有孩子一樣,純真、善良。

和許多年輕的父母一樣,我非常愛我的女兒,但我不把我曾有過的“科學家夢”、“藝術家夢”強加給她。我抱定一個信念:我要讓她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而什么是快樂呢?我告訴女兒——

快樂,源于善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較大的快樂!

快樂,源于知識:暢游在浩瀚知識的無邊海洋,就是較大的快樂!

快樂,源于童心:永遠保持赤子般的純凈無瑕,就是較大的快樂!

快樂,源于超越:戰勝自己并爭做好的自己,就是較大的快樂!

“讓女兒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和女兒一起快樂地成長!”這是我堅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十八年來,圍繞這個理念,我和女兒之間有許多酸甜苦辣的故事,這些故事,既體現了女兒的成長,也折射出我的成長。

我女兒的確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所以,她的許多苦惱、挫折可能比較有代表性,而我和她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故事,可能會對和她一樣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長有一些參考價值。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感慨萬千。因為我回首女兒成長足跡的時候,也看到我由一個不會做父親的小伙子成長為一個還算受女兒認可的好父親的經歷。女兒在學習我,我也在學習女兒;我在教育女兒,女兒也在教育我;我在培養女兒,女兒也在培養我;我在成就女兒,女兒也在成就我;我讓女兒成了好女兒,女兒讓我成了好父親。我們都在共同地完成著一門永無止境的功課:學會做人。我們還將繼續互相學習,互相教育,互相培養,互相成就。我給了女兒以生命,女兒則延續著我的青春,然后我們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長的過程中交織在一起,燃燒。

對一個孩子來說,合格的爸爸媽媽很重要;對一個民族來說,合格的父親母親更為重要,正如德國偉大教育家福祿倍爾所說——

“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

我女兒晴雁是一個“中等智力”的普通孩子,和許多年輕的父母一樣,我非常愛我的女兒,但我不把我曾有過的“科學家夢”、“藝術家夢”強加給她。我抱定一個信念:我要讓她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寬容孩子的及時次挫折

我打開晴雁平生及時張試卷,紅色的分數赫然醒目:77分。

那一刻,我心里有多難過。要知道,這是小學一年級啊!

但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緒,我在心里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把自己的難過無意中傳染給女兒。所以,我很輕松地說:“喲,及時次考試就得了77分,下次爭取上78!”

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考試成績好,但是,面對已經很糟糕的考試成績,如果家長一味地責怪孩子,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會受到挫傷,這比糟糕的考試成績更糟糕!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及時鼓勵孩子,并認真幫孩子一起分析問題、總結教訓,那么這正是孩子學習進步的開始。

對于剛剛進小學的晴雁,我從來不對她提出過分的要求,更沒有給她提過什么成績上必須達到什么“名次”的要求——不只是在小學,直到她后來讀高三,我也從來沒有給她提過一次關于“名次”的要求。

我要做的,就是鼓勵和表揚。晴雁的學習能力不是太強,但只要有一點進步,包括作業本上的“紅鉤鉤”,我都及時夸張地表揚:“晴雁真不錯!”我用一切辦法,讓她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她比較膽小,上課不敢發言,我就鼓勵她上課發言,只要發了一次言,我就給她獎勵。慢慢的,她開始有進步了。

我認為,對于小學生來說,考試成績并不是最重要的。多幾分少幾分又怎樣呢?在我看來,就學習而言,最關鍵的是——

及時,要精心呵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相信自己能夠學好;

第二,要保護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這比分數更重要;

第三,要讓孩子養成學習的好習慣,比如讀書的習慣,自己動腦思考的習慣,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的習慣,保存收藏有關學習資料的習慣,等等。

第四,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注意讓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生活和學習都要利索,不要拖泥帶水。

不要在攀比中視孩子為“笨蛋”

面對越來越濃烈的應試硝煙,許多家長沉不住氣。特別是看到親戚、鄰居或同事的孩子學習成績比自己的孩子好,或者上名牌大學,心里就很不平衡,于是反過來給自己的孩子加碼,在學習成績上逼孩子。于是,孩子也更加厭學。

一切都源于“攀比”,不光與鄰居或同事的孩子比,還與書上的神童孩子比,越比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這樣一來,家長喪氣,孩子也灰心。

為什么不換一種比法呢?這就是發現自己孩子所的優勢,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我始終認為,每一個家長都要欣賞自己的孩子,這是培養孩子的前提。

在最近一段時間許多中學生、小學生乃至幼兒園小朋友的飯桌上,爸爸媽媽又多了許多嘮叨:“比比人家劉亦婷,再瞧瞧你……”我們的教育就這樣在造就出個別“天才”的同時又培養出了許多自暴自棄的“笨蛋”。對多數家長來說,越“比”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行”進而失望;對多數孩子來說,越“比”越覺得自己“太笨”進而自卑!

當許多家長紛紛用劉亦婷作為標桿去苛求孩子的時候,我還算清醒,一直保持著對女兒的欣賞。我從不以劉亦婷為尺度去衡量女兒,相反,我總不放過女兒的點滴閃光點,同時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表揚的機會對女兒說:“你是最的!”

不把孩子當天才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永遠不會滿意,這是因為在內心深處,這些家長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天才而不是普通人。既然是天才,那么每次考試都應該是滿分,所以家長永遠對孩子表示失望。而這種失望,對孩子的自信心來說,無疑是具殺傷力的。”

從女兒剛進小學一直到她高中畢業,我從來沒有對女兒提出過任何分數和名次的要求。我一直有個“秘密”——這個秘密直到寫到這里我才公開,我女兒才知道的——這個秘密就是,我在內心深處,從來沒有把女兒當作天才,相反,我總是覺得她智商平平,夸張地說,我甚至把她假想為“弱智”——當然,這種假想只能深藏于心。因此這樣一來,她每次考試如果考得不好,都在我意想之中:本來我女兒就不是特別聰明嘛!能考這樣的分數已經不錯了。而如果她考得不錯,我會格外驚喜:“喲!我女兒居然還考了七八十分!”所以,我一直對女兒都懷著一顆平常的心態看她的學習和考試成績。

另一方面,雖然我在心里從沒把女兒當作天才,但平時我在評價女兒時,總說她是“高智商”,她是“天才”。她背誦課文,我很平靜地說:“嗯,你記憶力很好,這是天才的特征。”整個中小學階段,她就是在我關于“天才”的“吹捧”中成長起來的。當然,我在夸她的同時,并沒有放松對她學習態度的要求。只是用這種方式讓她充滿自信。

有的家長也許會說:“孩子每次都考得不好,我怎么安慰孩子?每次都‘下次考好一些’,但‘下次’到何時?”作為當了20多年班主任的教育者,我理解家長們急切的心情,因為我的女兒也并不就是“下次”一定就考得好,很多時候還“屢戰屢敗”。在這種情況下,女兒的心情比我還難過:“爸爸,我又沒考好!”我是這樣對她說的:“如果把中考(或高考)當作山頂的話,那么你現在每次的考試都是登一級臺階。只要你每次考試后能夠真正找到失敗的原因,這一級臺階你就登上去了。正是一次考試前的無數次考試,奠定了考試的勝利!如果從現在到中考(或高考)有100次考試,那么,前面99次考試的失敗都是通向一次勝利的必經之路!”

教子關鍵點

1.孩子考出了好成績,要熱情地祝賀,同時要允許孩子下次考試失敗。

2.在孩子最沮喪的時候,給他一句溫暖的鼓勵。

3.別老想把自己的孩子當天才。

4.鼓勵孩子做好的自己。

5.別把孩子的好成績寄托在拳頭上。

……

媒體評論

我相信這本書的許多讀者將是教師同行,因此在這里特別地想說說自己的感受。20多年前,我在外地訪問一位前輩名師,無意間發現他的孩子沒能考上大學,而這種情況在當時比較普遍。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討論這個問題,得出一個一般人不會想到的結論: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教師把子女放在自己的學校讀書,一些同行在學校沒把讀書的孩子當作學生,放松了要求;在家里則又不把子女當孩子,過多地強調學習要求。也就是說角色全搞反了。孩子混淆了兩方面的要求,他的學習與教養形成很容易產生偏差。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參與并促進教育的改革,同時,教師作為社會人在家庭生活中擔負自己的角色,這兩重任務并沒有實質性的矛盾。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是教育者,在家庭生活中沒有必要再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我覺得鎮西在這方面處理得好,值得同行們學習。

讀這本書,也想到一個老話題。現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向社會宣講現代教育理念,鼓吹素質教育,介紹教育管理經驗,總是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的卻是另外一套。有些教師教育學生要團結友愛,但回到家里向孩子私授的卻是如何防人,如何爭名奪利;在學校大談呵護人性,卻在家中向子女私授“狼羊論”;公眾面前大談民主平等、獨立人格,在家中卻肆無忌憚地向子女傳授庸俗不堪的權經錢經馬屁經,一如西漢陳萬年教兒子拍馬,被兒子嘲笑故事。以這類雙重人格與混亂的價值觀非但不能擔負家庭教育大任,也是根本不具備教育者資格的。而我們從李鎮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真人,他的表里如一,從李晴雁身上的正直善良就能看出來。我相信這本書的許多讀者將是教師同行,因此在這里特別地想說說自己的感受。20多年前,我在外地訪問一位前輩名師,無意間發現他的孩子沒能考上大學,而這種情況在當時比較普遍。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討論這個問題,得出一個一般人不會想到的結論: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教師把子女放在自己的學校讀書,一些同行在學校沒把讀書的孩子當作學生,放松了要求;在家里則又不把子女當孩子,過多地強調學習要求。也就是說角色全搞反了。孩子混淆了兩方面的要求,他的學習與教養形成很容易產生偏差。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參與并促進教育的改革,同時,教師作為社會人在家庭生活中擔負自己的角色,這兩重任務并沒有實質性的矛盾。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是教育者,在家庭生活中沒有必要再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我覺得鎮西在這方面處理得好,值得同行們學習。

讀這本書,也想到一個老話題。現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向社會宣講現代教育理念,鼓吹素質教育,介紹教育管理經驗,總是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的卻是另外一套。有些教師教育學生要團結友愛,但回到家里向孩子私授的卻是如何防人,如何爭名奪利;在學校大談呵護人性,卻在家中向子女私授“狼羊論”;公眾面前大談民主平等、獨立人格,在家中卻肆無忌憚地向子女傳授庸俗不堪的權經錢經馬屁經,一如西漢陳萬年教兒子拍馬,被兒子嘲笑故事。以這類雙重人格與混亂的價值觀非但不能擔負家庭教育大任,也是根本不具備教育者資格的。而我們從李鎮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真人,他的表里如一,從李晴雁身上的正直善良就能看出來。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在于,鎮西家三代人都愛寫作,視寫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他們用寫作記錄家庭幸福,記錄和孩子一同成長的歷程,在寫作中獨立思考,陶冶情操,這對創建文明社會,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著名教師,雜文作家 吳非

讀李老師的這本教養女兒手記,你會懂得如何讓孩子樹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陰影;你會體悟到孩子為班級效力,不是“吃虧”,而是一種“收獲”;你會贊同“家長也是教育者”的道理;你會明白孩子的高中生活是一條坎坷不平的道路,要一路和孩子摸爬滾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過;你會教孩子“真實作文,就是做人”;你會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學會傾聽孩子的申辯。

這本書是提供給我們教師,以及所有家長的一份必要的參照和范本,是獻給老師們、家長們、孩子們的珍貴的帶有時間刻度和感情脈搏的禮物。

捧起這本書吧,別忘了同時對孩子們輕輕地說一聲:“我愛你,你是我的孩子。我愛的,就是你本來的樣子。”

——特級教師,清華附小校長 竇桂梅

晴空一“雁”排云上

——評李鎮西的《做好的家長》

張家港外國語學校教師 王開東

閱讀李鎮西的《做好的家長》,我始終帶著一種教育的思考。書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個微小的人生片段,甚至一句話兩句話的教育感悟——都給人一種溫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覺,一種愛的感覺。

一、價值

無庸置疑,在學校教育這一塊,李鎮西是影響的一塊,但也僅僅是一塊,或者是一派而已。還有很多“教育的花兒”在幸福的開放,只是或輝煌,或黯淡,或孤寂而已,但無論如何,中國教育還是“痛并發展著”。然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作為家庭重中之重的“教育”,卻因為長期得不到重視或“不恰當”重視,而病入膏肓,氣息奄奄。如何正確地開展家庭教育,很多家長“老虎吃天,無從下爪”。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并沒有多少專家學者對這個問題給予必要的重視。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這位教育大家心目中的地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說,家庭是人生的及時學校。可是現在我們的“及時學校”出了問題。中國很多家長只會“養”不會“育”。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有身體和學習是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至于精神需求則是虛的。什么善良、自由、情感、寬容等等,都沒有分數來得重要……偶有一些家庭教育的成功者,讓他們來談談經驗,卻又隔靴搔癢,不得要領,無法把經驗上升到一個層面,并進而輻射開來……那么,現在,由一個始終站在一線的教育大家,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取得輝煌成就的李鎮西,讓他來談家庭教育,由他來打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隔閡,并且用他女兒一個成功的個案來解讀家庭教育的密碼,意義真是非同凡響。鑒于此,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絲毫不遜色于《民主與教育》。因為,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畢竟有那么多的“專業人士”在做,而中國龐大的家長隊伍卻至少有80%以上是不合格的。想一想,由這么多不合格的家長來啟蒙孩子的“人生及時課”,是多么危險!而且,這些眼前一片漆黑的(對教育)家長,在孩子入學之后,又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要求來影響甚至左右學校的教育!一點來說,沒有好家長,就沒有好教育!由此可見,對最龐大的家長進行啟蒙教育有多么大的現實意義!《做好的家長》的價值也許就在于此。

二、特色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從這本書能看出李鎮西老師對女兒的用心教育,才能把普通女孩教育成才,值得好好學習。

2015-12-25 19:02: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做好的家長·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 這本書很值得讀,所說方法很實在,培養孩子的德行很重要。

2017-11-18 17:53: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很佩服李鎮西老師,既是好老師也是好父親

2016-11-17 08:54:17
來自小丫頭0**的評論:

超級好的一本書,值得反復看,每看一遍都有一次新的收獲,值得買。

2017-02-23 09:27:35
來自a***8(**的評論:

這是老師推薦的,讀來還是很有感觸。身為父母,對子女的方式終歸于愛。

2017-05-16 13:26:4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寫的很具體,很好的參考教材,不只是空洞的理論。

2017-06-02 13:39:51
來自陳哥哥2**的評論:

不錯,學了一些。佩服李老師,羨慕孩子有這樣的爸爸。繼續學習中……

2016-03-30 08:43:5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個李鎮西是之前關注公眾號買的他的書,這一本算一般吧,比起其它家教書可讀性一般

2017-03-23 14:16:08
來自d***w(**的評論:

因為崇敬孫維剛老師,李鎮西也倍加推崇孫老師,所以也買李老師的書來讀讀,先從這本育兒書開始吧

2017-06-02 13:42:29
來自密涅瓦b**的評論:

李老師的書,這是我買的第二本。很喜歡李老師的教育理念。

2017-10-08 12:26:06
來自蘿***(**的評論:

現在已經成了當當的鐵桿粉絲了,每次買書都是第一個想到當當,這本書是老師推薦家長看的,還不錯,哈哈哈~

2017-06-04 11:28:40
來自T***D(**的評論:

非常不錯,淺而易懂的道理,還不錯,多方面的了解知識,很實用,性價比高,培養孩子的書

2017-03-08 10:52:4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因為老師推薦,看看總是對教育孩子有幫助的,書質量不錯

2017-02-06 15:24:42
來自沉***9(**的評論:

一口氣讀完,做最好的家長,讓我們做淡定有方法的家長。

2017-08-29 11:20:28
來自紙***(**的評論:

內容挺好,作者也很出名,不過中間有幾章內容印刷墨色很淺,幾乎快要看不清了,紙質一般,希望當當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賣有質量的書!

2017-08-26 07:08: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上海培訓聽李老師培訓買書讓老師簽了名。我覺得李老師的書對親子家庭教育非常具有指導意義。身為老師,強烈推薦家長們閱讀

2017-02-21 20:11:30
來自北軒**的評論:

沖著李鎮西老師的名氣而來,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2016-11-04 13:23:1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是一本教養女兒的書,也是一本指導我們做最好家長的書,讀后定會受益匪淺。

2017-07-06 23:19: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著名教育教學專家李鎮西的育兒手記,值得學習和研究。

2017-10-05 14:35:3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沒有讀,一塊兒買了好多本,現讀的是西游記,孩子很喜歡,經常看著看著就笑了起來。并且和父母分享有趣的故事情節。這本書很直得家長們借鑒

2017-02-13 13:51:01
來自***(匿**的評論:

教育孩子是大學問,言傳不如身教!作者的教育方法如何呢?買來看看!希望有收獲!

2017-07-16 00:32:0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值得家長學習的一本書,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學習做合格的家長

2017-09-05 23:01: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有許多的困惑與煩惱。這本書很好的為我解答了我的疑惑

2017-06-14 11:36:57
來自好***2(**的評論:

很好,這本書既是一本教育專著,也是一本別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專著,讀后很受啟發。學校推薦家長讀的。

2017-06-09 15:59:0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做好的家長·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 李老師很童趣,女兒很優秀,家庭教育很好的榜樣

2017-05-21 22:23:4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個值得看看 李老師作為父親做到如此用心,在中國比較少見,很多父親以工作忙為由,很少關注孩子成長和學習,每次孩子班上開家長會百分之九十都是媽媽

2017-02-24 10:41:58
來自f***o(**的評論:

這場原本屬于梅爾迪斯與德里克的婚禮最后變成了阿歷克斯和伊茲(Izzie)許下終生的瞬間。愛情或許戰勝了伊茲的癌癥,卻無法挽留離開劇組的凱瑟琳·海格爾(Katherine Heigl)。

2017-04-27 19:13:0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學校推薦給家長看的,每次看了還是能領悟到一些東西。一直喜歡在當當網買書,不擔心的盜版,付款方式也靈活。當當網評價字數夠了才能換積分,每本書都要寫評論有事真沒時間,所以以后都這么評論了。今天再次買繪本還真用去年的積分抵了現金,所以趕緊寫評論了。

2016-12-10 20:45: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慶幸在孩子上小學前讀到這本書,但又有點遺憾沒有早讀到這本書,再教育孩字過程中有些想法和做法和李老師不謀而合,但是真正做的不是很好,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希望家長們也來讀一讀。

2016-05-26 08:42:01
來自z***4(**的評論:

我們都是普通的家長,沒有那么高的文學素養,可能在記錄方面寫不出來那么優美的文字。但是這本書,都是用很樸素的語言,特別小時候的那段記錄,很感人,對于孩子的啟蒙。還有就是上學后,對孩子分數的坦然,真的是極大的啟發了我們家長。非常好,有空一定多看幾遍。

2017-07-15 22:27:5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