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919的政法變革是一個不可替代而又極富歷史和實踐意義的理論標本,本書以其為對象,著重考察了鴉片戰爭、、清廷預備立憲、辛亥革命、等事件,闡述了近代中國對西方由守舊到開放、由局部到整體,以及由模仿到吸收的“近代性”過程,主要回答了為什么“富強焦灼感”替代“立憲主義”的本體論價值成為中國近代立憲的規定性情緒,我們應該如何認識此間面相復雜、歧義叢生的政制思想譜系,以及于今日而言, 其能夠開放出來的實踐意義又有哪些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認為,中國人在此過程中并非被動響應,而是有著主動、積極的自我選擇。
毫無疑問,近代性是西方擴張的一個結果。西方大踏步地前進,中國則節節敗退。中國正是在這“前進—后退”的二元結構里,展開了自己的立憲史及近代性——不斷革命成了我們的近代性自身。
日本的近代性更多表現的是“順從”,而中國因為落后顯現的則是“抵抗”。日本的近代性帶有二重性:無論是“脫亞入歐”還是“興亞抗歐”,中國這個因素一直是繞不過去的。要“入歐”首先是要“脫亞”, “脫亞”之“亞”的真實意思是中國,“脫亞”首先得“脫華”,不脫去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就不可能“入歐”。
而中國的“抵抗”則主要表現為在西方面前的落后性。這種落后性可以用反動勢力的強大進行解釋,也可以用中國國家自身的性質來說明。這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中國的所有西方意義上的進步之路全都被堵死了。當上層官僚的異議都成為禁忌,中國革命只能越來越向下層民眾推移,“下層革命”就成了中國抵抗的方式。而抵抗,則凸顯了中國近代性的特質。無論我們有多少不情愿、不甘心,也無論我們對歷史做過多少次假設,我們無法、也無能接納西方的“進步”則成了一種最嚴酷的事實。而不斷革命成了我們的近代性自身。
1.中國近代立憲史扛鼎之作,中紀委2014年度推薦圖書/鳳凰網2014年度十大好書《法的中國性》的姊妹篇。
2.1840—1919的政法變革是一個不可替代而又極富歷史和實踐意義的理論標本,為什么“富強焦灼感”替代“立憲主義”的本體論價值成為中國近代立憲的規定性情緒?我們應該如何認識此間面相復雜、歧義叢生的政制思想譜系?于今日而言, 其能夠開放出來的實踐意義又有哪些?
王人博,著名法學家,代表性著作有:《法治論》《權利論》《法的中國性》《憲政文化與近代中國》等,另著有隨筆集《桃李江湖》《孤獨的敏感者》。其中,1989年與程燎原合作《法治論》,是90年代國內外具有影響的學術著作,國內系統研究法治理論的開山之作,被評為“1978-2014影響中國十大法治圖書”;《法的中國性》榮獲中紀委2014年度推薦圖書、鳳凰網2014年度十大好書、法制日報2014年度十大法治圖書等。
代序 中國的近代性
受損的傳統世界
一 一個因應變故的新方略
二 西學對中學的沖擊
三 “君民共主”思想的確立
四 遺產與資源
西方的誘惑
一 制度的重要性
二 傳統與西化
三 在中西之間
四 以自由為體
求生之道
一 預備立憲
二 憲法性文件
三 憲制的“預備”
革命
一 論戰
二 革命中的隱患
三 用心很苦的“臨時約法”
四 探求新方案
“五四”思想
一 告別傳統
二 惟民主義
三 自由主義
結語 歷史的意義
一 文化的實用主義
二 中國目標
三 政治的激進主義
王大爺的書值得一讀,何況是活動的時候買
中國近代立憲史扛鼎之作
物流很快,
雙十一,實惠到家,點贊!
推薦購買 非常不錯
這個系列水準毋庸置疑
不錯 非常好
排版不錯,本適合收藏,到紙質太差了!
新民說系列作品之一
不錯挺好的一本書
商品質量還是很好的,比較滿意,商家發貨速度也還不錯,服務態度也還可以。
非常不錯,值得購買
很好不錯值得購買
經典作品,需要認真品讀
不錯 包裝完整快遞快
必讀書目啊
是正品,質量不錯
這本書很好,是全新正版,符合我的要求!當當自營就是不錯,下次有機會一定還來!
這書超級好
不錯的,好的,當當值得信賴。
內容很豐富,引人入勝,有啟發。
“要知道學者在現代的語境中首先是一門職業,就像是醫生、農民等等一樣;學者職業的使命是知識的傳承,所以教育是有意義的。這與對他所處的社會價值的判斷無關。一個學者可能遵守自己社會的價值,也可能是反對這些價值,在道德上無法作出高下的區分的。正像英人的“保守黨”,不能說進步黨就比保守黨有道德。諸如正義之類的東西屬于價值,而不是知識。一個追求正義的人是仁人志士,未必就是學者,同樣也不能要求學者都是仁人志士。
不錯,當當值得信賴。希望配送時包裝能有改進。
不錯,當當值得信賴。希望配送時包裝能有改進。
一個專門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并提供利用的科學、文化
現在還在看!王老師真的是男神。每每看到書中眾人為了實現民富國強而力竭奔走,忍不住淚目。
已買《法的中國性》感覺不錯,它是姐妹篇,老師也推薦。。當當發貨非常快,送貨也快。值得稱贊
買了王人博教授的另一本書《法的中國性》。同樣是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的。一起看,錯不了!
法的發展不僅有其地域性,也更有其時間性。不同時代的法律發展自然有其所在時代的特色,而對這些特色的深入研究,目的也是為當前的司法實踐進行指導。王人博教授作為我國憲政理論的知名學者,其理論功底深厚,思想深邃,著作更是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