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青天"之所以名垂青史,大都因為能明辨是非、斷案如神。然而,法律并不總是合情,事實也不總是昭然。那么,古代名吏以怎樣的智慧,撥開案件表面的偽裝,揭穿事實真相;又以怎樣的藝術,揣測當事人的內心,平衡雙方的利益呢?孟濤老師為我們精心挑選了100個案例,以故事的形式將其中奧秘娓娓道來。這本書比小說更有趣,比史書更明智?!惰b古名案》不僅讓今人了解歷史,更希望能夠啟迪今天的法律人,鑒古觀今,更好地認識情理法。
孟濤,1977年生于遼寧省鞍山市。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2000年、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2003)重慶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2010年。現任浙江財經大學講師,司法研究所副所長,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兼任浙江省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理事、浙江省法學會建設工程法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民事訴訟法、中外司法制度中外法制史。在《現代法學》《政治與法律》等學術刊物上數十篇,多次主持和參加司法部、浙江省重點科研項目。
及時部 精察之道
一口中無灰存疑點張舉焚豬巧斷案
二周新辨印追劫匪順藤摸瓜終定罪
三張逸視察遇冤情觀色斷案亦如神
四太守智判投毒宴水落石出免翻案
五沉箱偷銀逞巧辯物證俱獲口難
在我們十分熟悉的古典名著《水滸傳》中,作者描寫了武大被潘金蓮和西門慶謀害投毒致死后,武松殺嫂、斗殺西門慶的精彩片段。值得注意的是,武松自知殺人犯法,投案自首后,陽谷縣令為了減輕武松的罪責作出了如下裁判:"武松因祭獻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爭,婦人將靈床推倒,救護亡兄神主,與嫂斗毆,一時殺死。次后西門慶因與本婦通奸,前來強護,因而斗毆,互相不伏,扭打至獅子橋邊,以致斗殺身死。"
好
這么多書,沒有用泡沫或者充氣包墊一下,直接塞紙箱里,接到貨的時候,紙箱都變形了,這是我在當當網買書以來,包裝最不上心的一次
之前在微信上看了一點,很期待。
書非常好,值得閱讀,經典著作,值得收藏。
不錯
好評
好看
包裝還可以
感覺非常不錯
感覺還是不錯的
感覺非常不錯
書條理清晰,作者法學功底深厚,結合歷史,可讀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