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規范司法鑒定活動,提高司法鑒定文書整體質量,經部領導批準并同意,由司法部司法鑒定管理局主辦,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和"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聯合承辦"宋慈杯"鑒定文書評選活動,并將其擇優匯編成冊,輔以詳細解析和專家點評。本書所摘錄的獲獎文書中,既有技術難度較大的疑難案件,展示了目前國內司法鑒定的技術水平,也有難度相對較低,但覆蓋面更為廣泛的一般鑒定案件,為廣大的司法鑒定機構提供規范鑒定文書的指導與參照。通過廣泛的專業覆蓋和科學的難度層級分布,以期能夠為提高全國鑒定意見文書的整體水平提供參考。
"宋慈杯"司法鑒定文書評選活動是由司法部司法鑒定管理局主辦、委托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和"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聯合承辦,并得到了各司法廳(局)司法鑒定管理局(處)的大力支持。經過評選,承辦方將本次活動中涌現出的鑒定文書集結成冊,并邀請專家逐一點評。因此,本書中的鑒定文書、專業點評及規范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司法鑒定文書制作規范化、提高鑒定文書質量,對司法鑒定機構、鑒定人的工作質量和業務水平的提升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值得相關從業人員細細品味、借鑒和參考。
沈敏,研究員。1980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化學系。1980年至今在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從事毒物分析的科學研究、司法鑒定、教育培訓以及司法鑒定質量管理工作。現為復旦大學、蘇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家實驗室認可、檢查機構認可以及資質認定評審員。
霍憲丹,司法部司法鑒定管理局原局長,社會系統工程專家組成員,中國領導層系統思維國際研究計劃成員;南開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河北大學、福州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兼職教授,社會系統工程指導委員會委員。
序
前
本例法醫學鑒定書是關于胰島素注射他殺案件的法醫病理學鑒定,無論從文書格式還是從內容書寫方面,都是一份較為的法醫病理學鑒定文書。案件也是法醫學鑒定實踐中較為稀少的案例,為鑒定類似案件提供了參考。
鑒定書的"案情部分"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死者尸體的發現過程,犯罪嫌疑人的作案過程以及當地公安系統法醫對死者進行2次解剖的情況,突出了案件的前后關聯性,有利于鑒定人理解委托部門的委托目的和要求,使鑒定人在尸體解剖時做到心中有數,解剖過程中有的放矢。從案情及委托要求來看,本案是關于利用胰島素注射他殺的法醫學鑒定,通過鑒定需要查明死者確切的死亡原因,并尋找尸體上的胰島素注射部位,檢查體內存在外源性的胰島素成分,使尸體檢驗結果能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內容相對應起來。因此,本案的鑒定意見對獲取關鍵證據、建立的證據鏈、便于公安、檢察部門偵破案件至關重要。
客觀、的尸體檢驗是法醫學鑒定書的核心部分,直接關系到鑒定意見的科學性、性。任何時候都應該強調進行完整的尸體解剖,包括尸體體表檢查,內部組織和器官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毒物化學檢查,必要時須提取有關生物檢材做進一步檢驗。本鑒定書嚴格按照檢查的思路對尸體進行了解剖,并發現了以下異常:左上臂、左手背皮下出血,左手背靜脈出血;腦水腫,灶性腦細胞壞死;灶性肺出血、肺水腫,代償性氣腫;肝細胞輕度水腫及脂肪變;輕度腎上腺皮質萎縮及類脂質脫失;全身多器官淤血;右心室脂肪浸潤;脾腫大。上述發現未檢見特異性、致死性的法醫病理學改變,無法直接說明死者的死亡原因,但結合案情,犯罪嫌疑人對死者有注射胰島素的行為,雖未直接檢查到明確的針眼,但左上臂及左手背處的皮下出血與其他部位有明顯的變化,高度懷疑為注射部位,因此提取了死者的左上臂及左手背組織作進一步的檢驗。
本份鑒定書的亮點即在于其"免疫組織化學(IHC)檢驗結果"。免疫組織化學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抗原抗體反應,即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稱為免疫組織化學技術(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細胞化學技術(immunocytochemistry)。而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激素,其功能為分解血液中的糖而形成糖原、蛋白質等物質。糖尿病患者為了保持血糖濃度正常,需要定時注射胰島素,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救命藥;但如果這種藥物注射過量,血液中的糖分會迅速被消耗,導致臨床上的低血糖癥狀,會出現饑餓感、眩暈、流冷汗、四肢乏力等癥狀,甚至可能驚厥、昏迷或死亡。應用胰島素謀殺是需要一定的醫學專業知識的背景才可能施行,且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在進行尸體解剖時,需要進行細致的檢查,找出注射部位,提取血液測定胰島素濃度,分析是否存在外源性胰島素成分。同時,提取血液、尿液或玻璃體液檢測糖濃度,以確定是否死于胰島素過量所致低血糖癥。本案鑒定人經過的尸體檢查提取可疑的左手背、左上臂出血部位皮膚及皮下組織檢測是否存在胰島素成分,由于目前的檢測手段直接檢測可疑組織中是否存在胰島素存在很大的困難,故鑒定人員通過IHC方法檢測胰島素,通過檢測發現左手背、左上臂皮膚及皮下組織呈強陽性反應,其胰腺作陽性對照也呈強陽性,余陰性對照結果呈陰性。為保障檢測結果的性,鑒定人同時檢測了外源性胰島素中的魚精蛋白成分,發現上述可疑針眼處的組織魚精蛋白均呈強陽性反應。上述檢驗結果為本案的鑒定奠定了較堅實的基礎,是本鑒定書較大亮點。結合其所附的檢驗經過說明,鑒定人在對人體組織檢驗之前就進行了大鼠動物實驗,在具有明確的檢驗結果后才進行人體檢材的檢驗。實驗設計縝密合理,結果直觀、可信。通過本案的鑒定過程,說明鑒定人在鑒定過程中,充分拓展思維,應用現有的科學技術手段來解決法醫學實際問題,也說明鑒定人的基礎醫學理論功底深厚,并具備豐富的法醫學鑒定經驗。
本鑒定文書的"分析說明"部分層次清晰。通過的尸體檢查,排除因生前溺水、機械性窒息、機械性損傷、自身疾病及中毒致死的可能,對尸體上的死后動物傷也進行了分析說明,在排除上述因素之后,通過認定外源性胰島素的進入途徑并結合案情、文獻資料等認定死者系左上臂及左手背注射含魚精蛋白的胰島素藥物后,因胰島素過量致急性低血糖性昏迷而死亡。當然,如果鑒定人在分析說明中若能進一步結合案情將胰島素的作用機理,以及從排除診斷的邏輯進一步加以分析,可能更容易被法官理解。
實用,學習人家好的地方,也可以提升自己的鑒定文書寫作能力。
滿意
當當購物,物美價廉,值得信賴!
很好,專業性很強的一本書,鑒定人學習的范本,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