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基因如何控制你的身體和生活?
大約40年前,理查德 道金斯出版了《自私的基因》,提出:人生來自私,跟其他生物一樣,不過是基因的生存工具。然而,人類仍不清楚這些自私的基因是如何協作以構建生物體的。《基因社會》以豐富的新的研究為基礎,為理解基因如何為了生存而合作及競爭提供了一種解釋。
人為什么會得癌癥?假如不同人種的基因差別很小,為什么還會有戰爭?人類的語言從何而來?以太 亞奈(Itai Yanai)和馬丁 萊凱爾(Martin Lercher)屬于系統生物學這一新領域內的領軍人物,兩人提出了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新理論框架,幫助人們理解人類基因組的進化過程。與道金斯的經典隱喻所暗含的意思所不同的是,構建基因組的并非是只關心自身生死存亡的個體基因。我們的基因組是由類似人類社會的基因社會所構成的,和人類社會一樣,基因社會的成員們也會彼此聯合或敵對。
1.哈佛大學人性本能研究
以太 亞奈,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高級研究院學者,紐約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和分子藥理學教授,紐約大學醫學院計算醫藥研究所(Institue for Compputational Medicine)所長。
馬丁 萊凱爾,杜塞爾多夫海因里希 海涅大學生物信息學教授。
前言
序
及時章 八步輕松演化成癌
基因組疾病
癌癥的愿望清單
叛變的基因組
也說基因
進一步,退一步
第二章 你的對手定義了你
基因社會
記仇的細菌
隨機檔案照生成器
達爾文會怎么做?
雙面間諜和長頸鹿寶寶
拉馬克和母乳
第三章 性有何用?
性的益處:除了顯而易見的好處,還有……
性是平等的
豪賭和大老千
這和你無關
性的基因組戰爭
第四章 克林頓悖論
出入非洲
嘗得到、看得見的演化
幸運基因
非洲的基因寶庫
超越基因
第五章 復雜社會中的隨性基因
嘿,豌豆
連坐
忒修斯之船
“隨便”的細菌團隊
靈丹妙藥
第六章 猩人的世界
變化不定的基因組
卡住鎖的鑰匙
一次感人至深的合家團聚
比性更好
要性,不要戰爭
第七章 關鍵是你怎么用
大聲表達
大腦理論
基因開啟鍵
主控者和帶來希望的怪物
第八章 剽竊、模仿和創新之源
以眼還眼
全部家族成員
基因社會的樂高玩具套裝
進出口業務
第九章 陰影下那不為人知的生命
王國的誕生
如果無法戰勝他們,那就加入他們
原核生物萬歲
第十章 注定贏不過不勞而獲者
底線
圣馬可的拱肩
生命最古老的敵人
入門生物學
結語
克林頓悖論
我們真正的國籍是人類。——赫伯特 喬治 威爾斯
比爾 克林頓(Bill Clinton)在任總統期間可算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支持者,該計劃是為了確定人類基因組的字母序列而展開的探索。該計劃始于1990年,歷時13年,并且經歷了技術改進的起起伏伏,其中包括在大功告成之前與某商業企業意外進行的競賽。自始至終,克林頓為該計劃提供了充足的追加預算。他的功夫沒有白費。在其卸任后的多次演講中,他常常將僅用26億美元完成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稱為驚人的成就。
在1999年的白宮千年演講會中,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領導人之一埃里克 蘭德(Eric Lander)告訴白宮在場觀眾,地球上任意兩人的基因組有99.9%是相同的。克林頓十分重視這一看法。所有的戰爭、所有的文化差異、我們所有的惡性競爭——都是因為我們之間存在的這僅僅0.1%的差異嗎?難道對這一點的認識不能幫助我們消弭分歧,并讓我們為共有的那99.9%而共同合作嗎?這種觀點確實很誘人:如果大家有99.9%是相同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和平相處呢?
但是,正如埃里克 蘭德所說,該觀點還有另外一面。回憶一下,我們的基因組共有60億個字母。盡管0.1%聽起來很小,但這相當于你的基因組與你鄰居的基因組間存在著600萬個字母的差別。600萬個字母的不同便是現實中某些敵對狀態的原因嗎?
要找到這種600萬字母的差異,你甚至根本不用與鄰居比較。你自身的每個染色體都有兩套拷貝,所以你倒不如對比分別遺傳自父母的染色體間的不同。你的父母約有99.9%的基因組是相同的,因此你從他們那里遺傳的兩套染色體會有0.1%的差異。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和自己本身也存在矛盾?
要想理解人與人互不相同的原因,我們需要仔細研究一下這0.1%的差異。你也許會記起,基因突變類似我們重新鍵入文件內容時產生的某些意外的拼寫錯誤一樣。最常見的拼寫錯誤就是改變了基因組中的單個字母(或堿基)。這種單個字母差異十分常見,報告給克林頓的差異估值——那0.1%,就是基于這些拼寫錯誤而來。
另一種拼寫錯誤則是由插入或刪除某個或某些字母引起的。隨著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發現這類拼寫錯誤比人們想象得更為常見。完整染色體區段——有時包含一個或多個完整的基因——其拷貝數目因人而異。也就是說,你鄰居的基因組中也許包含兩個CCL3L1基因的拷貝(其兩條17號染色體上一條一個),而你的基因組中也許有五個CCL3L1基因的拷貝(兩個在遺傳自母親的17號染色體上,另三個在遺傳自父親的17號染色體上)。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你就太幸運了:CCL3L1基因能夠生產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阻斷HIV病毒進入免疫細胞的途徑。你擁有的CCL3L1基因拷貝越多,那么你感染HIV病毒的概率則會越低。
發現了這些廣泛存在的基因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tion)之后,不同個體之間基因組差異的比率上升了很多,達到了0.5%,即人與人之間存在3000萬個字母的差異。不知克林頓是否會繼續爭辯,稱人與人之間這3000萬個字母的不同不足以引起人類中如此頻繁的斗爭?我們將其稱為克林頓悖論:一方面,我們的基因組有99.5%是一致的;而另一方面,3000萬個字母的差異并非微不足道,也值得我們進行更細致地探索。
身高、膚色、面部特征,這些大部分是可以遺傳的。許多讓你與眾不同的更細微的變異也存在于你的基因中。某些這類變異會讓我們在疾病面前有不同表現。例如,每人都有一套基因,可以編碼一類名為血紅蛋白(hemoglobin)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負責將氧送往全身。在這些血紅蛋白基因中,其中一個基因上的一個單字母突變可以導致鐮狀細胞貧血(sickle-cell anemia),不過只有在遺傳自父母雙方的血紅蛋白基因上均存在此突變時才會致病。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的基因組中既有該基因的缺陷拷貝,又有其正常拷貝,你不僅不會患上鐮狀細胞貧血,而且患瘧疾的概率也會下降。這種基因構成將使你在瘧疾頻發的地區有相當不錯的適合度,因此在這些地區中這種突變的等位基因也較為常見。單個突變一般不算好也不算壞,突變的后果如何要依情況而定,例如,是否從父母雙方那里均遺傳了該等位基因,以及當地的環境狀況。
人體基因組中20000個基因的突變為疾病的產生提供了條件。迄今為止,已發現6500多個突變基因與某些特定疾病有關。這些突變中的大部分并不一定會促成疾病的發展;如果確實促成了疾病發展,這些突變也會經自然選擇快速地退出基因社會。
事實上,由于和環境及基因組中其他等位基因進行了復雜的相互作用,這些基因突變只是略微增加了患病概率而已。正如癌癥的發展一樣,疾病出現癥狀前會有一系列復雜的步驟,僅憑一個基因突變一般無法引起疾病。阿
好看的書 真好
有借鑒價值,書外面有塑封的
書還湊合,物流配送太差,當當不換合作商早晚倒閉
對于學生物的學生來說開闊眼界啦,是一本相當值得讀的書呦
很不錯的一本好書。
renxing benneng shi qiangu bubian de huati
科技類圖書,帶點心理學的感覺,有些專業
《科學》雜志推薦的書,買來看看,希望能學到東西
看介紹覺得是不錯的書,看看再說
基因決定我們的本能,但人性應超越本能
哈佛大學學者對基因的研究,值得一看
自私與合作,基因與人性,科學研究也這么有趣
人的本能由基因決定,但人性超越動物本能
從基因看本能,從本能看人性,從人性看發展
癌癥、作死和群體化智商,看看人的基因到底能影響多大
有點專業的一本書,但能夠學到東西
書很好,是正版。
很好的書,讀后大受啟發!
非常好的一本書
之前被央視安利買的,有高中生物課經歷的話讀起來不會感覺困難,但是內容還是很專業的,比課本上要詳細很多,可以說是深入淺出吧,另外快遞很快,包裝也完好無損,只是一如既往的塑料袋套裝的包裝方式一直讓人不太有安全感吶
科普好書,值得一讀
給單位圖書館買的書,還不錯。
很喜歡,很滿意
自營效率真低,網絡客服真呆板!沒服務完就彈退出框?下單到手要一個星期?效率真低!
非常喜歡,學習基因學的必備
OK很不錯
我真的得說,在當當買書很值。至少我買有上千本了,沒有差的。絕大部分都是塑料膜包裝的。也很干凈。感謝當當。
這本書不錯。
折扣一般般。書不錯,謝謝!
了解人性,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人性是自私的嗎,從基因層面是這樣的,但人作為萬物之靈,人性本身應該是復雜的,超越本能是我們進化的方向
基因之間,也像人類社會一樣相互作用,有趣的角度
系統生物學家亞奈和萊凱爾在這本《基因社會》中將重點轉移到了基因間的關系上,即基因在運轉它們的生存機器——人類時,也和人類社會一樣,彼此合作或競爭,聯合或敵對,從而解釋基因社會中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響單個基因成功生存的。雖然我們是自身基因社會的產物,但我們并非受基因奴役的機器,仍然擁有決策和校正的自主權。
《自私的基因》2.0:哈佛大學人性本能10講,每一種性格和行為背后的基因本能,天才與瘋子,自卑與超越,重口味與怪性格,那些刻印在基因里的行動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