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介紹“吳宏乾自我養生康復法”的專著,具體包括16種方法:一梳頭發,二擦臉頰,三眼睛轉圈圈,四鳴天鼓,五舌頭抵上腭,六叩牙齒,七吞口水,八吐濁氣,九暖打背中心,十顧胸前,十一摸肚子,十二提肛門,十三四肢要常搖,十四擦腳底,十五全身來干洗,十六大小便不開口,延年益壽保安康。同時,結合歷史源流、理論基礎、簡易操作的按摩法,從頭到腳,從前到后,從內到外,系統地呵護全身,并針對諸多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預防和康復,提供膳食指導。100多張操作圖解,一看就上手;每日1招,只要5分鐘,幫你活絡全身筋脈,打造健康體質。
本書提供簡單、方便、安全、有效、省錢的養生康復法,每日5分鐘,活絡全身筋脈。
理論、按摩、食療三合一。詳細介紹養生的16種方法,自歷史源流、中醫理論,到對癥按摩保養。
膳食調養建議,讓您由內而外打造健康體質。
16種簡易的經穴按摩法,100多張操作圖解,一看就上手。
本書介紹的16種養生康復法,主要運用調氣、導引、咽津、按摩等,通過深呼吸、調整氣息,使人體內部的氣血順暢,促進內啡肽的釋放,提 高記憶力,讓人心情愉悅。
吳宏乾,現為宜升中醫診所院長。臺灣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臺灣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專任助理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科主任、臺灣中華中醫學會常務理事、臺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臺灣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
002 第1法―發宜多梳
005 梳發養生
011 1分鐘檢測 你的頭發健康嗎?
014 [圖解]5分鐘養生法 梳出好發質
018 按摩小工具:選對梳子
019 養生即時通
020 膳食建議
022 第2法―面宜多擦
027 擦面養生
030 1分鐘檢測 你有好氣色嗎?
032 [圖解]5分鐘養生法 快速擁有好氣色
038 美容小工具
039 養生即時通
040 膳食建議
042 第3法―目宜常運
045 轉眼養生
048 1分鐘檢測 你有明亮的雙眼嗎?
050 [圖解]5分鐘養生法 立即鍛煉好視力
056 養生即時通
058 膳食建議
060 第4法―耳宜常彈
063 彈耳養生
069 1分鐘檢測 你的耳朵健康嗎?
070 [圖解]5分鐘養生法 立即鍛煉好聽力
076 養生即時通
078 膳食建議
080 第5法―舌宜抵腭
083 運舌養生
088 1分鐘檢測 你有健康的舌頭嗎?
090 [圖解]5分鐘養生法 動動舌頭也能夠養顏延壽
092 養生即時通
094 膳食建議
096 第6法―齒宜數叩
100 叩齒養生
105 1分鐘檢測 你有一口堅固的牙齒嗎?
106 [圖解]5分鐘養生法 叩出一口美齒
108 養生即時通
110 膳食建議
112 第7法―津宜數咽
115 咽津養生
119 1分鐘檢測 想擁有不生病的體質嗎?
120 [圖解]5分鐘養生法 咽出一身強健體魄
122 養生即時通
124 膳食建議
126 第8法―濁宜常呼
130 調息養生
135 1分鐘檢測 你習慣腹式呼吸嗎?
136 [圖解]5分鐘養生法 呼出好精神
140 養生即時通
142 膳食建議
144 第9法―背宜常暖
147 暖背養生
153 1分鐘檢測 你有暖背的習慣嗎?
154 [圖解]5分鐘養生法 拍出強健體魄
156 養生即時通
158 膳食建議
160 第10法―胸宜常護
163 護胸養生
168 1分鐘檢測 你有護胸的習慣嗎?
170 [圖解]5分鐘養生法 幫你護出好心肺
174 養生即時通
176 膳食建議
178 第11法―腹宜常摩
181 摩腹養生
186 1分鐘檢測 你的腹部健康嗎?
188 [圖解]5分鐘養生法 快速擁有好腸胃
192 養生即時通
194 膳食建議
196 第12法―谷道宜常撮
199 提肛養生
203 1分鐘檢測 哪些人適合做提肛運動?
204 [圖解]5分鐘養生法 瞬間擁有性福力
206 養生即時通
208 膳食建議
210 第13法―肢節宜常搖
214 導引養生
218 1分鐘檢測 你知道自己的身體年齡嗎?
220 [圖解]5分鐘養生法 舉手投足皆養生
228 養生即時通
230 膳食建議
232 第14法―足心宜常擦
236 擦足養生
241 1分鐘檢測 你的足部有異常嗎?
242 [圖解]5分鐘養生法 快速使人精力充沛
248 養生即時通
250 膳食建議
252 第15法―皮膚宜常干沐浴
255 擦膚養生
258 1分鐘檢測 你的皮膚超齡了嗎?
260 [圖解]5分鐘養生法 立即讓皮膚煥發光彩
264 養生即時通
266 膳食建議
268 第16法―大小便宜閉口勿
《一個中醫院長的自我養生康復法》是一本非常值得向老百姓推薦的好書,吳宏乾醫師花費約五年的時間,集合了多位中西醫師的觀點,博覽古今典籍,尋找適宜老百姓的養生方法。書中詳細介紹了養生按摩方法與簡單的養生藥膳,并用中西醫學理論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大家如果常常遵循書中的方法養生,或許能達到養生健體、預防疾病的效果。
現代醫學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對人體奧妙的探索,人體解剖學奠定了現代醫學的基礎,病理學與臨床醫學的發展使得人體生理功能的謎團被逐漸解開。
20世紀,現代醫學出現了大的飛躍,疫苗與抗生素的發明,使得人類能控制并解決很多傳染病的問題;外科的發展使人類對人體的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等組織和各種器官的微細結構研究得更清楚;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先進的醫學儀器,這些進步促進了外科手術和急救技術的迅速發展,使更多的生命通過手術被拯救,間接延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但是,對于某些慢性病、癌癥、亞健康狀態等,現代醫學至今仍無法研究清楚成因與治愈方法,大多只能使用維持療法來緩解癥狀。所以,許多疾病目前是無法治愈的。若等到疾病產生再進行治療,怕有杯水車薪之憾,于是預防醫學的概念便產生了,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
關于預防醫學,古代中醫學中即有“治未病”的觀念。《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提到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難經 七十七難》提到:“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黃帝內經》和《難經》提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思想,開啟了中醫預防醫學的先河。唐代名醫孫思邈是養生大家,其在《千金要方》中積極提倡養生的思想,反對單純著眼于疾病的被動治療,認為人是否能夠延年益壽與能否有效地預防疾病有密切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醫養生理論逐漸被后人充實并完善,對于預防醫學的推廣有相當大的貢獻。
吳宏乾醫師是我的得意門生,無論在學術上還是臨床上皆成績斐然,曾受邀到世界各地的醫科大學演講。吳宏乾醫師長期通過中醫典籍思考、探討中醫養生,結合其多年的臨床經驗,終在《醫方集解 勿藥元詮》的“十六事宜”中得到啟發,研究并發展了其獨特而簡單的養生按摩步驟和簡易藥膳。構思十分巧妙,救世濟人之心深切。《一個中醫院長的自我養生康復法》一書的寫成,對于現代注重養生保健者,不啻為一本方便又實用的健康養生書。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教授
很全面,已操作,值得選。
喜歡養生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