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變革已成定局,誰來為我們支招?
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謝國忠、茅于軾;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蒙代爾、斯蒂格利茨;國務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夏斌、國務院住房政策中心主任秦虹;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
中外智庫規模集結,撥開2012經濟迷霧,告訴你——我們如何活得更好!!
誰都能看懂,誰都能用得上的投資必備書!
你常說的、好奇的、急需的,卻不知道的經濟投資話題盡在其中!
宏觀政策分析——通貨膨脹6%還不算見頂?房價調控還將持續?中小企業資金鏈無法解決?……
行業前景規劃——房地產將迎來寒冬?中國車企將淘汰三分之二?影視業岌岌可危?電子商務市場已經飽和?……
個人投資評估——2012年房價直降50%?大盤將跌破2000大關?十年"黃金熱"終于走到了盡頭?藝術品收藏就是賭博?……
新京報社:《新京報》是光明日報和南方日報兩大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綜合類大型城市日報,于2003年11月11日正式創刊,是次兩個黨報報業集團合作辦報,是家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正式批準的跨地區經營的報紙,是一份高度密集覆蓋北京市場的強勢新主流紙質媒體。
謝國忠:
大幅度減稅時就要買股票
房地產泡沫正在破滅
當今的高房價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結果,泡沫總有24小時會破,現在已經開始破了。一波房地產泡沫是靠高利貸推起的,現在高利貸出了問題,房價也支撐不住了。
我原來認為在2012年房價就會下跌50%,但是今年(2011年)年初我改變了我的預測,當時認為今年下半年將開始下跌,但這個下跌不是一步到位的,先期先下跌20%-30%,之后可能會有反復,到2014年會出現房價下跌50%。
這中間會有一些反復,就好比A股從6000點下跌,跌到5000點的時候就會有人進場,托一托。撈底的人總會有的。房價下跌20%-30%之后,急需買房的和一些投資客會進場,交易量會起來,這中間可能會有反復。
現在工薪族的工資怎么買得起房子?像二線城市一萬塊錢一個平米的,有多少人買得起?這個市場主要是投機需求,這個又主要是銀行貸款來的。泡沫有多大?
所以房地產進入了一個大幅度下降的時代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說黃金地段的房價不會跌,因為資源稀缺,我要說這是不可能的。曼哈頓的房價也跌。
再說,再過10年,中國人口開始下降,10年后房價不會漲起來了,只會掉不會漲。任何一個人口開始下降的國家房價只會掉,當時日本每年房價下調7%。人口老化是一個巨大的力量,以后對中國影響非常大,人口老齡化后一個社會負擔越來越重,人口老齡化以后不要談樓市會不會漲,是不會漲的。
要把握住賣房的機會
由于出了限購令政策抑制了房價,所以房價的高點沒有我預想的那么高,就好像是股市5000點的時候一系列政策組合作用,沒有讓它漲到6000點再往下掉,而是從5000點往下掉。但結果是一樣的,最終都是要掉到2000點。
而銀行提高首套房貸的利率,其實也不會真正誤傷"剛需"。因為京滬80%都是外地人和多套房的人,不是剛需,剛需是炒出來的概念。
至于首套房的利率,這是市場調節的作用,因為通脹預期上升、信貸管控,資金價格高了。面粉貴了面包當然也得貴。
而前陣子銀監會說中國的銀行業能承受房價下跌40%。我也說就算真的跌40%,中國銀行體系也承受得了。因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跟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現在的錢和賬都是通過房地產轉移到政府,股市的投資會有一系列的后果,銀行出現一些壞賬是不可避免的,錢是政府拿的,壞賬也是政府的事。我覺得是一個口袋放到另一個口袋的事,沒有那么嚴重。
如果你手頭有空房的話,先留著,現在人民幣不會貶值,不管內部通脹有多少,不敢貶值,貶了的話所有的錢都會流出中國。
而且現在賣的話肯定賣不掉,很多朋友賣房子都沒人看,沒辦法只能熬。如果這時有人來看你的空房子,一定要賣了,這是個好機會。如果下一次房價掉的話要持續掉三四年。
泡沫崩潰時做什么都沒用
對于最近的微調,其實我想說,在泡沫崩潰的時候做什么也不管用。其實在2008年就應該讓它崩盤,但后來政府大量發行貨幣,又把它撐起來了。這次泡沫崩潰,救市的資金會比2008年的更多。
2008年、2009年十萬億錢砸進救市滋生泡沫現在可以嗎?政府是不敢做的,政府是受限制的,在貨幣政策上是受限制的,它是不可能像2008年這樣做的。
我只能說,這輪調控后房地產將物歸原主,地段好的房子房價會較高,而租不出去的地方房價都會崩。
目前中國有2萬多家開發商,其實2000多家就差不多了,到時候政府會引導房地產行業的整合。
大幅度減稅時就要買股票
最近政府在財稅改革上也有一些新動向,特別是又出了增值稅改革。
中國需要減稅,就意味著政府要讓利,就是政府要少收錢了。中國調整的核心是政府要減稅,要讓利給老百姓,現在做的營業稅變成增值稅是及時步。
但是你要問成效的話,只能說在經濟很差的時候才有可能進行實質性的財稅改革。
政府大幅度減稅的時候牛市來了,股市見底的時候是樓市崩盤的時候,如果有24小時你看到中國大幅度減稅的話,你就去買股票,下一個階段你就發了。
我們現在A股一直萎靡不振,原因是高利貸20%的利息把資金吸收了。現在開始在局部地區崩潰,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將在其他地區陸續崩潰。高利貸實質上是一個旁氏游戲,用新錢還老錢的模式不可持續。12個月你不斷會看到這樣的事。
而12個月后,高利貸問題解決后資金流入股市,中國股市就會出現一個反彈。房地產價格降,量上去后,會有一定反彈,公司不賺錢哪里來的牛市啊?20年技術性的上上下下,中國股市會迎來長達20年技術性的上上下下,而真正的牛市還是要靠政府進一步改革,轉變成一個服務性的機構。
未來十年中國都面臨通脹壓力
有人問我現在的通貨膨脹是不是已經見了頂。其實,現在工資這么漲,怎么可能通脹見頂了呢?通脹仍是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過去十年間,貨幣供應大幅增長,正在造成通脹的后果。現在的貨幣增長尚未低到可以消除通脹的水平。
中國的通脹會是一個長期問題,如果政府放錢,寬松貨幣政策,那么就會嚴重點,如果不放錢可能會好一點,未來10年中國都將會面臨通脹的巨大壓力。
我們的產品中,勞動力和能源價格占整個成本的一半,這兩個要素價格在快速上升,通脹會持續——現在的6%也許會持續。
但是現在大家討論得很熱的"中國經濟硬著陸"問題,我倒不這么認為。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只會是軟著陸。而軟著陸的原因是由于中國的信貸體制特性。在中國,借貸雙方一般都是政府所有,所以貸款重置也是很自然的過程——當借款無法償還時,其資產通常不會被沒收清算,只要貨幣相應保持增長,就會不斷轉化為需求,名義GDP的增長將會與M2保持一致。
但是,軟著陸可能會推遲結構調整。負債方通過拖延還款得以存活,并希望通過新一輪的貨幣寬松擺脫困境。只有大力改革才能避免這種命運。目前來看,中國不可能硬著陸。
而總體看中國經濟未來走勢的話,房地產市場出現問題表明中國的經濟模式存在問題:中國的經濟模式就是13億老百姓拼命干活,把東西越來越便宜地賣給外國人,變成外匯進入到銀行里面,然后通過銀行轉到政府的口袋里面去造路、造橋,這種模式兩頭都不行。
中國經濟會有一個比較漫長的調整時期,涉及政府和人民,近幾年政府投資達到了GDP的一半,而老百姓花錢只用了1/3,只有再平衡中國的經濟才能朝前走,下一個十年中國主要是求穩而不是求快。
房價2011年下半年將開始下跌,但這個下跌不是一步到位的,先期下跌20%~30%,之后可能會有反復,到2014年會出現房價下跌50%。
——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
暴利模式不應該持續。你要走出去就要有長期戰略考慮,不要撈一把就走。賭的心態不能帶到國外去。所以一個強大的國家還要有一個強大的"走出去"戰略。
——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
當時4萬億刺激計劃方向是對的,但是客觀上我們多發了一些貨幣,引起了產能過剩,引起了房地產泡沫,引起了物價的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
在歐元以及美元之外,人民幣也可以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儲備貨幣。只要人民幣以后可以自由兌換,并保障進一步實現收支平衡,就可以加入到這個體系中。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蒙代爾
黃金的保值避險功能非常強,但短期投機獲利的可能性非常小。抱有一夜之間就能掙多少錢這種心態的人,不要投資黃金。
——菜百集團總經理王春利
其實投資藝術品方面,只要買對了就是沒有風險的,它的風險在于你買的是贗品。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董事總裁王雁南
我不相信所謂世界末日,我害怕的是現實空間中我們人心的底線一點一點在下滑,不管是今年還是明年。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
2.9折搶購,價格很實惠,非常滿意,很喜歡,送貨極時。
還行的樣子,每個企業家說幾頁,有點拼湊的意思,一天就翻完了,不是太推薦
中國經濟老外都看不懂,只能中國人自己來解釋了。知其所以然,才能看清前行的路。
中國經濟錯綜復雜,讀懂它,需要太多的知識儲備。
2012年的書,有的預測觀點現在看來還準確,有的不太準,特別是沒預見到今年房價大漲
包裝一般,要了解經濟根本就要讀讀,看看中國的經濟發展!
各家之言,個人以為有真知灼見,也有胡說八道,了解而己!
中國的經濟走到這一步,已經不是哪個人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的了,這幫人匯聚在一起,解讀中國經濟,確實看了讓人醍醐灌頂的感覺啊。理越說越清,我們到底怎么辦,得多看多聽多想才行。
我們關心的種種話題,比如:2012年房價直降50%?大盤將跌破2000大關?通貨膨脹6%還不算見頂?農產品還要漲價?十年“黃金熱”終于走到了盡頭?藝術品收藏就是賭博?關稅降了奢侈品會更貴?……這些問題在這本書匯總都能夠找到答案。
近兩年,世界經濟格局動蕩,國內經濟形勢不明朗,再加上民生領域問題頻出,讓老百姓的危機意識空前強烈。各種媒體上針對房價、物價、投資等話題的討論聲更是塵囂日上。本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針對百姓最關心的各種話題進行的最好詮釋!
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謝國忠、茅于軾;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蒙代爾、斯蒂格利茨;國務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夏斌、國務院住房政策中心主任秦虹;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