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總書記提出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大大優化中國開放格局、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更得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參與和支持,為沿線各國聯動發展注入磅礴正能量,彰顯出中國這個東方大國恢宏的思想力與強大的行動力。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勢必成為促進沿線國家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進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本書聚焦國內外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探索新成就新經驗,既有深入解讀時代內涵,又有專家評論重大意義,既有進展動態報道,又有絲路故事增光添色。內容豐富,觀點,圖文并茂,是各行各業了解“一帶一路”相關知識的重要學習讀本。
內容豐富——闡述“一帶一路”的是什么、怎么建、建設成果等,條理清晰,材料豐富
觀點——收錄眾多專家、媒體的解讀評論,解讀深入,評論精辟
通俗易懂——配有趣味性絲路故事及大量貼近生活的新華絲路信息,并配有大量
圖片,語言生動,圖文并茂
本書編寫組成員匯集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國內媒體的一線記者和評論員,以及各行業的相關專家學者等人員。
與世界共繪繁榮發展新畫卷
——寫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個月之際 / 1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 / 1
及時章 讀懂新構想:“一帶一路”是什么?
背景資料
“一帶一路”的前世與今生 / 2
深入解讀
“一帶一路”打開“筑夢空間” / 7
新動能 新合作 新生活——三個角度透視“一帶一路” / 14
“一帶一路”三年記 / 19
“一帶一路”專家談
“一帶一路”戰略,是偉大“中國夢”的合理延伸 / 23
媒體視角
“一帶一路”新觀察:如何讀懂“一帶一路”新構想? / 28
絲路精神,貫穿古今開新篇——聚焦“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意義(上) / 32
開放包容,攜手發展謀共贏——聚焦“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意義(下) / 33
計利當計天下利 / 35
舉“中國方案”踐大道之行 / 37
一圖看懂
第二章 互通是關鍵:“一帶一路”怎么建?
背景資料
“一帶一路”:從愿景到行動的“五四三二一” / 47
深入解讀
“一帶一路”開啟全球互聯互通史的新篇章 / 49
共建“一帶一路”的機制和原則高度開放透明 / 52
中國方案的世界回響——寫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載入安理會決議之際 / 54
“一帶一路”專家談
要在國家層面規劃布局 / 58
媒體視角
“一帶一路”新觀察:“一帶一路”錢從哪兒來? / 62
絲路基金的“五個W和一個H” / 66
亞投行助力“一帶一路” / 70
加強國際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共贏發展 ——楊潔篪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籌備工作 / 84
新華絲路
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建立“一帶一路”PPP工作機制 / 91
絲路“鋼鐵駝隊”從這里駛往歐亞 串起互聯互通貿易紐帶 / 92
第三批自貿區列近千項創新清單 金融探索再獲突破 / 96
亞投行加速“一帶一路”項目落地 / 100
一圖看懂
第三章 古路煥新顏:中國各地方如何發揮優勢?
背景資料
中國各地方如何在“一帶一路”中發揮優勢 / 108
深入解讀
以釘釘子精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 109
發改委:有序推進 “一帶一路”地方實施方案 / 111
媒體視角
你的家鄉在“一帶一路”上嗎? / 117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域
陜西省以“三個創新”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 / 118
甘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突破百億元 / 120
青海發揮獨特優勢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 / 125
寧夏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支點與交通大樞紐 / 128
“一帶一路”引領新疆多方位開放上水平 / 130
重慶:打造“一帶一路”西南樞紐 / 134
“一帶一路”成都迎來更大機遇 / 138
昆明:輻射西南正當時 / 141
北部灣港口群成銜接“一帶一路”重要門戶 / 147
(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域
江蘇省融入“一帶一路”當好先行先導 沿東隴海線經濟帶崛起 / 150
“一帶一路”阿里巴巴:智慧“新絲路”的全球化理想 / 153
福建:發力“海絲”行穩致遠 / 155
深圳:當好“一帶一路”文化排頭兵 / 158
海南企業加快海外布局 參與“一帶一路”重大項目27個 / 162
新華絲路
班列競“走西口” 鄭州“牽手”歐洲 / 168
自貿區3.0:一顆澳大利亞的櫻桃6小時過海關,新格局對接“一帶一路” / 171
絲路故事
古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 177
一圖看懂
第四章 你我共參與:“一帶一路”改變生活
深入解讀
“一帶一路”:福澤“路邊”民眾 / 182
“一帶一路”專家談
共建“一帶一路”造福各國人民 / 185
媒體視角
“一帶一路”新觀察:“一帶一路”跟你我有關嗎? / 187
“一帶一路”掘金指南 / 191
絲路故事
蠻荒之地創奇跡——實地探訪扎根拉美24年的首鋼秘鐵 / 193
新華絲路
青島加快融入“一帶一路” 打造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 197
一圖看懂
第五章 攜手共前行:“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故事”
背景資料
共享發展果實 譜寫文明新篇——“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回眸 / 205
深入解讀
“一帶一路”促進全球發展合作的中國方案 / 209
“一帶一路”為全球化帶來“三大利好” / 215
“一帶一路”專家談
中外專家暢談“一帶一路”廣闊前景 / 220
媒體視角
同行天下 共圓夢想——記行進中的“一帶一路” / 222
做好“一帶一路”交匯點大文章 / 228
產能合作筑就中哈互利共贏之路 / 231
中企新途
踏上“一帶一路”,中國企業邁出什么樣的新步伐? / 239
中企,在加勒比海逐浪 / 242
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國環保產業怎么出得去、站得住、長得大? / 249
絲路故事
“一帶一路”奏響馬賽之歌 / 259
遠東漁民的“中國夢” / 261
“中國亭”、中國制造與中巴情緣 / 263
連接大河文明的“萬里紐帶” / 267
湄公河畔山鄉“變形記” / 270
一圖看懂
附錄:“一帶一路”大事記 / 277
與世界共繪繁榮發展新畫卷
——寫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個月之際
這是中國主場外交的新盛事,也是全球合作共贏的新起點。一個月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拉開帷幕。“一帶一路”是中國首倡的國際合作倡議,高峰論壇是首次主辦,兩個“首次”賦予本次論壇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會議主題展現東道主的胸懷與智慧,道出各國同舟共濟、邁向繁榮的共同愿望。
春賞其花,秋登其實。自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從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到互聯互通網絡逐步成型,從貿易投資大幅增長到重要項目合作穩步實施,縱貫古今、統籌陸海、兼濟天下的“一帶一路”建設,蘊含著包容互鑒的東方智慧,見證了知行合一的中國擔當。
“歡迎‘一帶一路’等經濟合作倡議建設”,去年底,第71屆聯合國大會決議首次寫入這一倡議并獲得193個會員國的一致贊同。中國方案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層浪”,成為迄今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順應了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和各國加快發展的迫切愿望,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將中國機遇同各國發展融合起來。開放包容、互利共贏是“一帶一路”建設最鮮明的特色,也是其強大生命力和吸引力所在。在當今世界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的形勢下,千余名元首或政府首腦、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各國、各地區代表將齊聚北京、共襄盛舉,這既是對中國倡議投下的沉甸甸的贊成票,也展現了“擼起袖子一起干”的共識與決心。
“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關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一系列深刻論述,為辦好高峰論壇、加強國際合作指明了方向。無論是聚焦合作、重在落實的議題設置,還是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辦會理念,無不體現著東道主分享發展機遇的智慧,契合了各國實現共同繁榮的關切。“知者善謀,不如當時。”把握歷史機遇,明確優勢互補、共同繁榮的大方向,就能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著落地生根、深耕細作、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向實處走,方能行穩致遠。“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中方將梳理重點領域合作、確定一批重大合作項目作為論壇一大目標,正是要通過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為互利合作注入動力、夯實根基。謀長遠計,方可成就偉業。本次論壇旨在提出中長期合作舉措,探討共建“一帶一路”長效合作機制,構建更加緊密務實的伙伴關系網絡。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強各國溝通與協調,增進互信,不僅有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實現再平衡,也將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從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會議雁陣齊飛,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挺立濤頭,中國主場外交好戲連臺,合作共贏的理念一脈相承。矚望即將到來的高峰論壇,我們期待各方坦誠交流、集思廣益,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大計;我們堅信,只要堅持正確方向,以釘釘子精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各方定能奏響合作共贏的交響樂,共繪繁榮發展的新畫卷。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之際,系統介紹“一帶一路”知識的《“一帶一路”簡明知識讀本》(修訂本)日前由新華出版社出版。
紙張很好!
書不錯,給小孩了解一下
當你個當,當你個當,當你個當,當你個當,
是媒體文章匯編,通俗易懂
文章寫的好!書的質量也還好,為什么比未修訂前貴了那么多?讀書人都很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