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馬駿解讀孫子兵法圖書
人氣:73

馬駿解讀孫子兵法

擷《孫子兵法》的策略權謀 跟馬駿學習職場、人生智慧 1.本書依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馬駿品讀《孫子兵法》"系列講座的講稿潤色整理而成。 2.作者是軍界著名的軍事史專家,潛心研究《孫子兵法》數十年。自2005年...

編輯推薦

擷《孫子兵法》的策略權謀

跟馬駿學習職場、人生智慧

1.本書依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馬駿品讀《孫子兵法》"系列講座的講稿潤色整理而成。

2.作者是軍界著名的軍事史專家,潛心研究《孫子兵法》數十年。自2005年在《百家講壇》主講"二戰人物"后,多次成為北京電視臺、云南電視臺、上海電視臺主講人,講授軍事歷史知識。2012年,在《百家講壇》主講"馬駿點將:拿破侖"。

3. 作者以《孫子兵法》為切入點,以生動事例,詳細講解了作為"兵學圣典"的《孫子兵法》對現實社會及人生、職場的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馬駿,1953年生于沈陽。法學博士,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全軍院校育才金獎獲得者。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副會長。青年時期,上山下鄉當過知青、抽回城市當過工人。1978年,成為國家恢復高考后及時批大學生,先后在東北師范大學、國防大學和北京大學求學,獲取了歷史學學士學位、軍事學碩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外國軍事歷史、外國軍事思想和國際政治研究,主要著述有:《馬駿別解二戰風云人物》、《馬駿細解二戰謎中謎》、《馬駿說孫子兵法》、《馬駿:晚清軍事揭秘》、《馬駿點將:拿破侖》《為將之道》、《世界武裝力量發展史》、《外國戰爭史與軍事學術史》、《日俄戰爭史》、《日本軍事戰略研究》、《外國軍事史學研究概論》、《科索沃戰爭研究》、《二十世紀經典戰役紀實》等著作。

2005年在《百家講壇》主講"二戰人物"。此后,多次成為北京電視臺、云南電視臺、上海電視臺主講人,講授軍事歷史知識。,2012年在《百家講壇》主講"馬駿點將:拿破侖"。

目錄

及時講奇人奇書

第二講教你戰略籌劃、預知勝負的學問

第三講為將"五要"

第四講為將"五危"

第五講詭道之道

第六講隱真示假

第七講因敵情設計

第八講因人而用謀

第九講安國之術

第十講知勝之道與預測性思維

第十一講"全":減少戰爭成本

第十二講"知":追求較高境界的起點

第十三講"先":花小錢,辦大事

第十四講善:軍事上的較高境界

第十五講奇與正:打仗如同下棋

第十六講有備無患

第十七講別人的漏洞就是你的時機

第十八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十九講"修道而保法"——勝利的主宰者

第二十講造勢三戰術

第二十一講肚子疼別怨灶王爺

第二十二講無人才,則無一切

第二十三講戰場爭先術

第二十四講設法信息不對稱

第二十五講探敵虛實四技巧

第二十六講真人不露相

第二十七講以水為師

第二十八講迂直之計

第二十九講統攬全局,大處著眼

第三十講治軍四

在線預覽

第十七講別人的漏洞就是你的時機

上一講,我們講了《形篇》中的及時句話,"先為不可勝",即備戰問題。然而,戰爭是雙方的事情,"戰""備"得再好,也只能使自己有了實力在手,具有了不被敵人戰勝的資本或條件。但是,能不能取勝,還不好說。為什么?因為戰爭是敵對雙方兩家的事情。你的力量再強,實力再大,計策再好,還要看敵人給不給你機會戰勝他們。你的計策再好、實力再大,敵人不上當、不鉆套,你還是在做無效功。

一、"空城計"中的軍事原則

"空城計"這個歷史故事,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京戲《空城計》中諸葛亮的唱段,簡直是老生的絕唱。

這個故事講的是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馬謖,丟掉街亭后,抓緊時間重新調整兵力部署,將關興、張苞、張翼等大將派出應對。他剛排兵布陣停當,就有偵察兵報告,司馬懿已率大軍十五萬殺奔城下。

諸葛亮心里大驚,因此時西城縣城里只有兩千五百名士兵,而且無一大將。諸葛亮趕忙登上城樓觀望,果然,塵土沖天,魏軍兵分兩路往西城縣殺來。然而,智者畢竟是智者,諸葛亮思考片刻,馬上下令: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將四個城門大開,每個城門用二十個士兵,扮作百姓,打掃街道,嚴令魏兵到時,不可亂動與高聲說話,否則定斬不饒!

然后,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引兩個少年攜帶一張琴,來到城頭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演奏。定下了一個空城計。

那么,空城計這個決策制定之后,能否成功還要取決于另外一個人——司馬懿。這還要看司馬懿能否給諸葛亮機會。

大家想一想,如果那天司馬懿下決心沖進去了呢?如果換個"二桿子"——他旁邊的二兒子司馬昭呢?諸葛亮必為司馬懿擒殺!

但是,事情卻恰恰相反,司馬懿沒有下這個決心,也并不是他二兒子司馬昭指揮。當魏軍偵察兵將這個情報報告司馬懿后,司馬懿立刻命令軍隊停止前進,自己飛馬前去觀望。果然見諸葛亮在城樓上,笑容可掬,焚香彈琴,左面一個少年,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少年,手執麈尾。城門內外,僅有二十余名百姓,低頭打掃,旁若無人。再定睛一看,諸葛亮正和他打招呼呢。第十七講別人的漏洞就是你的時機馬駿解讀《孫子兵法》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諸葛亮接著說:真巧,我正在敵樓把駕等,等候你到此談吶、談談心。我并無有別的敬,早預備下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司馬將軍,你到此就該把城進,為什么你猶疑不定、進退兩難,所為的何情?你看呀,我只有琴童人兩個,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你莫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來來來,請上城樓聽我撫琴。司馬懿心里想,哼哼,你還有這么好心腸?還要犒勞我的大軍,你這分明是在城里設了個大套,等著我往里鉆呀!

于是下令,后軍變前軍,前軍變后軍,撤,越快越好。

他的二兒子司馬昭不解:"莫非諸葛亮沒有多少兵力,故意這樣的,父親為什么要退兵呢?"

司馬懿臉都白了,聲音發著顫,道:"再不跑,命休矣!"

于是,魏軍不戰自退。諸葛亮轉危為安。

這樣,司馬懿配合了諸葛亮的計策,上了一回當。

這個事例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原則:定計,在我;中計,在敵。

這就是孫子所說的"先為不可勝"的后面一句話:"以待敵之可勝!"即敵人犯錯誤,才是戰勝敵人的真正機會。

二、讓敵人"配合"你的計策

司馬懿可以說得上是一個的軍事家,然而,為什么犯了這樣一個低級錯誤,放著空城而不入?關鍵在于,司馬懿的弱點讓諸葛亮給摸到了。

如同中醫。中醫看病,講求"望、聞、問、切",其中"切",就是"號脈"。脈號得好,診斷就,才能對癥下藥。打仗也是如此,摸清敵人的弱點,就等于號準了敵人的脈,然后對癥下藥地"開方子"——定計,這方子對癥,敵人才會"配合"你的計策,"接受"你的作戰方案。在這個故事里,司馬懿的脈象有兩個:及時,為人多疑;第二,慣性思維——按照積累的經驗教訓和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復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的思維。這里,諸葛亮知道,司馬懿與自己打了這么多年交道,深知自己用兵小心謹慎,排兵布陣不會有破綻,司馬懿一定會把空城計這個無奈之舉,錯認為是"套",肯定不敢鉆。

當魏兵退去后,部下紛紛問道:"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今統率十五萬精兵來到這里,見了丞相,慌忙撤退,這是什么原因呢?"

諸葛亮回答:"他料定我平生謹慎,從不冒險,見我們這樣鎮定,懷疑有重兵埋伏,所以退去。"

我們再從司馬懿那里看。當司馬昭想趁機殺入城內時,司馬懿板著臉說:"諸葛亮平時一向謹慎,從不冒險。今天大開城門,必定有重兵埋伏。我們若是沖進去,一定中計。你們懂得什么?還不快退!"

諸葛亮號準了司馬懿的脈,開的空城計這個"方子"就好用,兵不血刃地將魏兵退去。司馬懿也不愿意"配合"諸葛亮的計策,他恨不得生吞了諸葛亮,但是沒辦法,自己的弱點讓諸葛亮給料準了,只得認輸。當他后來得知真相后,懊悔不已,長嘆一聲:"吾不如孔明也!"

這個歷史故事說明孫子在《形篇》中的重要哲學思想:"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即先把立足于不敗之地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然后去尋找敵人的弱點、漏洞、破綻,不放過任何可乘之機,進而戰勝他們。

在孫子的用兵哲學中,非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打"獅子對獅子的戰爭",即死打硬拼。因為這種打法,吃力不討好,很容易兩敗俱傷,根本不可能達到"花小錢,辦大事兒"的預期目標。他堅決主張打"獅子吃兔子的戰爭"。說得通俗一點,戰爭與體育比賽不一樣,勢均力敵的體育比賽才具有觀賞性;而戰爭則講求牛刀殺雞,以大吃小。

如果敵人也和我方一樣,早已做好了"先為不可勝"的準備,并"以待敵之可勝",那又該怎么辦?藥方只有一個:千萬別輕舉妄動,而是要等,等敵人露出破綻時,再伺機攻擊。

這就是"可勝在敵"!

三、袁崇煥大破努爾哈赤

明朝末年,東北出了一個強悍的領袖——努爾哈赤。這個女真族漢子驍勇善戰、謀略出眾,而且志存高遠,自統一了女真族后,不斷領兵南下,幾乎打敗了關外的所有明軍,更有入主中原之意。他打得明軍出現了后金恐懼癥,只要一看到后金軍隊,明軍官兵就兩腿發軟,用現在的話叫:嚇破膽了。

到了1626年,整個東北山海關以北的土地、城池全部被努爾哈赤所占,只剩下遼東寧遠一座孤城。

寧遠,就是現在的興城。如果寧遠再失,努爾哈赤就可以率軍打入山海關,到那時,明朝將無險可守。

但在這座城下,努爾哈赤遇上了他一生中較大的克星,而且這個克星足以要了他的老命。

這個人就是袁崇煥。袁崇煥是今廣東東莞人。生于1584年6月6日,進士出身。本是一文官,但中國文化中有一特殊之處,即文武之道殊途同歸,歷史上名將大帥有許多都是文人學士,如曹操、諸葛亮、顏真卿、寇準、虞允文、王陽明、曾國藩等均為儒雅風流之士,而非行伍出身。如同朱元璋所說:"文武不分途。"

幾乎文人出身的名將,均有智、信、仁、勇、嚴五德兼備之風范,軍務政事乃至于人生大道之融通一氣。袁崇煥就是這樣一個杰出將領。

袁崇煥有一個上司,名叫高第,原是兵部尚書,主持遼東軍務。他主張放棄寧遠,退守關內。但袁崇煥堅決反對。袁崇煥看到了寧遠的重要性,他認為,要想保護住關內,即山海關以南,必須得把關外守住;而要想守關外,一定得保住寧遠城。因為寧遠是山海關的屏障,一旦寧遠失守,則山海關形勢危急,屆時恐怕連關內也保不住了。

可是,努爾哈赤軍隊兵力近八萬,遠遠多于明軍守城官兵。而袁崇煥卻對戰勝努爾哈赤充滿了信心,因為他抓住了敵人的兩大弱點:及時,驕傲輕敵。努爾哈赤認為打敗明軍已沒有任何難度可言,明軍總是一戰即潰,沒有什么戰斗力;第二,訓練不足。據史書記載,努爾哈赤所部的"步兵騎兵三年未戰,兵主怠惰,卒無斗志,車、梯、藤牌不良,兵器已不銳利"。軍官不再愿意打仗,士兵懶散松懈,武器裝備完好率差,這樣的部隊戰斗力可想而知了;第三,思想僵化。努爾哈赤的軍隊戰術陳舊、戰法落后,還沿襲故技,以箭矢對槍炮,以血肉之軀迎炮彈,以挖城墻作為攻城的手段。

袁崇煥針對敵之弱點,開展了有針對性的訓練與部署。首先,激勵士氣,提升戰斗意志,把怯敵畏敵的心理徹底拋掉;第二,嚴明軍紀,怯陣退逃者立斬不饒;第三,針對后金軍強大的野戰實力,定下了憑城固守、以守為攻的策略,以化解敵人以眾對寡、以強擊弱的優勢;第四,部署十一門紅衣大炮,以炮兵火力消滅敵人。此外,還有組訓兵眾、屯田儲糧、安撫百姓等等。總之,一切抗擊敵人攻城的準備都做得非常充分。

袁崇煥的這些準備,使己方士兵在寧遠大戰中士氣高昂,讓敵人死傷累累。比如,作戰首日,敵人憑著人多勢眾,以及相對強大的個人戰斗能力,鋪天蓋地而來。但袁崇煥沉著應對,命令大炮向敵人轟擊。在紅衣大炮的壓制下,敵人死傷慘重。

后來,努爾哈赤改變戰術,以大塊木板做掩護,潛伏至城下,一面挖掘城墻,一面試圖以火藥炸出缺口。袁崇煥命令官兵,立刻將火藥卷入被褥中,點燃后扔到城下,城下頓時成為一片火海,敵軍尸橫遍野,僥幸沒被炸死、燒死的敵軍,立刻拔腿逃命。接著,袁崇煥又用城上的大炮轟擊,尸體漫山遍野。努爾哈赤一連幾次進攻都以慘敗收場,只好下令撤兵。在這場寧遠大戰中,袁崇煥揚己之長、避己之短,克敵之弱,用大炮對付八旗勁旅的弓矢刀戈,以堅壁清野來制服掠糧養軍的清兵,以憑城死守來避開金兵的野戰沖殺,終于讓一直未嘗敗績的努爾哈赤吃了一個大敗仗,并且身負重傷。1926年8月11日,努爾哈赤因戰傷發作,在離沈陽四十里的雞堡逝世,終年六十八歲。

袁崇煥在寧遠大戰中,利用努爾哈赤的弱點,讓其不斷"配合"自己的作戰而取勝。如果努爾哈赤的軍隊在戰前能夠克服這些弱點呢?那么此戰的勝負實在不可預料。

如果后金軍隊不是支驕軍,重視一切對手,哪怕是弱敵也當強敵備戰,還會"配合"袁崇煥的計策嗎?

如果后金軍隊一直保持良好的訓練,戰斗力不會因此而下降,還會"配合"袁崇煥的計策嗎?

如果后金軍事思想不僵化、戰法得當、裝備進步,還會在明軍的大炮下血肉橫飛,"配合"袁崇煥嗎?

努爾哈赤這一切的弱點、漏洞、破綻,最終都成為了袁崇煥軍隊的戰機。因此,"以待敵之可勝"、"可勝在敵",孫子這個思想是制勝的重要法則之一。

四、漏洞就是時機

前面講的都是作戰中的弱點、漏洞、破綻,使得對手有了可乘之機。那么,孫子這個軍事原則對現實生活有何啟示呢?

這實在可以講太多了。韓非子有過一句名言:"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喻老》)意思是:千丈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從煙囪縫隙中冒出的火星而焚毀。弱點、漏洞、破綻,通常會讓人從細小的言行或表現中體察出來。

打仗就是尋找敵人的漏洞,把敵人的弱點、漏洞、破綻作為自己取勝的時機。那么,同樣的道理,我們怎樣才能避免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失去寶貴的機會呢?

有一個年輕人到著名的金利來集團應聘,恰好這家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先生正在考場中。這位年輕人有著美國名校的學歷和幾年的工作經歷,他躊躇滿志、志在必得。只見他衣著得體,氣宇軒昂地走了進來。沒想到,他推開考場大門,只見門口斜放著一把掃帚擋住去路。年輕人皺皺眉頭,靈巧地地跨了過去,走到考官前,準備應試。考官也準備提問。這一切都被曾憲梓先生看見了,他走過去,在考官耳邊講了幾句話,考官聽后,點了點頭,然后對這位年輕人說:"抱歉,先生,我們不能錄用您,因為公司不需要一位看著掃把倒在地上都不愿意彎腰扶起來的懶人,不習慣為他人著眼的人,條件再好我們也不能錄用!"這位年輕人就是因為這一小步,讓他失去了工作的機會。原來,這掃帚是曾憲梓故意放在那里的。在他看來,不把掃帚順手扶起來,及時說明這個人很懶,第二是不習慣為他人著想。這樣的人,條件再好也不能錄用。

找對方的漏洞、弱點或破綻,一定要有的判斷力。有的看來是漏洞,但是很可能是敵人的圈套。戰爭中,有一些將領不愿意成為敵人優先照顧的目標,總是裝作自己是一支弱軍,沒有什么威脅;同樣平時也有一些人總是不希望他人過于關注自己,不想讓他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善于隱藏自己。這些人看起來為人非常低調,但是心中卻有著很大的志向。

想當年劉備在不得志時,寄身于曹操門下。曹操不放心劉備,生怕他日后與自己爭天下,于是在花園里設下酒席,與劉備"煮酒論英雄"。而劉備則始終裝作是灰心落魄之人。當曹操故意說"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時,劉備被說中心事,吃了一驚,以至筷子掉落在地,恰好天上打雷,劉備便借雷聲作掩飾,說是雷聲把自己嚇得筷子都拿不住了。

劉備始終在裝熊,在這個問題上,曹操就缺乏的判斷力,認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之輩,就此放過了劉備。而劉備靠這一"裝",躲開了曹操的加害,后來積蓄力量,終于三分天下有其一。

結果曹操沒有找到劉備的漏洞,卻暴露了自己一個大破綻,讓劉備驚險地逃出虎口,成為曹操日后的一個勁敵。

因此,找工作對象的漏洞,尋求成功的時機,彌補自己的漏洞,不丟掉任何一個機會,這就是孫子"以待敵之可勝"給我們今人的啟示。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雪巖hot**的評論:

書的整體感覺不錯,包裝蠻好的

2017-09-03 19:26: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馬駿說孫子兵法》一書是根據作者在所做講座整理潤色而成。不是對兵法原文逐字逐句的解讀,而是將《孫子兵法》掰開揉碎,將自己20年閱讀《孫子兵法》的心得體會提煉為十個方面,如奇正之術、迂直之計、兵不厭詐十二招、為將之五要等等,結合案例進行說明。

2017-09-07 22:32:0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下次還來你們這里買!

2017-09-07 23:52: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受益匪淺

2017-09-10 22:15: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

2017-09-11 23:45:19
來自古沈鳥**的評論:

這本書不錯 包裝精美 內容也很好 活動的時候快遞有些慢四天才到

2017-09-12 08:20:56
來自苗杰**的評論:

有所啟發,但深度不夠,隨便翻翻。

2017-10-19 15:04:49
來自PEACELJ**的評論:

棒朋友買的 比想象中都質量好很多~

2017-10-19 19:54:4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已看完,有自己的觀點,書澆薄,寫的不系統,不如華杉講的系統。

2017-04-30 11:14: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很翔實,每篇都有相應的大量的例子,好好看有些意思。

2015-09-15 13:08:22
來自小小方**的評論:

書還可以,但沒有光盤,而書封面上寫的附光盤,本想退,想想麻煩算了。

2015-10-31 11:38:44
來自靜花榭**的評論:

馬駿先生的講座我不喜歡聽,但他的作品我喜歡讀

2015-05-04 15:23:55
來自半畝菜**的評論:

《百家講壇》的又一新作,馬駿教授講得很精彩。值得收藏。

2015-07-27 09:44:06
來自翱翔在**的評論:

對孫子兵法進行了最好的詮釋,值得每一位讀者認真學習思考,并踐行!

2015-03-02 12:00: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評價內容入木三分,精到,深刻,對喜愛孫子兵法的人很有幫助。

2015-03-23 22:35:04
來自鐵嶺新**的評論:

和百家講壇視頻的內容尤其馬俊講課時說的話都按照原話來的 內容上稍微多了一些

2015-10-14 23:05:50
來自新月破**的評論:

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真實的案例分享。博大精深 學習了

2015-12-28 16:10:28
來自持重**的評論:

以前有過一本解讀孫子兵法,名字忘啦,就買了這本,應該是不會失望的 。

2015-12-28 17:22:44
來自酒都不**的評論:

書本內容棒棒的。但是要提醒各位買家,附贈的光盤內容不全,只有幾節。看著非常不爽啊。希望當當在這方面改進下。

2015-11-09 11:02: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跟馬俊老師學習職場,人生智慧。了解一下,有好處。

2015-12-08 19:34: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對該書的整體感覺不錯。閱讀該書,使我對于孫子兵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2016-04-23 23:55:42
來自夕陽鼠**的評論:

通俗易懂的軍事思想講解,靈活運用的人生智慧

2015-11-11 13:01: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解讀的很細,看的人津津有味!國寶級別的孫子兵法,真得有解毒版的方便我們去看懂哈!

2017-04-02 20:05: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本書詳細講解了作為“兵學圣典”的《孫子兵法》對現實社會及人生、職場的重要意義。

2015-07-20 15:58:49
來自似水鎏**的評論:

孫子兵法》是教給軍人如何打仗,如何打勝仗的兵學經典,可是為什么歷史上懂兵法的中原農耕民族卻常常戰勝不了不懂兵法的周邊游牧民族?《孫子兵法》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作者講《孫子兵法》,不是對兵法原文逐字逐句的解讀,而是將全書完全打亂,提取書中最精髓的戰爭思想,結合古今中外的經典戰例以及生活案例等,對《孫子兵法》中最為吸引人的地方進行了挖掘和講解,富有啟示性。

2016-06-02 20:47:45
來自俯瞰人**的評論:

早就聽說過馬駿老師的大名,雖然還沒開始讀這本書,但是看過馬駿老師在百家講壇的講座,對這本書也就略知一二。喜歡馬駿老師的講座和他寫的書

2017-10-28 14:30:24
來自劍峰042**的評論:

作者以《孫子兵法》為切入點,以生動事例,詳細講解了作為“兵學圣典”的《孫子兵法》對現實社會及人生、職場的重要意義。

2016-05-31 20:42:0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