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具有強烈使命感和批判精神的著名學者!
一位具有強烈使命感和批判精神的著名學者!
一本振聾發聵、敢想敢說的書!
劉勝軍,近年崛起的新一代中國經濟學人中極為突出的一位。他思想敏銳、觀點獨到、見解深刻、文筆洗練,且率真直言。這部文集薈集了他近兩年發表的一些甚有影響的文章。這些文章迅速、即時、深刻和尖銳地直擊當下中國經濟社會轉型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并提出了相當深刻的理性分析、現實評論和改革呼喊。這本書目光犀利,立場鮮明,敢想敢說。因此突破了對改革的常規認識,使人振聾發聵。
劉勝軍,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FT中文網、財新網專欄作家,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委員。《彭博商業周刊》"2012年度人物"、《新京報》"2013中國青年經濟學人"。中國股市的批判性建設者,推動廢除IPO審批制的旗手。長期致力于呼吁體制性改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
自序 經濟學家應做改革的推動者
輯一 不改革不行了
老人與改革
擊鼓傳花不可取
改革的歷史三峽
中國社會治理失序的危險
重建社會信任刻不容緩
中國迎來第四個歷史轉折點
輯二 重啟改革
我的 改革夢
重啟改革 需要
新政 呼之欲出
新政 如何落地
十八大之后的十八大改革
輯三 改革如何落地
改革需要頂層設計
如何才能 實干興邦
人大如何制度創新
反腐 要打虎 更要改革體制
取消審批權 靈魂深處的革命
呼吁設立國家改革委員會
三中全會重啟改革的關鍵機會窗
十八屆三中全會經濟改革展望
輯四 反思中國模式
中國經濟奇跡的背后
讓靈魂跟上腳步
唱紅打黑引發的路線之爭
重慶模式再反思
我們離真正的市場經濟還有多遠
告別合影經濟
道德治國的迷思
中國經濟改革的第二季
保障房
中國經濟的三一時刻
林毅夫為什么錯了
再論林毅夫為什么錯了
那些應退出歷史舞臺的口號
輯五 證券市場 改革的漩渦
中國股市為何 不舉
創業板的沉淪
012不審行不行
致郭樹清主席的公開信
克服 改革恐懼癥 才能迎來股市新生
輯六 改革雜論
人民日報與福布斯PK稅負痛苦指數
從光伏慘業看 地方政府公司化
溫州高利貸崩盤倒逼金融改革
求解高房價的病根
中國特色的房價泡沫
食品不安全誰之過
王亞麗案件與司法獨立
國人為何缺德
高爾夫球場與潛規則
鄧小平的改革領導力
……
老人與改革
近年來,自豪于"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改革突然陷入了迷局。一些學者甚至將過去10年歸結為"改革已死"的10年。由于2012年適逢小平南巡20周年,不乏再來一次南巡的呼聲,只是"世間已無鄧小平"。于是,社會彌漫了對改革不進則退的焦慮感。
之所以說改革陷入僵局,并非杞人憂天。
其一,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很多決議,并未得到有效的執行,突出表現在央企壟斷和"國進民退"的現象。
其二,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甚,一些本該取消的審批權不僅繼續存在,而且在一些領域出現了更多的審批"設租"行為。
其三,國強民弱的社會格局繼續強化。2010年僅"兩桶油"的利潤就超過民營企業500強之和。政府財政收入以兩三倍于GDP的速度猛增,年底突擊花錢已成常態。地方政府更成為當下房地產利益格局較大的受益者,房價調控始終投鼠忌器。
再次,由于政府掌握太多資源和權力,腐敗現象嚴重蔓延。不僅落馬官員個個"錢多、房多、女人多",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也在靠關系而非創新賺錢,導致"仇腐"幾乎等于"仇富"的尷尬局面。
,政府體系日趨龐大,公務員成了考;五級政府,人大、政協、黨委、政府四套班子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龐大的政府。須知,政府是"非生產性部門"。"大政府"不僅意味著人民的沉重"養人負擔",也意味著更大的腐敗風險。
可以說,某些"模式"之所以能夠興風作浪,與公眾對缺乏機會公平和社會正義的嚴重不滿情緒高度相關。眼下,中國不僅面臨改革與革命的賽跑,還面臨被極左民粹主義思潮綁架的危險——"唱紅"絕不只是娛樂一下而已那么簡單。
在中國改革再次站在十字路口的時刻,以吳敬璉、茅于軾、江平、資中筠等為代表的一批年逾八旬的老人成為改革的旗手。他們的言論既警示了改革的迫切性,也給出了改革的藥方。
改革為何停滯?
改革的推進,離不開相應的壓力和動力。20世紀80~90年代的改革順利推進,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國企逼近破產,不改革就是死路。但現在,央企的高額利潤,反倒成了繼續改革的路障。正如吳敬璉所說:"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那時候的認識是對的。但是現在看來,改革決議的落實情況并不好,主要是因為吃改革老本吃得太舒服了,甚至覺得不用改了。"
改革出現困局的另一個原因在于,目前政府自身的改革已經成為核心問題,而要政府自我改革、放棄過大的權力,無疑需要一場"靈魂深處的革命"。。吳敬璉指出:"中國整體改革能否順利推進,關鍵在于政府自身。目前的問題是政府支配資源的權力太大,下一步改革必須要劃清楚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必須把直接控制經濟的全能型政府改造為提供公共服務的服務型政府,并將政府機關的官員更好地置于民眾的監督之下。"
改革的迫切性
在權力不斷干預經濟的形勢下,吳敬璉先生一再呼吁中國要警惕"權貴資本主義的陷阱",絕非杞人之憂。吳敬璉說:"因為土地被征用,農民損失的價值、換句話說政府能夠拿到的土地價值是20萬億元~35萬億元,這么大規模的財富被政府控制,可見尋租空間有多大。"
腐敗無疑是社會穩定的較大威脅。資中筠感嘆:"腐敗哪個國家都有。不過當前中國的腐敗是彌漫性的,幾乎覆蓋所有領域,特別是本應是凈土的文化、教育領域。現存的法律和政治機制不足以有效遏制腐敗的蔓延。有一種`中國特色`的腐敗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就是基于等級制的特權,各級掌權者合法地、不受監督地大量消費`公款`,按`級別`提供各種享受。"
強勢政府,也扼殺了企業的生存空間。資中筠說:"我們現在的制度和政策是逼良為娼的,做好事得不到好報,走邪門歪道容易得到好處。卿但是,靠尋租發財的企業家注定沒有安全感,這是出現新一輪移民潮的重要時代背景。吳敬璉回憶說:"去年浙江省的老省長請了一些民營企業家來座談,他們情緒都灰溜溜的,根本沒有信心,就想拿點快錢,然后投資移民。現在的市場環境有問題。" 缺乏監督的權力,也導致了社會的階層凝固化。厲以寧說:"靠本事成功的越來越少,農民工的兒子、孫子還是農民工。這種社會階層的凝固化,到了下個階段肯定會變成職業世襲化。既得利益集團,不愿回到計劃體制,也不愿進一步改革,形成阻力。"。《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發表的題為《無聲的革命:北京大學與蘇州大學學生社會來源研究(1952~2002)》的文章指出:20世紀90年代后期,北大學生中,干部子女占比呈上升趨勢,到1997年該比例達到39.76%,首次超過專業技術人員子女,更遠超工人和農民階層。
可以說,近年來不斷增長的上訪、群體性事件,都在警示我們改革的迫切性。吳敬璉嚴厲警告說:"一旦路徑被鎖定(在權貴資本主義)——除非經過大的社會震蕩——就很難退出了。我們目前的情況就有這樣的危險。"
P3-5
劉勝軍的這本《下一個十年》在當今眾多討論改革的書中獨樹一幟。這本書的特點是目光犀利,立場鮮明,敢想敢說。因此突破了對改革的常規認識,使人振聾發聵。
——茅于軾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
就經濟改革而言,過去十年是失去的十年。改革的停滯和倒退很大程度上來自理念的倒退和理論的混亂。劉勝軍的文章針對中國現實問題有感而發,觀點鮮明,邏輯嚴謹,有助于我們澄清一些理論混亂,堅定對市場化改革的信心。
——張維迎 北京大學教授
中國現在物質不短缺了,反倒是物質產能過剩,但真正短缺的是自由的思想,有創意的思想。許多事情都需要思考、反思、再思考,可是真正能夠像劉勝軍博士這樣做的很少。他的許多論述對今天的改革十分重要,非常珍貴。看看他的著作就知道中國當下的挑戰在哪里、可能的出路在何處。感謝劉博士為中國社會作的貢獻。
——陳志武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
劉勝軍是一位具有強烈使命感和批判精神的著名學者。他的這本《下一個十年》不僅給了我們去反思關于中國模式的諸多理由,更提醒了我們,為什么中國的新一屆領導人需要重開改革的窗口期。
——張軍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在近些年崛起的新一代中國經濟學人中,劉勝軍博士是非常突出的一位。他思想敏銳、觀點獨到、見解深刻、文筆洗練,且率真直言。這部文集薈集了他近兩年發表的一些甚有影響的文章。這些文章迅速、即時、深刻和尖銳地直擊當下中國經濟社會轉型中的一些現實問題。中國的當下改革和未來發展,需要這樣的分析和呼喊。正是在當今中國有大量這樣的理性分析、現實評論和改革呼喊,未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才是光明和可期盼的。
——韋森 復旦大學經濟思想與經濟史研究所所長
劉勝軍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一位啟蒙者、鼓動者。他兼具熱忱、情懷和必要的學養,對市場、法治和民主持有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篤定。《下一個十年》一書是他近來思索的結晶。在中國改革的關鍵時刻,讀這樣的書無疑是有益的。
——楊哲宇 財新傳媒評論理論部主任兼《中國改革》副總編輯
這個商品還可以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嗯嗯嗯嗯嗯嗯 嗯嗯嗯嗯嗯嗯 嗯嗯嗯嗯嗯嗯 嗯嗯嗯嗯嗯嗯 嗯嗯嗯嗯嗯嗯
這個商品不錯~
不錯的書,著手閱讀
這本書很不錯,值得推薦,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好
好!!!!!!!!!!!!!!!!!!!!!!!!!!!
收到。
昨晚才下的單,今天就到了。快!
推薦
??? ???? ????
對比了很多店,還是當當的書最便宜,最實惠,并且印刷質量好,服務上乘,速度快。五年來一直買書都在當當。很多買不到的書,新書等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價格合理,非常方便,感謝當當的陪伴。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很有幫助,內容充實,裝幀漂亮,價格實惠,下次再來;很有幫助,內容充實,裝幀漂亮,價格實惠,下次再來;很有幫助,內容充實,裝幀漂亮,價格實惠,下次再來。
劉院長的書,喜歡!
排版好,字體適中,紙質一般,但作者釋放的思想卻很有意義,振聾發聵,個性獨立,見解獨到,不愧為博士水準。
送貨快,圖書質量好。推薦購買,
個人感覺這書很一般,內容沒有新奇之處,都是老生常談,而且不同篇章也有重復之嫌,總之買了很失望。
書的內容很不錯,就是紙張的質量稍有不足,另外封面也不是很精美,放在書架里搜藏感覺差點什么
這本書寫得很好,契合當今社會熱點問題,討論中國出路,如果都按照這樣來,中國還是很有希望。
最先是老師推薦的~不錯,看起來不會很無聊,也不會難懂,很多現實問題都有說
9月11日晚上下單,13日上午就可以收貨了,很快到達。
多看點書,還是有必要的,人嘛,總是要提高自己的。
一本好書,點出了我們時代所面臨的關鍵性問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文中論述的道家對治國理念的作用,讓我想起西方經濟學起源的本源:即掙脫宗教的束縛,承認人性自主的認知和對正義的信念。也即通過公共政策(司法體系)來刺激和保證人人人性對欲望的本能性追逐。其實就一條:公正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