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端貑枴分攸c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黃帝內經》基本精神及主要內容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整體觀念”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系的。“陰陽五行”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理論。“藏象經絡”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系為主要內容的。“病因病機”闡述了各種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后是否發病以及疾病發生和變化的內在機理。“診法治則”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預防養生”系統地闡述了中醫的養生學說,是養生防病經驗的重要總結。“運氣學說”研究自然界氣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并以此為依據,指導人們趨利避害。
本書在呈現原典的基礎上加以注譯,掃清了現代人的閱讀障礙,并加入了現代醫學和養生學的知識,進一步拓展了人們的視野,增強了人們對古代與現代治療疾病和養生知識的靈活運用,是現代人養生溯本求源、不斷探索的基礎和根源。
《黃帝內經》成編于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并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書中研究了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的治療原則和藥物學內容。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及“養生學”“運氣學”, 反映了我國古代唯物主義辨證思想。
本書除呈現原典外,還加注了注釋和譯文,并將冗長的古文分段注譯,增加了現代醫學的延伸拓展內容。使讀者閱讀本書時,不僅輕松無障礙,而且能“博古通今”,了解古人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從而為今人所用。
閱讀本書,不但能了解醫藥學、保健學知識,還能激發讀者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中華民族擁有如此光輝燦爛的文明而驕傲。
莊展鑫:畢業于澳門科技大學(中醫專業),后攻讀安徽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方劑學專業),在《內蒙古中醫藥雜志》“《醫林改錯》現代研究概況”;在《中醫藥臨床雜志》發表“方向明驗方平喘寧治療冷哮機制闡釋”?,F工作于深圳市中醫院針灸科,臨床經驗豐富。擁有國家中醫執業醫師、國家執業藥師考試證書。
《黃帝內經》上冊 素問
卷一 011
上古天真論篇及時 011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015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018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023
卷二 027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027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036
陰陽別論篇第七 038
卷三 042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042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043
五臟生成篇第十 049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053
卷四 055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055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 056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059
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062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 063
卷五 066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066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074
卷六 080
玉機真臟論篇第十九 080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089
卷七 094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094
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097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101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104
卷八 106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106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109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113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117
太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123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125
卷九 126
熱論篇第三十一 126
刺熱篇第三十二 130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133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136
卷十 139
瘧論篇第三十五 139
刺虐篇第三十六 145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150
咳論篇第三十八 151
卷十一 153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153
腹中論篇第四十 158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162
卷十二 166
風論篇第四十二 166
痹論篇第四十三 169
痿論篇第四十四 174
厥論篇第四十五 177
卷十三 181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 181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184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188
脈解篇第四十九 192
卷十四 196
刺要論篇第五十 196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 197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 198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 200
針解篇第五十四 202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 204
卷十五 207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 207
經絡論篇第五十七 209
氣穴論篇第五十八 211
氣府論篇第五十九 214
卷十六 218
骨空論篇第六十 218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222
卷十七 225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225
卷十八 235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235
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 241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244
卷十九 247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247
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252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261
卷二十 271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 271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283
卷二十一 303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303
卷二十二 348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348
卷二十三 378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 378
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 380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384
癥四失論篇第七十八 387
卷二十四 389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 389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 392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395
附錄 399
刺法論篇第七十二 399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 412
《黃帝內經》下冊 靈樞
卷一 435
九針十二原及時法天 435
本腧第二法地 442
小針解第三法人 451
邪氣臟腑病形第四法時 455
卷二 467
根結第五法音 467
壽夭剛柔第六法律 472
官針第七法星 478
本神第八法風 482
終始第九法野 486
卷三 496
經脈第十 496
經別第十一 516
經水第十二 519
卷四 522
經筋第十三 522
骨度第十四 530
五十營第十五 533
營氣第十六 535
脈度第十七 536
營衛生會第十八 539
四時氣第十九 543
卷五 546
五邪第二十 546
寒熱病第二十一 547
癲狂第二十二 551
熱病第二十三 554
厥病第二十四 559
病本第二十五 562
雜病第二十六 &
性價比高。。
太好了內容很實用
好書,放入購物車很久了,趁著活動果斷購入,值得推薦購買收藏閱讀!
發貨快物流快,很多意義價值的書,有艾艾貼在
書的手感好好哦……圖片精美…給孩子買…他很喜歡…每天讀一點…
給孩子買了一套,寫的挺不錯的,孩子挺喜歡,學了不少東西~
超級好,老早就想買,怕讀不懂,這本不但有譯文還有拓展的知識,挺有用的。
紙質舒服,圖文交叉,翻譯流暢,后面的拓展也特別有意思,原來經典是可以很時髦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