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韓非子圖書
人氣:236

韓非子

韓非子,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為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被 譽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二人之一。 韓非子所處的正是諸侯爭霸的年代,局勢動蕩, 戰亂頻繁。在與秦國的交戰中,韓國屢...
  • 所屬分類:圖書 >古籍>子部>法類  
  • 作者:([戰國])[韓非]著,[申楠]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 國際刊號:9787550243446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7
  • 印刷時間:2015-07-01
  • 版次:1
  • 開本:大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韓非子》是韓非的生平著作,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作品。是古代政治學方面的名著,與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等學派的著作交相輝映。全書現存五十五篇、共計十余萬字。按照內容劃分,現存的文章可以劃分為十組,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發了韓非子的法家思想。本書精選了《韓非子》五十五篇中的經典篇目,按照題解、原文、注釋、譯文的格式對該著作進行了詳細剖析,并且秉持“信、達、雅”的標準,對這部先秦時期的法家集大成之杰作進行了注解。

編輯推薦

宋朝名相趙普曾盛譽《韓非子》,稱其為:“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集中體現。鑒于其偉大地位,本書從韓非子諸多篇目中精選了其中經典的十篇,即《說難》、《說林》兩篇、《內儲說》兩篇、《外儲說》四篇、《五蠹》,并對內容龐雜的《說林》兩篇、《內儲說》兩篇、《外儲說》四篇進行了節選精讀,對《說難》、《五蠹》兩篇文章進行了全篇解讀,旨在為讀者呈上這部法家著作的精華。

作者簡介

韓非(約前280—前233),漢族,是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為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余萬字。

目錄

說難

說林上(節選)

說林下(節選)

內儲說上七術(節選)

內儲說下六微(節選)

外儲說左上(節選)

外儲說左下(節選)

外儲說右上(節選)

外儲說右下(節選)

五蠹

在線預覽

說難

[題解]

說(shuì)難,意指說服君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文章就向君主進言的困難進行了細致分析,強調進言前要先弄清楚君主的心理;隨后又介紹了進言的實用方略,并列舉了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予以佐證。

[原文]

凡說之難:非吾知①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失②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之。所說出于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于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注釋]

①知:同“智”。

②橫失:指進言話語無所顧忌。失,通“佚”。

[譯文]

一般來講,進說的困難不在于我的才智能否向君主進說,也不在于我的口才能否闡明我的觀點,也不在于我是否敢毫無顧忌地講清楚我的看法。進說的困難一般在于了解進說對象的心理,以便我用恰當的說法去適應他。向那些追求名望的人進言,卻用厚利去說服他,進言者就會被視為節操低下,并受到卑賤待遇,必然會遭人拋棄、被人疏遠。向那些追求厚利的人進言,卻用高尚的名聲去說服他,進言者就會顯得沒有心計,而且脫離實際,其建議也必然不會被采納。對那些實為追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的人,如果用高尚的名聲向他進說,他就會表面上采納進言者的意見,而在實際上疏遠進言者;如果用厚利向他進說,他會在實際上采納進言者的主張,卻在表面上疏遠進言者。這些都是明面上難以覺察的東西。

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彼顯有所出事,而乃以成他故,說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以為,如此者身危。規異事而當,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于外,必以為己也,如此者身危。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說行而有功,則德忘;說不行而有敗,則見疑,如此者身危。貴人①有過端,而說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者身危。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如此者身危。強以其所不能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故與之論大人,則以為間己矣;與之論細人②,則以為賣重。論其所愛,則以為借資;論其所憎,則以為嘗己也。徑省其說,則以為不智而拙之;米鹽③博辯,則以為多而久之。略事陳意,則曰怯懦而不盡;慮事廣肆,則曰草野而倨侮。此說之難,不可不知也。

[注釋]

①貴人:文中指君主,后文“貴人或得計”亦同。

②細人:與前文“大人”相對,指君主近侍。

③米鹽:泛指日?,嵤隆?/p>

[譯文]

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談話因泄密而失敗。進說者本人或許并沒有泄露機密,談話中卻觸及君主心中的秘密,進言者可能就會因此身陷險境。從表面上看,君主在做這件事,心里卻可能想借此做成其他的事,此時如果進說者不但知道君主所做的事,還知道他要這樣做的原因,可能也會因此身陷險境。君主籌劃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而進言者的意見也剛好迎合君主心意,此時如果有聰明人從外部跡象上揣測出了這件事并泄露出來,君主一定會認為是進說者泄露的,如此就會身陷險境。君主對進言者的恩澤尚不深厚,而進言者卻知無不言,倘若他的說詞得以施行并取得成功,功德就會被君主忘記;倘若他的說詞行不通而遭到失敗,君主就會對他起疑心,此時進言者就會身陷險境。君主有過錯,若進說者只顧倡言禮義來指出君主的毛病,進言者就會身陷險境。君主有時計謀得當而想獨自攬下功績,若進言者同樣知道這條計謀,可能就會身陷險境。勉強君主去做他無法完成的事,強迫君主停止做他不想停下來的事,進言者就會身遭危險。所以進言者若與君主議論大臣,就會被視為試圖離間君臣關系;和君主談論近侍小臣,就會被視為試圖賣弄身價。談論受君主喜愛的人,就會被視為在尋找靠山;談論君主所厭惡的人,就會被視為在刺探君主的內心。說話太過直白,就會被視為不懂變通之人;進言瑣碎詳盡,則會被視為廢話連篇之人。簡略陳述意見,就會被視為膽小怯懦不敢諫言之人;考慮事情空泛而放任,就會被視為粗野無禮之人。這些進言的困難,是不可不知的。

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矜而滅其所恥。彼有私急也,必以公義示而強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說者因為之飾其美而少其不為也。其心有高也,而實不能及,說者為之舉其過而見其惡,而多其不行也。有欲矜以智能,則為之舉異事之同類者,多為之地,使之資說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資其智。欲內①相存之言,則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見其合于私利也。欲陳危害之事,則顯其毀誹而微見其合于私患也。譽異人與同行者,規異事與同計者。有與同污者,則必以大飾其無傷也;有與同敗者,則必以明飾其無失也。彼自多其力,則毋以其難概②之也;自勇其斷,則無以其謫怒之;自智其計,則毋以其敗窮之。大意無所拂悟③,辭言無所系縻,然后極騁智辯焉。此道所得,親近不疑而得盡辭也。伊尹為宰,百里奚為虜,皆所以干其上也。此二人者,皆圣人也;然猶不能無役身以進,如此其污也!今以吾言為宰虜,而可以聽用而振世,此非能仕④之所恥也。夫曠日離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引爭而不罪,則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飾⑤其身,以此相持,此說之成也。

[注釋]

①內:同“納”,進獻。

②概:古代稱量糧食時,用來刮平斗斛的工具,此處引申為壓抑、壓平。

③悟:通“忤”,違逆、忤逆。

④能仕:指“智能之士”。仕:通“士”。

⑤飾:通“飭”,整飭、修治。

[譯文]

一般而言,進言的要領在于懂得粉飾進言對象自以為得意的事,并掩蓋他自以為羞恥的事。君主有要緊的私事,進言者一定要指明這是合乎公明大義的事情并鼓勵他去做。君主有難以克制的卑下念頭,進言者就應把它粉飾成美好的事情并抱怨他遲遲不去做。君主有過于不切實際的想法,進言者就要為他列出這件事的缺點、指明其中的壞處,并稱贊他不去做是明智的。君主想夸耀自己的才能,進言者就要替他舉出其他事情中的類似情況,多給他提供根據,使他能從“我”這里借用說法,但進言者自己得假裝毫不知情,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他自我夸耀。進言者要向君主進獻與人相安的話,就必須借用好的名義來進行闡明,并要暗示這么做也符合君主的私人利益。進言者若想陳述有害的事,就要直言這么做會招致誹謗,并要暗示它會對君主不利。進言者要稱贊與君主舉止相似的另一個人,規劃與君主思路相似的另一件事。對與君主有相同劣行的人,就必須對其加以粉飾,說這樣的人沒有什么害處;對與君主有相同失敗經歷的人,就必須對其予以掩蓋,表明他沒有什么過失。君主在夸耀自己的能力時,就不要用他難以完成的事去壓抑他;君主自以為處事果斷時,就不要用他的過失去激怒他;君主自以為計謀高明時,就不要用他的失敗經歷讓他難堪。進說的主題不忤逆,言辭不與君主的想法相抵觸,這樣就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和辯才了。由此而得到的是君主對進言者的親近不疑以及進言者對君王的暢所欲言。伊尹曾為廚師,百里奚曾為奴隸,都是為了求得君主重用。這兩個人都是圣人,但還是不能避免通過做低賤的事來換得重用,他們是多么卑下啊!現在如果因為我的這番話被用為廚師和奴隸,而被聽從并采用就能拯救天下,那么智能之士也不會以此為恥辱。長此以往,君主的恩澤已經深厚,進言者說出再深入的謀劃也不會被懷疑,再據理力爭也不會遭受罪罰,此時便能明確剖析利害來成就君主的功業,直接指明是非來端正君主的言行,能按這樣的方式相互對待,便是成功的進言。

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①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此二人說者皆當矣,厚者為戮,薄者見疑,則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故繞朝②之言當矣,其為圣人于晉,而為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

昔者彌子瑕有寵于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③。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異日,與君游于果圍,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余桃。”故彌子之行未變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變也。故有愛于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于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焉。

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④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注釋]

①關其思:鄭國大夫。

②繞朝:春秋秦國大夫。

③罪刖(yuè):罪致刖刑。刖刑,古代一種砍掉腳或腳趾的刑罰。

④嬰:通“攖”,觸動。后文“無嬰”亦同。

[譯文]

從前鄭武公想討伐胡國,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兒遠嫁胡國君主來討他歡心。后來鄭武公問群臣:我想出兵打仗,哪個國家可以打?”大夫關其

思回答:“可以打胡國。”武公一怒之下便殺了他,說:“胡國是兄弟國度,你卻說攻打它,哪有道理?”胡國君主聽說這件事后,認為鄭國和自

己關系親近,于是不再防備鄭國。結果鄭國偷襲胡國,并攻占了它。宋國有個富人,雨水沖垮了他家的圍墻,他兒子說:“不修的話,盜賊必定會來偷盜。”鄰居的老人也這么說。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財物被竊。富人認為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卻對鄰居老人起了疑心。關其思和這位老人的話都是對的,而重的導致被殺,輕的導致懷疑,這也說明了解情況沒有困難,難在處理所了解的情況。因此,繞朝的話本是對的,他被晉國視為圣人,卻被秦國殺害,這是不得不引起注意的。

彌子瑕曾受到衛靈公的寵信。衛國法令規定:私自駕馭國君車子的,論罪要處以刖刑。彌子瑕母親病了,有人抄近路連夜通知彌子瑕,彌子瑕假托君主之命駕馭衛靈公的車子出城。衛靈公聽聞這件事之后,反而認為他德行好,說:“真孝順??!為了母親的病,忘了自己會遭刖罪。”另24小時,彌子瑕和衛靈公游覽果園,彌子瑕摘了一個桃子吃,覺得味道甜美便沒有吃完,把剩下的半個給了衛靈公吃。衛靈公說:“彌子瑕多么愛我?。『贸缘臇|西卻不顧自己的口味而留給我吃。”等到彌子瑕容顏衰老寵愛減少時,不慎得罪了衛靈公,衛靈公說:“這人本來就曾假托我的命令私自駕車出城,還曾經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所以,彌子瑕的行為和當初并沒什么兩樣,之前卻被視為品德高尚,后來卻因此遭罪,原因在于衛靈公對他的愛憎發生了變化。所以被君主寵愛時,才智就顯得恰當而拉近與君主間的距離;被君主憎惡時,才智就顯得不恰當而遭到君主的譴責以致被疏遠。所以進言者不可不察看君主的愛憎,然后再對君主進說。

龍作為一種動物,馴服時可以騎著它嬉戲玩鬧;但它喉下有一尺來長的逆鱗,假使有人觸動了這片逆鱗,龍就會殺死他。君主也有逆鱗,進說者若能不觸動君主的逆鱗,進言之事就差不多了。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了很受啟發,不錯,值得一看

2017-03-08 16:23: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不錯!好,不錯!

2017-03-16 17:15:40
來自d***x(**的評論:

身為臣子,怎么諫、諫什么,韓非子都將自己的想法寫了下來。原文不太好讀,只能慢慢看注釋來幫讀。這套國學經典本人非常喜歡,開本拿著也舒服。

2017-04-15 13:56:34
來自挽***歌**的評論:

66666666666

2017-05-01 12:46: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比想象中的小很多

2017-05-04 12:44:23
來自***(匿**的評論:

這本書整體還可以

2017-05-23 13:48:2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不錯,快遞差評!能不能不用ems~

2017-05-25 10:39:3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書,經典值得細細品味。

2017-06-05 12:19:39
來自北***7(**的評論:

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

2017-06-10 07:28:05
來自***(匿**的評論:

很好的一本圖書,值得推薦閱讀,喜歡

2017-06-13 18:25: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的書,買給學語文的中學生的。

2017-06-14 08:44:2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

2017-06-18 07:58: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包裝好,質量好,性價比高

2017-06-20 15:43:2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本非常好的書

2017-06-30 10:30:5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6元一本,還可以。

2017-07-26 18:58: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打折,合算。對應著翻譯,了解傳統文化。

2017-07-28 17:35:22
來自***(匿**的評論:

性價比很高

2017-08-01 13:38:08
來自有***磋**的評論:

縱觀中國書面語言的歷史發展脈絡,越來越散文化,到新文化運動后,白話文已成為趨勢。新社會出生的一代人,已經很難理解古人的語言體系,如同學習一門新的外語。雖然現在是現代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生產關系很難說有多大變化。中國沉淀了幾千的傳統文化,依然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會給我們指明人生的方向。因此,重拾文言文,重拾中華國學,彌補青少年教育的缺失,我們將受益匪淺!

2017-08-08 17:28:3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紙張不錯,還有淡淡書香味。就愛精簡版。

2017-08-24 17:31: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一次性買了16本。因為部分書已經買過其他版本的,所以就沒有重復買。不過一直很喜歡這個系列的書,短小干練而且攜帶方便,薄薄的,很適合放在包里一本,閑暇空隙里慢慢品讀,偶爾心情不好,坐在那里手抄一段,心情就也跟著平靜下來了。打算以后買齊所有系列吧。

2017-09-07 16:46:03
來自民法方**的評論:

超爛!?。。。∥乙驗槭只?,重復點了兩本,想退一本,結果不允許退!!?。?!超爛的售后。而且違法?。。?!剝奪讀者七天無理由退貨權利!違法行為!

2017-10-14 07:33: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個聰明的人

2017-10-31 10:08: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想了好久,終于到手了!

2017-11-04 22:31:17
來自夜迷心**的評論:

法家的代表作

2017-11-06 07:26: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總體不錯,值得購買,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多余的批注,不干擾閱讀,缺點是不全,為刪節本。

2016-11-20 11:01: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物流服務態度真TM差!買本書挺高興的事,全被這SB毀了。

2017-06-23 15:50:1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優點:很簡單,輕便,隨時能放在包中翻閱;缺點:文字排版密集,對有些生僻字沒有注音,要查閱古代漢語詞典并了解意思才能讀正確。

2017-05-16 11:59: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國家機器需要制度 人的價值觀是以時代為基礎 ,從古到今如此

2017-07-20 11:32:5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