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其文風平實暢達,用事說理頗為生動,可以稱得上是不錯的文學散文。
《呂氏春秋》在文學上的一個突出成就是創作了豐富多彩的寓言。據統計,全書中的寓故事共有二百多則。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而來,還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創造,在中國寓言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紀
孟春紀 本生
孟春紀 去私
仲春紀 功名
季春紀 盡數
季春紀 論人
孟夏紀 誣徒
孟夏紀 用眾
仲夏紀 大樂
仲夏紀 適音
季夏紀 音初
孟秋紀 蕩兵
仲秋紀 決勝
季秋紀 精通
季秋紀 順民
孟冬紀 異寶
仲冬紀 長見
覽
有始覽 去尤
孝行覽 本味
慎大覽 慎大
慎大覽 貴因
慎大覽 察今
先識覽 察微
先識覽 去宥
審應覽 精諭
審應覽 離謂
審應覽 具備
離俗覽 貴信
離俗覽 舉難
恃君覽 驕恣
恃君覽 觀表
論
慎行論 疑似
慎行論 察傳
貴直論 知化
貴直論 壅塞
不茍論 自知
不茍論 博志
似順論 似順
似順論 別類
似順論 慎小
士容論 上農
紀
孟春紀 本生①
[原文]
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②之謂天子。天子之動也,以全天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則失所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備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則亦失所為修之矣。
[注釋]
①本生:陰陽家的學說,即以養生為本。
②攖(yīnɡ):觸犯。
[譯文]
最開始產生生命的是天;養育生命并讓它成長的是人??梢员pB上天所產生的萬物而不觸犯它的為天子。天子的一舉一動就是做保全人的天性以及生命的事。此為設置官職的緣由所在。設置官職是為了保全生命。如今世上糊涂的君主,濫設官吏而導致妨害生靈,這就失去了設置官吏的原本意義。就好像操練軍隊是用以防備寇賊。而現在操練軍士反用來攻擊自己,那么便沒有了操練軍隊的意義。
[原文]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①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壽,物者抇之,故不得壽。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不知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若此,則每動無不敗。以此為君,悖;以此為臣,亂;以此為子,狂。三者國有一焉,無幸必亡。
[注釋]
①抇(ɡǔ):攪亂。
[譯文]
水本來是清澈的,泥土讓它渾濁,于是水無法保持清澈。人本來是長壽的,物欲使得它迷亂,所以無法獲得長壽。外物本來是用以供養生命的,而非用生命來追求它?,F在,很多被迷惑的人都拿著生命去求取外物,分不清孰輕孰重。不會辨別輕重,那么就會將重的看成是輕的,而把輕的看成是重的。如果都是這樣,那么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沒有不失敗的。用這樣的態度去當君主,是謬誤的;用這樣的態度去當大臣,會敗亂綱紀;以這樣的態度去當兒子,就會狂傲無禮。這三種情況中,國家只要有其中一樣,就無法生存下去,遲早會亡國。
[原文]
今有聲于此,耳聽之必慊①己,聽之則使人聾,必弗聽。有色于此,目視之必慊己,視之則使人盲,必弗視。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己,食之則使人喑②,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聲色滋味也,利于性則取之,害于性則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貴富者,其于聲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則遁焉。遁③焉,性惡得不傷?
[注釋]
①慊(qiè):快意,滿足。
②喑(yīn):啞。
③遁:通“循”,意為放縱流逸而無法自禁。
[譯文]
假如有一種聲音,耳朵聽了后感到十分滿意,但聽了后就會讓人耳聾,人就一定不會去聽。有這樣一種顏色,眼睛看了會感到很滿足,但是看完之后就會失明,人就一定不會去看。有這樣的一種滋味,嘴上嘗了會非常滿足,但吃完后就會變成啞巴,那就一定不會去吃。因此,圣人對于聲、色、滋味這些東西,對生命有利的就會選擇,對生命不利的就會放棄。這就是保全生命的辦法。世上富貴的人,對聲、色、滋味大多都不懂得,他們日夜追求這些東西,一旦有幸得到了,就放縱自己無法自禁。如此放縱,生命怎會不受到傷害?
[原文]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①,招無不中。萬物章章②,以害一生,生無不傷;以便一生,生無不長。故圣人之制萬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謀而當,不慮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無不受也,無不裹也,若天地然;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③。此之謂全德之人。
[注釋]
①招:箭靶子。
②章章:明媚繁盛的樣子。
③惛(mèn):同“悶”,憂悶。
[譯文]
一萬個人拿起弓箭,共同射向同一個目標,目標不可能不被射中。世上萬物茂盛,如果用來傷害一個生命,這個生命不可能不被傷害;如果用來涵養一個生命,那么這個生命沒有不成長的。因此圣人支配萬物,是用來保全他們的天性。只有保存好了天性,才能夠精神和暢,耳聰目明,嗅覺靈敏,伶牙俐齒,全身的所有關節筋骨就都通暢利索了。像這樣的人,就算不說話也能夠直接取信于人,即使不做謀劃,做事也能處處得當,不用考慮太多就可以成功。他們的精神和天地相通,覆蓋宇宙。對于外物,他們沒有不接受的,沒有不包容的,胸懷如同天地一樣廣闊。即使當了天子也不會驕傲,當了普通百姓也不會煩惱。這就能夠稱為道德的人。
[原文]
貴富而不知道,適足以為患,不如貧賤。貧賤之致物也難,雖欲過之,奚由?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①,命之曰“招蹷②之機”。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靡曼皓齒③,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貴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為其實也。則此論之不可不察也。
[注釋]
①佚(yì):同“逸”,逸樂。
②蹷(jué):足病。
③靡曼皓齒:指美色。靡曼,指肌膚細膩。
[譯文]
富貴卻不懂得養生的方法,恰恰就足以成為禍患,這樣還不如貧賤的人。貧賤的人想要獲得外物也不容易,就算想過分追求外物,有什么辦法呢?出行就坐車,進門就坐輦,太過于安逸享樂,這輦車應該被叫作“招致腳病的器械”。恣肆酒肉,想要用此來強健身體,這酒肉應該被叫作“讓腸胃潰爛的食物”。貪圖美色和淫靡之音,一味放縱享樂,這些應該被叫作“伐亂心性的利斧”。這三種隱患,都是富貴所招來的。因此古人有的不愿意招致富貴,正是因為看重生命的緣故,并非為了博取名聲,而是為了養生。這些道理是一定要明察的。
孟春紀 去私①
[原文]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②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③長焉。
[注釋]
①去私:驅除私心。
②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③遂:成。
[譯文]
上天并非因一己之私而覆蓋世間萬物,大地也并非因一己之私而承載世間萬物,太陽與月亮都不是因一己之私而照耀世間萬物的,四季也絕不是因自己的需要才運行不息的,它們均是根據自己的準則去運行,于是天下萬物才能夠生生不息。
[原文]
黃帝言曰:“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①
[注釋]
①“黃帝言曰”以下數句:與前后文義并不相關,蘇時學推斷:“蓋必《重己》篇內所引,而后人轉寫錯誤,混入此篇者。”
[譯文]
先祖黃帝曾說過:“欣賞音樂要禁止淫靡;對于女色要禁止過度迷戀;對于衣服要禁止過度講究,對于香料要禁止過度濃烈,對于食物要禁止過度豐美,對于宮室要嚴禁過度鋪張。”
[原文]
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①也。
[注釋]
①公:公平、公正。
[譯文]
堯膝下有十個兒子,可他沒有將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有德行、有才能的舜;后來舜生了九個兒子,他也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來繼位,而是將王位傳給了有德行、有才能的禹,他們最為公正無私。
……
有品味,好書
書真心的不錯,細細品味
這本書一般。
孩子很喜歡
喜歡的,特別好。
挺好的,一直在當當買,值得信賴
書香節買的,實惠
66666666666
紙質挺好的,喜歡書的封面
麻煩弄個箱子裝下 收到袋子都破了 書方面就還可以
很好的一本圖書,值得推薦閱讀,喜歡
包裝好,質量好,性價比高
很好,物流非???
很不錯,很喜歡
是一本集成的好書。值得多讀,精讀。
快遞服務態度超爛,原本買書挺開心的事,被氣的連書都仍了!
好書,印刷也不錯
紙張不錯,還有淡淡書香味。就愛精裝版。
還可以,還可以
不錯,一次性買了16本。因為部分書已經買過其他版本的,所以就沒有重復買。不過一直很喜歡這個系列的書,短小干練而且攜帶方便,薄薄的,很適合放在包里一本,閑暇空隙里慢慢品讀,偶爾心情不好,坐在那里手抄一段,心情就也跟著平靜下來了。打算以后買齊所有系列吧。
很滿意很滿意很滿意很滿意很滿意
多讀書總有益,何況經典巨著呢?
還行吧,無事的時候,可以讀讀
收藏夾里壓箱底的書,到貨了,品質很好,給贊了。
希望加強產品外包裝 加快送貨速度
書本很贊,表示喜歡歷史的自己很滿意!
很好,正版的
整體感覺好,不是很厚,編譯的很容易懂,印刷質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