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大部分歷史中,所有的婚外性行為都是非法的,教會或國家會對違反者施予懲罰。在1600年至1800年間,這一完整的世界觀被革命化的新思想所破壞,這一思想指出,成年人擁有支配其身體的自由,只要其愿意,就不能通過強制力來使其遵守道德。本書是一部開創性的著作,它通過生動的細節描述,探討了三百年前在英國首先開始的性觀念革命,如何影響了西方人的性態度,以及相應出現的有關性行為的社會變化。本書指出,現代性文化的出現是啟蒙運動的核心部分,并有助于創造一種新的西方文明的模式,即平等、隱私和個人自由的原則。
性行為是一種普遍的人類活動。不過,性同樣有其歷史。我們如何看待它,我們賦予其何種意義,我們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它;所有這些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西方歷史的多數時候,對于非法性行為的公共懲罰乃是常態。雖然在細微之處不無差異,但每個地處歐洲的社會都提倡性戒律的理想,并懲罰自愿發生偷情行為的人群。這正是基督教文明的一個核心特征,從中世紀早期以來,其重要性日益突顯;而如今我們對此種做法極為反感。此乃前現代與現代世界的一個主要差異。因此,在17世紀晚期和18世紀出現的現代的性觀念,應當被視為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起源》的目標即是闡述這一革命何以產生。
《性的起源》旨在描述性觀念及性行為世俗化轉變這一重要變遷,并將之與同一時期重要的政治、思想文化與社會潮流聯系起來。性的歷史通常被視為私人生活或身體經驗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這種認識本身乃是源于將性作為個人私事的啟蒙運動的觀念。作者試圖將性的歷史還原為一種重要的公共事務,說明過去人們認識和處理性的方式,乃是被當時深厚之思想文化與社會潮流所塑造。其主旨是展現性革命實乃歐洲與北美啟蒙運動的一個核心部分:它參與創造了一種西方文明的全新模式,而其中的個人隱私、平等及自由諸原則至今仍是我們文明的顯著特征。
《性的起源》所述的不僅在于新的思維方式,而且關涉到生活方式的變化。作者試圖展現人們的信念如何被社會環境所影響,以及商業、交往與社會組織的新形式如何改造了性的觀念與經驗。在傳統的鄉村共同體內,社會與道德的一體化舉措很容易被強制施行;而在大城市的生活則與此不同,其規模龐大,人際生疏,各種信息與觀念轉瞬即逝,性冒險也觸手可得。這種生活對于性戒律的強制實施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倫敦作為當時世界上的都會,對于全球講英語的人群而言,它是政治權力、文學與文化以及新觀念的中樞。現代都市的生活方式與態度,社會、思想文化和性方面的新潮流,都在這兒被首先創造出來,而其影響將會遍及四海。
法拉梅茲達伯霍瓦拉,現為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歷史學高級研究員,皇家歷史學會成員,本書是他的處女作。
目錄
致 謝
引言:戒律的文化
中世紀背景
宗教改革下的道德觀
權力與懲罰
性戒律的基礎
及時章 公共懲罰衰亡史
欲求
勝利與失敗
上帝的革命
美德的社團
從業余到職業
等級制與偽善
罪與罰
法紀的終結
第二章 性自由的興起
宗教與道德寬容
自由與良心
道德律與道德真理
自然法與自然倫理
私人惡行與公共利益
自由的盈縮
思考那不可思考的
啟蒙的觀點
第三章 誘奸的熱潮
科學解釋?
浪蕩子登場
浪子與娼妓
女性的觀點
新穎的看法
第四章 男人與女人的新世界
優雅與感性
自然與教養
婚姻與金錢
懲罰誘奸
一夫多妻制與人口
現代原則
第五章 白奴制的起源
與慈善
懺悔與新生
性與工作
自利與性趣
收容所之內
貞潔與階級
解救與改造
第六章 媒體與信息
大眾文化的成長
歡場名媛
印刷大爆炸
操縱輿論
私人與公共事務
聲名與財富
自我推銷與宣傳
贊美
結語:現代的性文化——從維多利亞時代至20世紀
壓抑與控制
自由與平等
注釋
索引
罪與罰
1688 年之后,即使對于性罪犯的簡易判決也愈發受到質疑。在整個中世紀、16 世紀以及17 世紀,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妓女經常因其罪惡生活而被立即懲處。改革社團繼續堅持這一做法,它們有系統地使用所謂"空白搜查令"(general warrants),這樣就能賦予警察逮捕任何可疑人物的權力。不過到了18 世紀頭幾十年,這一做法已經引起了極大爭議。
我們能從公眾對于逮捕站街女的反對潮流中得窺一隅。在18 世紀的倫敦,士兵與水手的數量不斷增加,這意味著道德監管所面臨的對抗也變得更加強硬與普遍。在1702 年以及1709 年,改革派警察兩次在試圖拘捕站街女時當場被刺身亡。在1711 年春季,科文特花園發起的一場反對"放蕩婦女與她們男伴"的運動遭遇挫折,因為"警察受到重創,其中一位被一群無賴外加四十名守衛士兵重傷致死,這些人聯合起來保護那些婦女"。還有一次是在倫敦東區,一千多名水手包圍了地方治安法官,強迫其釋放一群要被送往感化院的有罪妓女。
伴隨這股公開對抗道德監管之洶涌潮流的,是一股逐漸上漲的不滿其法律意義的暗流。1709 年,對于三名殺害改革派警察的士兵之審判轉變為一場爭論,即官員是否能夠合法逮捕一名妓女,如果她只是在拉客而非發生性行為。在1688 年之前,這一問題是不可想象的:沒有人懷疑妓女應該立即受到懲處,也沒有人很在意扣押她們所涉及的法律細節。然而,社團的行動及時次使得這一問題得到嚴肅爭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法律可以被延伸用于糾正妓女與無賴的品行。人們對于法律的意見越來越趨于懷疑。"什么!"首席法官大人約翰·霍爾特爵士在面對一項多數同僚支持的法律解釋時驚呼:"難道一個女人,盡管她很放蕩,就沒有安靜上街的自由嗎?……什么!難道一個女人不能在自己城市的街道上行走嗎?……為什么,一個低賤的女人和其他人一樣都有在街道上行走的自由。"人們不再認為"一個人的自由應該取決于警察的良好印象",不再認為逮捕一名婦女"基于她生活淫蕩的嫌疑……這難道不是違反了《大憲章》嗎?"正是基于相似的原因,改革運動在1725 年遭到了致命一擊,當其使用空白搜查令逮捕可疑的妓女時,威斯敏斯特法官裁定其不正當與不合法。
不出所料,改革者們相信這一法律挑戰來自對于道德監管觀念的反對意見。許多治安法官明顯不喜歡檢舉者,拒絕協助社團,或阻撓其事業。不過,這種反感經常集中在運動的手段而非目的上—一些最被痛批為改革敵人的法官,實際上自己明顯是反對不道德行為的積極
者。更一般地說,社團所面臨的困難反映了法律原則更深層次的轉變,這影響了18 世紀對于各類罪行的處理方式。一個關鍵的變化就是,懲罰更多地依據特定不法行為之證據來確定。在早先,依靠對于不道德行為的看法往往就足矣:如果男性與女性被認為"淫蕩、懶散及妨礙治安"或"名聲不佳",那么根據法律,他們就可以被逮捕。如今依據的范圍則逐漸限定在特定的行為上,而非個人的一般品行,并且治安法官、法官及議會關心的是更地定義罪行。一個相關的進展就是,隨著18 世紀的法律越來越依靠簡易審判權(summary jurisdiction),法官與基層官員的權力受到越來越嚴厲的監督,程序更加規范,限制也更為明確。在這一空前審慎的氛圍下,社團的行事方式就顯得極為隨意。當1698 年一位長老會派的改革者接受國務大臣詹姆斯·弗農的質問時,他承認他們有些做法違背了"法律的正式規定",而是"來自上帝賦予的特權,他的榮光能夠證明這些極端做法之正確"。這是17 世紀50 年代新教主將們的觀念。即便在那時,這已屬于特殊看法,而到了18 世紀初,這一觀念已逐漸失去了支持。
這一趨勢的一個結果,即是人們逐漸懷疑妓女究竟是否有罪。這并不意味那些女性不再遭到騷擾、逮捕與監禁:權力的均衡依然對她們不利。 不論如何,這畢竟是一個顯著的進展,扭轉了數個世紀的法律傳統,并且—至少在原則上—給予了她們前所未有的權利。到了
18 世紀中葉,人們已經堅定地認為妓女本身不應當受罰。在1750年左右,小說家兼治安法官亨利·菲爾丁將此視為一種弊端,必須馬上革除。雖然"法律以前是另一副模樣",他有些沮喪地寫道,但如今已不可能只因為妓女拉客以及她們普遍的"猥褻之行"而對其施加懲罰。1770 年,他的同父異母兄弟約翰·菲爾丁爵士通過一個議會委員會確認,存在"很大困難去懲處那些罪犯,因為如今的法律不允許,一如妓女這類人在任何法律規章之中幾乎都可以逃避制裁"。一代人之后,公共道德守護會發現,甚至公開拉客,以及"妓女……走上街頭滿口污言穢語"都可以不受司法管制。
在19 世紀,仍然不斷有人試圖糾正這一明顯缺陷,但他們的努力都付諸東流,這表明法律之根本假設已經遠離其前現代的源頭。1822 年的《取締流氓法》短暫地恢復了詹姆斯一世的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所有妓女……如不能為自己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將被視為無所事事及妨礙治安分子"。但兩年以后,另一項法案重新確立了以下原則,只有確實妨害治安,才應受到懲罰。19 世紀60 年代通過的三部《傳染病防治法》授權警察可以在特定的軍事區域鑒別出""的女性,然后強制登記。這一批準與管制的制度結果引起了極大爭議,而在一次全國性的運動之后,這部法案于1886 年被廢除。
也是最顯著的變化是,對于妓女與老鴇的懲處法律呈現出式微之勢。直到17 世紀末,對于這類罪犯的訴訟仍然非常普遍與有效。在17 世紀70 年代早期,首都每年可能有四百或五百名妓女在主要郊區被開庭審理,占到所有罪犯的四分之一。到了17 世紀90 年代,改革社團的力度更大,尤其是在倫敦城內,其每年都要使數十名妓院老板被判刑。然而在18 世紀前半葉,訴訟的數量持續下降,到了世紀中葉,法律實際上已經不再處理此問題。1748 年,霍爾本新來的高級警員桑德斯·韋爾奇雄心勃勃地試圖恢復法律這一功能,他親自起訴了倫敦三個名聲最壞的妓院老板:"明星"妓院的彼得·伍德,"王冠"妓院的伊麗莎白·歐文以及"葡萄串"妓院的安妮·艾弗萊特,都在斯特蘭德。他自己手下的小警員充當證人。另外,還有大約一百名妓女在這一年遭到指控,其中有人還被多次指控。然而無人被定罪。
這更加值得注意,因為在18 世紀早期的時候,老鴇與妓院還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敵意。當時的流行做法是低調處理妓女自身的個體責任,而嚴懲背后的唆使者。首都的妓院同樣被挑出來,作為搶劫、盜竊及嚴重不法行為的重要源頭。結果就是,18 世紀中葉出現了更大的努力以根除這一問題。1752 年,議會通過了一部新的"法案以更好地阻止盜竊與搶劫……并懲罰那些經營非法場所的人",意在解決法律上的困難。其宣布最常見的訴訟策略不合法,并提供高額獎勵,強制教區承擔訴訟費用;但其效果卻微乎其微。1758 年,桑德斯·韋爾奇已經是一名治安法官,他對于法案甚至沒能夠打壓"公開與無恥的妓院"而感到沮喪。也是在同一年,盡管桑德斯自己孜孜不怠,但在擁有七十萬人口的整個倫敦市內,可能只有不到十或十五起針對妓院的成功行動。接下來的十年中,這一法案對于改革風俗的新社團而言同樣失去了效用。因此到了18 世紀晚期,即便還有同情者的支持,有狂熱者的努力、私人
的慷慨資助以及定制的立法,但都已無法有效地壓制妓院。造成這一后果最明顯的原因就是費用。早在17 世紀90 年代,各種針對不道德行為的提案就已經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盡管改革社團籌集并支付了高額法律費用,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足夠的資金處理每一樁案件,更不用說對其監控的所有妓院提起訴訟。多數妓女對其狠狠回擊,不僅堅稱自己無罪,而且還對改革者發起了麻煩的反向指控,在法律上阻礙他們,在經濟上拖垮他們。相對而言,其他道德罪行的訴訟就較為容易,花費也更少。當新的改革社團于18 世紀50 年代晚期最早成立后,它每年能夠指控六千多名不守安息日者、賭徒及酒鬼,并分發四萬多本書籍與小冊子,花費大約七十英鎊。而當它開始參與反對后,其資金狀況日益捉襟見肘。其年度支出有三百到四百英鎊,而其中至少一半用來應付來自經營非法場所老板的惡意訴訟。反訴的壓力
如此巨大,以至于這一新社團在1763 年被打垮,當時贊善里一家妓院的鴇母利用偽證贏得了社團的懲罰性賠償。
因此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經驗老道的性罪犯對于法律知識越來越熟悉。針對這類人群的訴訟一直以來就特別困難,而到了18 世紀,勝負的天平似乎已經決定性地倒向了這些人。一位牧師在1734 年抱怨,自己很沮喪地看到妓院如何通過"唆使虛假的證人,以及在庭上出示偽證"來蔑視正義。與自己的對手比較起來,老鴇們和她們的合伙人錢袋越來越鼓,操縱法律越來越得心應手。一個重要的因素似乎是律師的加入,其影響力在世紀之交就非常明顯,他們在程序上向一些針對妓女與老鴇的訴訟提出了挑戰。到了18 世紀30 年代,事務律師與訟務律師已經普遍在各類案件中代表罪犯出庭,參加審判,希望提出申訴或得到賠償。在威斯敏斯特,法官經常為了應付妓院老板與常客對于警員的惡意訴訟而花光了錢。在18 世紀中葉,甚至連妓女有時都會求助于律師,而到了18 世紀末,她們中有些人對于走法律程序已經信心滿滿。在1791 年,一名年輕女性被鄧加文子爵搭上,當他們之間的交易出了問題后,她馬上告他盜竊。她沒贏下官司,但是這場訴訟曠日持久,進行了六個月。在早先,一個不識字的倫敦妓女因為此種事而把她的貴族顧客告上法庭,這是不可想象的(她的名字叫伊麗莎白·威爾登,別名特勞頓與史密斯,當遭到盤問時,她坦率與自信地談論著自己的生活與職業,而她的律師是由一個理發師推薦的)。
經驗老道的性罪犯越來越喜歡打官司,這阻礙了警察與治安法官對她們的懲罰。道德改革者的行動也步履維艱,以至于18 世紀30 年代改革社團放棄了法律手段。與此同時,其他人,例如祛邪會的早期領袖們,也求助于造假與偽證的手段。總之,普通人已經很不愿意參與到道德監管之中。即使在17 世紀90 年代,戶主們還普遍對于法律制度很熟悉,并且積極地監管妓女娼婦。然而僅僅幾十年后,他們就變得極不情愿,因為害怕遭到辱罵,不愿承擔費用,擔心惡意指控。大多數受尊敬的教區居民早已不再日復一日地監督他們的鄰居,他們更愿意與這類危險敵人保持一定距離。公共戒律的推行越來越困難,即使是對那些名聲最壞、非議最多的性罪犯。
一部漫長的性發展史,有學術,有思想,有趣味,難得的是還能驚心動魄。讀完該慶幸自己,一生出便抵達當代。
——盛可以
極其令人愉快和博學,并富于啟迪……刺激性的觀點與極豐富的歷史掌故被輕松地調和在一起。
——多米尼克桑德布洛克,《星期日泰晤士報》
有趣且博學,這是一部出人意料的《寶典》,因為你想不到性的歷史是如此多樣且迷人,坦白說是瘋狂。
——珍妮特溫特森,《泰晤士報》
學術得賞心悅目,可讀得令人著迷,詼諧且充滿洞見,一拿起來就放不下。
——蘇珊娜利普斯科姆,《BBC歷史雜志》年度圖書
正版,很好的書籍,快遞神速!
內容沒有預期的有趣,不知道是否翻譯的問題
挺好的
不錯
可以
很好
本書指出,現代性文化的出現是啟蒙運動的核心部分,并有助于創造一種新的西方文明的模式,即平等、隱私和個人自由的原則。
不錯
書巳收到,感謝各方的快捷與品質
這個商品很好
推薦購買 非常不錯
內容裝幀都很好
本來想重新并認真地認識性的,但關于性的歷史太多,而且很多歷史內容都只是西方尤其是歐洲的,有點偏
這個商品不錯
不錯的商品,非常好的哲學歷史書,優惠時買好值。
書還沒有看,運送速度很快,可是我不敢評五星,如果賣家驕傲那是對顧客最大的不尊重,所以我就評成這樣了。
哈哈,真是一本不錯的書啊,作者的材料搜集很充分,有趣的故事、言論都信手拈來!只是紙質一般。
很好的一本書,非常值得一讀,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獲。
男人都想了解的吧,還沒細看。價格合適先收了再說。
這是一本關于性的歷史的大書,有思想,有趣味,有學術,還有點驚心動魄,令人愉快與博學。
不是單純的談性的問題,結合了政治、宗教、文化、哲學、法律等等學科來敘述性革命的歷史,腦洞大開!百分百好書!
本書旨在描述性觀念及性行為世俗化轉變的重要變遷,展現人們的觀念如何被社會環境所影響。
這本書試圖展示西方啟蒙運動并不像傳統認為的那樣。有些解構啟蒙運動的研究者認為它止步于個別哲學家、思想家的爐邊談話,只涉及他們感興趣的智識問題,啟蒙只是知識分子的臆想。然而根據我的研究,啟蒙運動具有普遍的社會影響。事實上,在社會的各個層面,人們逐漸形成一種新的判斷標準,談論內容不限于復雜而高深的智識問題,更多涉及與生命有關的基本問題——怎樣活著?宗教信仰是否應當自由選擇?什么樣的行為是對的?甚至,怎樣有效避孕?這些問題涉及每一個人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思想家的生活。時至18世紀,這種變化已然傳播到各個基層,赤貧人口、中產階級以及貴…
法拉梅茲達伯霍瓦拉,現為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歷史學高級研究員,皇家歷史學會成員,本書是他的處女作。
性的解放史,就是一部人類平等、自由的進化史,就是一部理性的驅魅史。
對于有關性學的著述,一直比較關注,借用評論者勞拉·米勒的話:他的故事令人無法抗拒,所展現的不僅僅是性的革命,更是我們看待自己和周遭世界的方式的革命。期待著拜讀此書。
性行為是一種普遍的人類活動。不過,性同樣有其歷史。我們如何看待它,我們賦予其何種意義,我們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它;所有這些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西方歷史的多數時候,對于非法性行為的公共懲罰乃是常態。雖然在細微之處不無差異,但每個地處歐洲的社會都提倡性戒律的理想,并懲罰自愿發生偷情行為的人群。這正是基督教文明的一個核心特征,從中世紀早期以來,其重要性日益突顯;而如今我們對此種做法極為反感。此乃前現代與現代世界的一個主要差異。因此,在17世紀晚期和18世紀出現的現代的性觀念,應當被視為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起源》…
《性的起源》旨在描述性觀念及性行為世俗化轉變這一重要變遷,并將之與同一時期重要的政治、思想文化與社會潮流聯系起來。性的歷史通常被視為私人生活或身體經驗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這種認識本身乃是源于將性作為完全個人私事的啟蒙運動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