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顧維鈞回憶錄圖書
人氣:137

顧維鈞回憶錄

(全13冊,布面精裝)--民國外交家顧維鈞長篇回憶錄,遵循英文原文,一字未刪改。

內容簡介

顧維鈞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之邀,參加該大學的"口述歷史計劃",先后有五位學者根據顧維鈞先生口述,并利用他保存多年的日記、會談記錄、信函文件、電報檔案,進行整理,編撰回憶錄,歷時17年始得完成,總計11000余頁。

顧維鈞是民國至1960年代國際國內重大政治外交事件的親歷者蚣?と耍?獠炕匾瀆技鍬劑四歉齔な倍蔚睦?貳⑷宋鎩⑹錄?齲??讀瞬簧儐飾?餿慫??謀塵昂湍諛唬?侵泄??執??罰?繞涫峭飩皇返鬧匾?諞皇腫柿稀?br /> 這部回憶錄用英文寫成,由顧維鈞先生贈送給哥倫比亞大學保存。經其本人欣然同意,在鄧穎超和廖承志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委托天津編譯中心翻譯,由中華書局完成出版。限于當時的翻譯和出版條件,回憶錄翻譯完一冊,出版一冊,1983年出版及時冊,1994年出版第十三冊。近年,應作者和譯者方的要求,將此十三冊內容重新排版,訂正原書錯訛,增加一批重要照片,整套全新面市,以饗讀者。

編輯推薦

1.民國外交家顧維鈞長篇回憶錄。

2.顧維鈞先生在民國至1960年代身居要職,是很多重大國際國內政治和外交事件的親歷者或見證人。

3.回憶錄大量采用日記、會談記錄、信函文件等材料,內容詳實、豐富,具有手資料的史料價值。

4.翻譯以信達雅為原則,盡量遵循原稿,保存原貌。

作者簡介

顧維鈞,1888年1 月生于上海,赴美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后,回國進入外交界,是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外交界的領袖人物。1912年,任袁世凱秘書,從事外交工作,此后在北洋歷屆政府擔任駐墨西哥、美國、古巴、英國公使。1919年和1921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巴黎和會和華盛顧會議,擔任過國際聯盟行政委員。1922年至1926年先后任外交總長、財政總長、國務總理。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參加國際聯盟李頓調查團。1932年至1956年先后任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及駐法、英、美大使,駐國聯及聯合國代表。1956年轉海牙國際法院任大法官,其中后三年任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1967年79歲時,全身而退。1985年去世,享年98歲。

顧維鈞生平簡介

1888年1月28日,生于上海城內,名維鈞,字少川,英文名Wellington。祖籍江蘇嘉定,父顧溶,字晴川;母蔣氏。行四,有二兄一姊一妹。

1891年(3歲),隨兄入朱先生家塾。

1899年(11歲),隨姊丈蔣昌桂入基督教衛理公會所辦英華書院讀書。

1900年(12歲)夏,大病數月,輟學。訂婚于張氏,名醫張聾侄孫女。

1901年(13歲),考入基督教圣公會所辦圣約翰書院讀書。

1904年(16歲)8月,自費赴美留學,到美后由施肇基代洽,入紐約州之庫克學院讀英語及預科課程。

1905年(17歲)9月,考入位于紐約之哥倫比亞大學。注冊法學院,主修政治、國際外交。凡7年,獲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課外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先后擔任學生會代表、學校刊物編輯、校際辯論代表隊員,并應《紐約先驅報》聘,從事關于中國電訊之翻譯。

1908年(20歲)夏,讀完大學課程,取道歐州回國探親,返美前奉父命與張氏結婚。婚后攜張氏夫人同到美國,安排張分居費城,學習英語。

1909年(21歲)1月,應清特使唐紹儀及公使館之邀,到華盛頓會見十日,始見賞于唐氏。

1912年(24歲)2月,中國公使張蔭棠轉達北京政府大總統袁世凱電邀顧任總統府秘書,蓋唐氏所推薦。復得導師穆爾教授等助,簡化博士論文。3月,口試通過,提前取道倫敦經歐陸、西伯利亞鐵路回國。4月底到北京,由國務總理唐紹儀引見袁總統。兼任總統府及國務總理秘書。6月,唐辭職,顧以秘書例同進退,辭府、院二職同去津,擬回上海。袁召顧氏繼續回總統府任秘書。唐告顧可先請假赴滬探親,然后回北京任總統秘書,相機轉入外交界。顧北返北京,后得顏惠慶薦入外交部任秘書處秘書,仍兼任總統府英文秘書。

初,在北京經唐氏介紹始識其女寶鑰(唐梅)。在天津過從甚密,并同船去上海。北返后在天津訂婚。

1913—1914年(25—26歲),外交部設翻譯科,兼任科長。嗣升任外交部參事仍主管翻譯科事兼總統府秘書,參與袁和外使之重要會談,作翻譯。

1913年6月,在上海虹口公園與唐梅(寶鑰)結婚。

1915年(27歲)1月,日本提出《二十一條》,病中口述寫出表明中國政府立場之聲明。

同年8月,任命為駐墨西哥公使,并特派先赴倫敦與駐英公使施肇基商討歐戰情況。10月,在倫敦奉命轉任駐美國公使。11月赴美就職。

1916年(28歲)1月,袁世凱稱帝。駐美使館拒絕使用洪憲年號和更改文書格式。

1917年(29歲)中國對德宣戰后,駐美公使館成立在顧氏指導下之專門小組,開始搜集資料,為參加和會作準備。

1918年(30歲),奉派為代表參加巴黎和會。是年10月,夫人唐梅在美國病故,遺一子德昌(兩歲),一女菊珍(不足一歲)。

1919年(31歲)1月28日,在巴黎和會"十人會"上代表中國代表團發言,對以山東問題為重點的中國立場作了有力申訴,駁斥日本的要求,得到和會內外普遍贊賞。

同年,由于英法美諸國早與日本有約,以致在和會上偏袒日本,中國代表團決定不出席6月28日之和會全體會議,并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年底,陸徵祥返北京,顧氏負責代表團工作,于1919年秋參加簽訂對匈和約,1920年參加簽訂對土耳其和約。

1920年(32歲),調任駐英公使。10月,返美結束工作,11月,赴英就新任,12月,兼國際聯盟及國聯行政院中國代表。

是年,在巴黎得識荷屬爪哇(今印尼)華僑首富黃奕柱(仲涵)之愛女黃蕙蘭,當年10月10日,在巴黎使館晚會上宣布訂婚。11月,在布魯塞爾中國公使館結婚。

1921年(33歲)秋,任出席討論解決山東問題的華盛頓會議中國三全權代表之一,赴美參加會議。

1922年(34歲)2月,華盛頓會議結束,返回倫敦。4月,奉召回北京。6月,顏惠慶組閣,邀任"財務委員會"主席。8月,任王寵惠內閣外交部總長。不久,因內閣失敗辭職。

1923年(35歲)7月起,至1924年,歷經高凌霨、孫寶琦、顏惠慶諸內閣,任外交總長。1924年9月,馮玉祥倒直系戈、政變,顧棄職出走。

1926年(30歲)5月,任顏惠慶攝政內閣財政總長。7月杜錫珪組閣,顧蟬聯財長。10月杜辭職,任總理兼外長。

1927年(39歲)1月,顧署理總理,組閣,兼外長。仍屬攝政內閣,6月18日,奉軍入主北京,自封大元帥,成立軍政府。顧內閣于前二日總辭職。

1928—1930年(40—42歲),赴歐洲、加拿大旅居。并應張學良邀回沈陽為寓公,在東北投資開墾,經常來往于北京、沈陽、北戴河諸地。1930年,顧母逝世,南行上海參加葬禮。

1931年(43歲),張學良入關住北京。9月18日,沈陽事變發生。南京成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特別外交委員會",戴季陶為主席。顧任該會委員,重入外交界。11月23日,出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12月,因主張和日本直接談判遭反對,辭職。

1932年(44歲),國聯成立李頓調查團,顧被委為調查團中國顧問(中國代表),陪調查團在中國各地,主要到東北之日占地區進行調查。同年8月,被任命為駐法國公使。9月初,與李頓調查團同船去歐赴任。10月,任國際聯盟全體大會代表及駐國聯行政院代表。國聯行政院討論李頓調查團報告書,顧與日代表松岡洋右辯論,提出對"中日問題和解草案"之修正案。

1933年(45歲)2月28日,顏、顧、郭三代表因國內戰事失利,對外難以解釋而聯名電請辭職,未準。5月,任日內瓦裁減軍備會議代表。6月,任出席倫敦世界經濟會議代表(首席代表宋子文)。7月,任中國代表隨宋子文出席國聯對華技術合作委員會。9月,出席國聯第14屆大會,發表中日問題之演說,為中國申訴。

1934年(46歲)6月,請假回國。

1936年(48歲)年初,中法使節升格。2月,正式任命為駐法大使,4月去巴黎到任。9月,代表中國出席國聯第十七屆大會。

1937年(49歲)年初,遷入新使館。7月7日,盧溝橋事件發生,大規模中日戰事爆發。中國政府在外交上求助于華盛頓會議的九國公約締約國。10月初,奉派赴布魯塞爾出席"九國公約會議"。

1938年(50歲),日軍占領沿海港口。經法屬印支之安南鐵路過境運輸為抗戰命脈所系,多方與法國交涉以保障其開放通暢,并爭取法援。

1939年(51歲),二次世界大戰開始。1940年,巴黎陷落,大使館隨法政府遷至維希。

1941—1946年(53—58歲),調任駐英大使。主要交涉有關英國戰時援華貸款5000萬鎊,開通滇緬路及收回香港等問題。

1942年(54歲)10月—1943年(55歲)3月,回國述職,陪同英國議會代表團在各地訪問,促成簽訂中英新條約。3月,經美國返英。

1944年(56歲),奉派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為首席代表,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事務。參與籌建聯合國及草擬憲章等工作。

1945年(57歲)4—6月,奉派為出席舊金山聯合國成立大會之代表團團長(團長宋子文),代表中國在憲章上簽字。7月,回倫敦,擔任聯合國籌備委員會委員。9月,作為王世杰之助手參加倫敦外長會議。同時并參加聯合國籌備委員會之執行委員會,于聯合國機構之建立、大會之召開頗有建樹。自是又兼任盟國遠東委員會、戰爭罪行委員會,及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之中國代表。12月,任中國出席聯合國及時屆大會代表(王世杰為首席代表,及時階段在倫敦,第二階段1946年10月在紐約召開)。

1946年(58歲)1月,任出席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及時屆會議代表。3月,回國述職。6月,返英卸任。7月到美,任駐美大使(至1956年辭職,凡10年)。

1956年(68歲)1月,返臺灣述職。4月辭職,免去大使職務,同時受聘為"總統府"資政。同年6月,國際法院法官徐謨逝世。8月,顧氏獲提名遞補中國籍國際法院法官徐謨遺缺(尚有半年任期未滿)。

1957年(69歲)1月,經聯合國大會及安理會多次投票,獲選國際法院法官。1964年當選為國際法院副院長。1967年自法院退休,時年79歲。

先是顧氏辭大使職后移居紐約,與黃蕙蘭夫人分居,后離婚。1959年,與前駐馬尼拉總領事楊光泩(1942年在菲律賓任總領事,為日軍所害)之遺孀嚴幼韻女士結婚。1967年退休后,返居紐約,終老。

初,1960年,應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學院口述歷史計劃主任韋慕庭約,開始其《回憶錄》工作,退休后全力以赴。先后17年始完稿,凡11000余頁。1985年11月14日,猝病逝于紐約寓所,享年98歲。長男德昌在臺,女菊珍在紐約。裕昌(1922年生)、福昌(1923年生)二子先逝。

目錄

及時冊

及時卷 童年及求學時代(1888-1912)

第二卷 擔任外交官的頭十年(1912-1922)

第三卷 回國任職(1922-1932)

第二冊

第四卷 出使法國(1932.10-1941.6)·上

第三冊

第四卷 出使法國(1932.10-1941.6)·中

第四冊

第四卷 出使法國(1932.10-1941.6)·下

第五冊

第五卷 二度使英(1941.7—1946.6)

第六冊

第六卷 再度出使華盛頓·上(1946-1950)

第七冊

第六卷 再度出使華盛頓·上(1946-1950)

第八冊

第七卷 再度出使華盛頓·下(1950-1956)

第九冊

第七卷 再度出使華盛頓·下(1950-1956)

第十冊

第七卷 再度出使華盛頓·下(1950-1956)

第十一冊

第七卷 再度出使華盛頓·下(1950-1956)

第十二冊

第七卷 再度出使華盛頓·下(1950-1956)

第十三冊

第八卷 海牙國際法院十年(1956-1966)

索引

在線預覽

顧維鈞先生自1912年學成回國擔任袁世凱的英文秘書起,至1967年從國際法院退休,從事外交活動達半個世紀以上,有著豐富的親身經歷。他從三十年代起就開始寫日記,積累文件資料,為撰寫回憶錄作準備。1960年,應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學院院長馬丁?威爾伯(韋慕庭)之邀,參加該大學的"口述歷史計劃",先后有五位學者根據顧氏口述,并利用他保存多年的日記、會談記錄、信函文件、電報檔案,進行整理,編撰回憶錄,歷時十七年始得完成。無疑,這部英文原稿長達一萬一千余頁的巨著是關于中國近代史,尤其是外交史的極其珍貴而翔實的及時手資料,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但又由于上述原因,這部回憶錄是用英文寫成的,對于關心和研究這段歷史的國內讀者來說,諸多不便,因而亟待譯成中文,還其應有的本色。正如顧先生在"附言"中所希望的那樣:"如果我的回憶錄被譯成中文,我將不勝欣慰和感激……這對研究那些動亂年代的外交史的中國學人是有所補益的。"

本回憶篇幅巨大,涉及的方面極廣,其"翻譯工作的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臺灣和國外的出版界也曾研究過翻譯出版方案,但都由于經濟、人員以及人事和權益等各種原因而不果。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在陳魯直先生的努力下,從美國買回了《顧維鈞回憶錄》(英文打字稿)的縮微膠卷。同年10月,顧氏女公子顧菊珍女士回上海探親時,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劉大年先生邀請她到北京,磋商翻譯事宜。她表示,作為一種歷史資料,國內要翻譯出版,她很高興,她父親也會高興的,并對出版方面的具體問題交換了意見。1981年,賀其治先生專事拜訪了顧維鈞氏,顧先生對國內準備出版他的全部回憶錄一再表示高興。同年,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天津編譯中心)受近代史研究所和中華書局的委托,開始組織人力,著手翻譯工作。近代史研究所并將翻譯出版回憶錄之事正式通知了哥倫比亞大學。1982年7月,近代史研究所邀請與此事有關的四個方面進行了會商,正式決定全部翻譯工作由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承擔,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署名,出版發行事宜由中華書局負責。全部回憶錄計劃分為12個分冊出齊。

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極為重視回憶錄的翻譯工作,特成立了以袁東衣先生為首的翻譯組鄭重進行。幾年間,先后參加翻譯和校訂的有60余人,大都是各院校學者和社會各界精通外語的人士。校訂小組除分工校稿外,并每周在天津市社會科學院圖書館集會一次,對翻譯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研討、查證,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確保譯文暢達。所以,本書譯事的完成,主要依靠集體力量。

本回憶錄的年代跨度很長,內容極為廣泛,涉及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教等許多方面,提到大量的人名、地名、組織機構及職務頭銜,其中人名竟達3700余人之多。凡此都需要查證,特別是中國和朝鮮、越南的人名,尤須查到其原來的漢字姓名。為解決這個問題,除查找各種資料外,顧菊珍女士曾經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尤其是回憶錄中引錄的若干重要函電文件,如果不找到當年的原文,徑由英文譯回,就不免有損史料的真實性。為此,顧菊珍女士不憚繁瑣,多次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查找、復印有關函電原件,使譯文能補足這類重要的原始資料。這里,我們應該向顧女士表示由衷的感謝。

本書自開始出版問世以后,不斷受到史學界、外交界,以及關心中國現代歷史的各界人士的關注。在海內外曾陸續有專文或書評加以評論,大多認為本回憶錄是對現代史研究的一個貢獻。在一些報刊雜志的文章中,也曾多次引錄本回憶錄的記載,作為陳述和評論史事的佐證。香港和臺灣出版的刊物,也曾經多次連續轉載本書的部分章節。凡此,都足以說明顧先生的回憶錄確有很高的價值。

本書卷帙浩繁,頭緒孔多,為便于歷史學者和對現代史感興趣的讀者們進一步研究和利用本書的史料,經四方面再次研究決定,在全部回憶錄翻譯完竣后編輯一本索引。又由于原計劃的第12分冊篇幅過長,乃將第八卷內容提出,和索引一并刊為第13分冊。索引包括人名索引、外國人姓名英漢對照表、部分中國人的英文姓名和史事索引,以期有助于讀者檢索所需資料。

本書譯文連同索引約600余萬字,參加翻譯校訂工作的先后有60余人,其中主要譯校者有袁東衣、唐寶心、高承志、楊思慎、陳宗寬、劉保慧、王雅文、潘昌運、黃禎壽、司幼清、徐繼仁、傅曾仁、楊潤殷、馮厚生、倪大昕、何林榮、王聯祖、沈松泉。另外超過10萬字以上的翻譯者還有楊錫祺、葛繩武、王正、蘇偉光、王懋詢、王伯璘、謝直聲、胡舜官、趙家寶、胡天民、徐炳璋、楊大寧、劉樹森、王文鈞、徐緒堃等人。

本書的翻譯和出版,還得到李侃先生的大力協助。

對這樣一部長篇巨著的翻譯,幾年來我們雖然一直兢兢業業,力求信達,但限于水平和資料不全,疏漏錯訛之處在所不免,仍希讀者教正是幸。

天津編譯中心

1992年12月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顧維鈞,1888年1 月生于上海,赴美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后,回國進入外交界,是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外交界的領袖人物。1912年,任袁世凱秘書,從事外交工作,此后在北洋歷屆政府擔任駐墨西哥、美國、古巴、英國公使。1919年和1921年,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巴黎和會和華盛顧會議,擔任過國際聯盟行政委員。1922年至1926年先后任外交總長、財政總長、國務總理。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參加國際聯盟李頓調查團。1932年至1956年先后任國民黨政府“外交部長”及駐法、英、美大使,駐國聯及聯合國代表。1956年轉海牙國際法院任大法官,其中后三年任海牙國際法院副院…

2016-06-28 19:59:3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包裝很好,外面箱子壞了點,還好書還包一層。質量很好,已開始閱讀,沒書簽不方便

2017-04-25 11:15:3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收藏了有一年,現在半價入手的,很劃算啊!滿滿一小箱,運輸過程中也沒有折痕!

2017-05-19 16:12: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想拜讀顧維鈞回憶錄,基于價格一直未下手,這次促銷很劃算,慢慢仔細品讀吧。謝謝當當。

2015-06-08 09:15:28
來自i***0(**的評論:

放在購物車很久的書啦,平時價錢比較貴,一直沒舍得下手,書香節活動的時候沒搶到,這次正好趕上活動,價錢很優惠,在經歷了斷貨有貨斷貨有貨一波幾折后,終于在有貨的時候趕緊拍下。書挺好的,紙盒包裝,沒有破損,書也有塑封,沒有折,沒有污漬。厚厚的13本,可以靜下心來慢慢研讀啦。老客戶了,每次活動都要剁手,這次活動又囤了一大堆書,估計N年才能看完了,嘿嘿~~當當的評價上傳圖片有問題,經常性地上傳不了圖,求解……

2017-06-09 10:40:14
來自君茗芳**的評論:

看了好久覺得價格高 一直沒入手 趁著雙十一入手的 中華書局的精裝書 排版 印刷質量上都沒的說,內容也很精彩 晚晴時期的重要資料文獻 值得購買

2015-12-09 15:15:16
來自l***0(**的評論:

套裝書都沒的說,絕對的好貨,好品質,值得收藏!閱讀,裝潢,收藏三不誤。

2017-08-29 09:56: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放在收藏好幾年,一直覺得太貴。趕在4.9折時買入,還是很開心,昨天收到,拆開翻閱很合我意。好評。

2017-05-19 15:32: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十三冊精美的書放在書柜里,越看越喜歡。印刷十分精美。

2017-06-04 21:58:05
來自不停地**的評論:

很值得擁有的一套書,內容不必多說,對于想了解顧維鈞以及那個年代的大事件來說這就是最權威的參考,印刷裝幀都是很好,適合收藏,但也有幾本略有瑕疵。

2014-11-29 22:44: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老虎沖進牛圈撲向小牛,母牛護子心切,用角與之搏斗。老虎一個不留神,被牛頂翻在地。母牛正欲用角將其頂死,旁邊忽然閃出一只狐貍,叫道:且慢,小心防衛過當觸犯法律!母牛一猶豫,被老虎翻身一口咬斷氣管。老虎對狐貍說:這年頭不懂點兒法律還真不行,險些沒命!待會兒分牛肉,我前你后,牛B歸你。

2014-12-24 09:51: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值。  翻譯以信達雅為原則,盡量遵循原稿,保存原貌。簡介【作者】  顧維鈞,年月生于上海

2016-01-15 14:48: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第二版《顧維鈞回憶錄》無論是裝幀、紙質,都很大氣。關鍵是史料價值太高,此次能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感覺很賺!非常滿意!

2015-11-05 13:46:03
來自西風隔**的評論:

我們一說巴黎和會,總是說當時我們怎么受欺負,但是看了顧維鈞的回憶錄,就會知道當時我們是怎么據理力爭的。當時美國沒有簽署《凡爾賽條約》,在顧維鈞的回憶錄里記載著,并不僅僅是因為利益的原因,美方也對巴黎和會沒有解決中國山東問題特別不滿。而美國當時的態度對中國是有利的,奠定了華盛頓會議上解決山東問題的基礎。讀這套書可以讓我們了解方方面面的態度,讓我們的觀點更客觀。

2016-06-06 00:02:27
來自守正出**的評論:

去年錯過了5折,2月18日促銷下單6折買到,在此書開始斷貨、中華就要2印的時候,也算幸運了。不過此書的版次和印次不應該是1版1印,應該是2版1印。總的看,一個人寫了這么多的回憶錄,且與中華民國史同呼吸,其內涵和份量是不言而喻的,慢慢讀吧,會有滋味的。

2014-02-26 17:10: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套書第一次看是大學時代 在圖書館反復借閱過多次 內容給人的感覺真實可信 可讀性強 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適合對中國近現代史感興趣的人讀

2017-08-27 12:06: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每一本都有塑封,封面沒有污損,布面的摸起來很舒服,書沒有想象的厚,感覺定價有點偏高了。搞活動買的,不過還是覺得價高一點。不過或許內容上不會讓人失望。先買下以后慢慢看。

2016-10-27 15:20: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大箱子書到手的時候真是超級滿足~ 藍色布子的封面 超級完美 書的印刷質量也很好 巢湖想象 總之很完美的一套書 沒有評價中不滿的擔憂 這套書不會輕易借出去 要用來珍藏~~

2016-12-11 10:57:53
來自q***c(**的評論:

感覺不錯。此書寫了顧維鈞的一生,雖然是其在晚年時寫的。且是英文為原版,但是,在譯成中文時,譯者都有進行再次校隊,批注。贊\(≧▽≦)/

2017-06-28 13:12:03
來自tongui**的評論:

顧氏回憶錄中意很久了,這次趕著五折價入手了。收到整一箱,雖然部分封面略有磨損,總體還是很好。顧維鈞一個跨時代的外交家,值得研究的人物,唐德剛參與口述整理的傳紀當然值得一讀。

2015-06-04 21:21:00
來自rlijian**的評論:

本書是哥倫比亞大學對顧維鈞先生采訪的口述史,唐德剛也是采訪者之一。全書13本,600萬字。 從二十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的歷史事件,尤其是外交領域的國際事件有很詳細的敘述。整本書沒有預想的晦澀,繁雜。可讀性比較強,顧維鈞先生華彩的一生很值得后人更多的了解。

2013-09-14 21:20:54
來自翻折**的評論:

《顧維鈞回憶錄》的作者是顧維鈞,由中華書局于1985年2月出版。該書有助于我們真實而全面地了解那個時代,避免片面和偏狹的歷史觀點。

2016-11-30 12:10:04
來自守正出**的評論:

最近一年當當網對大部頭的書價格讓利挺大,如《秋雨合集》《飲冰室合集》典藏版、《曾國藩全集》岳麓2版2印版,還有這套《顧維鈞回憶錄》,全13冊5折,確實不易。通過這個人物的回憶錄,客觀地反映民國時期的大事,堪稱經典。

2015-06-12 14:13: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不錯,書的質量還行,只是第一冊顧維鈞是1888年1月29日出生,而第13冊顧維鈞生平簡介中卻說成了1月28日,不知其他書友購買后是否也是這種情況,估計是編輯出版的時候不小心弄錯了吧?不過書肯定是正版,質量也過關。

2014-05-03 23:33:01
來自我叫陸**的評論:

高中時演舞臺劇《我的1919》(只是我演顧維鈞的對手牧野伸顯);大學在圖書館看了老版本的三冊,對當過英美公使、政府總理甚至過政府總統的顧維鈞男神推崇備至,此番購得新版本,開心得不得了,愛不釋手愛不釋手啊

2015-06-22 18:10:5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顧維鈞先生是我國外交史上的傳奇,是一個值得欽佩和敬仰的外交官,他為保護國家主權,少受列強屈辱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套《顧維鈞回憶錄》裝幀精美,內容詳實,值得一讀,也值得收藏!

2017-08-29 09:49: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顧維鈞回憶錄(全13冊,布面精裝)--民國外交家顧維鈞長篇回憶錄,遵循英文原文,一字未刪改。顧維鈞回憶錄(全13冊,布面精裝)--民國外交家顧維鈞長篇回憶錄,遵循英文原文,一字未刪改。第十三冊第八卷海牙國際法院十年()索引出版信息書名顧維鈞回

2015-10-15 23:27:5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