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中華文化的經典著作,歷代學者都將研讀《道德經》作為必修功課。《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多為韻文,分為“道經”與“德經”兩大部分。《道德經》五千言,篇幅不長而論述精辟,其中含義深遠,思想廣博。其內容從多方面論述宇宙的本體、萬物之源、自然規律等等,并將其意義融入到現實自然、社會、國家、民生等眾多方面。大致分為:論道、治國、修身、砭時、養生、議兵六大方向。
本書《道德經》原文遵照中華書局發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開頭,之后有“注釋”和“譯文”兩個板塊,對字詞的注釋簡明扼要,對原文的翻譯精妙,同時融入通俗易懂的解讀思想。另外,本書除了常有的字詞注釋和譯文之外,還加入了“河上公”對道德經的注解,希望這位黃老學派的集大成者的見解,能為讀者們拋磚引玉,以其為伴為鏡,協助自我來更好地閱讀并理解《道德經》的主旨思想。
1、“萬經之王”的典藏版本:中國的智慧書和哲學書,的注釋,精簡的譯文,透露人生的智慧和命運的哲理,尤其為現代人解讀當下的困惑,參透究極人生意義。
2、無障礙閱讀的經典版本:本書中的注釋、翻譯都人性化地考量到讀者的閱讀基礎,讓人在輕松自在的狀態下修習中華至高經典!文字如師如友,讓聽者如沐春風。
3、解析高深哲學的導讀版本:通過簡單的文字開始修習關于宇宙萬物或世界本源的重要理論之一——“道”,對大到人生、命運、思想等或者小到為人、做事、管理等命題都有啟發。本書形成一個框架和引導,讓人們對很高深的問題都有簡單的入門閱讀和思考。
商業與治國之大道:
馬云和各界奇人異士交往,儼然打通了道家、佛教、西方管理、共產黨思維,以一本《道德經》建立了一個商業王國。——鳳凰網
《道德經》是我國傳統文化經典,其中蘊含著許多治國理政辯證法。“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就被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過。宣傳工作,許多宣傳理念和方法,也能從《道德經》中找到思想痕跡。——中新網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老子有兩個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萊子。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后被莊周發展。道家后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于禮的問題。到了唐朝武宗時期老子被定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認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
上篇道經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下篇德經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
上篇 道經
一章
[原文]
道①可道②,非常道;名③可名④,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⑤。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⑥。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⑦之玄。玄之又玄⑧,眾妙之門⑨。
[注釋]
①道:名詞,這里指宇宙本原。引申義為萬物的根本、真理、原理、規律等。
②道:動詞,說明,講清楚。
③名:名詞,①中“道”的形態。
④名:動詞,表明,與②中“道”同理。
⑤母:母體,源頭。
⑥徼(jiào):邊界,分界線。這里意為事物的表象。
⑦謂:稱謂,這里意為“可以叫作”“稱呼……為”。
⑧玄:玄妙,深奧,無法探究。
⑨門:大門,門戶,這里指產生宇宙玄奧的地方,或暗指認識宇宙玄奧的法門。
[解析]
“道”是無法用言語清晰地表達出來的,如果可以,就不是我們所說的“大道”;“道”的形態和概念如果可以為其定名,就不可能是“道”永恒的形態
與概念。
天地間任何事物產生時都是不確定的,也不能用語言來述說其狀態,這就是整個混沌的宇宙的源頭;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根源,這部分能用言語表明的概念,稱之為孕育的母體。
因此,保持虛無的狀態,是為了觀察事物玄妙的本質;保持實有的狀態,是為了觀察事物所體現出來的表面現象。
其實,“虛無”和“實有”出于同一個“道”,只不過是“道”不同的一面。“虛無”和“實有”兩者組合在一起,會有無數種玄妙的可能(不確定的組合,如上有下無,內有外無等)。這些無法確定的組合甚至更玄妙的東西正是“道”,換句話說,“有”和“無”就像是支撐起“道”的“眾妙之門”。
[名家注解]
河上公:
謂經術政教之道也。非自然生長之道也。常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當如嬰兒之未言,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間,內雖昭昭,外如愚頑。
無名者謂道,道無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
吐氣布化,出于虛無,為天地本始也。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剛,是其有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
妙,要也。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要謂一也。一出布名道,贊敘明是非。徼,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歸趣也。
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異名者,所名各異也。名無欲者長存,名有欲者亡身也。玄,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受氣于天也。天中復有天也。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賢圣;得錯亂污辱則生貪淫也。能之天中復有天,稟氣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謂知道要之門戶也。
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①惡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③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④,高下相傾,音聲⑤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是以圣人⑥處無為⑦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⑧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釋]
①斯:表示轉折,意為則、就、于是。
②惡:丑,與前言“美”相對而論。
③相:彼此,互相。
④形:現形,意為顯現出來,這里指通過比較看出來。
⑤音聲:古人把“音”與“聲”分開解釋,奏出的樂聲稱之為“音”,發出單一的音響稱之為“聲”。
⑥圣人:主張居靜,不爭,順從自然,張揚人的內在生命的人被道家稱為“圣人”。這里和儒家思想中的“圣人”不同。
⑦無為:什么都不去做,讓一切順其自然。
⑧作:興起,這里意為生長。
[解析]
天下都知道什么樣子才可以稱得上美的時候,也就知道了丑的存在;都知道什么樣子稱得上善的時候,也就明白了不善的定義。
因此,實有和虛無相伴而生,困難和容易相輔相成,長與短通過互相比較而得以顯現,高與低互相依靠而存在,單音與復聲和鳴而成就曲調,前與后互相追隨,自古便一直是這樣。
正因為這樣,圣人才在處事方面采取了“無為而治”的做法,實施無言的教化方針,任憑萬物自然生長。給萬物生命而不因為這一點將其據為己有,養育萬物也不因為這一點而自恃能力甚高,幫助萬物成就自己也不會居功自傲。只有身兼功德而不自恃功德,功德才能不散去,才能幫助自己成就不朽之功。
[名家注解]
河上公:
自揚己美,使顯彰也。有危亡也,有功名也,人所爭也。
見有而為無也,見難而為易也,見短而為長也,見高而為下也,上唱下必和也,上行下必隨也。
以道治也,以身師導之也,各自動作,不辭謝而逆止。元氣生萬物而不有。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夫惟功成不居其位,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行不可隨,不言不可知矣。上六句有高下長短,君開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變,無不動亂。
三章
[原文]
不尚賢①,使民不爭;不貴②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③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④,實其腹,弱⑤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⑥。
[注釋]
①尚賢:推崇有才德的人。尚,崇尚,推崇。賢,品德高尚又有才華的人。
②貴:珍貴。這里是動詞,視其珍貴,重視。
③見:通“現”,出現。這里意為炫耀,展露。
④虛其心:使其心靈空明,沒有狡詐或非分的念頭。虛,虛無,引申意為潔凈。心,心靈、思想、精神。
⑤弱:削弱。
⑥治:治理,引申為治世,天下太平之意。
[解析]
不去推崇品德高尚的人才,這樣可以使民眾不去爭名奪利;不要把稀有的珍寶看得異常珍貴,這樣可以使民眾不因為想要占有而淪為盜賊;不要將能夠誘發貪欲的事物展示出來給民眾看,這樣可以使民眾的心思不被擾亂。
由此可見,圣人治理國家的原則為:使民眾心靈純潔,幫助民眾填飽肚子,弱化民眾的不良欲望,強健民眾的筋骨。總之,要讓民眾處于淡化思維和欲望的狀態,讓有才智的人也不敢肆意制造事端。遵循“無為”的原則,就沒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名家注解]
河上公:
賢謂世俗之賢,辯口明文,離道行權,去質為文也。不尚者,不貴之以祿,不尊之以官也。不爭功名,返自然也。言人君不御好珍寶,黃金棄于山,珠玉捐于淵也。上化清靜,下無貪人。放鄭聲,遠佞人。不邪淫,不惑亂也。
說圣人治國與治身同也。除嗜欲,去煩亂。懷道抱一,守五神也。和柔謙讓,不處權也。愛精重施,髓滿骨堅。返樸守淳。思慮深,不輕言。不造作,動因循。德化厚,百姓安。
四章
[原文]
道沖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淵③兮,似萬物之宗。(挫④其銳,解⑤其紛,和⑥其光,同其塵⑦。)湛⑧兮,似或存⑨。
吾不知誰之子,象⑩帝之先。
[注釋]
①沖:通“盅”,空虛,虛無。
②盈:滿,這里意為,極限。
③淵:淵源,深遠。
④挫:消磨。
⑤解:解除,消解。
⑥和:調和,隱蔽。
⑦塵:塵垢,塵世。括號中的這四句與前后文不合,應移至五十六章。
⑧湛:深沉,靜謐。這里形容確實存在但看不清真實形跡的“道”。
⑨似或存:似乎存在。
⑩象:同“像”,似乎。
[解析]
“道”看似虛無,但它的作用又似乎沒有極限。它的深遠無法探及,就如同萬物的宗源。(它將自己的銳氣收斂,卻又能解開重重紛雜;將自己的光芒隱藏,又能與俗塵混同。)它深沉得難以了解,而又似乎時時刻刻存在于萬物的四周。
我并不知道是誰孕育了這樣的“道”,似乎天帝出現之前它就已經存在于世間了。
[名家注解]
河上公:
沖,中也。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颍R病5莱Vt虛不盈滿。道淵深不可知,似為萬物之宗祖。銳,進也。人欲銳精進取功名,當挫止之,法道不自見也。紛,結恨也。當念道無為以解釋之。言雖有獨見之明,當如暗昧,不當以曜亂人也。當與眾庶同垢塵,不當自別殊。言當湛然安靜,故能長存不亡。
老子言:我不知道所從生。道似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靜湛然,不勞煩欲,使人修身法道。
……
不鍺,還可以,買來給孩子們看的,希望孩子們能靜下心來看書
翻譯的特別好,有些觀點至今仍然受用,修身養性,練就豁達胸懷??戳艘槐橥τ懈形?,有哲理。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生道與得,還需細琢磨。
書剛剛到手,一直很很讀道德經,這次想好好讀一讀!書還沒有細看,內容就不做過多評價了!
非常好,中華書局的書深得我心,沒有一大堆廢話,古樸典雅,原文為主,觀感效果很好,不像之前買的又貴而且還殘缺不全,再也不買亂七八糟的出版社出的這種書了,這次購物非常滿意,物美價廉,贊贊贊
我國傳統文化經典,其中蘊含著許多治國理政辯證法。
中國古代留下來的人類寶貴財富,告訴做人的道理。做一個好的人的標準。經典之書。
公司搞活動買的。一共買了100本,當當活動力度還是很大的,便宜了很多,書本就是口袋書,方便攜帶,方便閱讀
首先來說書的質量,非常滿意,其次就是物流的速度也挺快的,再就是價格還挺優惠,值,多讀書,讀好書,至于書的內容那就各有各的收獲了
這本書是和其他幾個版本對照來看的,總體解讀不夠深入。但有比較才有收獲,有了收獲怎么能否定他的價值呢?
總說要看道德經 總算是開始看了 希望有所啟迪 書有點像盜版誒 不過很便宜就是了 快遞挺快~~~~
上下班路上的最好陪伴者,書小,含金量大。不過要是對古文不是特別理解的,初學者這本書讀起來可能有點費解,單個的解釋少,只有全文解釋。
這本書當時是7元錢左右買到的,不知道劃不劃算。紙質很粗糙,印刷的格式還可以,字比較大,行間距比較大,看起來比較舒服。
很好,雖然有一些地方翻譯有些問題(個人認為),不過拿來收藏與研讀完全沒問題。
內容比文言文還文言文,還有有白話文注釋,不然費了,很滿意這本
比網上看到的要小本。不過還好,上面有原文,下面有翻譯注解。學習學習
道德經(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諸子經典必讀本),讀老子的無為而治,處事心態,。
還有河上公的注解喔,小32開,很精巧的小本本,含著大智慧
有點讀不下去,可能定力還不夠,對古文還是缺乏興趣,最近在聽喜馬拉雅羅博士講的道德經,感覺還不錯
道德經(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家經典必讀本)道德經(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家經典必讀本)道德經T(中華Z國學經典精X粹·儒家經典必D讀本)道德經(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家10經典必讀本)道德經(B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家經典4必讀本2)。宣傳工作,許多宣傳理念和方法,N6也能從《道德經》中找到思想痕跡?!?0中新網簡介【作者】 老子,姓李,對大6到人生、命運、思想等或者小到為人、4做R事、管理等命題都有啟發。本書形成一個框架和引導,讓人們對推薦語 、萬經之王的典藏版本:中國的智慧書和哲學書,F權威的注釋,精簡的譯文,透露人生的智慧和10命二十七章 …
道德經,五千字,讓我明白了干事做人要精簡,要少。這書送給我大學里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書是最好的禮物。書拿來后,我看了一眼,書的排版很好,nice,
沒想到里面還有河上公的注釋啊,比現代注釋好很多??!
《道德經》是我國傳統文化經典,有時間翻一兩頁,慢慢地學習。
我也買了一本道德經,這本是朋友買的,看起來還不錯
一直都想讀道家的這本《道德經》,看完了再來評論這本書的內容,希望中間的時間不會太長,快遞非常的給力,一天半的時間就到了,由衷的點贊
非常好的一本書只是我沒有等待更多折扣,買書只信任當當,快遞超給力,價格超實惠。當當給愛好書的人能夠有能力去購買那么多想買的書。贊贊贊。不過這本書紙張不是很好,想收藏的建議買好一點的。
書很小,像一本小冊子。道德經又稱作老子,是老子思想最全面的總結,是中華哲學書籍之翹楚。書中的每一句話都講地很精辟,為我國后世的處世思想和語言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人們總覺得道德經是老人們才看的東西,其實不然,讀書從經典開始。
道家經典,值得收藏。道德經有個普遍問題,版本較多,不同版本有不同。此版本第十章“滌除玄鑒”--圖1,中華書局版本為“滌除玄覽”--圖2,很困惑,求高手指教。
短小精悍,正版,紙質排版均可,一看就正版,紙質排版均可,當當買到的都是正版,紙質排版均可,內容經典夠學了。
沒事讀點道德經提升內涵 不然被什么洗腦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