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勇組織的采訪組,帶著上百名中國經濟學界的專家、學者設計的問題,跨洋到美國采訪了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方經濟學大師就中國人口與就業、通貨膨脹、企業改革、貧富差距、匯率改革、體制建設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立即引起了我國有關領導和經濟界的強烈關注。這本《為什么是中國》即是本次采訪的成果集結。本書由高小勇主編,米爾頓 弗里德曼講述。
朗讀者:(美)米爾頓 弗里德曼
高小勇,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消息報》創始人,總編。先后受聘江西新余市政府顧問、四川成都市政府首席經濟顧問,給成都市政府建議發展軟件外包產業、太陽能光熱產業、物聯網產業,均得到成都市委主要領導首肯,在推進實施中均獲得成效。
第1篇 20年前的預測——中國經濟會經歷幾次放慢
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經濟
轉軌中國家各奔前程,大師辨個中殊異
中國應小心對待四個問題
改革的當務之急是擴大私營領域、縮小政府補貼
中國資本市場該借鑒哪種模式
奔騰式的通脹是很危險的
人口問題的關鍵是要投入多少資源
中國收入差距仍很小
中國不需要更多的經濟學,需要更多的法律
信息高速公路阻礙發展
大師眼中的經濟學
第2篇 中國改革的癥結與出路——大師談中國的市場經濟建設
福格爾:統計數據如何研究中國問題
米勒:期貨市場讓你真正了解價格
莫迪利阿尼:公司如何構建資本結構
薩繆爾森: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貨幣與財政政策
克萊因:經濟預算與計量經濟學
西蒙:組織問題與建立市場經濟問題同樣重要
布坎南:政府重心應放在整體框架結構上
第3篇 21世紀中國的機遇——大師預測未來中國經濟
皮薩里德斯:中國仍是最光明的經濟體
斯賓塞: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并不令人擔憂 匯率改革應謹慎推進
斯蒂格利茨:中國的問題在于市場太多、政府太少
詹姆斯 莫里斯:降低個人所得稅可刺激中國經濟
埃德蒙 費爾普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要靠企業內部創新
阿馬蒂亞 森:中國在尋求全球正義中的角色
羅伯特 默頓:管理金融風險有三種方式:多元化投資、對沖、保險
讓 梯若爾:現代社會必須信任經濟學家
邁克爾 斯賓塞:“一帶一路”有助世界經濟增長
第4篇 部分受訪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的演講
勞倫斯 克萊因的演講:數學與經濟學與我
肯尼斯 阿羅的演講:搖擺不定的經濟學
保羅 薩繆爾森的演講:當我談論經濟學時我在談論什么
米爾頓 弗里德曼的演講:我如何成為經濟學者
弗蘭科 莫迪利阿尼的演講:有趣的經濟“混沌”
詹姆斯 布坎南的演講:重生的經濟學者
羅伯特 索洛的演講:經濟學的憂郁
羅納德 科斯的演講:“誤入”經濟學
附錄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69—2016)
諾貝爾機構與諾貝爾獎金
諾貝爾遺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