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歷史上長期居于世界及時,如今中國又重新回到了世界及時的位置。根據世界銀行的算法,中國不僅經濟總量已是世界及時,而且實體經濟的總量已是美國的2~5倍。沒有了標桿的中國如何改革將是一個更難的問題,中國如何才能從世界及時"經濟大國"變成引領全球進步的世界及時"文明大國"?這是本書所思考的問題,也是中國未來二十年所面臨的問題。本書以世界大潮流為背景進行分析,梳理了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的興衰變遷。
中國變革只有符合潮流,中國未來才會有希望;
中國在歷史上長期居于世界 ,如今中國又重新回到了世界的位置;
中國如何才能從世界"經濟大國",變成世界"文明大國"?
這不僅關系到當下中國的變革方向,也關系到未來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高連奎,著名經濟學家,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基業常青課程講師,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中國專家學者協會理事、中國內地及香港多家主流財經媒體特約撰稿人和評論員,擅長對中國經濟進行宏觀趨勢研究,曾成功預測華爾街金融危機,被譽為"中國難得的學術清晰的學者",其文章及觀點主要見于新加坡《聯合早報》、香港《信報》、《中國經濟周刊》、《中國證券報》、《每日經濟新聞》、《證券時報》等媒體,并多次就全球重大財經問題接受中國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采訪。其代表作《中國大形勢》曾得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的特別推薦,是柳斌杰僅僅推薦的兩本書之一。
秦逸飛 SCC所羅門資本(中國)有限公司董事、CEO,首席經濟學家。SCC所羅門資本集團源于歐洲,是一家老牌的全球綜合金融機構,管理運營上百個規模超百億歐元的全球各類基金、資產及關聯機構等。其主要業務范疇包括投資銀行、私人銀行、保險、信托(藝術品信托、家族信托等)、資產管理、慈善基金會、管理咨詢等。
上篇:當下中國的現實問題
及時章 西方的過時與中國時代的到來
一、中國特色社會的道路走對了
二、中國到底做對了什么?
三、在西方世界中,繁榮與民主毫關聯
四、"美國夢"為何破裂?
五、東歐、冰島與智利――那些走錯路國家的現狀
六、中國一直是歷史的主角
七、"重回及時"的中國怎么樣?
第二章 中國繼續改革的方向與動力
一、中國改革不分"左右",只分"好壞"
二、未來20年推動中國發展的五大引擎
三、中國應謹防"誘錯"和"逼錯"式改革
四、研究中國要用"大經濟觀"
五、研究中國如何才能避免偏激?
六、警惕右翼民粹勢力正在對中國的危害
七、當代中國應該"少談些價值,多談些模式"
八、美國"進步時代"帶給中國的啟示
第三章 中國夢:"富而自由"的國家
一、"大政府"與"小政府"孰優孰劣?
二、北歐為何成為"富而自由"的國家?
三、合作主義社會是怎么回事?
四、德國――歐洲的新盟主
五、德國制勝的法寶之一:社會國憲政模式
六、德國制勝法寶之二:"社會市場"經濟體制
七、"居者有其屋"成就了新加坡模式
八、希臘從來不是高福利國家
九、對福利社會和大政府的八大謊言
第四章 中國各財富階層分析
一、中國階層狀況的新變化
二、產業資本階層――開明資本階層
三、高產階層――隱形的利益集團
四、金融資本階層是新崛起的控制性階層
五、城市白領階層――真正的社會底層
六、經濟學家階層――也是有階級性的階層
七、輿論階層――輿論不代表民意
八、中國貧富分化的根源是什么
九、中國底層人民的生活現狀
十、政府決策必須繞開精英階層
十一、中國需要為中下層代言的有機知識分子
第五章 中國問題的現實根源――房子、票子的問題為何越來越大?
一、中國長期通貨膨脹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二、通脹的誤解與分析
三、"貨幣超發"鼓噪下的冷酷現實
四、大家都是通縮的受害者
五、通脹的根本原因
六、"通脹感"不同于通脹
七、房地產背后"三大偽問題"
八、房地產背后的五大"真問題"
九、解決房地產問題的根本之策
十、中國有重蹈美國覆轍的危險
十一、美國是如何建設成"偉大社會"的?
下篇:世界大趨勢與中國改革前景
第六章 從"世界模式1.0"到"世界模式3.0"
一、 "大同社會"和"理想國"并非真理想
二、世界模式從"1.0"到"2.0"
三、為什么有社保的國家不會亂?
四、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
五、中國養老金根本問題在哪里?
第七章 世界模式3.0:社會福利型國家
一、英國是如何率先建立福利國家的?
二、福利國家好在哪里?
三、為什么有福利的國家不會腐敗?
四、福利社會的本質是什么?
五、關于福利社會的七大謊言
六、現有的福利社會存在哪些缺陷?
第八章 世界模式4.0:社會投資型國家
一、什么是社會投資型國家
二、社會投資型國家的理論基礎:風險社會理論
三、社會投資型國家的效果
第九章 世界模式5.0:低生存成本社會模式
一、低生存成本社會的誕生背景
二、人類的生存成本是如何提高的?
三、低生存成本社會的理論
四、如何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
五、低生存成本社會的具體政策建議
六、建設低生存成本社會的樣本
七、低生存成本社會理論應用案例
八、低生存成本型社會有什么好處
九、低生存成本型社會相對于福利社會的優勢
十、為何稱為新福利社會
不應該否認的是,中國一定做對了很多事情。其實中國的成功是有秘訣的,但這種秘訣從來不是秘密,而是一個常識,只看人們敢不敢承認而已。最近世界著名戰略學家,《增長的極限》一書的作者蘭德斯在其新書《2052》中指出,在未來四十年中,中國最有可能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比起西方,中國更能擔任世界拯救者的角色,首要原因就是更高效的體制和強大的政府。他說他在世界很多國家生活和工作過,可能比大多數年輕人以及只在一個文化中生活的人,見識過更多體制的優劣。蘭德斯不過是充當了那個說出真相的小孩而已,中國的優勢一直存在,只是很多人不敢正視而已。
而最近經濟學家張五常也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為中國優勢給出了解釋,"自由經濟學派坐井觀天,我們不要誤信自由經濟學派之見,認為凡是政府主導的投資皆乏善足陳。其實政府投資可以比私人投資更有經濟效率,因為在好些情況下,政府主導的交易費用較低。牽涉到征用或收購土地,又或者牽涉到地役權,私人往往難以處理。假設政府補償地價或購買地役權的錢與私營地產商的差不多,因為交易費用的存在,由政府主導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這就是中國的經驗。"
確實,中國經驗的優勢就是政府主導下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發展,中國的這一優勢絕不能放棄。這也正如主席在APEC會議演講中所警示的那樣,"中國是一個大國,絕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
高連奎先生對于危機、對于世界、對于人類、對于中國的思考自成一體,寓意深刻。
----經濟學家 程實
高連奎先生是難得的觀察視野極為寬廣的學者之一,他的文字不僅有翔實的數據、嚴密的邏輯,更難得可貴的是,他的文字融合了政治、歷史和社會學等諸多領域的跨學科研究。
----經濟學家 倪金節
在人們普遍浮于物質追求,甚至相當一部分學者亦為名利所擾之當下,高連奎能夠固守良知、獨立治學,不僅難能可貴,更代表了中國傳統"士"之風骨。
----財經評論家 楊國英
高連奎的特點是把當代的經濟問題放在世界歷史的背景下分析,令人耳目一新。我們需要這樣腳踏實地的經濟學家,中國的騰飛才有希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陳平
高連奎先生的著作寫得非常有特色,他的每本書我都會購買,并認真閱讀。
----中國著名財經觀察家 時寒冰
很棒
正版,正版,正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圖書質量很好,沒有異味,物流也是相當的快。非常棒的購物體驗。
書質量還不錯
當當網還是很不錯的,一年要給公司買幾萬的書,都是當當網。
看看中國大時局
包裝一般,有輕微損壞
以世界大潮流為背景進行分析,梳理了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的興衰變遷。
跟風買的,性價比超高,不過里面的內容很不錯的
還不錯,印刷和包裝都是正品,目前看來東西挺全的
說實話,看推薦買的書,但至少到貨書包裝很好,贊~~
買了發現不怎么看得下去,現在正放在書柜里供著。。。
好書值得推薦。好書值得推薦。好書值得推薦。好書值得推薦。
高端大氣上檔次!拿在手里感覺到沉甸甸的知識的分量啊,內容豐富
早就想買這本書了,終于買到了,宏觀經濟方面比較權威的書
很喜歡,之前聽高老師預告過,一上市就趕緊買來收藏,推薦喜歡讀宏觀經濟的朋友購買。
書有塑料膜和盒子包裝,外面還有快遞包裝,沒有破碎和污垢。 書的內容豐富。
國內學術討論的氛圍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不討論也不錯,可以安心自己看書,書看多了,和現實對比下,也就自然清楚了,不爭論也好,哈哈!
高連奎真是國內少有的具有真知灼見的經濟學家,秒殺大部分靠忽悠和博取眼球的偽財經人士。本書的分析客觀、獨到,讀了令人受益匪淺。
對中國當前的博弈困局有深刻的認識和分析,值得一讀。
可以看看高連奎的讀書清單和他推薦的學者:我推薦大家看看《經濟學思想史》和《政治學思想史》,這是最基礎的學問,如果要將學術與現實結合起來,可以看看克魯格曼的《美國怎么了》、何新的《新國家主義經濟觀》,張五常、林行止等經濟學者的文集。另外李稻葵、向松祚、胡祖六、謝國忠、張茉楠、劉煜輝等學者的文章也可以一看。
一直關注高老師的新書和博客,感覺高老師觀察中國經濟的角度和觀點至少是對當前中國現狀的一次理性分析。他的某些觀點確實引人思考,就像他最近說過的:經濟危機,歐美虛弱,本是中國實現彎道超車的大好時機,可惜中國被貨幣政策一再延誤,四年的美好時光已被浪費,以后再想找這樣的機會是幾乎是不再可能的,希望中國政府在2015年能夠大幅度調整經濟政策,趕緊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中國的進步,不僅需要精英的引導,更需要社會整體素質的進步,如果沒有社會整體素質的進步,少數精英也只能成為為所欲為的騙子!支持高老師的觀點!
還是很贊成作者的低成本高福利社會的觀點,感覺是一個可以選擇發展的途徑,是不是一定就是最符合中國的發展道路,不是我們這些小民可以論斷的,智庫一說,不就是提供參考嗎?
高老師是個很敢說話的作家,看過某媒體對他的采訪,他建議大家少看人文類的書,多讀些真正的知識書、理論書、思想書。只有多讀理論書才能增加自己的判斷力。有人提出讀書使人愚蠢,其實他指的就是讀人文書,至于那些小資情調的書他是基本上不看。想想當下的閱讀習慣,相當感同身受!
從第一本《中國大形勢》一直到這本《中國大時局2》,可見高連奎對自己理論的堅持,個人觀點無關對錯,堅持自己的初衷很重要,最看不起那些見風使舵的所謂的經濟學家!
一哥們一個月可以讀40本書,須仰視才見啊!他說讀書讀觀點、讀思想,自己喜歡的就多讀,不喜歡的就一目十行走過。真別太糾結書的厚薄,把書讀薄是功夫!這書一天讀完了,還行,有幾個觀點還不錯,就想說,這樣讀書真不錯!
中國經濟在2015年仍然不容樂觀,相信從高老師的這本新書里,可以了解更多、更深層次的原因,和高老師其他書一樣,包括經濟、文化、歷史、政治、社會、國內外的實例分析一樣都不會少,就是給你一個思考的線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