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立足國情、前瞻趨勢之作。
十八大繪就了深化改革的藍圖,兩年多的時間里,取得了很多成效,也出現了新的問題,比如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再低一些;運動式反腐,不斷揪出大老虎,如何制度化,從而預防和遏制腐敗,避免“亡黨亡國”?目前的改革遇到了哪些新的風險?“一帶一路”這個新戰略的經濟邏輯是什么,怎么有助于中國崛起?中國如何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系,美國重返亞洲,是在孤立中國嗎?
改革和發展的頂層設計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執行或執行不到位,停留在紙上文件,只會導致更多的麻煩。政府每年有什么改革新進展,有什么新的舉措要完善,將成為未來幾年觀察中國的焦點。中國未來三十年的走向,取決于如何面對新常態這一階段的關鍵問題以及采取的行動。
在這些新秩序、新挑戰、新矛盾的面前,我們該如何面對并積聚新的力量,從而更從容地面對變化的世界?《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就是試圖通過分析和回答這些新挑戰、新矛盾、新力量出現的原因、目前的情勢,以及應對的策略,對我們無法確定的未來給予更多的指導
1.十三五規劃再一次強調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關鍵問題。《未來三十年:改革新常態下的關鍵問題》立足于改革新常態下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新矛盾,把脈當下時局,比如一帶一路、中美關系、反腐新形勢等,預測未來趨勢,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讓政府和大眾能夠看懂當下和未來趨勢。
2.有大局觀,又關注現實不局限于細節,通俗,不艱澀,全角度、新思考,中立客觀,在《未來三十年》一書中對當下改革和經濟形勢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理據。
3. 國際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是中南海高參和高層智囊,因此對形勢和國情的把握更加精準。
鄭永年,中國問題專家,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執教北大,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歷任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博學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克阿瑟基金會(1995~1997)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2003~2005)研究基金的資助。
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近年來,先后出版專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中國模式(修訂版)》《未來三十年》《不確定的未來》《技術賦權:中國的互聯網、國家與社會》《中國的“行為聯邦制”:中央-地方關系的變革與動力》《保衛社會》《通往大國之路》《改革及其敵人》等。先后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如在《比較政治研究》《政治科學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及時章 新常態下如何推進改革
黨的十八大三周年再評價 / 3
新常態下如何推進改革 / 13
防止“新常態”變成“非常態” / 19
一個自由放任改革時代的終結? / 24
中國會按照自己的邏輯走下去 / 36
第二章 改革的風險與挑戰
中國的新經濟政策及其風險 / 45
中國不改革的政治風險 / 51
中國不改革的社會風險 / 57
中國經濟改革的風險 / 62
中國意識形態的回歸及其影響 / 67
中國民粹性民族主義的危害 / 72
第三章 反腐敗運動如何深化
中國反腐敗運動如何深化 / 79
運動式反腐為制度建設創造條件 / 84
反腐敗與中國第二次政治革命 / 88
中國反腐敗運動揭示什么? / 93
中國反腐敗運動的新政治意涵 / 99
腐敗與中國的歷史周期律 / 105
反腐制度設計不能理想化 / 111
第四章 政府治理的關鍵問題
中國重返法治國家建設 / 119
法治與中國“空轉政府”的治理 / 124
中國如何避免“官員不作為”現象 / 129
不能有官場新秩序已建成的麻痹思想 / 135
中國政治中的“群眾路線” / 141
開放、競爭和參與:實踐邏輯中的中國政治模式 / 147
集權為了改革,改革需要分權 / 156
第五章 “一帶一路”與中國的崛起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 / 167
中國絲綢之路的政策工具 / 176
中國實施絲綢之路的優勢 / 182
絲綢之路與中國的可持續崛起 / 187
絲綢之路與全球經濟再平衡 / 192
“絲綢之路”與中國的“時代精神” / 197
中國重返絲綢之路的幾個重大問題 / 202
新絲綢之路:做什么、怎么做? / 207
第六章 中國崛起已不可避免
中國外部崛起不可扭轉 / 215
地緣政治變遷和政治秩序重塑 / 225
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與陸地地緣政治 / 231
反思中國多邊主義外交 / 245
第七章 中國的大外交時代
中國要避免輕信或者恐懼西方 / 253
中國如何建設性地“平衡”美國力量? / 258
美國的“日本困境” / 268
中國要和印度確立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 274
中國與東北亞的未來 / 279
黨的十八大三周年再評價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轉眼間過去近三年。從學者的角度來看,當時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很悲觀,認為黨的十八大的召開并不順利,充斥著多種政治因素的影響。
中國改革開放30年,雖顯現諸多問題,但已在30年間從貧窮國家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從購買力平價來看已經及時,這是了不起的成績。
一個國家大規模轉型肯定面臨問題——歐美的轉型伴隨著兩次世界大戰,解決問題的核心是如何改革。
然而,此前的中國在問題面前放慢了改革的腳步,導致“無改革”成為常態。為此我曾認為既得利益和寡頭已經初步成形,悲觀于中國仍然沒有動力打破“無改革”的狀態。
但我沒想到黨的十八大后的中國會發生如此大的轉型。
十八大過去三年,新政府下的中國已有煥然一新之感,改革這潭死水被攪開。為了改革,在權力和制度上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從思路和方法的改變也能看到新政權動了真格。
“體制集權”非“個人集權”
黨的十八大后的一年主要是加強黨的領導并反腐,為接下來的改革做好準備。
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領域的市場化,四中全會,法治是當仁不讓的主旨。我認為的目標不僅是做好兩個任期,而是在規劃下一個30年中國發展的藍圖——此思路在這兩年的改革中已能捕捉。
中國已進入后強人政治時代,特點是政治利益多元化。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會出現有利于整體利益的正式制度,以及為一些個別利益服務的非正式制度,如果后者壓倒前者,那么危機就不可避免,因此正式制度體系需要新的頂層設計。
現在可以看到,中央成立的各領導小組是屬于政治局常委級別的“頂頂層”設計,此外還有重新設定全國人大的作用、強調落實法治,并且改進司法制度。這些都是頂層設計,都是為了整體國家民眾之利益。
頂層設計重在較高領導機構的權力結構重建。十八大之前,中國較高領導機構處于分權狀態,被稱為“九龍治水”,高層的權力涉及9個常委,每個人管一塊,這種分權對中國來說很不好,每個常委在自己的領域擁有權力,相當于高層的“分封制”,因此就出現了的例子。
分權也有實際效用的差異,鄧小平當年的地方分權令地方和企業改革動力充足——這是有效分權。相較之下,十八大之前應稱之為“分散”而非分權。如果西方是三權分立,那么此前中國是“九權分立”,十八大之前的國家管理低效,我想這一點政治局常委自身也有體會——他們十八大之前就在政府中。
十八大后,這種“分散”狀態已經被打破,改變的方式即為“集權”。有人擔心是否重現過去時代的領導個人集權,但我認為現在是體制上的集權而非個人的集權。
以擔任組長的4個領導小組而言,以前的領導小組也很多,但是組長、副組長以及運作方式不公開。相比之下,現在都正式公開了,正式化意味著可以制度化,非正式的組織很容易成為個別領導人操作權力的媒介。
新的較高權力運作改變了過去各人管一塊的模式。在4個較高領導小組中,是組長,是副組長,其他常委分配到不同的組中,有效提高了協調性。不然中國好多事情都沒法協調,外交不協調,內政不協調,利益掣肘之下難以推動改革。
同時出彩之處還在于有人出來承擔責任了,站出來表示承擔組長一職。在總統制和內閣制的國家中,總統和首相都是負責人。有官員曾私下對我稱贊“集體總統制”好。但是任何制度都得有人出來負責,以前的分權制度沒有人負責。
因此,現在的制度化集權非常好。十八大后表示“肉吃完了要啃骨頭”。20世紀80年代大家都很窮,窮則思變。現在要改革,既得利益群體不想改,他們過得很好。此時,只有集權才能打破改革所面臨的較大困難:打破寡頭。
……
不錯,值得購買。
鄭永年先生作為海外智庫,觀點與大陸還是比較接近的,對政治政黨有一些獨到的見解。雖然書有幾年了,但還是有參考價值。
又到優惠了,書確實不錯,而且真夠實惠的!
很好,質量不錯,內容設計合理,比較喜歡。
很喜歡,很滿意
非常滿意,很喜歡
發貨超級快
終于到了呀
書是正版,性價比高,賣家發貨迅速,物流給力,非常愉快的一次購書,好評!
書是正版,性價比很高,值得購買。
小師妹介紹,不錯。
知識點豐富
包裝不錯,質量也挺高的。
看著不錯,名人寫的。可以看看
書寫得很大氣。我們公司把這本書作為領導干部指定必讀書目了。
紙張很好,印刷清楚,包裝精美,本書對政府的一系列行動做出了獨到解讀。
哦,所有鄭所長的書,都值得一看,身在海外,心系祖國,以國際眼光觀察中國,觀點客觀公正,不走極端,冷靜。值得一讀。
在當當網買書,既方便又劃算,速度也非常快,活動也多,每次都很滿意
收到書時,右上角折痕明晚:如果作為收藏書,有遺憾之處!
很好的書,喜歡!最近在當當買了好多書,發貨很快,而且內容齊全,特別是準備送人的書,因為質量信得過。
鄭永年的書提供了一個局外人觀察中國的視角,但他有比其他外國人看得清楚
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分析解說,已經讀過幾本他寫的書,值得多讀深入體會。
宏觀層面的思考,其實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未來!
這幾年,鄭永年的書大量引進,從這一點上看,對中國改革具有較大幫助。
開始收到書里面有破損,第一次申請換貨,處理很及時,且是上門取件然后當場換新書。但是我選擇的是雙休換貨,結果星期五就有快遞員打電話給我。當當買書售后還是很不錯的~
中國問題專家的對當前中國改革的觀點,以及改革的大方向。
這是鄭永年先生的又一本關于中國改革的文集,鄭先生是研究這方面的專家,這本書根據許多數據論述了中國未來30年的改革和發展的許多理論和現實問題,全書寫的很有深度,分析透徹,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