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百年中發生了兩次嚴重的金融危機,分別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為什么在我們認真反思了大蕭條之后仍然沒有預測到,更沒有準備好應對2008年這場嚴重的危機呢?
當今國際學術界最活躍、最富影響力的著名經濟學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針見血地指出:失敗的根源恰恰在于對大蕭條的樂觀解釋。身為金融史學者,埃森格林強調,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后,對于大蕭條再現的恐懼影響了歐美的政策應對,這種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后果。
為更好地理解這兩場危機和金融體系,埃森格林在不同的年代(20世紀30年代和21世紀)與大陸(北美和歐洲)之間切換,將兩次金融危機高超地交織在一起,更將每個年代的風云人物和重大事件一一對應,從而深入探討了20世紀30年代和21世紀宏觀政策的失誤表現、失誤起因及其危害程度。
他精煉總結道,任由銀行破產、不肯擴大開支等大蕭條的這些錯誤舉措,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被一一糾正。但這種不加區分的應對很快給高負債國家帶來侵擾。在民眾的壓力下,決策者們很快屈服,在不成熟的時機轉向了常規政策。其結果就是美國枯燥緩慢的復蘇以及歐洲無休止的衰退。埃森格林指出,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兩次危機,下一場金融危機定會不期而至。
在探究這場沒有盡頭的危機的諸多作品中,可能沒有哪一本能比得上巴里•埃森格林的《鏡廳》。
何帆、向松祚、保羅•克魯格曼、艾倫•布林德、阿代爾•特納 聯袂推薦
2016年全球金融領域重磅之作
從1933年到2008年,從決策者到市場表現,探究金融危機根源
對比100年內兩次金融危機,預言80年后又一場全球劫難
深入探討100年內兩次重大金融危機,深挖金融體系問題根源
整理金融體系發展癥結,預言未來全球經濟走向
將兩個時代、兩塊大陸的決策者、企業家一一鏡像對比,鮮明立體
呈現風云事件細節,宛如美劇,豐富有趣
巴里•埃森格林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經濟學教授。當今國際學術界最活躍、最富影響力的著名經濟學家之一。國際經濟政策歷史的學術奠基人、國際貨幣體系演變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美國藝術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等。代表作有《囂張的特權》《金色的羈絆》等。
在宏觀經濟史、國際金融貨幣體系、金融危機理論、亞洲金融市場、外匯制度等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學術貢獻,其關于金融危機、匯率制度和貨幣區的實證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全球經濟與中國未來:埃森格林與何帆對談錄
前 言
及時部分 好的時代
及時章 新時代的經濟學
“龐氏騙局”居然沒有引起人們的警惕,這說明,在20 世紀20 年代如癡如狂的金融氛圍里,投資者會一時沖動,盲目輕信。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在同樣如癡如狂的20 世紀頭10 年,投資者也沒有看穿麥道夫的騙局。
第二章 金色環球
對當時那些“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司”盈利能力的過高預期,進一步催生了對股票的投資熱情。就像20 世紀90 年代互聯網的使用鼓舞了對與互聯網有關的公司投資一樣,20 世紀20 年代,廣播的使用鼓舞了對廣播公司的投資。
第三章 慘烈的競爭
從歐洲回流的資金進了美國的銀行,美國的銀行又把這些錢貸給股票經紀商和經銷商,讓華爾街的股市泡沫加速膨脹。
第四章 不換法律就換人
如果金融自由化沒有辦法通過更改法律來實現,那么就會通過強制來推行。1999 年,主張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監管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布魯克斯林•伯恩在美聯儲主席和財政部部長的逼迫下黯然離職。
第五章 債由何來
美國進口中國制造的產品,同時向中國提供安全的流動資產;而中國則向美國出口,同時用賺來的錢購買美國國債。兩全其美,各得其所。
第六章 西班牙城堡
人們認為,資本從像德國這樣的富國流入像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這樣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家,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和中國的資本流入美國一樣,北歐的資本流入南歐也是雙贏的。各得所需,皆大歡喜。
第二部分 最壞的時代
第七章 空彈殼
4 月初的某個晚上,杜蘭特在晚飯后去了趟白宮。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并沒有乘坐自己的豪華轎車, 而是打了輛出租車。在跟胡佛總統談話時,他說:“美聯儲收緊貸款的做法是想要殺死能下金蛋的母雞。”
第八章 再遭重創
盡管沒有證據表明提高關稅對美國經濟產生了明顯的負面作用,但這一反復提及的教訓, 使得各國的決策者在2009 年抵制了貿易保護主義的誘惑,而這又使得其他國際政策協調變得更加容易。
第九章 歐洲的海岸
投資者最擔心的事情—他們原本在德國的資金,因政府的干預而化為泡影—終于發生了。德國央行既不能說服銀行家們提供聯合擔保,也不能從其他央行那里得到貸款支持。由于彼此之間都不信任,政府和銀行如同夢游一般,不知不覺走向了災難。
第十章 美國也會跌倒嗎
新船長能夠拯救這條正在下沉的船嗎? 2009 年1 月,奧巴馬就任時,人們懷有同樣的疑慮。
第十一章 大體可控
官員們將安撫人心視作己任。但在2007 年上半年,幾乎沒有為扭轉經濟下行出臺政策, 這說明,決策者真的相信他們自己所說的話。
第十二章 證據不足
AIG(美國國際集團)發行了大量針對雷曼兄弟破產的保險,但是某些投資者自作聰明, 認為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最明智的選擇是節省購買保險的費用,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雷曼兄弟會像貝爾斯登一樣得到救助。
第十三章 下跌螺旋
在短短的一年內,AIG 金融產品公司信貸相關收入增長了4 倍,但這一異常數字并沒有引來實質性的質詢,更不用說采取什么糾正行動。如果說有什么事情能夠預言美國的監管體制即將崩潰,這一案例最有說服力。
第十四章 魚腥和銅臭
如果把那些離岸存款和批發資金放在一起,那么冰島的銀行業規模已經遠遠大于這個小國的經濟規模。結果只有兩種:要么是政治家實現了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冰島夢,要么是一場噩夢。
第三部分 向更好的時代進發
第十五章 復古還是維新
在總統就職典禮當天的凌晨2 點半,接替羅斯福擔任紐約州州長的赫伯特•雷曼關閉了紐約的銀行。股票交易所也關門了,這是歷史上第三次休市。也許有人會說,這才是華爾街的及時個“雷曼時刻”。
第十六章 人人有份
21 世紀的決策者們成功地阻止了危機演變為另一場大蕭條,但這減弱了對大刀闊斧改革的支持。奧巴馬總統可能并非有意讓自己的舉措和羅斯福正好相反,將復蘇置于改革之前。但事實的確如此。
第十七章 高橋是清的反擊
日本的經驗證明,貨幣擴張政策和財政刺激配合,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很難找到類似的成功案例。
第十八章 二次探底
1935 年剛就任法蘭西銀行行長的讓•塔內里說,捍衛金本位制不僅是“單純的國家需要”,還是“更廣泛范圍內的責任”。這是在“確定與錯覺、節儉與投機、辛勤勞動與貪圖近利”之間做出選擇。
第十九章 防止最壞的情況
2011 年,在接受《每日電訊報》采訪的時候,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簡潔地總結了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危機應對政策的主要成就。金說:“我們避免了一場大蕭條。”
第二十章 壓力與刺激
壓力測試和銀行休業政策一樣,看起來非常嚴肅鄭重,于是市場又相信了。回頭去看1933 年的銀行休業政策,或許我們得承認,這些政策都有“擺拍”的成分在內。
第二十一章 非常規政策
正如默文•金所言,決策者防止了一次大蕭條。但他們本應做得更好。由于他們未能做得更好,經濟復蘇遲遲未見起色。
第四部分 避免重演
第二十二章 華爾街和商業街
問題在于,在這樣的模式下,清算中心可以分擔風險,但與此同時也把風險集中了起來。這樣的改革無非是創造了更多大而不能倒的機構。這是不是一種進步,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
第二十三章 非正常經濟的正常化
人們只看到金融機構沒有乖乖掏錢,就開始反對各種應對危機的政策,包括經濟刺激政策。政府在救助大銀行,大銀行卻還在發獎金,政府居然沒有好好教訓這些惡棍。
第二十四章 做到最糟
一直以來,歐洲始終在盡可能地把問題變得復雜。它們忽視了銀行體系的問題;忽視了南歐國家競爭力的惡化;它們自作聰明地讓希臘在2012 年加入了歐元區,卻從不關注希臘常年財政困難。
第二十五章 黑衣人
歐洲的危機首先是一場銀行業危機。由于歐洲領導人的“妙計”,一場銀行業危機成功地變成了金融危機、增長危機和政治危機。
第二十六章 歐元生與死
如何說服17 個歐元區國家一致同意?如何說服27 個歐盟成員國一起改革?建成歐洲的貨幣聯盟大廈的任務,變成了一項永不停工的室內裝修工程。
結 論
正是由于政策決策者成功地減少了80 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帶來的損失,這預示著我們將在不到80 年內,遭遇另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
出場人物表
致 謝
注 釋
參考文獻
譯后記
成功是失敗之母。我們從金融危機的歷史中,只學到了一般經驗。未來的金融危機就隱藏在今天的應對政策之中。《鏡廳》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防范風險。
——何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鏡廳》一書試圖通過對比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金融經濟危機和2008年以來的金融經濟危機,找到人類可以借鑒的共同歷史經驗和教訓……或許能夠協助我們避開人類金融旅程下一次必然會面臨的旋渦或黑洞。
——向松祚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
一部絕妙的作品。
——保羅•克魯格曼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幾乎沒有人能像埃森格林一樣,細致對比兩次危機異同,而且既有對全景的把握,又有引人入勝的細節。閱讀《鏡廳》是一種享受,它也應該出現在你的書架上。
——艾倫•布林德 美聯儲前副主席
《鏡廳》展示了深刻的歷史分析對當前政策選擇的積極意義……發人深省。
——阿代爾•特納 前英國金融服務局主席
《鏡廳》注定會改變我們思考大蕭條和大衰退的方式。在未來的許多年,它都會是評論家和學者辯論的議題。
——《金融時報》
有調查式的深度,是對有關危機文獻的增益,值得信賴又與眾不同。
——《華爾街日報》
憑借對銀行家和決策者們引人入勝的刻畫以及平易近人的理論解釋,埃森格林再現了百年內兩次最重要的金融危機。
——《經濟學人》
不錯喲
不錯,書是正版
內容詳實有幫助
好
內容不錯,架構清晰
經濟歷史,值得閱讀
不錯,值得購買
嗯嗯曉得了嗯嗯嗯嗯嗯嗯曉得了
感受一般,可能過于專業了
還沒看,但是當當讓先評論,那就隨便寫了
非常滿意,很喜歡
不錯。價格較貴
不錯!繼續努力
整體不錯,老顧客了!!
很好很快,當當自營速度有保證
書不錯值得閱讀
不錯喲
一部絕妙的作品
好書受益匪淺!
風水輪流轉
速度包裝都好
可以。。。。。。。。。。。。。。。。。。。。。。。。。。。。。。。
孩子很喜歡!
公司團購書目,大家自己選擇,各有所好吧,具體我沒有看呢,不好評論
s是h和ou偶c才a啊n年g個
不錯的一本書,推薦。
非常的喜歡,贊一個、贊一個
總體而言,這本書值得一讀。
還挺快的,但買本書還要五元配送費,下回還是攢攢再買吧
大蕭條,大衰退,從個人到國家,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