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六十年法學論爭實錄》由著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任總主編,由一批具有較高學術成就的知名中青年學者擔任各卷主編。《實錄》以史家的筆法,以"實錄"的方式,從學術史的層面上再現共和國六十年歷史進程中發生的一次又一次法學重要問題的論爭,從一個側面揭示我國法學從"荒蠻之地"走向"顯學",從"幼稚之學"走向成熟,與時俱進、不斷開拓的歷程。讀者不儀能從其問領略到我國法學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能真實感受到共和國六十年民主法治與法學發展的艱辛歷程。六十年來,我國法學的發展如同唐僧西天取經那樣,歷盡波折,備嘗艱辛。其間的經驗教訓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做了忠實記錄,以留給后人評判。
著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總主編,再現六十年法學歷史進程的恢弘之作,以史家的筆法真實記錄法學重要的問題論爭,首次以"實錄"的方式研究法學學術史。
韓大元,1960年生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憲法、比較憲法與非西方憲政理論。研究。代表作:《東亞法治的理念與歷史》(獨著)、《1954年憲法與新中國憲政》(獨著)等。
總序
前言
及時專題 憲法學研究對象之爭
一、50-60年代:短暫興起的討論
二、60-80年代:法學的研究對象是國家還是法
三、80-90年代:眾說紛紜,走向深入
四、21世紀:趨于理性,重視論證
五、憲法學研究對象的未來
參考文獻
第二專題 憲法概念之爭
一、"教導型"憲法理論中的憲法理念
二、"反思型"憲法理論中的憲法概念
三、"重構型"憲法理論中的憲法理念
參考文獻
第三專題 憲政概念之爭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憲政概念的發展和爭論概況
二、憲政概念的基本譜系
三、憲政概念的存廢之爭
參考文獻
第四專題 憲法學的范疇之爭
一、憲法學范疇研究的歷史概述
二、憲法學的基石范疇是什么
三、憲法學范疇體系(范疇群)的結構是怎樣的
四、具體的憲法學基本范疇有哪些
五、如何認識和確定憲法學范疇
六、小結——爭論還將繼續
參考文獻
第五專題 憲法學方法論之爭
一、階級分析方法主導下的法律之階級性與繼承性之爭
二、轉型時期憲法變動的挑選途徑之爭
三、多元方法初顯端倪后的方法論爭鳴
參考文獻
第六專題 憲法序言的性質和效力之爭
第七專題 憲法基本原則之爭
第八專題 憲法規范的穩定性與適應性之爭
第九專題 良性違憲之爭
第十專題 物權法與憲法的關系之爭
第十一專題 違憲審查的機構之爭
第十二專題 基本權利的效力之爭
第十三專題 人權條款人憲之爭
第十四專題 齊玉苓案的論爭
第十五專題 基本法律的性質與效力之爭
第十六專題 國務院的立法權之爭
第十七專題 憲法的司法適用之爭
第十八專題 檢察機關的憲法地位之爭
不錯,是正品,適合法學研究者學習
對學習研究很有價值,不錯,以后有時間慢慢讀
強烈推薦
非常經典的著作,值得細細研讀!
質量很好
好好好好好好
對于法學的學習與研究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尤其是研究生的知識儲備
法學爭鳴,值得推薦
紙張很好!
好書不解釋,絕對是憲法研究的好書。畢竟江平,畢竟韓大元。
梳理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六十年中憲法學界的各種論爭,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