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在我國群眾基礎好,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鄉村野老,茶余飯后,都可以擺開戰場,隔著楚河漢界“廝殺”起來,但是要想真正學會弄懂成為高手,還是要接受正規訓練的,此套書即是開始的教材。
設定人物角色,生動模擬教學,以學期為單位,科學安排課時,課堂教學形式,逼真還原現場,設置趣味板塊,提高學習興趣。
作者劉錦祺,裁判員,象棋教練員,智睿象棋道場創辦人。棋藝雜志《棋理》專欄主筆、中國棋牌網“教練專欄”主筆。從事象棋教練員工作十五年,培養省級少年冠軍多名。出版過《象棋殺法4000題》、《象棋階梯訓練30天》、《象棋入門與提高叢書》等多部專著,在棋刊、網站發表各類文章300多篇
及時單元 走進中國象棋第1課 認識棋盤… ……………………………………10第2課 認識棋子… ……………………………………16第二單元 棋子的走法及吃子方法第3課 車的走法和吃子… ……………………………24第4課 馬的走法和吃子… ……………………………30第5課 炮的走法和吃子… ……………………………36第6課 兵的走法和吃子… ……………………………44第7課 相(象)的走法和吃子… ……………………51第8課 仕(士)的走法和吃子… ……………………57第9課 帥(將)的走法… ……………………………62第三單元 子力的價值及記錄第10課 子力的一般價值… …………………………68第11課 記錄… ………………………………………79
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關于象棋的正式記載,如《楚辭 招魂》,只不過當時的象棋和我們現在的象棋有著很大的區別。當時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兩枚),而后隨著象棋的發展,在秦代出現塞戲,在北周時期又出現大象戲和小象戲,這些都是現代象棋的前身。據考證,現代象棋定型于北宋。南宋陳元靚的《事林廣記》中記載了兩則斗炮局,這是我們見到的最早記載象棋棋譜的文獻。象棋在明清兩代得到很大發展,出現了很多象棋經典著作,極大地豐富了象棋的理論。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象棋這一古老的國粹掀開了新的篇章。棋博士
本書在編寫體例上每節課均包括四部分內容:1.課堂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習的重點。2.棋博士。通過棋博士來講解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象棋典故和軼事,在了解象棋歷史的基礎上,把學生從緊張的學習氣氛中引導到一個輕松的環境中去。3.練習。這部分既可以作為課堂練習,也可以作為課后練習,是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測驗。4.親子互動。象棋是對抗性游戲,所以單純一個孩子在家里是無法完成學棋的,親子互動的內容不僅是孩子的學習內容,也是家長的學習內容,其內容有以棋為媒的智力游戲,也有家長和孩子共同查找資料的互動項目。這些內容不僅有助于提高孩子學棋
買來給孩子學學,讓他過得充實點!
很好很棒很強大
挺好的 快遞很快
慢慢學習橡棋
不錯,很喜歡
書很好!!
發貨快 商品也是很不錯
發貨快 商品也是很不錯 很適合孩子學習的專業叢書!
這個看了, 只知道棋的擺法和走法,還是不會下。小孩學還是得有人教,配合看書效果要好一點。
這本教材挺好的,不會象棋的家長看了也能教孩子